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鳍片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5215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鳍片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电子装置的散热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鳍片串接形成环状排列的散热鳍片组。
背景技术
中央处理器(CPU)的运作频率快速进展,使计算机运作效能突飞猛进,然而频率的上升意味着消耗更高的电功率以及产生更多的废热,外围组件如硬盘机、光驱、显示芯片及系统芯片组等亦随着效能的提升而带来更高的发热量,因此必须有良好的散热装置,将计算机中的热能传导至外界,以避免计算机内部温度过高而无法运作。
其中,中央处理器为计算机的运作核心,随时处于运作状态,加上其高频率运转,使得中央处理器具有极高的发热量,散热问题最为严重;若无法有效地处理中央处理器的散热冷却,将影响计算机运作甚至导致中央处理器烧毁。
目前对于中央处理器的散热方式,仍以鳍片式散热器与风扇的组合为主要手段,虽有液冷式或热管等加强热传装置的设计出现,但是此类以液体为导热介质的散热方式有不易制造、不易安装及工作流体泄漏等问题存在,而且仍须设置鳍片式散热器,以对工作流体进行冷却,因此鳍片式散热器仍为不可或缺的散热装置。
鳍片式散热器是利用一底座直接接触热源(如CPU等电子芯片表面),经由热传导将热能传导至位于底座上的鳍片,接着利用空气通过热对流效应将热能带走,更可加上一风扇带动气流,形成强制对流效果,加强散热效果。若依据鳍片式散热器的制作方式来分类,鳍片式散热器可分为一体成型及接合式鳍片组两种形式。一体成型的散热鳍片组大多以铝为制作材料,主要是利用铝的热阻抗低、重量轻、成本低以及易于铝挤成型等优点,然而铝挤成型有鳍片密度受限的问题,而使得散热表面积无法进一步提升。现在鳍片式散热器的主流为铜制鳍片接合于一铝制或铜制底座上的接合式鳍片组,接合式鳍片组以极小的间距排列鳍片,产生较大的散热表面积以提升散热效率;为了快速进行鳍片接合作业,更有许多鳍片串接设计出现,如中国台湾专利0922191195号申请案、中国台湾公告543833号专利案等,皆为利用卡勾、串接结构将多个鳍片进行串接,各鳍片的一侧缘则设置一弯折成型的底板,利用各底板拼接形成一平板状区域,用以抵贴于一底座或直接接触发热组件表面。
请参阅图1,为一公知散热器1,该散热器1可为铝挤成型、接合制作或以串接鳍片贴合于一底座所制成,其型态概呈一矩形体,具有多个平行排列的鳍片2设置于一底座3上,各鳍片2之间形成一气体通路;一风扇4设置于该散热器1顶部,通过风扇4由该散热器1顶部向下推动气流,使气流由散热器1顶部吹入后经过散热器1表面进行吸热,由散热器1前后侧离开。公知散热器1的鳍片2为平行排列,仅有两侧具有气流出入,影响气体流量,且风扇4向下吹气,气流直接冲击在散热器1的底座上,使得气流速度大减,提高阻力。为解决此一问题,中国台湾专利092218743号申请案提出一种散热器,将鳍片进行环状排列,黏贴于一圆锥状的金属块上,形成一鳍片环状排列的散热器,以加大气体流动通路。然而092218743号一案并未提出鳍片环状排列以及鳍片与金属块接合的方法,因此如何将鳍片有效快速地排列成环状并固定于一底座仍有技术上实施的困难;而前述的0922191195号申请案、543833号专利案二案的串接结构,设置于鳍片的顶边、底边两端,限制鳍片串接后的排列型态,仅能采取直线排列,无法依据底座型态自由变化;因此如何使鳍片排列形式更为多样化,而可轻易地呈现环状排列,形成圆形散热器,并稳固地抵贴于一热源或固定于一底座上,成为有待解决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鳍片组,将散热鳍片串接形成环状排列,使散热鳍片组周围皆能形成气流通道,以降低冷却气流的流阻,提升散热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散热鳍片组,其包含有多个串接成环状的鳍片,该各鳍片包含有一外侧边、一内侧边、一顶边及一底边,该各鳍片串接成环形后,该外侧边及该内侧边分别位于该各鳍片外侧及内侧;该顶边、底边的中段位置分别具有朝向同一侧延伸的卡勾组件,该各卡勾组件前端形成一卡勾部,该各卡勾组件的基部与该鳍片交接处具有一卡勾孔,用以供另一鳍片的卡勾部插入形成勾扣状态;一底板,由底边沿垂直于鳍片的方向延伸;以及一箍圈,环绕于所述鳍片的外缘;通过上述的组合,使所述鳍片串接形成圆环状,呈现放射状分布,使该散热鳍片组的周面都能供空气流通,降低流阻提高散热效率。