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型水稻施氮计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4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普及型水稻施氮计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农业地普及型水稻施氮计算器。
水稻在栽培过程中,对肥素的要求,以氮素最为敏感,保证水稻稳产高产不在于多施氮肥,而在于如何做好氮肥在不同生育期的合理分配问题。习惯的施氮方法难以准确掌握利用氮素调控,往往出现偏氮,造成水稻生长过旺,群体过大,茎软叶垂,易感染病虫害。为了克服习惯施氮的缺点,目前已有一种SL853型水稻施氮计算器,较好地解决了水稻科学施氮问题,具有明显增产节肥效果。这种计算器选择了几个与水稻施氮密切相关的参量计算公式编成水稻施氮计算程序,出厂前事先将计算程序存入计算器内,用户在施氮计算时,依次输入相应的计算参量,利用机内程序进行计算,便显示出每亩稻田应施氮量。由于这种程序型计算器需事先由专人将几个参量公式编成计算程序输入计算器内,比较麻烦,在断电或电池电压下降以及操作使用不当时,会引起机内的计算程序错乱或消失,影响了计算的可靠性,需返厂重新输入计算程序,费时费力,给用户造成困难,而且这种计算器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普及。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普及型水稻施氮计算器,不需要将参量事先编成程序存入计算器内,运用软件硬化的方法,使之操作简便,降低成本,便于普及推广,达到计算准确可靠、满足水稻稳产高产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普通计算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施氮专用和一般计算功能转换开关,根据水稻施氮计算公式中的参量和运算步骤设置相应的施氮专用键,以软件硬化的方式将水稻施氮计算公式固化在键盘中,通过顺序按每组施氮专用键,同时用一般计算键输入该组参量的对应数值,直接完成水稻施氮计算公式的运算,并显示出每亩水稻应施氮量。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键盘直观,操作使用方便,体积小,成本低,容易推广普及,不需引入制造方面的掩膜技术或贮存程序的方法,其性能稳定可靠,计算准确,长时间断电后都不会失去软件硬化的计算功能,并具有普通计算器的计算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方框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型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选择了水稻的生育期、AB值、亩万苗、插后日四个参量,其中亩万苗是指每亩稻田禾苗的实际数量,以万株为单位,插后日是指秧苗移植到稻田后的实际天数。生育期和AB值用不同的模拟代号表示,并以模拟代号参加运算。模拟代号是根据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大量计算、模拟实验和反复比较后综合得出,目的是将复杂的函数运算变为简单的数学运算,并保持计算精度。参照附表1
附表1 生育期表格18


附表1是水稻一生中根据不同的生育阶段划分为插植、回青至抽穗共12个不同的生育期所对应的10个不同的模拟代号,最小为10,最大为212。
参照附表2
附表2 AB值表格19

附表2是表示实测的AB值,表示水稻叶鞘含淀粉成分的多少,能直接反映稻田秧苗的氮素营养水平和健壮情况。AB值可用一般常规磺色法测定,其数值在0~1之间,根据需要分为21类,分别对应21个不同的模拟代号,最小为1,最大为100。
为了便于操作,将生育期表格18和AB值表格19直接印制在操作面板的前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水稻施氮计算公式为
T=(99-P)/9++R/8-。
式中T为每亩稻田应施氮量,P为生育期模拟代号,R为AB值模拟代号,Q为插后日实际天数,S为亩万苗实际数量。参照图1~3,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软件硬化方法。
本实用新型由施氮专用键11、一般计算键12、功能转换开关13、机芯板14、显示器10、电源15、开机清零键16和关机键17组成。在机芯板14中置有一块普通计算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片20,其内部由存贮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等组成,具有普通计算器的计算功能,可选用LI3033M型号。显示器10为普通计算器的液晶显示器,可选用SCLF8100SE型号,由大规模集成电路片20直接驱动。功能转换开关13用于施氮和一般计算两种功能的转换,以显示器10的最低位显示区别两种不同的计算状态,当功能转换开关13位于Y时,控制线A0与A2断开,L1与L2接通,此时显示器10的最低位显示“0”,可进行一般计算,如加、减、乘、除、开方等运算。当功能转换开关13位于Z时,A0与A2接通,L1与L2断开,此时显示器10的最低位显示“0”,表示可进行施氮计算。
图3中的A0~A6以及B1~B6为键盘输入控制线,施氮专用键11和一般计算键12在A0~A6和B1~B6之间如图3和图2所示设置。参照附表3
附表3 施氮专用键11的排列和组合

