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机器人的自适应运动控制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13561发布日期:2018-06-16 00:53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下机器人的自适应运动控制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机器人自适应运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环控制模块(1)和外环控制模块(2),外环控制模块(2)对期望信号进行跟踪,内环控制模块(1)对外环控制模块(2)的虚拟控制律进行跟踪;所述外环控制模块(2)中加入干扰补偿项和输入不确定性补偿项,外环控制模块(2)基于模糊逻辑模块(9)的模糊逻辑的和动态信号生成模块(8)的动态信号构建非线性自适应补偿模块(11);

基于非线性自适应补偿模块(11)构建执行机构非线性模块(3),基于执行机构非线性模块(3)构建水下机器人动力学模型(4),基于水下机器人动力学模型(4)构建水下机器人运动学模型(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自适应运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控制模型(2)中水下环境干扰自适应补偿模块(6)完成干扰补偿项,通过非线性反馈模块(7)完成输入不确定性补偿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机器人自适应运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环境干扰自适应补偿模块(6)、非线性反馈模块(7)、动态信号生成模块(8)和模糊逻辑模块(9)共同构建控制分配模块(10),并且基于控制分配模块(10)构建非线性自适应补偿模块(11)。

4.一种水下机器人自适应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水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并且构建水下机器人执行机构的非线性死区特性;

步骤2,对未建模动态进行补偿,生成非线性动态补偿信号,其中未建模状态满足输入状态稳定性;

步骤3,构建外环控制律和内环控制律,并且基于模糊逻辑构建外环虚拟控制律;

步骤4,对水下机器人多执行机构的虚拟控制量进行控制分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机器人自适应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建立未建模状态下的动态方程:其中v表示水下机器人的速度向量,ω表示水下机器人未建模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意一项所述的水下机器人自适应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水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为:

其中M为惯性矩阵,C(v)为科氏力和向心力矩阵,D(v)为水动力矩阵,g(η)为恢复力和力矩向量,N为执行机构个数,τd为外部干扰力和力矩,J(η)为转换矩阵,η表示水下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向量,表示水下机器人的速度向量,表示水下机器人的第j个执行机构的控制输出向量,Bj表示第j个执行机构的控制分布矩阵;

其中水下机器人执行机构的非线性死区特性为:

其中mj,i,l(t)和mj,i,r(t)分别为第j个舵的第i个分量的死区特性的左右斜率;δj,i,l和δj,i,r分别为死区非线性的左右折点,τj,i,0(t)为该舵系统的输入,τj,i(t)为该舵系统的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机器人自适应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包括根据内环跟踪误差建立内环跟踪误差的动态方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机器人自适应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还包括通过自适应补偿项克服由其自身带来的输入不确定性。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