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67263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外设装置,尤其涉及将按键体设置于计算机外设装置内部,利用突出的按压柱供按压,而形成一种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常用按键结构,多以板片状的按键板为主,利用一卡合机构,将按键板一端卡合于输入装置壳体上,另一端相对于壳体呈悬空状态,利用按键板本身的材料特性,以弹性回复力在受压释放后回复悬空状态,此种板片结构在型态上变化较少,多为颜色上的变化,而大多数针对鼠标按键结构的改良设计,多数是针对卡合机构的改良以改变按键板与壳体的结合方式,如中国专利CN2485718Y“可更换按键板的鼠标”(美国专利US6650316),利用一卡合梢将按键板扣合于底座上,按键板其余部分悬空于底座上,该按键板与本体间仅有一细小的卡合梢连结,极易发声卡合梢强度不足而断裂的问题,其外观上按键板周遭会形成明显的接缝,按键板与底座间亦有一悬空产生的空隙,此接缝及空隙容易受脏污或外物侵入,进而卡住按键板活动空间而影响按键板操作,甚至外物卡在接缝(如输入装置的信号线)中时使用者没有发现又拉扯移动输入装置本体时,会使得按键板自本体上被扯下,直接造成按键板及底座结合的卡合梢断裂损坏,又如中国台湾专利528186“无缝按键鼠标”,直接利用鼠标本体的上盖延伸形成按键板,虽然在外观上已无明显接缝,然而为了使按键板部份确实能够悬空,发挥弹性回弹力,所以只能扣合该上盖中、后段的部分,前段作为按键板部份保持悬空不与底座接合,此种设计容易使上盖与本体间结合强度较差,容易因外力冲撞而产生脱落。
因此,常用输入装置的按键虽有各种改良设计出现,然而其基本型态仍不脱为按键板,利用不同型态的卡合组件将按键板的一端固定于输入装置本体上,而一端悬空以供按压,除悬空的按键板的薄板片型态容易弯折断裂之外,卡合组件多为由设置于按键板上的卡合梢、薄板片,本身亦容易发生断裂脱落的情形,其次按键板外型需匹配本体的顶面,致使其外观变化有限,无法跳脱板片型态的设计。
常用输入装置的按键结构,是将按键板的一端结合于输入装置的壳体上,另一端呈现悬空状态以供按压,按键板与壳体兼有明显的接缝,易受异物入侵,影响按键正常操作,此外,按键板与壳体的接合方式,仅依赖薄板片或卡合梢、柱嵌合于壳体上,其强度不足,容易受外力拉扯而脱落甚至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藉以将按键设置于鼠标壳体内部,改变按键结构。
因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其包含有一壳体、至少一微动开关及至少一按键,该壳体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微动组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一使用者触压该按键即可启动该微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开设有数个开孔,该按键具有一接触部,该接触部之上凸设有数个按压柱,该按键设置于该微动开关及该数个开孔中间,使得该数个按压柱恰可通过该数个开孔外露;该数个按压柱于该上盖表面排列形成至少一图形,以供使用者的触压使用。
如上所述的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其中还包含有一滚轮,该滚轮沿该壳体中线设置,该滚轮下半部分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其上半部分通过一开设于该上盖的槽孔外露于壳体之外,以供使用者接触转动。
如上所述的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其中该壳体的顶面还具有一用以显示输出信息或发光的显示屏。
如上所述的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其中该数个按压柱截面型态及排列形式,恰可匹配该数个开孔的型态及排列形式。
如上所述的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其中该数个按压柱可为以下任一型态圆柱体、锥体、球体及半球体。
如上所述的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其中该图形可为一文字图形或是一几何图形。
如上所述的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其中该按压柱外露于该壳体的高度,至少具有二种或以上的高度变化。
如上所述的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其中该高度变化至少可构成以下任一型态曲面、凸面及凹面。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其包含有一壳体、至少一微动开关及至少一按键,该壳体由一上盖及一底座所构成,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微动开关设置于该底座上而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该上盖于该微动开关上方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数个开孔,该按键包含有一接触部及数个按压柱,该按键位于该微动开关及数个开孔之间,以该接触部抵靠该微动开关,而数个按压柱通过数个开孔穿过该上盖外露于该壳体之外,以供使用者按压。
