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75128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特别是可以提供复原性、辨认性和书写性优越的表面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
背景技术
用输入笔接触液晶显示器等各种显示器的显示面而进行输入操作的笔输入装置,可以通过输入笔进行微细操作,而且可以输入曲线和直线等连续的线。因此,即使在比较小的画面也可以输入大量的信息。并且,由于能够在书写文字的感觉下进行输入操作,因而笔输入装置被广泛利用于携带信息终端、电子记事本和多媒体设备等。
笔输入装置的书写面由玻璃板或在表面形成有硬涂层的塑料板等表面材料形成。以往的表面材料由于是硬的且易滑,因而其书写性与用笔在通常的纸上书写的书写性存在很大差别。
为了改善笔输入装置的书写性,提出了几种方案。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笔输入装置具有层压面板,该层压面板具有在基材的外表面层积的硬涂层材料和在基材的下面层积的具有弹性变形性的胶粘层。
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笔输入装置具有电离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的表面材料,该表面材料的表面层上由丙烯酸类树脂的微粒形成凹凸。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具有自修复性和耐擦伤性的透明软质合成树脂制的保护膜。
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可以良好地满足凹陷感、滑动感和粗糙感这三种感觉之间的平衡、特别是动摩擦系数和静摩擦系数处于特定范围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
但是,专利文献1~4的技术并没有得到足以令人满意的书写性。
专利文献1的表面材料由于和输入笔接触的外表面由硬涂层形成,因而表面不会产生弹性变形,复原性和滑动感不好,书写性不令人满意。
对于专利文献2的表面材料,滑动感、凹陷感和复原性不适宜,书写性不令人满意。并且,赋予表面粗糙感的凹凸会损害笔输入装置上画面的辨认性。
对于专利文献3的表面材料,虽然借助软质合成树脂而具有了凹陷感,但是复原性和滑动感不适宜,书写性不令人满意。
专利文献4的表面材料其复原性不适宜。为得到粗糙感而在表面上形成有凹凸,但是形成凹凸的程度能得到良好书写性时会损害笔输入装置画面的辨认性。
专利文献1特开平6-309990号公报(3~6页)专利文献2特开平7-244552号公报(3~5页)专利文献3特开平6-180628号公报(4~6页)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号WO03/067416号公报(11~16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复原性、辨认性和书写性优越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使用该表面材料的笔输入触控面板及笔输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反复进行刻苦研究,结果发现表面层上凹陷的复原时间处于特定范围的表面材料在表面没有形成凹凸的情况下书写性和辨认性优越,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之一是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其是具有基材和表面层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其特征在于,在20℃、相对湿度为50%的氛围气下使用输入笔用200g的载荷在所述表面层上以10厘米/秒的速度移动时所产生的凹陷在0.2sec~20sec的时间内复原。
在20℃、相对湿度为50%的氛围气下通过超微硬度试验装置测定的上述表面层的马登斯钢球压痕硬度优选在0.5N/mm2~50N/mm2的范围内。
在20℃、相对湿度为50%的氛围气下通过超微硬度试验装置测定的上述表面层的弹性能优选在0.1nJ~20nJ的范围内。
对于实施方式之一,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的光线透过率为大于等于80%。
对于实施方式之一,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的雾值为小于等于5%。
优选在20℃、相对湿度为50%的氛围气下使用上述输入笔用200g的载荷在所述表面层上以10厘米/秒移动时的动摩擦系数为0.02~0.6,且静摩擦系数为0.3~2。
对于实施方式之一,上述表面层通过涂布以含(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作为主成分的固化型组合物并进行固化而形成。
对于实施方式之一,上述表面层通过涂布含有10重量%~70重量%的用化学式(1)、(2)或者(3)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固化型组合物并使其固化而形成。
-O-[(CH2)j-O]k- …(1)式(1)中,j为2~4,k为2~30。
式(2)中,m为3~12,n为1~15。
-(CH2)p- …(3)式(3)中,p为10~24。
对于实施方式之一,上述表面层通过涂布并固化固化型组合物而形成,所述固化型组合物含有0.01重量%~30重量%范围的具有羧基和羟基至少之一的化合物。
对于实施方式之一,上述表面层通过涂布并固化固化型组合物而形成,所述固化型组合物含有0.01重量%~10重量%范围内的聚硅氧烷类化合物。
含(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优选为由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和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衍生物的氨酯化反应而得到的氨酯改性的(甲基)丙烯酸酯。
上述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优选为改性的脂肪族聚异氰酸酯。
上述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优选为聚己内酯改性的(甲基)丙烯酸酯。
本发明进而提供具有书写面的笔输入触控面板。该触控面板具有设在触控面板本体上的提供上述书写面的上述表面材料。
本发明进而提供笔输入装置。该笔输入装置具有设在显示器上的上述笔输入触控面板。
