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污秽实验室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8589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污秽实验室温控装置,属于高电压绝缘子实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安装的绝缘子,因长期暴露在露天自然环境下,绝缘子表面会沉积污秽物。由于污秽物中含有电解物质,在雾、露、毛毛雨等潮湿气候下,容易造成污秽层导电,从而引发污闪,对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带来危害。快速降温环境是雾和凝露出现的原因之一,高电压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室快速降温模拟试验就是通过实验方法研究绝缘子在盐雾、凝露中的污秽耐受电压。

在分析绝缘子受潮过程及研究绝缘子污闪特性时,要控制绝缘子所处环境的温度,即控制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室的温度。人工污秽试验中绝缘子的闪络电压除受环境温度影响外,还与顺温差,即绝缘子与污秽试验室温度差息息相关。上述两种因素的变化会改变绝缘子表面的受潮情况,受潮程度的变化会影响绝缘子的污闪电压,并且流经绝缘子表面的泄漏电流特征,如泄漏电流最大值、脉冲峰值、脉冲放电量及泄漏电流高频分量等也会随降温方式、降温程度、试验方法的变化而变化。

传统的试验研究中,通常忽略了绝缘子与污秽试验室的温差,或者对于温差的模拟比较粗略,可重复性差、试验效率低。事实上降温方式、降温程度、试验方法都会影响到绝缘子表面的受潮状况。因此,结合温差去分析绝缘子表面的受潮状况,分析绝缘子表面的泄漏电流特性显得尤为重要。为配合高压外绝缘中人工污秽试验室的高电压工作状态,同时满足外绝缘试验的相关标准要求,需要设计合理的降温控制措施,在污秽试验室内达到良好的降温控制效果。在模拟恶劣灾害天气,如气温突降情况下绝缘子污秽闪络时,应综合考虑快速降温的作用,使之快速响应以满足绝缘子受潮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绝缘子人工污秽闪络试验在考虑温差的情况下,试验可重复性差、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人工污秽实验室温控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污秽实验室温控装置,包括制冷装置、换气装置、单片机、控制面板、数据采集卡及温度传感器;所述制冷装置通过制冷装置电路与单片机相连,所述制冷装置与所述制冷装置电路电连接,所述换气装置通过换气装置电路与所述单片机相连,所述换气装置与所述换气装置电路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卡与所述单片机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数据采集卡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人工污秽实验室内的温度信息并发送给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将温度信息发送给单片机,由单片机通过制冷装置电路或换气装置电路控制制冷装或换气装置工作;所述控制面板与单片机相连,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开关按钮和操作按钮。

进一步,所述制冷装置包括依次相连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将常温常压状态的气态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送至冷凝器,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散热后转换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然后进入蒸发器。

进一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通过毛细管相连。

进一步,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设有膨胀阀。

进一步,所述换气装置包括换气扇和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人工污秽实验室温控装置,该装置通过单片机向制冷装置电路或换气装置电路发送指令,由制冷装置电路或换气装置电路控制制冷装或换气装置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绝缘子人工污秽闪络试验在考虑温差的情况下,试验可重复性差、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之人工污秽实验室温控装置组成部件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工污秽实验室温控装置,包括制冷装置、换气装置、单片机、控制面板、数据采集卡及温度传感器;所述制冷装置通过制冷装置电路与单片机相连,所述制冷装置与所述制冷装置电路电连接,所述换气装置通过换气装置电路与所述单片机相连,所述换气装置与所述换气装置电路电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卡与所述单片机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数据采集卡相连;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人工污秽实验室内的温度信息并发送给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将温度信息发送给单片机,由单片机通过制冷装置电路或换气装置电路控制制冷装或换气装置工作;所述控制面板与单片机相连,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开关按钮和操作按钮。

所述制冷装置包括依次相连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将常温常压状态的气态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送至冷凝器,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散热后转换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然后进入蒸发器。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通过毛细管相连。所述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之间设有膨胀阀。所述换气装置包括换气扇和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设置方便换气扇的安装与拆卸。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