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6145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控面板已经逐渐广泛应用于一般的消费性电子商品上,例如
移动通讯装置、数字相机、数字音乐播放器(MP3 )、个人数字助理器(PDA)、 卫星导航器(GPS)、掌上型电脑(hand-held PC),甚至崭新的超级移动电 脑(Ultra Mobile PC, UMPC)等。而随着产品小型化的趋势,如何缩小触控 面板的面积亦成为关键的i^题。
一种已知的触控面+反1如图1所示,其局部剖面图如图2所示。触控面 板1包括基板11、电阻层12、传导电路层13、多个信号端14、保护层15 以及多条信号线17。基板11具有触控区Tl及周边区Pl,且周边区Pl环设 于触控区Tl。电阻层12设置于基板11的触控区Tl及周边区Pl。传导电路 层13与信号端14设置于周边区Pl,并与电阻层12连结,且信号端14位 于电阻层12的角落。保护层15包覆传导电路层13及信号端14,以达到保 护的功效。信号线17的一端与信号端14电性连接,信号线17的另一端与 排线18电性连接。
触控面板1的作动原理如下当传导电路层13充电时,整个电阻层12 会产生呈等电位线分布的电场。当使用者按下电阻层12的其中一位置时, 电阻层12的电场会产生变化,而位于四个角落的信号端14依据变化而产生 信号,并通过信号线17及排线18传送至后端进行信号处理,以得知使用者 的按压位置。
由于信号线17用以传送信号,故其必需与传导电路层13及电阻层12 隔绝。已知隔绝采用的方式有二种第一种是将信号线17制作于电阻层12 的范围之外,但这会使整体的尺寸变大;第二种是通过激光切割方式将信号 线17与传导电路层13及电阻层12隔开,但这会增加工艺的复杂度及切割 装置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缩小尺寸且不需使用额 外的工艺步骤及设备,达到小型化并降低成本的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 一电阻层、多 个信号端、 一传导电路层、 一绝缘层以及多条信号线。基板具有一触控区及 一周边区,信号端设置于周边区并与电阻层电性连接,传导电路层设置于周 边区并与电阻层电性连接。绝缘层设置于信号端及传导电路层之上,信号线 设置于绝缘层之上,并分别与各信号端对应电性连接。
为达上述目的,依本发明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形 成一电阻层于一基板上,基板具有一触控区及一周边区;形成一传导电路层 于周边区,并与电阻层电性连接;形成多个信号端于该周边区,并与电阻层 电性连接;形成一绝缘层于传导电路层及这些信号端之上;以及形成多条信 号线于绝缘层之上,并分别与各信号端对应电性连接。
承上所述,依据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将绝缘层形成于信号端 及传导电路层之上,再将信号线形成于绝缘层之上,故信号线能通过绝缘层 而与传导电路层及电阻层有效地隔绝,并且由此垂直方向的堆叠而缩小触控 面板的尺寸,达到小型化的目的。此外,本发明不需进行切割步骤亦无需切 割设备,故能够降低成本。


图1为一种已知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触控面板的局部剖面图3A至图3C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不同态样示意图; 图4A及图4B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不同态样示意以及
图5A及图5B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不同态样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4、 2A、 2B、 3A、 4A:触控面板 11、 21、 31、 41:基板12、22、 22A、 22B、 32、 42:电阻层
13、23、 33、 43:传导电路层
14、24、 34、 44:信号端
35、35A、 45、 45A:介电层
16、26、 36、 46:保护层
17、27、 27A、 27B、 37、 47:信号线
18、28:排线
29、29A、 29B、 39、 49:绝缘层H:穿孔
Pl、P2、 P3、 P4:周边区
Tl、T2、 T3、 T4:触控区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示,说明依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及其制作 方法。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符号表示。 第一实施例
图3A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触控面板2包括一基板21、 一电阻层22、 一传导电路层23、多个信号端24、 一绝缘层29、多条信号线 27。
基板21具有一触控区T2及一周边区P2,且周边区P2环设于触控区 T2。基板21例如但不限于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电阻层22形成且覆盖基板 21的触控区T2及周边区P2,电阻层22的材料可包括导电的金属氧化物, 导电的金属氧化物例如为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铝锌氧 化物(AZO)、镓锌氧化物(GZO)或氧化锌(ZnO)。
传导电路层23与信号端24均形成于周边区P2,并与电阻层22电性连 接,传导电路层23为不连续电极。信号端24为角落电极(corner electrode), 对触控面板2施加电压及接收电流,且与传导电路层23同时形成。在本实 施例中,电阻层22覆盖传导电路层23及信号端24。传导电路层23及信号 端24可通过涂布、印刷、贴合或镀膜方式形成于基板21。传导电路层23 及信号端24的材料可例如为铜或4艮/I交。
绝缘层29形成于周边区P2的信号端24及传导电路层23之上,且亦形成于电阻层22上。信号线27通过网版印刷方式形成于绝缘层29之上,并 分别与各信号端24对应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信号端24外露于绝缘层 29,使得信号线27与信号端24电性连接。
另外,触控面板2还包括一保护层26及一排线28。保护层26形成于信 号线27及绝缘层29之上,且在此可为一复合层。保护层26的材料可例如 为环氧树脂(epoxy)或硅胶(silicon )。保护层26可保护传导电路层23及 信号端24。信号线27与排线28电性连接,以将信号传送至后端进行信号处 理。
图3B显示触控面板2的一种变化态样。触控面板2A的绝缘层29A成 一阶梯状,使得信号线27与信号端24电性连接。
图3C显示触控面板2的另一种变化态样。触控面板2B的信号线27B 经由绝缘层29B的一穿孔H与信号端24电性连接。其中穿孔H可通过蚀刻 方式形成。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4A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3包括一基板31、 一 电阻层32、 一传导电路层33、多个信号端34 (图中仅显示一个)、 一介电层 35、 一绝缘层39、多条信号线37 (图中仅显示一条)以及一保护层36。需 说明的是,介电层35形成于电阻层32上。介电层35可包括至少一硬化层 及/或至少一抗反射层,且可先形成硬化层再形成抗反射层;或先形成抗反射 层再形成硬化层。其中该抗反射层的材料例如为氧化硅(SiO)、氮化硅(SiN) 或氮氧化硅(SiON)。另外,信号线37可通过上述实施例所叙明的方式与信 号端34电性连接。