本发明进而提供用于形成笔输入装置用的透明表面层的固化型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大于等于50重量%的含(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0.01重量%~10重量%的聚硅氧烷类化合物、0.01重量%~30重量%的具有羧基和羟基至少之一的化合物、大于等于0重量%的聚合引发剂以及大于等于0重量%的稀释溶剂。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的截面图;图2是具有胶粘层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的截面图;图3(a)和图3(b)分别是具有图1和图2的表面材料的阻抗膜方式的笔输入触控面板的示意截面图;图4是具有图2的表面材料的电磁诱导方式的笔输入触控面板的简要截面图;图5是笔输入装置的简要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笔输入装置是使用近似于铅笔或圆珠笔形状的笔器具进行输入操作的装置,且只要是面板或者笔器具中至少之一具有电信号或者电磁波信号的输出电路或者存储电路的装置就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举出设在显示器正面的笔输入触控面板、没有设在显示器的正面而与计算机连接使用的感应板式笔输入装置以及电子纸等。
图5表示笔输入装置的一例。笔输入装置10具有在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电致发光(EL)显示器、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等的显示器本体11的显示面上配置的触控面板12。通过用输入笔21(参照图3,4)接触触控面板12的表面(书写面)而进行输入操作。
触控面板12包括一体型和分离型,一体型触控面板12与显示器组装成一体,分离型触控面板12安装在显示器的显示面上。触控面板的方式可以使用公知的任何方式,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举出超声波方式、阻抗膜方式、静电容量方式、电失真方式、磁失真方式、红外线方式和电磁诱导方式。从消耗电力和价格的角度考虑优选阻抗膜方式的触控面板,从分解能的角度考虑优选电磁诱导方式的触控面板。
图3(a)表示阻抗膜方式的笔输入触控面板12。触控面板12包括透明树脂制的固定基材15、透明树脂制的可动基材16、透明导电性的固定薄膜13和透明导电性的可动薄膜14。薄膜13,14分别设在基材15,16的一面上,并互相对置而配置。在薄膜13上以点状设有多个绝缘隔离物18。由于绝缘隔离物18的存在,对置的薄膜13,14彼此之间绝缘。薄膜13,14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并用粘接用加强材料17粘接。触控面板本体包括基材15、薄膜13,14及绝缘隔离物18。
图3(a)及图1所示的例子中,表面材料23由可动基材16和形成于该基材16上的表面层19构成,所述表面层19是由软质树脂形成的。图3(b)及图2所示的例子中,表面材料23由可动基材16、软质树脂形成的表面层19和透明胶粘剂层20构成,所述表面层19和透明胶粘剂层20分别设在该基材16的表面和背面上。表面材料23通过透明树脂基材22而与透明导电性薄膜14粘接在一起。通过用输入笔21按压表面层19,可动薄膜14接触固定薄膜13,形成电导通,从而可以进行输入操作。
图4表示电磁诱导方式的触控面板。在该触控面板中,图2所示的表面材料23通过胶粘而层积在透明树脂基材22上。笔位置检测器24设置在透明树脂基材22的背面,其包含在液晶元件(LCD)周围布满的接收电路。通过用未图示的内置有发送线圈的电磁型输入笔21按压表面层19,会产生由电磁诱导形成的电磁波。笔位置检测器24检测出该电磁波后存储输入位置。因此,表面材料23提供了笔输入装置10直接与输入笔21接触的面。
表面层19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层积的多层。表面层19的厚度优选为5μm~200μm,更优选为5μm~100μm,特别优选为10μm~50μm。该厚度不足5μm时,表面层19的弹性不足,复原性和书写性降低。超过200μm时,书写性仍表现出降低的倾向。输入笔21只要是在笔输入装置10中可以用于输入操作的笔,就没有特殊的限定。以往的输入笔例如已知有以聚缩醛树脂为主成分的材质形成的输入笔,其具有直径为1.6mm左右的半球状笔尖。
本发明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具有如下的性质。即,在20℃、相对湿度为50%的氛围气下使用输入笔21以200g的载荷按压表面层19,同时使两者以10厘米/秒的速度相对移动,此时所产生的表面材料23的凹陷在0.2秒~20秒、优选0.5秒~10秒的时间内可以复原。载荷200g是输入笔21的重量载荷和在表面层19上按压输入笔21的载荷的总和。凹陷在少于0.2sec就复原时,则难以感觉到表面材料23的柔软性,因而书写性不好。复原需要大于20sec(秒)的长时间时,则由输入笔21接下来的输入操作所产生的凹陷会与前面产生的凹陷重叠,使辨认性变差。凹陷是表面层19的凹陷,凹陷的深度优选为1μm~50μm,更优选为2μm~30μm。凹陷的深度不足1μm时,则难以感觉到表面层19的柔软性,往往会损害书写性。另一方面,超过50μm时,则表面层19会产生沉入感,书写性降低。
在20℃、相对湿度为50%的氛围气下通过超微硬度试验装置((株)フイツシヤ一·インストルメンツ制、商品名フイツシヤ一スコ一プH-100)测定的表面层19的马登斯钢球压痕硬度优选为0.5N/mm2~50N/mm2,更优选为1N/mm2~10N/mm2。具有这样的表面层19的表面材料23在得到适宜的凹陷深度方面是优选的。马登斯钢球压痕硬度是由维氏压头压凹物体时的试验载荷和压痕表面积求出的物体的硬度,其是物体表面的硬度的指标。马登斯钢球压痕硬度不足0.5N/mm2时,则表面材料23柔软,凹陷过深。相反超过50N/mm2时,则表面材料23硬,几乎不会凹陷。
在20℃、相对湿度为50%的氛围气下通过超微硬度试验装置测定的表面层19的弹性能优选为0.1nJ~20nJ、更优选为0.5nJ~10nJ。具有这样的表面层19的表面材料23从耐久性方面考虑是优选的。弹性能是自用维氏压头向物体表面施加载荷时开始至除去载荷时的弹性变形做功量。弹性能如果不足0.1nJ,则凹陷几乎不会恢复,会以损伤的形式残留。另一方面,超过20nJ时,虽然凹陷良好地复原,但是表面材料23过于柔软,耐久性恶化。在此,复原性是指曾经产生的凹陷会慢慢消失而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通过暂时产生的凹陷而可以得到凹陷感。并且,由于施加的力被吸收,可以得到防损伤性能。
从不损害辨认性的角度考虑,如下所述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是更为优选的。即,包括基材16和表面层19并且全光线透过率优选大于等于80%、更优选大于等于85%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对于全光线透过率不足80%的表面材料,会使笔输入装置的画面变暗,辨认性变差。雾值优选为小于等于5%、更优选为小于等于3%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是优选的。对于雾值超过5%的表面材料,不透明感高,笔输入装置的辨认性差。
凹陷感和滑动感可以通过测定输入笔的尖端与笔输入装置10中表面层19的表面的摩擦阻力来评价。摩擦阻力可以分为2种,即与描画动作中的滑动感相当的动摩擦阻力和与开始书写的滑动感相当的静摩擦阻力。重要的是调整两种摩擦阻力。从提高书写性的角度考虑,如下所述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是更为优选的。即,通过表面性能试验仪(新东科学(株)制、商品名トライボギア、TYPE14DR)测定表面材料相对输入笔21的摩擦阻力,其值处于特定范围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