藉以当该按压柱受压向下移动,使该接触部连动而触动微动开关,进一步触动计算机外设装置内部的电子电路组件输出信号,这些按压柱可排列成各种图形或符号,亦可具有不同的高低起伏,提供最佳的触感并借助触摸方式辨识不同的按键。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该按键体设置于计算机外设装置的壳体内部,仅由按压柱外露,可避免按键体意外受外力拉扯挤压而损坏,而按键结构与壳体间无明显的接缝存在,亦可避免受异物侵入接缝间造成按键无法运作甚至破坏按键结构,按压柱可做不同的排列及高度变化,可增加鼠标外观的变化不再受限于板片型态的设计,并提供最佳的按压触感。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沿图2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计算机外设装置100
壳体110上盖111开孔1111 槽孔1112底座112容置空间113按键120接触部121按压柱122 显示屏130微动开关140滚轮150计算机外设装置200上盖211按压柱22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计算机外设装置包括但不局限于鼠标、轨迹球、键盘、游戏控制器(GAME CONTROLLER)、计算机相机(PC CAMERA)、数字相机(DIGITAL CAMERA)、存储卡读取(存写)装置(CARD READER/WRITER)、无线信号接收器、扫描仪、集线器、计算机喇叭等等。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外设装置100的按键结构,其包含有一壳体110、二按键120及一显示屏130,其中该壳体110具有一上盖111及一底座112,该上盖111覆盖于该底座112上形成一容置空间113,用以容置供鼠标运作的电子电路装置,该上盖111上至少有二区域开设有数个开孔1111,前述这些电子电路装置其构成为公知技术,非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其结构组成不再赘述,该装置至少包含有二微动开关140及一滚轮150,该二微动开关140设置于该底座112于容置空间113的一侧,其等位置对应于该数个开孔1111,分别位于具有该数个开孔1111的区域下方,该滚轮150沿该壳体110中线设置,该滚轮150下半部分设置于该容置空间113内,其上半部分通过一开设于该上盖的槽孔1112外露于壳体之外,以供使用者接触而转动。
该二按键120分别由一接触部121及数个按压柱122组成,这些按压柱122可做任意排列及高低起伏的变化,在本实施例为采取矩形排列的圆柱体,该二按键120容置于该容置空间113内,其相对位置恰位于该微动开关140及数个开孔1111之间,使各该接触部121抵靠各该微动开关140,而该数个按压柱122截面型态及排列形式恰可匹配该数个开孔1111的型态及排列方式,使该数个按压柱122可经由该数个开孔1111穿过该上盖111而外露于该壳体110之外,形成一矩形方块凸纹图形,产生与该壳体110截然不同的触感,可借助触摸轻易分辨该二按键120所在区域与上盖111表面其它区域的差异;藉以,该二按键120突出于该上盖111的按压柱122可供使用者按压,而推动该各接触部121向下移动,而触压这些微动开关140,以通过计算机外设装置100发出输入信号。
该显示屏130设置于该上盖111,借助计算机外设装置与计算机的连结,可用以显示由计算机输出的信息,例如时间、硬件状态(温度、风扇转速)、硬件资源(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使用率)、EMAIL接收等等,可由该显示屏130直接监视计算机系统或其它使用者所需的信息,不需再另行开启软件由计算机屏幕显示,若应用于一无线鼠标,则可利用该显示屏130显示电池容量及无线信号接收的强弱。当然,该显示屏130亦可纯粹地作为不同颜色或是变化性色彩的发光使用。
请再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外设装置200的按键结构,其结构组成大致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其主要差异在于该数个按压柱222排列形式,为排列成一箭头型态,在突出该上盖211表面后形成一箭头图形及不同触压感觉,然而本实用新型第一及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按压柱形状及其排列形式仅为方便说明所提供。
譬如,实务上按键的设置位置可设于壳体120的上、下、左、右侧皆可配合需要利用。按压柱的型态,譬如包括但不局限于圆柱、锥体、球体或半球体等的改变。而按压柱的高度也可为至少二种以上的变化,譬如形成凹、凸、曲面等的不同型态。排列形式可以是多种变化的文字图形,譬如商标或是商品名称等等;或是几何图形,譬如公司的LOGO等等。
