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一备电机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0312阅读:938来源:国知局
一用一备电机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一用一备电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风机、水泵、电机等用电设备的控制,为传统分散式安装,成套设备存在成本高、接线不便的缺点,控制线布线复杂与检修工作繁琐,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且对安装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用一备电机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用一备电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安装在交流接触器或控制保护开关的周边;控制面板2,安装在控制箱、控制柜的面板上;控制面板2通过导线连接控制模块1。

一种一用一备电机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端子27,安装在控制箱、控制柜的内部控制端子27通过导线分别与控制模块1和控制面板2连接。

所述的控制模块1,包括线路板A3和线路板A3上设置的外接插座4、插座A5、插座B6、插座C7、继电器A8、继电器B9,所述控制模块1还包括电源模块11,外接插座4分别与插座C7、继电器A8、继电器B9电性连接,插座B6分别与继电器A8、继电器B9电性连接,插座A5通过电源模块11与外接插座4电性连接。

所述的控制面板2,包括线路板B12和线路板B12上设置的电源指示灯13、备用一运行指示灯14a、备用二运行指示灯14b、故障指示灯15、备用一停止按钮16a、备用一启动按钮17a、备用二停止按钮16b、备用二启动按钮17b、转换开关18、一路延时模块19a、二路延时模块19b和插座D20,所述控制面板2还包括继电器C10、继电器D21、继电器E22、继电器F23、继电器G24、继电器H25和继电器I26,插座D20分别与电源指示灯13、备用一运行指示灯14a、备用二运行指示灯14b、故障指示灯15、备用一停止按钮16a、备用一启动按钮17a、备用二停止按钮16b、备用二启动按钮17b、转换开关18、一路延时模块19a、二路延时模块19b、继电器C10、继电器D21、继电器E22、继电器F23、继电器G24、继电器H25和继电器I26电性连接,备用一启动按钮17a、一路延时模块19a均与继电器C10电性连接,备用二启动按钮17b、二路延时模块19b均与继电器D21电性连接,继电器G24分别与继电器E22、继电器F23、转换开关18电性连接,继电器E22分别与备用一停止按钮16a、备用一启动按钮17a,继电器F23分别与备用二停止按钮16b、备用二启动按钮17b电性连接,所述的外接插座4与插座D20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外接插座4位于线路板A3左上端,插座A5位于线路板A3右上端,插座B6位于线路板A3右侧中部,插座C7位于线路板A3左侧中部,继电器A8、继电器B9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线路板A3右下端。

所述的电源指示灯13、备用一运行指示灯14a、备用二运行指示灯14b、故障指示灯15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线路板B12正面左侧,所述的备用一启动按钮17a、备用一停止按钮16a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线路板B12正面偏左位置,所述的备用一启动按钮17b、备用一停止按钮16b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线路板B12正面偏右位置,所述的转换开关18设置在线路板B12正面右侧,所述的延时模块19a、延时模块19b设置在线路板B12背面左上角,所述的插座D20设置在线路板B12背面下端。

所述的控制端子27包括线路板C28、接线端子29、插座E30和插座F31,线路板C28上端设置接线端子29,线路板C28下端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插座E30、插座F31,所述的控制端子27还包括继电器J32和继电器K33,接线端子29分别与继电器J32、继电器K33、插座E30、插座F31电性连接,继电器J32与继电器K33电性连接,插座E30分别与继电器J32与继电器K33电性连接,插座E30与插座F31电性连接。

所述的外接插座4与插座F31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插座D20与插座E30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延时模块为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主要适用于2台电机(或水泵\风机)的控制。2台电机互为备用,当其1台电机出现故障时另1台电机自动启动,当故障电机故障排除后,自动切换成原来状态。控制方式1,由控制面板直接控制。控制方式2,外部信号输入,通过控制端子来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使用本产品,无需再使用传统控制方式的元件,如指示灯、控制按钮、控制继电器、选择开关、接线端子、标志框等。2、本产品将复杂的线路集中在线路板上,使用户接线简单,无需繁琐的配线工作,大大降低了配线工人的工作量。3、本产品设置了多种控制方式供用户选择,降低了电气设计人员的技术要求并提高效率。4、由于本产品接线简单明了,使电工在检修、维护、查询故障过程中更加的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1中控制面板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5是图1中控制面板电路接线图;

图6是图1中控制模块电路接线图;