具体来说为如下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即在20℃、相对湿度为50%的氛围气下使用输入笔21在表面材料23上用200g的载荷以10厘米/秒的速度移动时,动摩擦系数优选为0.02~0.6、更优选为0.1~0.4,且静摩擦系数优选为0.3~2、更优选为0.5~1。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相对输入笔21的动摩擦系数不足0.02时或者静摩擦系数不足0.3时任一种情况下,上述输入笔21都过滑,结果是书写性不理想。相反,动摩擦系数超过0.6时或者静摩擦系数超过2时任一种情况下,输入笔21的滑动都差,感觉发涩,结果是书写性不理想。
在基材16和表面层19之间或者在基材16上与形成有表面层19的面相反的一侧上,可以设有防反射层、透过光控制层、导电层和抗静电层等功能层。要是不妨碍书写性,功能层也可以设在表面层19的外表面。功能层和基材16各自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层积的多层。
基材16的材质例如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再生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三乙酰纤维素、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3元共聚物、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乙烯醇、尼龙、聚乙烯、纤维素醋酸酯、聚丙烯、聚酰胺、聚酰亚胺、聚砜、聚醚砜、降冰片烯类树脂等。其中优选三乙酰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等透明性材料。基材16为膜或者片。
针对表面层19的形成例进行说明。通过在基材16上或者层积在基材16上的功能层的外表面上,涂布表面层形成用固化型组合物并进行固化而形成表面层19。可以使用通过稀释溶剂而调整了粘度的固化型组合物。此时在涂布固化型组合物后要除去稀释溶剂。
针对表面层19的材料即固化型组合物进行说明。固化型组合物包括紫外线固化型或者热固型的不饱和丙烯酸类树脂组合物、氨酯改性的(甲基)丙烯酸酯等不饱和聚氨酯树脂组合物、不饱和聚酯树脂组合物、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热固型的硅酮类、蜜胺类和环氧类的树脂组合物。
更具体来说,例如可以使用包含具有2个或2个以上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的多官能聚合性化合物如多元醇和(甲基)丙烯酸的酯化物等的固化型组合物、包含氨酯改性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固化型组合物,还可以使用包含硅酮类、蜜胺类或环氧类的多官能聚合性化合物的固化型组合物。其中包含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作为主成分的固化型组合物,在耐久性和容易处理方面是优选的,所述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为通过紫外线、电子射线或者加热而能固化的多元醇和(甲基)丙烯酸的酯化物、氨酯改性的(甲基)丙烯酸酯这样的化合物。固化型组合物通常含有大于等于50重量%优选大于等于60重量%的含(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
多元醇例如可举出乙二醇、聚乙二醇、1,2-丙二醇、聚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新戊二醇、2-乙基-1,3-己二醇、2,2’-硫代二乙醇、1,4-环己烷二甲醇等2元醇;三羟甲基丙烷、丙三醇、季戊四醇、二丙三醇、二季戊四醇、二三羟甲基丙烷等3元或3元以上的醇。
氨酯改性的(甲基)丙烯酸酯可以通过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和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衍生物的氨酯化反应而得到。
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例如可举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萘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聚异氰酸酯;以及对这些聚异氰酸酯进行异氰脲酸酯改性、加合物改性、缩二脲改性后的有机异氰酸酯等。其中,为了提高表面层19的柔软性和弹性优选脂肪族聚异氰酸酯的改性体。
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聚己内酯改性的羟乙基酯等。
在氨酯改性的(甲基)丙烯酸酯中如果含有聚己内酯二醇和1,4-丁二醇等具有多个羟基的低聚物或长链烷醇,如十三烷醇、十四烷醇、十六烷醇、十八烷醇、二十二烷醇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十六烷醚、聚氧乙烯十八烷醚、甘油单硬脂酸酯等,则复原性变得良好,并且可以形成适宜的表面滑性。
这些成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或者2种以上。另外,为了得到优越的凹陷感和适宜的复原性,优选固化型组合物的至少一个组分(例如多元醇或者氨酯改性的(甲基)丙烯酸酯)含有长链结构。
长链结构可举出含有下述化学式(1)、(2)或者(3)所表示的重复单元的链。
-O-[(CH2)j-O]k- …(1)式(1)中,j为2~4,k为2~30。
式(2)中,m为3~12,n为1~15。
-(CH2)p- …(3)式(3)中,p为10~24。
在固化型组合物中优选含有10重量%~70重量%的重复单元(1)、(2)或(3)或者其残基,更优选含有20重量%~60重量%。重复单元(1)的情况,优选长链结构为2~30个重复单元的链,更优选为2~20个重复单元的链。重复单元(1)内的碳原子数j优选为2~4个。重复单元(2)的情况,优选长链结构为1~15个重复单元的链,更优选为1~10个重复单元的链。重复单元(2)内的碳原子数m优选为3~12个,更优选为3~8个。含有重复单元(3)的链为长链亚甲基链,碳原子数p优选为10~24个,更优选为12~20个。
为了使表面层19和其他层(基材16或者功能层)的密合性良好,可以使用含有密合性增强剂的固化型组合物,所述密合性增强剂具有羧基和羟基的至少之一。密合性增强剂只要是具有羧基和羟基至少之一的化合物就没有特殊的限定,具体可举出羟基琥珀酸、水杨酸、乳酸、2-羟基丁酸等同时具有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甲基)丙烯酸、富马酸、马来酸、衣康酸、柠康酸、邻苯二甲酸单羟乙基丙烯酸酯等同时具有不饱和键和羧基的化合物以及含有这些单体的共聚物;烯丙醇、甲代烯丙醇、乙烯醇、油醇、丙烯酸2-羟基丙酯等同时具有不饱和键和羟基的化合物以及含有这些单体的共聚物等。密合性增强剂在固化型组合物中的量优选为0.01重量%~30重量%,更优选为0.1重量%~15重量%。如果密合性增强剂不足0.01重量%,则表面层和基材的密合性不充分。密合性增强剂多于30重量%时,表面层的复原性并不令人满意。