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鳍片组,其包含有多个鳍片,该各鳍片包含有一外侧边、一内侧边、一顶边、一底边,以及一底板,该底板由该底边沿垂直于该鳍片的方向延伸,该顶边、底边的中段位置分别具有朝向同一侧面延伸的卡勾组件,该卡勾组件前端形成一卡勾部,该卡勾组件的基部与该鳍片交接处具有一卡勾孔,一鳍片的卡勾部插入另一鳍片的卡勾孔形成勾合状态;该各鳍片串接成环形,该各外侧边及该各内侧边分别位于该各鳍片的外侧及内侧;以及一箍圈,环绕于所述鳍片的外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该各卡勾部具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向外突伸的卡勾,所述两卡勾尖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该卡勾孔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该各底板概呈扇形,各底板互相拼接形成一圆环状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该各底板概呈扇形,各底板互相拼接形成一圆形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该箍圈由一头尾接合的带体所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该带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卡勾及一卡勾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述外侧边具有一缺口,该箍圈环绕于该各鳍片的缺口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还包含有一底座,该底座具有一顶面及一底面,该顶面抵贴于该各鳍片的底板,该底面抵贴于一热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该顶面为一圆锥面,该各鳍片的底板概呈扇形,且与所述卡勾组件形成一夹角,使该各底板互相拼接形成一圆锥状平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该底座为两段式结构,接近顶面的一段呈现圆板型态,接近底面的一段呈现矩形板结构。
该散热鳍片组还包含有一底座,所述鳍片以该底板抵贴于该底座的顶面,该底座的底面用以紧密贴合于一热源表面,以将热量传导至所述鳍片,进行热对流散热。
为有效地将一风扇固定于所述鳍片的顶边上方,本实用新型还包含有多个爪勾,一端嵌合该风扇周缘,另一端卡勾于所述鳍片的外侧边,以将该风扇稳固地固定于所述鳍片的顶边上方。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实作,兹配合附图作最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公知散热器的立体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组件示意图,揭示所述鳍片;图2B为图2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构件剖视图,为所述鳍片及该底座;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构件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散热器;2-鳍片;3-底座;4-风扇;10-鳍片;11-内侧边;111-容置部;12-外侧边;121-缺口;122-卡合缺槽;13-顶边;14-底边;141-底板;15-卡勾组件;151-卡勾部;151a-卡勾;151b-切槽;152-卡勾孔;20-箍圈;21-卡勾;22-卡勾孔;30-间隔组件;40-底座;41-顶面;42-底面;43-螺孔;50-扣合板;51-装置孔;52-穿孔;53-第-弹片;531-勾部;54-第二弹片;55-勾抵组件;551-勾部;552-抵压部;60-固定座;61-底部;611-中空区域;62-侧板;621-扣合孔;71-爪勾;711-嵌合柱;712-凸缘;713-凸肋;72-风扇;721-环状外框;722-凸耳;723-嵌合孔;80-鳍片;84-底边;
841-底板;85-卡勾组件;90-底座;91-顶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A及图2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散热鳍片组,该散热鳍片组由多个鳍片10串接所构成,该散热鳍片组可呈现任意排列型态,可排列成一纵列型态亦可头尾串接形成一圆环形型态。
该各鳍片10可由铝、铜或其它易导热且容易进行冲压成型的材料所制成。该各鳍片10具有一内侧边11、一外侧边12、一顶边13及一底边14,该各鳍片10串接成圆环形后,该外侧边12及该内侧边11分别位于该各鳍片10外侧及内侧,其中该顶边、底边13、14的中段位置分别具有朝向同一侧面延伸的卡勾组件15,该各卡勾组件15是以冲压制作一体成型于该鳍片10上,形成与该鳍片10垂直的型态,该各卡勾组件15前端形成一卡勾部151,该各卡勾部151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向外突伸的卡勾151a,该各卡勾组件15的基部与该鳍片10交接处具有一冲孔成型的卡勾孔152,用以供另一鳍片10的卡勾部151插入形成勾扣状态,其中所述两卡勾151a尖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该卡勾孔152的宽度,使该卡勾部151稳固地勾扣于该卡勾孔152;此外,为使该卡勾部151具备弹性以利于勾扣串接作业,使所述两卡勾151a间的距离在插入卡勾孔152时进行弹性变化,因此该卡勾部151前端更开设有一切槽151b,沿该卡勾部151长轴方向切割形成两部分,以利该卡勾部151进行弹性变形,改变所述两卡勾151a间的距离。
