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装置、图像传感器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6217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装置、图像传感器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通过手指等指示机构来指示显示面从而能够通过该 显示面输入各种信息的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液晶装置、具备这种液晶装置而 构成的电子设备及图像传感器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这种液晶装置中,提出了一种通过按多个像素部或按将任意个数的 像素部作为一组的每一组配置光传感器,可基于透射像素部的透射光实现 图像显示、及借助手指等指示机构向该液晶装置输入信息的具有所谓触摸 屏功能的液晶装置。在这样的液晶装置中,通过光传感器可检测到手指或 指示部件等指示机构触碰到液晶装置的显示面、或在显示面上移动,从而 可向该液晶装置输入信息。例如,非专利文献l公开了一种基于由具有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 Silicon: LTPS)的TFT构成的驱动电路 的动作能够显示图像的液晶装置,其具有根据由配置于各像素的光传感器 取得的指示机构的图像,能够输入各种信息的触摸屏功能。搭载于这样的液晶装置中的光传感器,例如包括光电二极管及电容器 相互电连接的电路结构而成。电容器中蓄积的电荷,对应由接收入射光的 光电二极管而产生的光电流而被放电,根据因该放电而变化了的电位可确 定图像的灰度等级。更具体而言,例如,配置在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中的 与指示机构重叠的区域的光传感器、换言之配置在与指示机构的阴影 (shade)重合的区域的光传感器,对与指示机构的阴影对应的入射光的光 量进行检测,配置在不与指示机构重合的区域的光传感器将未被指示机构 遮挡的外光作为入射光对其光量进行检测,从而可取得在与光量之差对应 的各图像部分的灰度等级中设置了差的图像。因此,在这种液晶装置中, 基于对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入射的入射光的光量进行检测,并分别根据由各光传感器所检测的入射光的光量而确定了灰度等级的图像部分所构成 的图像,能够确定指示机构的位置。能够由这种液晶装置中搭载的光传感器检测到的光量的可检测范围、 即能够生成与入射光的光量对应的光电流的入射光的光量范围,可以通过 光传感器的设计来规定。因此,在光传感器接收到了具有比能够检测的范 围光量更高的入射光时,根据光量而生成的光电流处于饱和状态,由于不 会产生根据光电流而生成的电压的变化,所以,无法将指示机构的图像部 分与其它的图像部分识别开。而且,在液晶装置的显示区域中,当与指示机构不同的其它部分和该 指示机构重合时,无法将指示机构及其它部分各自的影识别开来。还可以考虑一种调节图像的灰度等级的方法,在基于由光传感器接收 的入射光的光量,仅由白图像部分(灰度等级高的明亮图像)及黑图像部 分(灰度等级的暗淡图像)的一方构成图像时,通过将入射到显示区域中 形成的多个光传感器的入射光的光量调解为相同,从而可按照光传感器所 检测的光量属于能够检测的范围的方式调节入射光的光量,可将指示机构 的图像部分与其它图像部分识别开来。并且,在这种液晶装置中,通常在液晶装置的两侧分别配置有2枚偏 光板。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包含组装有偏光板的基板的液晶装置。非专利文献lTouch Panel Function Integrated LCD Using LTPS Technology, N. Nakamura et al, IDW/AD'05 p.1003-100专利文献1特开2003 — 330013号公报但是,在这种液晶装置中,当因为指示机构的周围环境,更具体而言因为外光的光强度或与指示机构重叠的其它部分(即噪声)的存在,而取得了含有白图像部分及黑图像部分的图像时,难以确定指示机构的图像部分包含在白图像部分及黑图像部分的哪一方的图像部分中,无法通过对指示机构的图像部分和其它的图像部分进行识别来确定指示机构的位置。 尤其是当含有指示机构的图像部分的图像数据具有能够识别指示机构的图像部分程度的灰度等级时,虽然通过对图像数据实施各种运算处理 也能够识别指示机构的图像部分和其它部分,但在检测到超出光传感器可 检测光量的范围的光量时,无法通过运算立即取得包括能够确定指示机构的图像部分的灰度数据在内的图像数据。这里,还可以与在光学系统的线路中具有机械调整(reduction)结构 及快门机构的照相机等摄像装置同样,考虑在各光传感器部设置调整机构 及快门机构,但难以确保沿着入射光的光路在光传感器部的受光侧设置调 整机构等的空间。尤其在这种液晶装置中,由于需要在液晶装置的显示区 域设置光传感器部,所以,难以在不降低液晶装置的显示功能,更具体而 言,不缩小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时实质起作用的显示光所透射的开口区域 的情况下,确保用于设置调整机构等的空间。而且,对检测对象物的图像进行检测的图像传感器也和具有触摸屏功 能的液晶装置同样,难以对检测对象物的图像部分和其它的图像部分进行 识别检测。