固化型组合物可以含有具有一个不饱和键的反应性稀释剂。反应性稀释剂只要是和用作固化型组合物主成分的树脂的相溶性良好的单体就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月桂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N-乙烯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丙烯酰胺等。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或者2种以上。
固化型组合物可以是使用稀释溶剂调整了粘度的固化型组合物溶液。稀释溶剂只要是非聚合性的溶剂就没有特殊的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醋酸酯、异丙醇、甲乙酮、丙二醇单甲醚、3-甲氧基丁醇。稀释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或者2种以上。固化型组合物溶液中的稀释溶剂的比例也取决于固化型组合物的配合组成,但通常为0.1重量%~80重量%。
为了使书写性中的滑动感更适宜,固化型组合物可以含有聚硅氧烷类化合物。优选的聚硅氧烷类化合物为直链状或者支链状的聚二有机基硅氧烷类化合物。聚二有机基硅氧烷的代表例为聚二甲基硅氧烷。也可以是部分或者全部甲基被其他有机基团置换的结构的化合物(其中,其甲基被置换的位置可以是末端,也可以是链内)。
这样的其他有机基团例如有甲基以外的烷基、芳基、环烷基以及具有聚氧亚烷基链或聚酯链等重复单元的链等。进而这些有机基团可以具有羟基、氨基、环氧基、酰基、酰氧基、羧基、其他官能团。
具有重复单元的链例如可举出聚氧乙烯链、聚氧丙烯链、聚氧四亚甲基链、聚(氧乙烯氧丙烯)链等聚氧亚烷基链以及聚己内酯链、聚癸二酸亚乙基酯链、聚己二酸亚乙基酯链等聚酯链。
链的末端可以是羟基、羧基、(甲基)丙烯酰基或乙烯基,其末端也可以用有机基团封端。例如可以通过烷醚化、烷酯化等封端。链通常通过二亚甲基或三亚甲基等亚烷基和硅原子键合,但是并不限于此。
固化型组合物中的聚硅氧烷类化合物的比例通常为0.01重量%~10重量%,优选为0.01重量%~5重量%。该含量超过10重量%时,则表面层19会变硬,影响其复原性,并且表面层19的表面过于变得易滑,得不到适宜的滑动感。另一方面,不足0.01重量%时,由于不能同时得到滑动感和表面平滑性,所以不是优选的。
固化型组合物通过配合上述含(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密合性增强剂、聚硅氧烷类化合物以及后述的其他化合物、溶剂等而得到。配合装置和配合顺序没有特殊的限定。
固化型组合物或者其溶液的涂布可以通过辊涂法、浸涂法、刷涂法、喷涂法、棒涂法、刮刀涂布法、口模式涂法、凹印涂布法、幕涂法、反式涂布法、吻涂法、点涂法(コンマコ一ト)等公知的方法进行。为了提高基材16和表面层19(被膜)的密合性,在涂布固化型组合物之前可以对基材16实施电晕放电这样的预处理。
固化型组合物在涂布后被干燥固化。将固化型组合物固化的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定,可以用公知的方法(例如通过照射紫外线和光等活性能量射线或者通过热等进行固化)进行固化。
通过紫外线照射进行固化时,可以使用含有以往公知的光聚合引发剂的固化型组合物。光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子例如可举出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苯乙酮、二苯甲酮、呫吨酮、3-甲基苯乙酮、4-氯二苯甲酮、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苯偶姻丙醚、苄基二甲基缩酮、N,N,N’,N’-四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酮、1-(4-异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其他噻吨酮类化合物等。
用于上述固化的能量射线源例如可以使用高压汞灯、卤灯、氙灯、氮激光器、电子射线加速装置、放射性元素等射线源。能量射线源的照射量在紫外线波长365nm的积算曝光量优选为50mJ/cm2~5000mJ/cm2。照射量不足50mJ/cm2时,固化是不充分的,因此表面层19的耐摩耗性或硬度低。另一方面,超过5000mJ/cm2时,表面层19被着色,透明性低。
通过加热进行固化时,可以使用含有以往公知的热聚合引发剂的固化型组合物。热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子例如可举出酮过氧化物、过氧化缩酮、过氧化氢、二烷基过氧化物、二酰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碳酸酯等。这些热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或者2种以上。
在上述固化型组合物中在不损害性能的范围内可以根据需要添加颜料、填充剂、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等。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并用2种或者2种以上。
在基材16的与形成有表面层19一侧相反的面上可以形成胶粘剂层20,通过形成胶粘剂层20基于在笔输入触控面板12上的后续加工可以容易地制作笔输入装置10。这样的胶粘剂层20例如可以使用丙烯酸类胶粘剂、橡胶类胶粘剂、硅酮类胶粘剂等,在透明性方面优选使用丙烯酸类胶粘剂,另外在再剥离性方面优选使用硅酮类胶粘剂。在这些胶粘剂中,除了胶粘剂聚合物成分还可以含有增塑剂、增粘成分等,但更优选使用不损害透明性的添加剂。
作为丙烯酸类胶粘剂主成分的胶粘性聚合物优选使用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醇和(甲基)丙烯酸的烷基酯如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等与含有官能团的不饱和单体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等的共聚物。
作为橡胶类胶粘剂主成分的胶粘性聚合物优选使用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系嵌段共聚物、天然橡胶等。优选将含有这些成分的胶粘层做成5μm~100μm的厚度。
在基材16的与形成有表面层19的面相反的面上形成的导电层,即透明导电薄膜13,14可举出氧化锡(SnO2等)、氧化铟、氧化锑、氧化锌(ZnO)、氧化镉、铟锡氧化物(ITO)等金属氧化物以及金、银、铜、铝、锡、镍等的金属膜。其中氧化锌、氧化锡等单一金属形成的氧化物由于通过化学量理论比容易控制并可以得到高性能的薄膜,所以是优选的。
导电层的层积方法没有特殊的限定,可举出溅射法、真空蒸镀法、离子电镀法、低压等离子体法、涂布法以及常压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CVD)法等。优选所述导电层的厚度能体现导电性能、降低红外线和电磁波的性能,并且保持透明性,即因为要求可见光透过率为大于等于60%,所以优选膜厚为30nm~200nm。
对表面材料23的制作例进行说明。首先,向含有含(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密合性增强剂/聚硅氧烷类化合物的组合物中添加光聚合引发剂而调制固化型组合物。用辊涂布器在例如基材1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一个面上涂布该固化型组合物,再用高压汞灯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形成表面层19。这样可以得到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
