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0154发布日期:2019-03-30 09:01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照度自动控制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控制领域,对于周边环境的探测是其核心部件之一。通过微波感应器来检测周边环境是否存在人体活动或人体活动的类型是行业较为常用的技术手段。在智能设备中部分设备是直接将微波感应器和其它设备结合为一体,因此该总产品形态可以提前设计相关部件的连接和结构组合方式。但有同样存在分体结构的,也就是智能设备和微波感应器是分别设计、由不同的厂家分别设计和生产的,因此各自就存在线路连接和结构安装匹配的问题。

单独的微波感应器要实现其基本的检测功能,其一般都必须包括如供电模块、控制器及控制电路、微波收发、微波接收和检测等模块,虽然随着技术的演进,感应器的整体大小和重量已经有了很大的降低,但其整体还是存在较大的重量。微波感应器因为其检测范围的限制,其检测面一般都必须安装在裸露位置,特别对于如果设备如灯具是垂吊的方式进行安装,则微波感应器一般只能固定在灯具的边沿,由于灯具是垂吊的方式进行安装,由于加挂的微波感应器具有一定重量,其必然破坏灯具原有的平衡,造成灯具倾斜,严重影响美观。同时由于不同的设备直接还需要进行必要的线路连接,为了提高接线位置的安全等级和连接的美观性,还需要额外购买增加一个接线盒来满足接线的需要。因此整体成本也相当更高,也给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减少侧面悬挂微波感应器破坏原有灯具平衡的问题和如何减少需要额外增加接线盒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分体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一和分体二,所述分体一实现感应信号的检测,包括微波收发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所述分体二包括主控电路、电源模块和接线盒,所述主控电路和电源模块设置在接线盒内,所述接线盒上至少设有2个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盒上设有与接线端子数量相匹配的连接孔。

所述的分体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上设有过线螺柱,所述过线螺柱上设有外螺纹,还包括防水固线螺帽,所述防水固线螺帽内设有与所述过线螺柱的外螺纹相匹配。

所述的分体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分体一通过挂扣、磁体、或连接舌固定在待控制设备的侧边。

所述的分体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分体一通过固定座上螺母或者支架内嵌固定于待控设备本体内、所述分体一为感应头,包括底盖、面盖、微波收发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和光检测电路,微波收发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和光检测电路设置在底盖和面盖安装后形成的内部空腔内;所述面盖上设有1个或2个导光通道,所述导光通道为通过所述面盖的端面向内凹,并向内延伸形成外端开口的中空柱状通道,光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光通道的底部的空腔内侧,所述导光通道的侧壁的向着内部空腔侧上设有遮光层或所述导光通道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导光通道相匹配的遮光柱或遮光套管。

所述的分体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通道的侧壁通过底部后继续向空腔内侧延伸形成光传感器安装凹槽,光传感器的感应部位设置在凹槽内。

所述的分体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检测电路包括光强检测电路和红外控制信号接收,所述导光通道为2个,所述光传感器分别为光强传感器和红外接收管。

所述的分体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中心设有外螺纹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中心设有连接通孔;所述固定座上还设有与外螺纹的固定座相匹配的紧固螺帽。

所述的分体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盖的外端面或者侧面对称设有至少一对一字型、L型或Z字型的安装舌或者在于所述的底盖的外端面或者侧面设有一个一字型、L型、圆形或Z字型的安装舌。

所述的分体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导光通道的侧壁的向着内部空腔侧上设有遮光层为黑色遮光涂层。

所述的分体式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套管为热缩套管。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创造性的将常规的微波感应器重新进行分解,将具有安装位置限制的微波感应部分单独构成一个分体一,将该分体一尽可能做到结构小和质量小,可是实现灵活安装的目的,特别适合挂扣在悬挂灯具的侧面或内嵌到灯具本体中间,不会破坏原有灯具平衡造成的灯具倾斜问题;将质量较重的电源和主控电路部分单独分出并同时提前考虑和待控制设备的接线问题,提前预留接线端子,减少了需要额外增加接线盒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分体式感应装置的系统款图;

图2是感应装置的主体剖面图;