该底边14邻接该内侧边11的一段,具有一由底边14沿垂直于鳍片10的方向延伸的底板141,该底板141是将该底边14的一部份进行冲制使的向前弯折而成;其中该各底板141概呈扇形,以使各底板141可互相拼接形成一环状或圆形平板区域,用以抵贴于一热源表面。
取多个鳍片10,而将其的顶边、底边13、14以所述卡勾组件15进行串接以构成一长炼型态,接着依据散热鳍片组的需求改变鳍片10的排列型态。由于该各鳍片10互相串接的位置是位于顶边、底边13、14的中段,因此可任意改变各鳍片10之间的夹角,不受到卡勾组件15的型态所限制,可采取一纵列配置,亦可采取头尾串接形成圆环形型态。
请再参阅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将多个鳍片10串接成一长列之后,再进行头尾串接使其等形成圆形环状排列,使各鳍片10之间形成放射状配置。
为加强所述鳍片10之间的连结,该各鳍片10的外侧边12开设有一缺口121;一箍圈20,环绕于所述鳍片10的外缘,并固定于所述缺口121上,以形成束缚效果,避免串接后的鳍片10散落,该箍圈20是由一铜质带体所组成,有一卡勾21及一卡勾孔22,以头、尾相接形成环状用以束缚所述鳍片10。
所述鳍片10的内侧边11上段形成一容置部111,所述容置部111所围绕形成的区域,设置有一圆柱状外廓的间隔组件30,设置于该各鳍片所环绕的区域中央,该各鳍片10的内侧边11顶抵于该间隔组件30的周面,避免各鳍片10的内侧边11互相错动,影响环状排列型态。
该各鳍片10串接成圆环型态后,所述底板141可拼接形成一圆形或圆环形平面,可用以直接抵贴一热源表面或接合于一底座40,本实用新型将所述鳍片10利用所述底板141接合于一底座40,如图3所示,该底座40具有一顶面41及一底面42,该各鳍片10的底板141抵贴于该顶面41,并以焊接方式进行接合,亦可涂抹导热介质后使底板141与顶面41直接接触,该底面42则用以抵贴于一热源进行导热,经由所述鳍片10以热对流进行散热。
为了匹配一般电子芯片的封装型态,该底座40采取两段式结构设计,接近顶面41的一段呈现圆板型态,以匹配所述鳍片10的底板141互相拼接后形成的圆形平面,接近该底面42的一段呈现矩形板结构,匹配该电子芯片的封装型态,使该底座40恰可以该底面42抵贴于电子芯片上。
为了使所述鳍片10连同该底座40能有效地装设于一电子芯片上,本实用新型更具有一扣合板50及一固定座60,其中该扣合板50概呈一板片型态,其中央开设有一装置孔51,该装置孔51型态与该底座40的底面42互相匹配,装置孔51的周围具有多个穿孔52,该底座40则开设有多个与该各穿孔52匹配的螺孔43,以使该底座40以该底面42容置于该装置孔51中,并利用多个螺丝(图未示),穿过所述穿孔52而锁合于该底座40的螺孔43,使该底座40与该扣合板50结合为一体。
该固定座60固定于一电路板(图未示)上,其具有一底部61,该底部61的中央形成一中空区域611,前述的电子芯片位于该中空区域611,该固定座60供该扣合板50勾扣结合,而使该底板40以底面42抵贴于该电子芯片上,发挥导热效果。为使该扣合板50与该固定座60发挥勾扣结合效果,其中该扣合板50边缘具有两向外延伸的第一弹片53及两向外延伸第二弹片54,该各第一弹片53前端具有一开口向上的勾部531,该各第二弹片54前端嵌设有一勾抵组件55,该勾抵组件55的断面呈L形,具有一开口向上的勾部551及一水平的抵压部552,所述两第一弹片53及所述两第二弹片54与该扣合板50形成一夹角,而倾斜向上延伸;该固定板60的底部61侧缘向上延伸有两侧板62,所述两侧板62分别开设有两扣合孔621,分别对应于该各第一、第二弹片53、54,该各第一及第二弹片53、54分别以其前端的勾部531及勾抵组件55勾抵于该各扣合孔621,以使该扣合板50结合于该固定座60,并以该各第一、第二弹片53、54发挥弹性力,以使该底座40紧密地抵贴于该电子芯片的表面。
欲结合该扣合板50及该固定座60时,先将该各第一弹片53前端的勾部531勾扣于对应的扣合孔621后,接着压下该各第二弹片54前端的勾抵组件55的抵压部552,使该勾抵组件55以勾部551勾扣于对应的扣合孔621,即可使该扣合板50与该固定座60结合,而使该底座40抵贴于该电子芯片;若是要分离该固定座60及该扣合板50,将该底座40连同所述鳍片10取下,则再度压下该抵压部552并略微平移,可使该勾抵组件55的勾部551脱离所勾扣的扣合孔621。