接着,在基材16的另一个面上通过涂布并干燥例如硅酮类胶粘剂而形成胶粘剂层20。通过在触控面板本体上粘贴胶粘剂层20而制作笔输入触控面板12。再通过在例如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面上组装笔输入触控面板12可以制作笔输入装置10。
使输入笔21的尖端接触笔输入装置10的表面即表面层19,同时进行滑动,可以进行书写文字这样的输入操作。被输入笔21的载荷所按压的表面层19的部分产生凹陷。表面材料23基于含(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的固化物等的物性而可以赋予其表面柔软性和弹性。表面层19的凹陷部分在0.2sec~20sec的范围内会复原。因而,输入笔21的滑动性良好,操作感即书写性良好。
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得到以下的优点。
由于表面层19的复原时间在0.2sec~20sec的范围,使输入笔21接触表面层19的操作面时表面层23可以获得优越的书写性和辨认性。因而,与不考虑书写性的笔输入装置相比由于笔的握持感不同,所以可以减少由笔尖的滑动引起的输入误差,减少误认,并且由于柔软的触感和笔压控制动作的减少等而可以减少由输入动作引起的应力。
由于表面层19的马登斯钢球压痕硬度为0.5N/mm2~50N/mm2,因而凹陷情况是适宜的,可以提高凹陷感。表面层19的弹性能处于0.1nJ~20nJ的范围,弹性变形量是充分的,因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耐久性。
由于表面层19的全光线透过率为大于等于80%,因而透明性高,可以提高辨认性。由于表面层19的雾值为小于等于5%,因而雾度低,可以进一步提高辨认性。
由于表面层19的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3~2、0.02~0.6,因而输入笔21操作开始时的阻力小,输入笔21在操作过程中的阻力也小,可以提高滑动感。
将以含(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为主成分的固化型组合物涂布在基材16上并固化,可以形成表面层19。表面层19的形成是容易的。因而,可以容易地制作易于操作且耐久性、复原性、辨认性及书写性优越的表面材料23。
固化型组合物含有10重量%~70重量%的用化学式(1)、(2)或者(3)表示的重复单元,将该固化型组合物涂布在基材16上并固化,可以形成表面层19,由此可以提高固化物的弹性,可以进一步提高表面材料23的复原性、辨认性和书写性。
将含有0.01重量%~30重量%的密合性增强剂(具有羧基和羟基至少之一的化合物)的固化型组合物涂布在基材16上并固化,可以形成表面层19。通过羧基或者羟基的作用可以提高表面层19对基材16的密合性。
固化型组合物为含有0.01重量%~10重量%范围内的聚硅氧烷类化合物的组合物,将其涂布在基材16上并固化,可以形成表面层19,由此可以使复原性良好,使滑动感更适宜。
输入笔21对装入了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的笔输入触控面板12的输入操作,由于书写性优越且辨认性良好,因而即使重复进行输入操作,也没有疲劳感,非常舒适。进而,装入了笔输入触控面板12的笔输入装置10可以发挥所述表面层19和笔输入触控面板12的效果。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
首先,对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的评价方法进行说明。
1)复原时间(复原性)在20℃、相对湿度为50%的氛围气下使用输入笔21用200g的载荷以10厘米/秒的速度在表面层19的表面移动,目视评价此时所产生的表面材料23中表面层19凹陷的复原时间。评价自将移动的输入笔21的笔尖离开表面层19表面时开始至表面层19的表面所形成的凹陷复原的时间。
2)马登斯钢球压痕硬度和弹性能在20℃、相对湿度为50%的氛围气下使用超微硬度试验装置((株)フイツシヤ一·インストルメンツ制、商品名フイツシヤ一スコ一プH-100)在最大载荷为2mN、第1蠕变5sec、第2蠕变5sec的条件下,在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的表面层19上进行测定。
3)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在20℃、相对湿度为50%的氛围气下使用输入笔(palm社制、商品名スタイラス)用200g的载荷以10厘米/秒的速度在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的表面层19上移动,通过表面性能试验仪(新东科学(株)制、商品名トライボギア、TYPE14DR)测定此时的动摩擦系数(μs、没有单位)和静摩擦系数(μk、没有单位)。
4)辨认性、全光线透过率和雾值使用直读雾值仪(东洋精机制作所社制、商品名直读雾值仪(No.206))测定作为光学特性的全光线透过率(%)和雾值(%)。对于总辨认性,用目视进行辨认性的评价。辨认性良好的情况设定为○,难以看到透射图像的情况设定为×。
5)书写性10名试验者使用输入笔21在表面层19上实际地进行书写,以滑动感、凹陷感两者的观点评价书写性。10人中6人判断为书写性良好的情况设定为○,10人中3~5人判断为书写性良好的情况设定为△,10人中2人或2人以下判断为书写性良好的情况设定为×。对于总书写性,是在上述两者的观点基础上再加上发涩感同样地进行评价的综合的书写性。
6)密合性通过基于JIS K5600的棋盘网格剥离试验进行评价。
实施例1调制树脂液(固化型组合物),其中含有87.8重量%的尿烷丙烯酸酯、9.0重量%的邻苯二甲酸单羟乙基丙烯酸酯(东亚合成(株)制、商品名M-5400)、3.0重量%的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光聚合引发剂)和0.2重量%的聚硅氧烷类化合物(Byk-chemie社制、商品名BYK-333),所述尿烷丙烯酸酯由50重量%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衍生物(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合物改性型、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制、商品名バ一ノツクDN-950)、9重量%的十六烷醇(日本油脂(株)制、商品名NAA-44)和41重量%的聚己内酯改性的羟乙基丙烯酸酯(ダイセル化学工业(株)制、商品名プラクセルFA3)形成。固化型组合物中的重复单元(1)、(2)或者(3)的含量为33重量%。
用辊涂布器在厚度1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均匀地涂布厚度20μm的该组合物,在氮氛围气下利用120w高压汞灯(日本电池(株)制)照射紫外线(1J/cm2),使涂膜固化。接着,在与固化面相反一侧的面上涂布含有硅酮类胶粘剂的溶液并使其干燥,从而设置了厚度为50μm的胶粘剂层20,由此制造了本发明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将该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粘合在触控面板本体上,得到笔输入触控面板12。在常温下将其压合、粘贴在液晶显示器表面上,从而制作笔输入装置10。另外,笔输入触控面板12采用图3(a)所示的阻抗膜方式的面板。