图7是图1中控制端子电路接线图。

其中,1-控制模块,2-控制面板,3-线路板A,4-外接插座,5-插座A,6-插座B,7-插座C,8-继电器A,9-继电器B,10-继电器C,11-电源模块,12-线路板B,13-电源指示灯,14a-备用一运行指示灯,14b-备用二运行指示灯,15-故障指示灯,16a-备用一停止按钮,16b-备用二停止按钮,17a-备用一启动按钮,17b-备用二启动按钮,18-转换开关,19a-一路延时模块,19b-二路延时模块,20-插座D,21-继电器D,22-继电器E,23-继电器F,24-继电器G,25-继电器H,26-继电器I,27-控制端子,28-线路板C,29-接线端子,30-插座E,31-插座F,32-继电器J,33-继电器K。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照图1-7,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一用一备电机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安装在交流接触器或控制保护开关的周边;控制面板2,安装在控制箱、控制柜的面板上;控制端子27,安装在控制箱、控制柜的内部;控制面板2通过导线连接控制模块1,控制端子27通过导线分别与控制模块1和控制面板2连接。

所述的控制模块1,包括线路板A3和线路板A3上设置的外接插座4、插座A5、插座B6、插座C7、继电器A8、继电器B9,所述控制模块1还包括电源模块11,外接插座4分别与插座C7、继电器A8、继电器B9电性连接,插座B6分别与继电器A8、继电器B9电性连接,插座A5通过电源模块11与外接插座4电性连接。

所述的控制面板2,包括线路板B12和线路板B12上设置的电源指示灯13、备用一运行指示灯14a、备用二运行指示灯14b、故障指示灯15、备用一停止按钮16a、备用一启动按钮17a、备用二停止按钮16b、备用二启动按钮17b、转换开关18、一路延时模块19a、二路延时模块19b和插座D20,所述控制面板2还包括继电器C10、继电器D21、继电器E22、继电器F23、继电器G24、继电器H25和继电器I26,插座D20分别与电源指示灯13、备用一运行指示灯14a、备用二运行指示灯14b、故障指示灯15、备用一停止按钮16a、备用一启动按钮17a、备用二停止按钮16b、备用二启动按钮17b、转换开关18、一路延时模块19a、二路延时模块19b、继电器C10、继电器D21、继电器E22、继电器F23、继电器G24、继电器H25和继电器I26电性连接,备用一启动按钮17a、一路延时模块19a均与继电器C10电性连接,备用二启动按钮17b、二路延时模块19b均与继电器D21电性连接,继电器G24分别与继电器E22、继电器F23、转换开关18电性连接,继电器E22分别与备用一停止按钮16a、备用一启动按钮17a,继电器F23分别与备用二停止按钮16b、备用二启动按钮17b电性连接,所述的外接插座4与插座D20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外接插座4位于线路板A3左上端,插座A5位于线路板A3右上端,插座B6位于线路板A3右侧中部,插座C7位于线路板A3左侧中部,继电器A8、继电器B9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线路板A3右下端。

所述的电源指示灯13、备用一运行指示灯14a、备用二运行指示灯14b、故障指示灯15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线路板B12正面左侧,所述的备用一启动按钮17a、备用一停止按钮16a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线路板B12正面偏左位置,所述的备用一启动按钮17b、备用一停止按钮16b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线路板B12正面偏右位置,所述的转换开关18设置在线路板B12正面右侧,所述的延时模块19a、延时模块19b设置在线路板B12背面左上角,所述的插座D20设置在线路板B12背面下端。

所述的控制端子27包括线路板C28、接线端子29、插座E30和插座F31,线路板C28上端设置接线端子29,线路板C28下端自左向右依次设置插座E30、插座F31,所述的控制端子27还包括继电器J32和继电器K33,接线端子29分别与继电器J32、继电器K33、插座E30、插座F31电性连接,继电器J32与继电器K33电性连接,插座E30分别与继电器J32与继电器K33电性连接,插座E30与插座F31电性连接。

所述的外接插座4与插座F31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插座D20与插座E30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的延时模块为继电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主要适用于2台电机(或水泵\风机)的控制。2台电机互为备用,当其1台电机出现故障时另1台电机自动启动,当故障电机故障排除后,自动切换成原来状态。控制方式1,由控制面板直接控制。控制方式2,外部信号输入,通过控制端子来控制。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1、使用本产品,无需再使用传统控制方式的元件,如指示灯、控制按钮、控制继电器、选择开关、接线端子、标志框等。2、本产品将复杂的线路集中在线路板上,使用户接线简单,无需繁琐的配线工作,大大降低了配线工人的工作量。3、本产品设置了多种控制方式供用户选择,降低了电气设计人员的技术要求并提高效率。4、由于本产品接线简单明了,使电工在检修、维护、查询故障过程中更加的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