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和具有这种连接器的便携电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61309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连接器和具有这种连接器的便携电话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和具有这种卡连接器的便携电话,且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用户标识模块(SIM)的连接的卡连接器和具有这种卡连接器的便携电话。
背景技术
传统上,作为这种形式的卡连接器,用于例如在日本专利2574710中公开的标识卡的接触装置是公知的。在该专利公开的图5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具有布置成两排(A、B)的接触区的标识卡的接触装置,其中,具有相同长度的两组接触元件81和82以互相交叉形式排列,而各接触元件81和82的端子设置在相对侧上。此外,在上述专利公开的图6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具有布置成两排(A、B)的接触区的标识卡的接触装置,其中,相互不同长度的两组接触元件10和11交替排列,而接触元件10和11的端子布置在相同侧。
然而,对于上述图5中的用于标识卡的接触元件,若假设是滑动插入,由于与卡的触点1相接触的接触部分的端子相对卡配装方向以与上述公开物图1相同的方式互相反向定向,存在当卡滑动配装时被插入的卡的前端碰撞接触元件的风险。
另外,对于图6中的用于标识卡的接触装置,即使假设为滑动插入,由于接触部分10和11与卡的触点1相接触部分的端子以与上述公开物图2中相同方式定向在同一方向上,而不存在卡配装时卡的前端碰撞接触元件的风险。然而,由于接触部分10和11的端子布置在相同侧,相对印刷电路板的焊接只在一侧进行,因而,存在印刷电路板不能稳定固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致力于克服上述问题,而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卡连接器,其能够有效地稳定固定到印刷电路板上,并能够防止在卡配装时的碰撞,并提供一种具有该卡连接器的便携电话。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卡连接器,其包括基体元件和两组接触元件,该接触元件设置在基体元件上,且其一端作为相对印刷电路板的连接部分,而其另一端作为相对卡的接触部分,其中,两组接触元件的连接部分分别设置在基体元件的相对的端部上,而两组接触元件的接触部分具有沿卡配装方向的端子。借助于这种结构,所述卡连接器能够在连接部分稳定固定到印刷电路板上,并可防止卡的前端在卡配装时碰撞接触部分。


图1a和1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卡连接器的视图;图2a和2b是用于解释将卡配装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卡连接器的过程的视图;以及图3是用于解释具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卡连接器的便携电话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给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
图1a和1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卡连接器的视图;在此,图1a是平面图,而图1b是横截面图。
如图1a和1b所示,卡连接器1由板状基体元件1、固定到基体元件2上的两组接触元件3和4以及一对固定部分9构成。基体元件2为大致矩形平面结构,且其左端侧被形成为宽边。附图中,卡通过在卡连接器1上从右手侧向左手侧滑动而装载。应指出的是,在以下描述中,在卡装载过程中卡前进的方向被假设为向前方向。
该组的三个接触元件3由薄的细长金属片形成,而焊接到印刷电路板(未示出)上的连接部分5分别设置在它们的配装卡的端部上,同时,与卡的触点相接触的接触部分7分别设置在另一端上。每个接触元件3以如下方式延伸,即,它们在其卡配合侧上从基体元件2的端面潜伸到基体元件的内部,并然后笔直向前。然后,接触元件3从在基体元件内对应接触部分7形成的矩形横截面的通孔10的侧壁表面露出。并且,接触元件3从通孔10的基本中心部分向上弯曲,变得比基体元件2的观察表面(上表面)高,并形成尖峰7a,然后接触元件3随之向下弯折到其端子。换句话说,接触部分7弯曲成人字形,且具有沿卡配装方向的端子。