使用该笔输入装置10对复原时间、马登斯钢球压痕硬度、弹性能、静摩擦系数、动摩擦系数、书写性(凹陷感、滑动感、总书写性)、辨认性(全光线透过率、雾值、总辨认感)和密合性进行评价。其结果示于表1中。
表1

实施例2调制树脂液(固化型组合物),其中含有89.8重量%的尿烷丙烯酸酯、9.0重量%的邻苯二甲酸单羟乙基丙烯酸酯(东亚合成(株)制、商品名M-5400)、1.0重量%的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光聚合引发剂)和0.2重量%的聚硅氧烷类化合物(Byk-chemie社制、商品名BYK-306),所述尿烷丙烯酸酯由50重量%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衍生物(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改性型、三井武田化学(株)制、商品名タケネ一トD-170N)、9重量%的十八烷醇(日本油脂(株)制、商品名NAA-46)和41重量%的聚己内酯改性的羟乙基丙烯酸酯(ダイセル化学工业(株)制、商品名プラクセルFA2D)形成。固化型组合物中的(1)、(2)或者(3)重复单元的含量为31重量%。
用辊涂布器在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均匀地涂布厚度30μm的该树脂液,在氮氛围气下利用120W高压汞灯(日本电池(株)制)照射紫外线(1J/cm2),使涂膜固化。接着,在与固化面相反一侧的面上涂布含有硅酮类胶粘剂的溶液并使其干燥,从而设置了厚度为25μm的胶粘剂层20,由此制造了本发明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使用该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和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笔输入装置10。使用该笔输入装置10和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各种评价。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3调制树脂液(固化型组合物),其中含有88.8重量%的尿烷丙烯酸酯、8.0重量%的衣康酸、3.0重量%的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光聚合引发剂)和0.2重量%的聚硅氧烷类化合物(Byk-chemie社制、商品名BYK-361N),所述尿烷丙烯酸酯由21.7重量%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改性型(三井武田化学(株)制、商品名タケネ一トD-170N)和78.3重量%的聚己内酯改性的羟乙基丙烯酸酯(ダイセル化学工业(株)制、商品名プラクセルFA5)形成。固化型组合物中的(1)、(2)或者(3)重复单元的含量为57重量%。
用辊涂布器在厚度18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均匀地涂布厚度30μm的该树脂液,利用120W高压汞灯(日本电池(株)制)照射紫外线(3J/cm2),使涂膜固化。接着,在与固化面相反一侧的面上涂布、含有丙烯酸类胶粘剂的溶液并使其干燥,从而设置了厚度为50μm的胶粘剂层20,由此制造了本发明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使用该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和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笔输入装置10。使用该笔输入装置10和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各种评价。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4调制树脂液(固化型组合物),其中含有96.9重量%的尿烷丙烯酸酯、3.0重量%的2-甲基-1-[4-(甲基硫)苯基]-2-吗啉代丙烷-1-酮(光聚合引发剂)和0.1重量%的聚硅氧烷类化合物(Byk-chemie社制、商品名BYK-358N),所述尿烷丙烯酸酯由40.0重量%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改性型(三井武田化学(株)制、商品名タケネ一トD-170N)、45.5重量%的聚己内酯改性的羟乙基丙烯酸酯(ダイセル化学工业(株)制、商品名プラクセルFA1)和14.5重量%的聚己内酯改性的羟乙基丙烯酸酯(ダイセル化学工业(株)制、商品名プラクセルFA5)形成。固化型组合物中的重复单元(1)、(2)或者(3)的含量为32重量%。
用辊涂布器在厚度100μm的三醋酸酯膜上均匀地涂布厚度20μm的该树脂液,利用120W高压汞灯(日本电池(株)制)照射紫外线(3J/cm2),使涂膜固化。接着,在与固化面相反一侧的面上涂布含有丙烯酸类胶粘剂的溶液并使其干燥,从而设置了厚度为25μm的胶粘剂层20,由此制造了本发明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
使用该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和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笔输入装置10。使用该笔输入装置10和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各种评价。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5调制树脂液(固化型组合物),其中含有92.8重量%的尿烷丙烯酸酯、1.0重量%的邻苯二甲酸单羟乙基丙烯酸酯(东亚合成(株)制、商品名M-5400)、5.0重量%的2-羟丙基丙烯酸酯(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制、商品名HPA)、1重量%的甲基-2-苯甲酰苯甲酸酯(光聚合引发剂)、0.2重量%的聚硅氧烷类化合物(Byk-chemie社制、商品名BYK-306)和0.025重量%的聚硅氧烷类化合物(Byk-chemie社制、商品名BYK-361N),所述尿烷丙烯酸酯由29重量%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异氰脲酸酯改性型(三井武田化学(株)制、商品名タケネ一トD-170N)和71重量%的聚己内酯改性的羟乙基丙烯酸酯(ダイセル化学工业(株)制、商品名プラクセルFA3)形成。固化型组合物中的重复单元(1)、(2)或者(3)的含量为48重量%。
