一种集约式单轴伺服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7608阅读:6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约式单轴伺服控制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伺服控制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约式单轴伺服控制器。



背景技术:

自动化行业中,伺服运动控制器有很多,但是很多如下图1所示,将逻辑运算部分12,伺服轴卡部分14,接线端子部分11和人机接口部分13,全部集成于一张裸露的基1板上面。由于注塑机现场环境较差以及人员操作习惯问题,现行控制器经常出现以下问题:1、基板安装或电控箱内作业时容易受外部损害;2、容易受外部电磁干扰,影响系统稳定性;3、易附着灰尘、微粒,导致电气回路故障;4、占空间较大,导致电控箱内尺寸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约式单轴伺服控制器,能够有效提高控制器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改善电控箱的布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集约式单轴伺服控制器,包括钣金壳体和基板,所述钣金壳体设置为一端开口的半封闭结构,钣金壳体内部具有容纳腔,所述基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通过定位柱固定,所述基板的层数至少为两层,两层基板上分别设置有接线部分:IO模块电源接口、IO线接口、电源接线、轴脉冲接口、扩展IO接口、急停接口和人机线接口,上述接线部分均设置于钣金壳体的开口端。

优选的,所述钣金壳体的上下两侧均匀开设有若干散热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基板上所有电路部分封装在金属壳体里,有效保护电气元器件不受外部损坏;2、钣金壳体封装可以有效屏蔽外部带来的电磁干扰;3、集约式立式设计,占空间少,配线简洁,稳定性高;4、各接口线束功能明确,可组装线上标准化生产后直接插上,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伺服运动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集约式单轴伺服控制器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钣金壳体的主视图;

图4是所述钣金壳体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基板,11、接线端子部分,12、逻辑运算部分,13、人机接口部分,14、伺服轴卡部分,2、钣金壳体,21、容纳腔,22、定位柱,23、散热孔,3、基板,31、IO模块电源接口,32、IO线接口,33、电源接线,34、轴脉冲接口,35、扩展IO接口,36、急停接口,37、人机线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2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集约式单轴伺服控制器,包括钣金壳体2和基板3,所述钣金壳体2设置为一端开口的半封闭结构,钣金壳体2内部具有容纳腔21,所述基板3设置于所述容纳腔21内,并通过定位柱22固定,所述基板3的层数至少为两层,两层基板3上分别设置有接线部分:IO模块电源接口31、IO线接口32、电源接线33、轴脉冲接口34、扩展IO接口35、急停接口36和人机线接口37,上述接线部分均设置于钣金壳体2的开口端。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基板的形状,采用合适的钣金壳体,钣金壳体左右两侧实封,上下侧留散热孔,以便散热,正面为接线部分。安装时,先将接线部分固定于基板,然后将基板整体固定于钣金壳体内,通过定位柱定位。

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单轴伺服控制器集成于一个钣金壳体内,可以有效屏蔽外部带来的电磁干扰,也可以避免积灰影响电路板的使用,各接口线束功能明确,可以批量生产,然后再直接插接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