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8058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散热器,尤指一种在散热板和吸热板与导热板的衔接处设置导风口,及其内面设有通风孔,以令气流顺畅流通迅速将热源散发而有效降温。
目前,为解决电脑元件过热问题,一般皆在电子发热元件上加装一散热器,令电子元件所产生的高温,可利用散热器将热能导散出。而现有散热器,如

图1所示,其主要包括有一座体1、一吸热板2及数散热板3,其中座体1及吸热板2是用以吸收电子元件所产生的热源,而数散热板3则延设于座体1的侧缘,可接收座体1及吸热板2所吸收的热能并使其扩散于板体,再利用数散热板3的间距可供空气流通而达到散热的效果。然此种散热器虽然已提供散热的功效,但由于该结构的吸热板2所吸收电子元件的热能需经由座体1的传导始能到达散热板3,因此,其导热速度较慢,对于要求快速或长时间使用的电子发热元件,散热效果有限,殊不理想,且吸热板2所吸收的热能并无法有效的散热,易致使电子元件产生损坏。于是,市面上便创设出另一种散热器,如图2所示,主要是由座体4、吸热板5、导热板6及散热板7所组合而成,其中座体4的两端分别延伸有吸热板5及导热板6,而吸热板5与导热板6则分别向内拗折形成散热板7,由于散热板7是分别衔接于吸热板5与导热板6,因此,座体4与吸热板5所吸收电子元件的热能即可快速的传导至散热板7,再透过散热板7间空气的流通进而达到散热的效果。然而,此一结构虽已解决前述散热器热能传导不均,所形成散热效果不良的情形,但此种散热器,因其散热板7和吸热板5与导热板6的拗折处仅靠两侧的镂空来使空气流通,因此,容易产生热能集积滞留的现象,故,亦会造成散热不良的情形,并未有效增进散热的功能。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借所设散热板和吸热板与导热板的衔接处的导风口及其内面通风孔的设置,可使散热板和吸热板与导热板间的每一面体皆有空气的流通,令散热器内部不会有热能集积的情形,而达到快速散热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利用散热板的末端接合于吸热板与导热板的内面,使座体与吸热板所吸收的电子元件的热能,可快速的传导至散热板,达到热能迅速扩散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散热器,主要是由座体、吸热板、导热板及散热板组合而成,其中,该座体的两端分别延伸有吸热板及导热板,该吸热板与导热板则分别向内拗折形成散热板,该散热板和吸热板与导热板的衔接处设有导风口,内面具有通风孔。
该散热板的末端可接合于吸热板与导热板的内面,以提增热能传导扩散的功效。
该散热板间设置有一挡块,可确保散热板间的间距维持在一定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鉴于上述现有散热装置的结构设计上的各种缺失,本创作人乃悉心研究各种解决的方法,在经过不断的研究与改良后,终于创作出一种具快速散热效果的散热器。具体言之,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包括有座体、吸热板、导热板及散热板,其中座体的两端分别延伸有吸热板及导热板,而吸热板与导热板则分别向内拗折形成散热板,该散热板和吸热板与导热板的衔接处设有导风口,内面具有通风孔,利用导风口及通风孔的设置,可使散热板和吸热板与导热板间的每一面体皆有空气的流通,令散热器内部不会有热能集积的情形,达到快速散热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与详细的结构、特征,将利用以下详细说明而使之更为明确,同时参阅所附各图,即可使本创作的技术内容更进一步揭示明了图示说明图1.是现有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现有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热能传导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空气流动的示意图。
首先,如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是由座体10、吸热板20、导热板30及散热板40所组合而成,其中,座体10的两端分别延伸有吸热板20及导热板30,该吸热板20及导热板30分别向内拗折形成散热板40,该散热板40和吸热板20与导热板30的衔接处设有导风口50,内面具有通风孔41,末端则接合于吸热板20及导热板30的内面。
再请参阅图4所示,当座体10及吸热板20自电子元件吸收热能后,热能即会经由吸热板20及导热板30传导至散热板40,由于散热板40的末端接合于吸热板20及导热板30的内面,因此,热能的传导除了经由散热板40和吸热板20与导热板30的拗折衔接处传递外,亦可从散热板40的末端和吸热板20与导热板30的接合处传递,如此,座体10及吸热板20自电子元件所吸收的热能即可快速的扩散至散热板40。
又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空气流动的示意图,当热能传递分布于散热板40和吸热板20与导热板30时,利用导风口50的设置,使空气可由外界流入至散热板40和吸热板20与导热板30间的空间,再经由通风孔41流至内层而从两侧扩散,当然,空气亦可直接由上下散热板40间的间距流入,如此一来,散热板40和吸热板20与导热板30间的每一面体皆有空气流通,因此,散热器内不会有热能集积的现象,且散热板40和吸热板20与导热板30上的热能可快速的扩散,并持续而迅速散发,达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另,复请参阅图3,于上端的散热板40的导风口50端缘设有一挡块60,利用该挡块60的设置可使上、下散热板40间的间距确保在一定的距离内,以维持散热板40间的空气流通。
但是,以上图示及元件名称是为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而定,并非用以限制本案的专利范围,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创设精神而做等效元件的替换转用,仍应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综上论述,本实用新型散热器为一合理完善的创作,业已摒除现有散热器所具有传热不良或集积热能等情形,而提供传导迅速及快速散热的功效,不仅具备优良的实用性,在结构空间型态设计上属前所未有的创新,具有新颖性,可明显增进散热速度,而确实提升散热功能,亦属突破现有技术窠臼的高度创作,具进步性,因此,本案业已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各项申请要件,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是主要是由座体、吸热板、导热板及散热板组合而成,其中,该座体的两端分别延伸有吸热板及导热板,该吸热板与导热板则分别向内拗折形成散热板,该散热板和吸热板与导热板的衔接处设有导风口,内面具有通风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是其中,该散热板的末端可接合于吸热板与导热板的内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是其中,该散热板间设置有一可确保散热板间的间距维持在一定距离的挡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散热器结构的改良,尤指一种具快速散热效果的散热器,主要是包括有座体、吸热板、导热板及散热板,其中座体的两端分别延伸有吸热板及导热板,而吸热板与导热板则分别向内凹折形成散热板,该散热板和吸热板与导热板的衔接处设有导风口,内面具有通风孔,利用导风口及通风孔的设置,可使散热板和吸热板与导热板间的每一面体皆有空气的流通,令散热器内部不会有热能集积的情形,达到快速散热的功效。
文档编号G06F1/20GK2443425SQ0024396
公开日2001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27日
发明者魏文珍 申请人:魏文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