附表3中,施氮专用键11根据水稻施氮计算公式的参量和运算步骤设置,有序排列和组合,共分为五组,其中
键为第一组,
键为第二组,
键为第三组,
键为第四组,
键为第五组。用手顺序按1~4组施氮专用键11,同时每按完一组键后再用一般计算键12输入该组参量的相应数值,最后按第五组键后,便能直接完成水稻施氮计算公式的运算,并显示出每亩水稻应施的氮肥量。一般计算键12由数字键和符号键等组成。
当施氮计算时,操作步骤和运算过程如下
将功能转换开关13位于Z,用手按
键,对大规模集成电路 片20中的累加寄存器M清零,此时显示器10显示出“C”,表示可以进行施氮计算
第一步按
键,然后通过一般计算键12输入P。其中
键通过转换开关13与数字键
并联,按
键即代表99,
键与符号键
并联,按
键相当于作减法。将
键按顺序排列和组合起来,并按此顺序按键操作后,再将P输入,便完成水稻施氮计算公式中的(99-P)。
第二步按
键,然后通过一般计算键12输入Q,完成(99-P)/9运算,将中间运算结果存入累加寄存器M中,并显示Q。其中按
键相当于按符号键
作除法,按
键相当于按数字键
,按
键相当于按累加键
作累加运算,将(99-P)/9存入累加寄存器M中,输入Q后,进行下一步运算。
第三步按
键,然后通过一般计算键12输入数字R。其中按
键相当于按开平方键
,将Q开平方,按
键相当于按累加键
作累加运算,将(99-P)/9+存入M中,输入R后,进行下一步运算。
第四步按
键,然后通过一般计算键12输入数字S,完成(99-P)/9++R/8运算,将中间结果存入M中,并显示S。其中按
键相当于按符号键
作除法,按
键相当于按数字键
,按
键相当于按累加键
作累加运算,将(99-P)/9++R/8存入M中,输入S后,进行下一步运算。
第五步按
键,完成T的全部运算,并显示总的运算结果。其中按
键相当于按开平方键
,将S开平方,按
键相当于按累减键
作累减运算,并将(99-P)/9++R/8-运算结果存入M中,最后按
键相当于按
键,将累加寄存器M中的数T取出并显示。显示器10中的M或M为特征符号显示,当显示M时,表示应施氮肥数,当显示M时,表示不需要施肥。
本实用新型适应性广,对不同地理气候环境、不同土壤类别、不同水稻品种、不同造别和不同栽培习惯均能适用,具有明显的增产节肥、减少病虫、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经济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普及型水稻施氮计算器,由一般计算键12、施氮专用键11、功能转换开关13、机芯板14、大规模集成电路片20、显示器10、电源15、开机清零键16和关机键17组成,其特征在于施氮专用键11与键盘输入控制线之间根据水稻施氮计算公式中的参量和运算步骤与相应的一般计算键12配合设置,通过有序排列和组合,以软件硬化的方式将水稻施氮计算公式固化在键盘中。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施氮计算器,其特征在于施氮专用键11与键盘输入控制线之间根据水稻施氮计算公式“T=(99-P)/9++R/8-”有序排列和组合,其中P、R分别为生育期和AB值的模拟代号,Q为插后日实际天数,S为亩万苗的实际数量,T为每亩稻田应施氮肥量。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施氮计算器,其特征在于施氮专用键11共分为五组设置,其中
键为第一组,
键为第二组,
键为第三组,
键为第四组,
键为第五组。
4、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施氮计算器,其特征在于进行水稻施氮计算的基本操作顺序是按
键、输入生育期模拟代号,按
键、输入插后日实际天数,按
键、输入AB值模拟代号,按
键、输入亩万苗实际数量,最后按
键,显示出每亩稻田应施氮肥量。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普及型水稻施氮计算器,其特征在于生育期和AB值以表格形式直接印制在操作面板的前上方。
专利摘要
一种普及型水稻施氮计算器,由一般计算键、施氮专用键、功能转换开关、机芯板、大规模集成电路片、显示器和电源组成,以水稻和生育期、亩万苗、AB值和插后日为参量,其特征在于施氮专用键与键盘输入控制线之间根据水稻施氮计算公式有序排列和组合,结合简单有序的按键操作,以软件硬化的方式直接完成水稻施氮计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键盘直观,操作使用方便,体积小,成本低,适应性广,具有明显的增产节肥、减少病虫、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经济效果。
文档编号G06C1/00GK87200305SQ87200305
公开日1988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1987年1月19日
发明者苏仕廉, 郑志良 申请人:广州电讯器材厂, 广东省海岸带资源开发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