当然,按压柱本身可以借助上述高低变化的触感来分辨不同排列方式的差异外,亦可借助不同材质的复合运用以增加使用者的触感,譬如可在按压柱上套设橡胶、或是喷涂任何可改变触感的漆料;或是将按键的接触部与按压柱利用材料复合的方式来如以制作。但是此类的变化,可轻易地由公知的技术加以综合运用于本实用新型中。因此,本实用新型除可藉由排列形式的变化产生外观感受的变化,还同时能提供触感的改变,让使用者可直接经由接触而不经过目视,以分辨不同按键的差异。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微动开关140,包括但不局限图3中的型态,凡经由使用按压后即可构成电路状态变化的开关组件,譬如薄膜开关、橡皮开关、压力式电阻等等皆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开关组件之内。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按键结构,将按键体设置于计算机外设装置的壳体内部,利用按键上的按压柱穿过壳体上盖的开孔外露,不同于常用输入装置直接将按键设置于壳体顶面,以卡合组件结合于壳体,此外,本实用新型将按键体容置于壳体内部,仅有按压柱部分外露,按键体结构受壳体保护,不易受外力破坏,壳体外表也没有明显的接缝、空隙,可有效防止外物侵入造成污损或是嵌卡于空隙间影响操作;按压柱型态及排列形式也可有较多样化的变化,产生多种外观及触压感觉,不象常用的按键仅能将按键设计成板片状以匹配壳体的顶面,外观及触压感觉变化有限;其次,本实用新型于该底座顶面设置一显示屏,使该鼠标除了作为计算机外设装置以外,亦可发挥输出装置的功效,借助该显示屏获取额外信息,增加鼠标功能。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前述的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然可作一些的更动与润饰。
权利要求1.一种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其包含有一壳体、至少一微动开关及至少一按键,该壳体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微动开关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一使用者触压该按键即可启动该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开设有数个开孔,该按键具有一接触部,该接触部之上凸设有数个按压柱,该按键设置于该微动开关及该数个开孔中间,该数个按压柱通过该数个开孔外露;该数个按压柱于该上盖表面排列形成至少一图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滚轮,该滚轮沿该壳体中线设置,该滚轮下半部分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其上半部分通过一开设于该上盖的槽孔外露于壳体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顶面还具有一用以显示输出信息或发光的显示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数个按压柱截面型态及排列形式,匹配该数个开孔的型态及排列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数个按压柱可为以下任一型态圆柱体、锥体、球体及半球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图形可为一文字图形或是一几何图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按压柱外露于该壳体的高度,至少具有二种或以上的高度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高度变化至少可构成以下任一型态曲面、凸面及凹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外设装置的按键结构,用以供按压后执行预设的功能,其包含有一壳体、至少一微动开关及至少一按键,该壳体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微动组件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一使用者触压该按键即可启动该微动组件,该壳体开设有数个开孔,该按键具有一接触部,该接触部之上凸设有数个按压柱,该按键设置于该微动开关及该数个开孔中间,使得该数个按压柱恰可通过该数个开孔外露;该数个按压柱于该上盖表面排列形成至少一图形,以供使用者的触压使用。本实用新型于一按键上设计了数个按压柱,数个按压柱可以排列成各种不同的造型或高低起伏,以提供最佳的按键标示及按压触感。
文档编号G06F3/02GK2724178SQ20042008716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27日
发明者萧诚一, 李逸茹, 赖怡君, 刘德皓 申请人:昆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