图4B显示触控面板3的一种变化态样。触控面板3A的介电层35A主 要形成于位于触控区T3的电阻层32上。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5A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4包括一基板41、 一 电阻层42、 一传导电路层43、多个信号端44 (图中仅显示一个)、 一介电层 45、 一绝缘层49、多条信号线47 (图中仅显示一条)以及一保护层46。需 说明的是,电阻层42形成于基板41上。传导电路层43及信号端44形成于 电阻层42上。介电层45形成于传导电路层43、信号端44及曝露的电阻层 42上。绝缘层49形成于介电层45上,信号线47形成于绝缘层49上,保护层46覆盖信号线47。另外,信号线47可通过第一实施例所叙明的方式与信 号端44电性连接。
图5B显示触控面板4的一种变化态样。触控面板4A的介电层45A主 要形成于位于触控区T4的电阻层42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将绝缘层形成于信号端及传 导电路层之上,再将信号线形成于绝缘层之上,故信号线能通过绝缘层而与 传导电路层及电阻层有效地隔绝,并且由此垂直方向的堆叠而缩小触控面板 的尺寸,达到小型化的目的。此外,本发明不需进行切割步骤亦无需切割设 备,故能够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 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所附的权利要求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具有一触控区及一周边区;一电阻层,形成于该触控区及该周边区;一传导电路层,设置于该周边区,并与该电阻层电性连接;多个信号端,设置于该周边区,并与该电阻层电性连接;一绝缘层,设置于这些信号端及该传导电路层之上;以及多条信号线,设置于该绝缘层之上,并分别与各信号端对应电性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基板为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板, 该电阻层的材料包括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镓锌氧化物、 氧化锌或导电的金属氧化物。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这些信号端及该传导电路层的 材料包括银胶或铜。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传导电路层为不连续电极, 这些信号端为角落电极,该传导电路层及这些信号端同时形成。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信号线经由该绝缘层的一穿 孔与该信号端电性连接,该穿孔通过蚀刻方式形成。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信号端外露于该绝缘层,该 绝缘层呈一阶梯状,使得这些信号线与这些信号端电性连接。
7、 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这些信号线通过网版印刷 方式形成于该绝缘层之上,并分别与各该信号端电性连接。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电阻层覆盖这些信号端及该 传导电路层,或者这些信号端及该传导电路层设置于该电阻层之上。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还包括一介电层,设置于该电阻 层上。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还包括一介电层,设置于该触控 区的该电阻层上。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还包括一介电层,设置这些信号 端、该传导电路层及曝露的该电阻层上。
12、 如权利要求9、 10或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介电层包括至少一硬化层及/或至少一抗反射层,该抗反射层的材料包括氧化硅、氮化硅或氮 氧化硅。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还包括一保护层,设置于这些信 号端及该传导电路层或这些信号线上,该保护层的材料包括环氧树脂或硅 胶。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这些信号线与一排线电性连接。
15、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一电阻层于一基板上,该基板具有一触控区及一周边区; 形成一传导电路层于该周边区,并与该电阻层电性连接; 形成多个信号端于该周边区,并与该电阻层电性连接; 形成一绝缘层于该传导电路层及这些信号端之上;以及形成多条信号线于该绝缘层之上,并分别与各信号端对应电性连接。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中这些信号端和该传导电路层 通过涂布、印刷、贴合或镀膜方式形成于该基板的该周边区。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中该传导电路层为不连续电极, 这些信号端为角落电极,该传导电路层及这些信号端同时形成。
18、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中该信号端外露于该绝缘层, 该绝缘层呈一阶梯状,使得这些信号线与这些信号端电性连接。
19、 如权利要求15或1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中这些信号线通过网版印 刷方式与这些信号端电性连接。
20、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中这些信号端及该传导电路层 设置于该电阻层之上,或者该电阻层覆盖这些信号端及该传导电路层。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作方法,其还包括形成一介电层于这些信 号端、该传导电路层及曝露的该电阻层之上。
22、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作方法,其还包括形成一介电层于该电阻 层上。
23、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制作方法,其还包括形成一介电层于该触控 区的该电阻层上。
24、 如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制作方法,其中该介电层包括至少一硬 化层及/或至少一抗反射层,该抗反射层的材料包括氧化硅、氮化硅或氮氧化 硅。
25、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还包括形成一保护层于这些信号端之上,该保护层的材料包括环氧树脂或硅胶。
2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还包括电性连接这些信号线与 一排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该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电阻层、多个信号端、一传导电路层、一绝缘层以及多条信号线。基板具有一触控区及一周边区,信号端设置于周边区并与电阻层电性连接,传导电路层设置于周边区并与电阻层电性连接。绝缘层设置于信号端及传导电路层之上,信号线设置于绝缘层之上,并分别与各信号端对应电性连接。根据本发明,信号线能通过绝缘层而与传导电路层及电阻层有效地隔绝,并且由此垂直方向的堆叠而缩小触控面板的尺寸,达到小型化的目的。此外,本发明不需进行切割步骤亦无需切割设备,故能够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1533319SQ20081008377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2日
发明者张绍雄, 张起豪, 陈央嶙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