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智能化温室大棚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7889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智能化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属于温室大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的重要经济命脉。提高农作物的单位亩产量、种植优势高效的农作物是现阶段农业发展的迫切任务。国家提出发展高效农业,实现数字化温室大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伟大创举。

智能温室系统是近年来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资源节约型高效设施农业技术,它是在普通日光温室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计算机自控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发展起来的。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工程技术人员在吸收发达国家高科技温室生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厂温室中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和营养液等单项环境因子控制技术的研究,研制开发厂我国自己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

而现有的温室大棚在控制时其收集数据不准确,且浪费时间,不能实现实时检测,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智能化温室大棚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线智能化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它包含控制器、传感器组件、监控机构、远程终端、调试终端、控制机构、光伏电池板、蓄能器、控制设备、报警器;所述传感器组件、监控机构、控制机构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远程终端、调试终端与控制器双向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控制设备连接,所述光伏电池板通过导线与蓄能器的充电端连接,所述蓄能器的供电端分别与控制器的电源端、继电器常闭触点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组件包含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所述控制设备包含加湿器、加热片、通风扇、除雾器、照明灯、遮阳窗帘、撒水装置、施肥装置,所述监控机构为远红外摄像头。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飞思卡尔32位的STM32F105RBT6。

作为优选,所述报警器为无线报警器。

作为优选,所述蓄能器的侧壁安装有散热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自动数据检测与控制,且能进行实时检测与报警,使用方便,操作简便,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器;2-传感器组件;3-监控机构;4-远程终端;5-调试终端;6-控制机构;7-光伏电池板;8-蓄能器;9-控制设备;10-报警器;KM1-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控制器1、传感器组件2、监控机构3、远程终端4、调试终端5、控制机构6、光伏电池板7、蓄能器8、控制设备9、报警器10;所述传感器组件2、监控机构3、控制机构6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远程终端4、调试终端5与控制器1双向连接,所述控制器1的输出端与继电器KM1线圈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M1线圈的另一端与控制设备9连接,所述光伏电池板通过导线与蓄能器8的充电端连接,所述蓄能器8的供电端分别与控制器1的电源端、继电器KM1常闭触点KM1-1的一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M1常闭触点KM1-1的另一端与报警器10电性连接,所述传感器组件2包含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CO2浓度传感器;所述控制设备9包含加湿器91、加热片92、通风扇93、除雾器94、照明灯95、遮阳窗帘96、撒水装置97、施肥装置98,所述监控机构3为远红外摄像头。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1的型号为飞思卡尔32位的STM32F105RBT6。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器10为无线报警器。

进一步的,所述蓄能器8的侧壁安装有散热机构。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传感器组件2实现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的检测,并将数据传输到控制器1内,由控制器实现控制,且监控机构3实现大棚内部的情况的进行监控,整个数据由控制器1进行控制与处理,并输出控制信号给控制设备9,由控制设备9进行控制,其由加湿器91、加热片92、通风扇93、除雾器94、照明灯95、遮阳窗帘96、撒水装置97、施肥装置98进行加湿、加热、通风、除雾、光照、遮阳、撒水、施肥等等,且在输出信号时,由继电器KM1线圈实现检测,当设备完好时,其继电器KM1线圈得电,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其继电器KM1线圈失电,继电器KM1常闭触点KM1-1闭合,报警器实现报警,由蓄能器实现供电,且蓄能器通过市电或光伏电池板进行充电,远程终端4能实现无线连接外置设备,如手机、电脑等等,能实现数据的实时观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