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5741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尤指一种散热片中央柱体的四周延伸有复数螺旋鳍片,且复数螺旋鳍片上方设有散热风扇的散热装置。
参见

图13、为习用散热片的立体外观图,该散热片A由底层基板A1向上矗立有复数鳍片A11,而风扇装设于散热片的鳍片A11上方(图中未示),当风扇转动吹送冷风时,其冷却风是以轴流风向螺旋往下的方式吹送,此种散热片A因底层基板A1会阻挡冷风,使冷却风由相邻鳍片A11间隙朝外侧吹送,故冷却风无法吹送至散热片A底部的电路板上,使得一部份热源屯积于散热片的中央处理器的侧面及其周围的电子零件处,进而造成散热效率不佳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央柱体内可进一步充填有热传导液,以利于将中央处理器的热源由中央柱体处快速传导至各螺旋鳍片表面的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中央柱体下方的接触面,将中央处理器所产生的热源通过热传导液快速传导至螺旋鳍片的表面,由螺旋鳍片的旋转角度与散热风扇所产生的轴流风向相同,使散热后的风由相邻螺旋鳍片间快速递出至外界,以进行高效能散热的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散热装置,于散热片中央柱体向外延设有复数鳍片,而中央柱体下方的接触面可抵贴在中央处理器的表面,并于散热片上方设有一散热风扇;其特征是该散热片的中央柱体四周延伸有旋转角度与散热风扇所产生的轴流风向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可使散热风扇所产生的冷气可同时对电路板上的中央处理器及周边的电子原件进行散热的复数螺旋鳍片。其中该散热片的中央柱体四周延伸有旋转角度与散热风扇所产生的轴流风向相反的复数螺旋鳍片。
该散热片的中央柱体四周延伸有旋转角度与散热风扇所产生的轴流风向相同的复数螺旋鳍片。
该散热片的中央柱体可进一步设有封闭容室,并于封闭容室内部充填有热传导液于其中。
该散热片的中央柱体还可为实心体,四周延伸的复数螺旋鳍片为直立旋转形式,且复数螺旋鳍片的旋转角度与散热风扇的转动风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由于散热片中央柱体的四周延伸有复数螺旋鳍片,且复数螺旋鳍片上方设有散热风扇,而复数螺旋鳍片的旋转角度与散热风扇所产生的轴流风向有多种形式、可使散热风扇所产生的冷气可同时对电路板上的中央处理器及周边的电子原件进行散热,以达到降低温度,提高中央处理器使用寿命的目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吹出轴流风向于散热片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吹出轴流风向于散热片时的俯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吹出轴流风向于散热片时的俯视图。
图13、为习用散热片的立体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为实施例(一),一种散热装置,其散热片1的中间部份为一中央柱体11,中央柱体11内部为充填有热传导液113的封闭容室111,且中央柱体11底部为一平整的接触面112,于中央柱体11的四周延伸有旋转角度与散热风扇2所产生的轴流风向相反的复数平滑状螺旋鳍片12。
参见图3、4、5、该散热片1以四螺丝4自散热风扇2四周的穿孔21处穿入,螺固于螺旋鳍片12的间隙121中,使散热风扇2的轴承22位于中央柱体11的上方,而中央柱体11的底部接触面112则抵贴于电路板3的中央处理器31的上表面。
参见图5、6、该中央处理器31运算时所产生的高热通过中央柱体11底部的接触面112进入中央柱体11的封闭容室111后,即由封闭容室111内部的热传导液113快速传送至中央柱体11四周延伸的复数螺旋鳍片12处,当散热风扇2启动后,便因复数螺旋鳍片12的旋转方向与风扇2所产生的轴流风向呈相反方向(如图中箭头所指),即可增加鳍片12的承风面积;此时,散热风扇2的冷却风可快速向内、向下导引,进而使冷却风经由复数鳍片12间隙121所形成的通道集中吹向底部中央处理器31的裸露表面及周围固设的电子元件32处做一散热使用。由于本实用新型进行散热时,其散热风扇2的冷却风确实可对中央柱体11及四周的复数鳍片12的所有面积进行散热,而对散热片1进行散热后的大部份冷却风,便直接集中吹送至中央柱体11的螺旋鳍片12底部并由间隙121处散发出去,使其对中央处理器31及周边的电子零件32同时进行散热。
参见图7、8、9、为实施例(二)。该螺旋鳍片12的旋转角度也可符合散热风扇2的转动风向(如图9箭头所指),使中央处理器31所产生的高热由散热片1底部接触面112进入封闭容室111后,通过内部热传导液113快速将热源传导至封闭容室111四周延伸的螺旋鳍片12处,同时使散热片1上方的散热风扇2所吹送的冷却风经由复数鳍片12间隙121所形成的通道集中吹向底部中央处理器31的裸露表面,以集中对电路板3上的中央处理器31作散热动作。
参见图10、11、12、为实施例(三),散热片1中央柱体11为实心体,该复数螺旋鳍片12为直立旋转形式,且复数螺旋鳍片12的旋转角度与散热风扇2的转动风向相反,也可符合散热风扇2的转动风向,使中央处理器31所产生的高热可由散热片1底部接触面112进入实心设置的中央柱体11后,通过将热源传导至四周延伸的螺旋鳍片12处,同时使散热片1上方的散热风扇2所吹送的冷却风,经由复数鳍片12间隙121所形成的通道集中吹向底部中央处理器31的裸露表面,及集中对电路板3上的中央处理器31及电子元件32作散热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散热片的结构在使用时,可选用多种结构形式,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装置,于散热片中央柱体向外延设有复数鳍片,而中央柱体下方的接触面可抵贴在中央处理器的表面,并于散热片上方设有一散热风扇;其特征是该散热片的中央柱体四周延伸有旋转角度与散热风扇所产生的轴流风向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可使散热风扇所产生的冷气可同时对电路板上的中央处理器及周边的电子原件进行散热的复数螺旋鳍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装置,其特征是该散热片的中央柱体四周延伸有旋转角度与散热风扇所产生的轴流风向相反的复数螺旋鳍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装置,其特征是该散热片的中央柱体四周延伸有旋转角度与散热风扇所产生的轴流风向相同的复数螺旋鳍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所述之一的散热装置,其特征是该散热片的中央柱体可进一步设有封闭容室,并于封闭容室内部充填有热传导液于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装置,其特征是该散热片的中央柱体还可为实心体,四周延伸的复数螺旋鳍片为直立旋转形式,且复数螺旋鳍片的旋转角度与散热风扇的转动风向相反。
专利摘要一种散热装置,于散热片中央柱体向外延设有复数鳍片,而中央柱体下方的接触面可抵贴在中央处理器的表面,并于散热片上方设有一散热风扇;其特征是:该散热片的中央柱体四周延伸有旋转角度与散热风扇所产生的轴流风向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可使散热风扇所产生的冷气可同时对电路板上的中央处理器及周边的电子原件进行散热的复数螺旋鳍片,以达到降低温度,提高中央处理器使用寿命的目的。
文档编号G06F1/20GK2514397SQ01266139
公开日2002年10月2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29日
发明者高朝枝 申请人:高朝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