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太阳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8755发布日期:2018-10-23 16:47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太阳能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发电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非常环保、高效和便捷,但以往的装置都是固定的,只能保持在一定的角度和方向,并不能随着太阳的变化而改变,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太阳能装置,该新型实用方案,具有易于存储运输,受场地因素的限制较小,环保,高效,功能多样性,非常适合野外勘测和小型设备的循环供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太阳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装置固定化,不利于有效的采集太阳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太阳能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前壁中部安设有智能电控箱,所述智能电控箱的底部左侧插接有传输线,所述立柱的底部插接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纵向均匀开设有四组插孔,所述立柱的底部通孔与上部插孔插接有销栓,所述立柱的上部侧壁均匀安设有三组转轴,三组所述转轴均轴接有支撑腿,所述立柱的内腔顶部安设有旋转驱动器,所述旋转驱动器的顶部安设有旋转轴座,所述旋转轴座的顶部安设有太阳能发电板底座,所述太阳能发电板底座的顶部左右两端均安设有太阳能发电板支架,两组所述太阳能发电板支架的顶部安设有太阳能发电板,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的顶部四角均安设有太阳光跟踪传感器,所述智能电控箱分别与传输线、旋转驱动器、太阳能发电板、太阳光跟踪传感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销栓与插孔相适配。

优选的,三组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均套接有倒锥形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发电板与四组太阳光传感器的接触处均安设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实用方案,具有易于存储运输,受场地因素的限制较小,环保,高效,功能多样性,非常适合野外勘测和小型设备的循环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发电板俯视图。

图中:1立柱、2智能电控箱、3传输线、4销栓、5插孔、6调节柱、7转轴、8支撑腿、9旋转驱动器、10旋转轴座、11太阳能发电板底座、12太阳能发电板支架、13太阳能发电板、14太阳光跟踪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太阳能装置,包括立柱1,立柱1的前壁中部安设有智能电控箱2,智能电控箱2的底部左侧插接有传输线3,立柱1的底部插接有调节柱6,调节柱6纵向均匀开设有四组插孔5,立柱1的底部通孔与上部插孔5插接有销栓4,立柱1的上部侧壁均匀安设有三组转轴7,三组转轴7均轴接有支撑腿8,立柱1的内腔顶部安设有旋转驱动器9,旋转驱动器9的顶部安设有旋转轴座10,旋转轴座10的顶部安设有太阳能发电板底座11,太阳能发电板底座11的顶部左右两端均安设有太阳能发电板支架12,两组太阳能发电板支架12的顶部安设有太阳能发电板13,太阳能发电板13的顶部四角均安设有太阳光跟踪传感器14,智能电控箱2分别与传输线3、旋转驱动器9、太阳能发电板13、太阳光跟踪传感器14电性连接。

其中,销栓4与插孔5相适配,三组支撑腿8的底部均套接有倒锥形防滑垫,太阳能发电板13与四组太阳光传感器14的接触处均安设有密封圈。

工作原理:本方案中,立柱1的底部插接有调节柱6,用以稳定装置重心,调节柱6纵向均匀开设有四组插孔5,插孔5与销栓4相适配,用以调节装置的高度,立柱1的前壁中部安设有智能电控箱2,对装配的驱动器和传感器进行控制和存储所采集数据,所发的电通过智能电控箱2底部左侧插接的传输线3传输到需要供电的设备上,立柱1的上部侧壁均匀安设有三组转轴7,三组转轴7 均轴接有支撑腿8,三角架设置更能起到稳定的作用,立柱1的内腔顶部安设有旋转驱动器9,旋转驱动器9的顶部安设有旋转轴座10,旋转轴座10的顶部安设有太阳能发电板底座11,太阳能发电板底座11的顶部左右两端均安设有太阳能发电板支架12,用以支撑太阳能发电板支架12顶部安设的太阳能发电板13,太阳能发电板13的顶部四角均安设有太阳光跟踪传感器14,当太阳光移动时,照在四组传感器上的数据就会发生变化,根据提前的设定,智能电控箱2就会启动旋转驱动器9,带动旋转轴座10运动,从而将太阳能发电板13转向太阳运动的方向,始终向着太阳,保持高效率的供电。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