用辊涂布器在厚度50μm的三醋酸酯膜上均匀地涂布厚度50μm的该树脂液,在氮氛围气下利用120W高压汞灯(日本电池(株)制)照射紫外线(1J/cm2),使涂膜固化。接着,在与固化面相反一侧的面上涂布并干燥含有硅酮类胶粘剂的溶液,从而设置了厚度为10μm的胶粘剂层,由此制造了本发明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使用该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和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笔输入装置10。使用该笔输入装置10和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各种评价。其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6将含有78.8重量%的聚乙二醇#600二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制、商品名NKエステルA-600)、9.9重量%的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0重量%的丙烯酸、9.0重量%的2-羟丙基丙烯酸酯(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制、商品名HPA)、0.3重量%的聚硅氧烷类化合物(Byk-chemie社制、商品名BYK-306)和1.0重量%的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光聚合引发剂)的混合液充分地搅拌,从而调制树脂液(固化型组合物)。固化型组合物中的重复单元(1)、(2)或者(3)的含量为67重量%。
用辊涂布器在厚度1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均匀地涂布厚度20μm的该树脂液,在氮氛围气下通过120W高压汞灯(日本电池(株)制)照射紫外线(3J/cm2),使涂膜固化。接着,在与固化面相反一侧的面上涂布并干燥含有丙烯酸类胶粘剂的溶液,从而设置了厚度为50μm的胶粘剂层20,由此制造了本发明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使用该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和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笔输入装置10。使用该笔输入装置10和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各种评价。其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1在厚度12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涂布厚度5μm的丙烯酸类硬涂层树脂后,进行固化。所述丙烯酸类硬涂层树脂的成分包括100重量%的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和与之相应的3重量%的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光聚合引发剂)。进而,在该基材的相反面涂布厚度40μm的丙烯酸类胶粘剂,制作透明胶粘剂层,所述丙烯酸类胶粘剂以100重量%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10重量%的丙烯酸的共聚物为主成分。再进行干燥,制作表面材料。使用该表面材料,和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笔输入装置。使用该笔输入装置和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各种评价。其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2在厚度100μm的透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单面上涂布树脂液,所述树脂液含有丙烯酸类硬涂层树脂、2重量%的粒径5μm~10μm的丙烯酸树脂类珠粒、微量的硅酮树脂,所述丙烯酸类硬涂层树脂的成分包括100重量%的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和3重量%的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光聚合引发剂)。通过紫外线照射使其固化,形成厚度5μm的树脂层。在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相反面上涂布溶液状的丙烯酸类胶粘剂并使其干燥,从而制作表面材料。使用该表面材料,和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笔输入装置。使用该笔输入装置和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各种评价。其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3将以聚己内酯三醇和聚硅氧烷类化合物为主成分的聚醇液以及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为主成分的异氰酸酯液,以重量比100∶90混合,同时涂布在厚度1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单面上,其涂布厚度为300μm,在120℃加热20分钟使其固化。随后,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制作软质树脂膜。在该软质树脂膜上涂布溶液状的丙烯酸类胶粘剂并使其干燥,从而制作表面材料。使用该表面材料,和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笔输入装置。使用该笔输入装置和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各种评价。其结果示于表1中。
比较例4调制树脂液,其含有77重量%的尿烷丙烯酸酯、20重量%的紫外线固化型硅酮共聚物和3重量%的1-羟基-环己基苯酮(光聚合引发剂),所述尿烷丙烯酸酯由40重量%的三亚乙基二异氰酸酯衍生物(武田药品工业(株)制、商品名タケネ一トD-212)和60重量%的聚己内酯改性的羟乙基丙烯酸酯(ダイセル化学工业(株)制、商品名プラクセルFA3)形成,所述紫外线固化型硅酮共聚物由15重量%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分子单体(チツソ(株)制、商品名FM0721)、25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25重量%的甲基丙烯酸丁酯、15重量%的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乙酯(昭和电工(株)制、商品名カレンズMOI)和20重量%的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东亚合成(株)制、商品名アロニツクスM305)形成。
用辊涂布器在厚度1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均匀地涂布厚度20μm的该树脂液,在氮氛围气下通过120W高压汞灯(日本电池(株)制)照射紫外线(1J/cm2),使涂膜固化。接着,在与固化面相反一侧的面上涂布含有丙烯酸类胶粘剂的溶液并干燥,从而制成本发明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使用该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和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笔输入装置。使用该笔输入装置和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各种评价。其结果示于表1中。