本实用新型还包含有多个爪勾71及一风扇72,该各爪勾71用以结合风扇72及所述鳍片10,使该风扇72设置于所述鳍片10上方,以吸气或吹气方式推动冷却气流,通过各鳍片10的表面进行散热冷却;由于所述鳍片10呈现环状排列之后,形成由一圆心向外放射状延伸的型态,使得整个散热鳍片组的周围皆可供空气流通,相较于公知散热器的鳍片呈现平行排列,仅有两侧面可供气流通过,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小的流阻以提高冷却气流的流量;此外,该各鳍片10的外侧边12可向外延伸,突伸至该底座40的范围之外,突伸部分的鳍片10底边14下方呈现悬空状,更有利于空气流通。
上述的该各爪勾71的两端分别为一沿长轴方向延伸的嵌合柱711及一垂直于长轴方向的凸缘712,该各爪勾71上更有多个沿长轴方向设置的凸肋713,以加强该各爪勾71的强度。
而该风扇72的周缘为一环状外框721,该环状外框721的周缘向外凸设有多个凸耳722,该各凸耳722上开设有一嵌合孔723,以供该各爪勾71的嵌合柱711嵌合于上,使该各爪勾71与该风扇72结合,再以该各爪勾71的凸缘712勾抵于所述鳍片10外侧边12及底边14交接处,使该风扇72抵靠于所述鳍片10的顶边;若该爪勾71的长度小于该外侧边12的长度,可该各鳍片10的外侧边12设置一内凹的卡合缺槽122,以供该凸缘712勾抵于该卡合缺槽122,发挥固定结合效果。
请再参阅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鳍片80的底板841,可与该底边84及所述卡勾组件85形成一夹角,当所述鳍片80串接形成环状排列后,所述底板841可互相拼接形成一圆锥面,该底座90的顶面91亦形成一与所述底板841匹配的圆锥面。在相同的圆周直径大小下,圆锥面可提供较圆形、圆环形平面为大的接触面积,可以提升鳍片80及该底座90的的热传导系数,提升散热鳍片组的散热效能。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鳍片组,其特征是包含有多个鳍片,该各鳍片包含有一外侧边、一内侧边、一顶边、一底边,以及一底板,该底板由该底边沿垂直于该鳍片的方向延伸,该顶边、底边的中段位置分别具有朝向同一侧面延伸的卡勾组件,该卡勾组件前端形成一卡勾部,该卡勾组件的基部与该鳍片交接处具有一卡勾孔,一鳍片的卡勾部插入另一鳍片的卡勾孔形成勾合状态;该各鳍片串接成环形,该各外侧边及该各内侧边分别位于该各鳍片的外侧及内侧;以及一箍圈,环绕于所述鳍片的外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特征是该各卡勾部具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向外突伸的卡勾,所述两卡勾尖端之间的距离大于该卡勾孔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特征是该各底板呈扇形,各底板互相拼接形成一圆环状平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特征是该各底板呈扇形,各底板互相拼接形成一圆形平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特征是该箍圈由一头尾接合的带体所构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特征是该带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一卡勾及一卡勾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特征是所述外侧边具有一缺口,该箍圈环绕于该各鳍片的缺口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特征是该散热鳍片组还包含有一底座,该底座具有一顶面及一底面,该顶面抵贴于该各鳍片的底板,该底面抵贴于一热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特征是该顶面为一圆锥面,该各鳍片的底板呈扇形,且与所述卡勾组件形成一夹角,该各底板互相拼接形成一圆锥状平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鳍片组,其特征是该底座为两段式结构,接近顶面的一段呈现圆板结构,接近底面的一段呈现矩形板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鳍片组,其包含有多个鳍片,该各鳍片包含有一外侧边、一内侧边、一顶边、一底边,以及一底板,该底板由该底边沿垂直于该鳍片的方向延伸,该顶边、底边的中段位置分别具有朝向同一侧面延伸的卡勾组件,该卡勾组件前端形成一卡勾部,该卡勾组件的基部与该鳍片交接处具有一卡勾孔,一鳍片的卡勾部插入另一鳍片的卡勾孔形成勾合状态;该各鳍片串接成环形,该各外侧边及该各内侧边分别位于该各鳍片的外侧及内侧;以及一箍圈,环绕于所述鳍片的外缘。
文档编号G06F1/20GK2765325SQ200520003359
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3日
发明者陈昭娟 申请人:陈昭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