同时,接触元件4由薄的金属片形成,而焊接到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部分6分别设置其在远离卡配合侧的端部上,同时,与卡的触点相接触的接触部分8分别设置在另一端部上。每个接触元件4以如下方式延伸,即,从相对于其卡配合侧的端部潜伸入基体元件2的内部,且接触元件4在通孔11之前就前进方向而论向左弯曲,其中通孔11对应接触部分8在基体元件2内形成。然后,接触元件4平行于通孔11笔直前进,而其方向在接触元件4超过通孔11后反转,然后,接触元件4从在其卡配合侧的通孔11的侧壁表面中露出。并且,接触元件4从通孔11内部大致中心部分向上弯折,变得比基体元件2的观察表面(上表面)高,并形成尖峰8a,而接触元件4随之向下弯曲而到达其端子。换句话说,接触部分8为弯折成人字形,并具有沿卡配装方向的端子。从而,由于接触元件4的方向被反转,因此可实现在远离连接部分5的侧面上提供连接部分6,同时接触部分8的方向与接触部分7的方向一致。
该对固定部分9分别连接到基体元件2加宽部分的两侧端。固定部分9通过弯折薄金属片形成,且它们的一端分别固定到加宽部分的侧端。借助于它们的弹性,固定部分9从上面压下,并固定配装到卡连接器1的卡的前部两侧上。
以下,参照图2a和2b给出配装卡的步骤的描述。当卡21配装到卡连接器上时,卡21的前端(图中左端)被调整到固定部分9的右端,而卡21向左滑动,并同时穿过基体元件2的各固定元件9之间。此时,接触元件3和4的接触部分7和8被卡21的下表面抵压,在通孔10和11中向下偏转,并呈现分别容纳在通孔10和11中的状态,如图中虚线所示的。另外,两个接触部分7和8从卡配合侧逐渐变得较高,并在形成尖峰8a后,向下弯曲以到达其端子,因而,卡21的前端碰撞接触部分7和8并损坏接触部分7和8的情况不会发生。应指出的是,卡21的后端部例如被便携电话壳体的内侧壁表面夹持,如下面将描述的。
图3是用于解释具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卡连接器的便携电话的视图。该图示出了壳体31的反向表面侧。用于固定盖附带电池(cover-cum-battery)的开口32以从大致中部向其下边缘延伸的方式形成在该反向表面侧。便携电话主体的印刷电路板22暴露于开口中,而卡连接器1通过焊接固定于其上。优选,一突起形成于盖附带电池配装到开口32中时相对接触部分7的位置之前,以便卡配装时固定卡的后端部。
从而,对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卡连接器1,由于在基体元件2的两端的连接部分5和6连接到印刷电路板,该基体元件1可以稳定地固定到印刷电路板上。另外,由于接触部分7和8弯折成人字形形状,并具有沿卡配装方向的端子,因而可防止卡的前端在卡装载时碰撞接触元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具有极佳优点的卡连接器,其中,卡连接器可以稳定固定到印刷电路板上,并可防止卡的前端在其配装时碰撞接触部分。
虽然在此只具体描述了本发明特定实施例,应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精髓和范围前提下可以对其作出各种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卡连接器,包括基体元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基体元件上的两组接触元件,每个所述接触元件包括在其第一端的相对电路板的连接部分并在其第二端的相对卡的接触部分;其中,所述两组接触元件的接触部分分别设置在所述基体元件的相对两端,而所述两组接触元件的接触部分具有沿卡配装方向的端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接触元件之一组从所述基体元件的卡配合侧端部以朝向卡配装方向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接触元件的另一组从相对所述卡配合侧端的端部以与卡配装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并弯折成沿与卡配装方向相同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基体元件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卡的元件,并且,所述用于固定卡的元件设置在所述基体元件与其卡配合侧相反的边缘部分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基体元件包括与接触部分相对应的通孔,且每个所述接触元件从所述基体元件的一端面穿过所述基体元件的内部,并从所述通孔暴露到所述基体元件之外。
5.一种便携电话,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连接器,其包括基体和设置在基体元件上的两组接触元件。接触元件的一端作为相对便携电话电路板的连接部分。接触元件的另一端作为相对卡的接触部分。连接部分分别设置在基体元件的相对端部上。接触部分弯曲成人字形,并具有沿卡配装方向的端子。
文档编号G06K7/00GK1389023SQ01800244
公开日2003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4日
发明者芳贺秀夫, 口石幸治, 猪股阳二, 樋口俊洋, 池田容伸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