如表1所示,在实施例1~6中,复原性均特别良好,书写性和辨认性也良好。使用了不含具有羧基和羟基的化合物的固化型组合物的实施例4,密合性不充分。与此相反,比较例1~4中复原性均不好,并且得不到良好的书写性。进而在比较例2中,雾值高,辨认性差。比较例3和4中,复原时间快,不能感觉到充分的凹陷感。
另外,也可以如下变更优选的实施方式。
可以使用含有热塑性弹性体等弹性材料的固化型组合物形成表面层19。此时,会提高表面层19的复原性。
在含有聚硅氧烷类化合物的固化型组合物中可以配合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硅烷偶联剂。此时,在形成表面层19时含(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和聚硅氧烷类化合物键合。
构成基材16的透明树脂可以含有具有羧基和羟基至少之一的单体。此时,会提高和表面层19的密合性。
输入笔21的尖端的形状还可以是半椭圆状、各种曲面状。
权利要求
1.一种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其是具有基材和表面层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其特征在于,在20℃、相对湿度为50%的氛围气下使用输入笔用200g的载荷以10厘米/秒的速度在所述表面层上移动时所产生的凹陷在0.2秒~20秒的时间内复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其中,在20℃、相对湿度为50%的氛围气下通过超微硬度试验装置测定的所述表面层的马登斯钢球压痕硬度在0.5N/mm2~50N/mm2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其中,在20℃、相对湿度为50%的氛围气下通过超微硬度试验装置测定的所述表面层的弹性能在0.1nJ~20nJ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其中,全光线透过率为大于或等于80%。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其中,雾值为小于或等于5%。
6.根据权利要求1~5的任一项所述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其中,在20℃、相对湿度为50%的氛围气下使用所述输入笔用200g的载荷在所述表面层的表面上以10厘米/秒移动时的动摩擦系数为0.02~0.6,且静摩擦系数为0.3~2。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其中,所述表面层是通过涂布并固化以含(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作为主成分的固化型组合物而形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其中,所述表面层是通过涂布并固化含有10重量%~70重量%的用化学式(1)、(2)或者(3)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固化型组合物而形成的,-O-[(CH2)j-O]k- …(1)式(1)中,j为2~4,k为2~30, 式(2)中,m为3~12,n为1~15,-(CH2)p-…(3)式(3)中,p为10~24。
9.根据权利要求1~8的任一项所述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其中,所述表面层是通过涂布并固化固化型组合物而形成的,所述固化型组合物含有0.01重量%~30重量%范围内的具有羧基和羟基至少之一的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9的任一项所述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其中,所述表面层是通过涂布并固化固化型组合物而形成的,所述固化型组合物含有0.01重量%~10重量%范围内的聚硅氧烷类化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7~10的任一项所述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其中,所述含(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是由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和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衍生物的氨酯化反应而得到的氨酯改性的(甲基)丙烯酸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其中,所述端异氰酸酯基聚氨酯为改性的脂肪族聚异氰酸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者12所述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其中,所述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衍生物为聚己内酯改性的(甲基)丙烯酸酯。
14.一种笔输入触控面板,其是具有书写面的笔输入触控面板,具有触控面板本体和权利要求1~13的任一项所述的表面材料,所述表面材料设在所述触控面板本体上,提供所述书写面。
15.一种笔输入装置,其具有显示器和权利要求14所述的笔输入触控面板,所述笔输入触控面板设在所述显示器上。
16.一种固化型组合物,其是用于形成笔输入装置用的透明表面层的固化型组合物,含有大于或等于50重量%的含(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0.01重量%~10重量%的聚硅氧烷类化合物、0.01重量%~30重量%的具有羧基和羟基至少之一的化合物、大于或等于0重量%的聚合引发剂以及大于或等于0重量%的稀释溶剂。
全文摘要
复原性、辨认性和书写性优越的笔输入装置用表面材料(23),其包括基材(16)和表面层(19)。在20℃、相对湿度为50%的氛围气下使用输入笔(21)用200g的荷重以10厘米/秒的速度在表面层(19)上移动时所产生的凹陷在0.2sec~20sec的时间内复原。表面层(19)是通过在基材(16)上涂布以特定的含(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作为主成分的固化型组合物并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而形成的。
文档编号G06F3/0354GK1717646SQ20048000160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2日
发明者原田英治, 国泽哲, 中村哲也 申请人:日本油脂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