图3是通过正装Z字型的安装舌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通过反装Z字型的安装舌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直接安装在面板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通过直接通过紧固螺母进行固定安装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创造性的将常规的微波感应器重新进行分解,将具有安装位置限制的微波感应部分单独构成一个分体一,将该分体一尽可能做到结构小和质量小,可是实现灵活安装的目的,特别适合挂扣在悬挂灯具的侧面或内嵌到灯具本体中间,不会破坏原有灯具平衡造成的灯具倾斜问题;将质量较重的电源和主控电路部分单独分出并同时提前考虑和待控制设备的接线问题,提前预留接线端子,减少了需要额外增加接线盒的问题。图1是分体式感应装置的系统款图,将感应装置分为分体一B和分体二A,C是待控制的灯具。分体一仅仅实现感应信号的检测,包括微波收发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其电路的供电由分体二A提供,其采集的信号输出到分体二中,由分体二中的主控电路进行数据处理;分体二包括主控电路、电源模块和接线盒,主控电路和电源模块设置在接线盒内,接线盒上至少设有2个接线端子A1,接线盒上设有与接线端子数量相匹配的连接孔。分体二A与分体一B,分体二A与待控制的灯具C直接的连线通过都接线盒内的接线端子进行连接。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分体一仅仅实现信号采集,可做到微型化;同时将分离出的的主控电路和电源模块中增加扩展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设置在分体二的接线盒体内,在盒体内完成多个设备之间的连线,防止线头的外露,也就节约了常规为了规范接线需要额外增加的接线盒。是一种新的产品形态。

图2是感应头的主体剖面图;分体一B称为感应头,包括底盖1、面盖2、微波检测电路33和光检测电路34,微波检测电路33和光检测电路34设置在底盖和面盖安装后形成的内部空腔内,面盖2上设有1个或2个导光通道21,导光通道21为通过面盖的端面向内凹,并向内延伸形成外端开口的中空柱状通道,面盖采用透光或半透光材料制成。导光通道的侧壁通过底部后继续向空腔内侧延伸形成光传感器安装凹槽,光传感器的感应部位设置在凹槽内。光检测电路包括光强检测电路和红外控制信号接收,导光通道为2个,光传感器分别为光强传感器32和红外接收管31。导光通道的侧壁的向着内部空腔侧上设有遮光层或所述导光通道的外壁设有与所述导光通道相匹配的遮光柱或遮光套管22。带有两个导光通道的面盖2采用采用透光或半透光材料制成一体制成,保证了外观的一致性和美观。微波头一般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灯具的侧边上,面盖2基本与灯具的照明面在同一个平面上。由于在导光通道21的外侧设有了遮光层,防止了灯具发出的光线透过导光通道的侧壁进入光传感器,引起光传感器的错误检测。同时由于灯具发出的人造光的方向性都较强,因为导光通道的入光口和灯具的发光面在同一平面,因此其光线进入导光通道的概率较低,而自然光经过多次反射和漫放射,其各个方向的光线都存在,因此环境自然光可通过导光通道进入导光通道的底部的光强传感器32和红外接收管31。为了进一步提高入射光的强度,还可以在导光通道的侧壁上增加增光反射反光镀层。红外接收管31由于道光通道的存在具有遮光措施,所以在进行红外遥控时,只有一对一进行有效控制;由于一般灯具安装间距不太远,不会因为控制傍边的灯具而被另一个灯具错误的接收到信号。

感应头还需要匹配适应不同的安装环境使用。有的环境可以增加安装孔、有的环境可允许单边安装、有的运行双边或多变安装、有的完全不允许增加任何的螺钉或螺母。如果感应头分别为不同的安装环境都分别设计合适的安装方式,则可满足要求,但必然带来成本提高的问题和兼容性差的问题。

图3是通过正装Z字型的安装舌的安装示意图;整体呈现Z字型的安装舌41 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底盖1的一个端面上,另外一端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固定板上;根据安装位置的限定,可以选择安装一个或多个Z字型的安装舌41,安装多个更为稳固。正装Z字型的安装舌适合应用于安装固定面较高,感应头需要突出安装固定面的场合。图4是通过反装Z字型的安装舌的安装示意图;适合应用于安装固定面与感应头的面盖2检测面基本位于同一平面的位置。不同的高度可选择不同的Z字型的安装舌和不同的安装方向;一字型的安装舌的安装示意图;也可以理解为Z字型的安装舌的变形,当Z字型的安装舌的高度为0 时就是一字型的安装舌,同样也是为了满足一定高度的安装需要。对于灯具中心存在安装空位的,可将感应头内嵌安装在灯具本体内。

底盖的中心设有外螺纹的固定座,固定座中心设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上设有防水头11和紧固螺母13,感应头与外部的连接线通过连接通孔导出;防水头11上设有形变部,当旋紧紧固螺母时,紧固螺母挤压形变部,保证连接通孔与连接线之间紧密接触,达到防水效果。对于安装固定面适合增加安装孔且检测面的高度许可的场合,可以直接在安装固定面也称为面板,在面板42上增加与底盖1中心设有外螺纹14的固定座的外径相匹配的安装孔,将固定座穿过安装孔,面板42与固定座之间设有防水胶圈43,再旋上紧固螺母12,实现将感应头固定在安装固定面上,图6是通过直接通过紧固螺母进行固定安装的安装示意图。也可以直接通过螺丝将固定座固定在面板42上,同样面板42与固定座之间也设有防水胶圈43,图5是直接安装在面板上的安装示意图。

以上所揭示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