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等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例如 具有通过正确地确定手指等指示机构的位置,能够借助手指等指示机构正 确地输入各种信息的触摸屏功能的液晶装置、具有这种液晶装置而构成的 电子设备、及能够对检测对象的图像部分和其它的图像部分进行正确识别 并检测的图像传感器。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液晶装置具备第一基板;配置成与所 述第一基板对置的第二基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显示区域的多个光 传感器部;和多个光量调节部,其按照分别具有在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 二基板之间夹持的液晶层中与所述光传感器部重合的液晶部分的方式形 成于所述显示区域,是所述第二基板的两个面中不与所述液晶层面对的 面,且能够相互独立地对从可由指示机构指示的显示面向所述多个光传感 器部入射的入射光的光量进行调节。根据本发明的液晶装置,第一基板例如是形成有包含低温多晶硅层等 半导体层的TFT等半导体元件的TFT阵列基板,第二基板是被配置成隔 着液晶层与TFT阵列基板对置的对置基板。多个传感器部例如包含PIN 二极管等受光元件,形成在由第一基板上形成的多个像素部构成的显示区 域。 —多个光量调节部,按照分别具有在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之间夹持的液 晶层中与光传感器部重合的液晶部分的方式形成于显示区域,且能够相互 独立地调节从第二基板的两个面中不与液晶层面对的面、即由指示机构指 示的显示面入射到多个光传感器部中的每一个的入射光的光量。更具体而言,通过控制与光传感器部重合的液晶部分的取向状态,来 调制入射到该液晶部分的入射光,从而可调节该被调制后的入射光的光 量。这里,"光量"是指由入射光的光强度、及照射入射光的照射时间分 别规定的入射光的光能总和,例如是指与照相机等摄像装置中的曝光量相 当的物理量。多个光量调节部的每一个都能够相互独立地对各光传感器部调节入 射光的光量。因此,即使在构成显示区域的多个区域的每个中,从显示面 入射的入射光的光量分别从各光传感器部能够检测光量的可检测范围偏 离时,也可以按每个光传感器部、或按将任意个数的光传感器部作为一组 的每一组调节光量,以使入射到各光传感器部的入射光的光量进入到可检 测范围。尤其是在构成显示区域的多个区域的每一个中,因向指示机构照 射的外光等的环境变化而无法识别指示机构与其周围时,更具体而言,例 如在因外光的光量过强,向指示机构的阴影在显示面所投影的区域、和该 区域的周围区域分别入射的入射光的光量从光传感器可检测光量的范围 偏离时,由各光量调节部调节光量,以使向指示机构的阴影所投影的区域 和该区域的周围区域分别入射的入射光的光量移动到可检测范围中。艮口, 多个光量调节部分别作为能够相互独立地对向各光传感器部入射的入射光的光量进行调节的调整(reduction)机构而发挥功能。根据本发明的液晶装置,即使在构成图像显示区域的多个像素区域的 每一个中,经由显示面入射的入射光的光量从光传感器部的可检测范围偏 离时,也能够调节入射光的光量,以使光量包含在该可检测范围中。因此, 可以识别出在光量未被光量调节部调节、入射光向光传感器部入射的情况 下无法识别的指示机构,能够确定显示面上的显示区域中指示机构的位 置。并且,由于多个光量调节部可以分别相互独立地调节光量,所以,即 使外光的光强度在显示区域内的各区域中相互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针对 光量从光传感器部的可检测范围偏离的区域选择性地调节光量,从而可以提高对指示机构的位置进行确定的精度。在本发明的液晶装置中,光量调节部通过控制对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 光进行调制的液晶层中与光传感器部重合的部分的取向状态,来调节入射 光的光量。因此,本发明的液晶装置与在光学系统的中途设置有机械调节 机构的照相机等摄像装置不同,可以利用原本用于显示图像而使用的液晶 层的一部分来调节入射光的光量,即使在液晶装置内没有确保用于设置调 整机构的空间,也能够调节入射光的光量。本发明的液晶装置的一个技术方案在于,具备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 在所述多个光传感器部的每一个无法确定通过检测所述入射光而取得的 图像中所含有的所述指示机构的图像部分时,对所述多个光量调节部的每 一个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多个光量调节部中与所述图像中含有的白图像部分对应的一个光量调节部增加对所述光量进行调整的调整量(reduction amount),所述多个光量调节部中与所述图像中含有的黑图像部分对应的 其它光量调节部减少对所述光量进行调整的调整量。根据该技术方案,"无法确定图像中含有的所述指示机构的图像部分 时"是指因为分别入射到投影于显示面的指示机构的阴影部分、和其周 围部分的入射光的光量从光传感器部的可检测范围偏离,而无法在阴影的 部分及其周围部分各自的图像部分形成灰度等级之差,从而不能够相互识别这些图像部分的情况。"白图像部分"是指通过多个光传感器部对入 射光的光量进行检测而取得的图像中的其它图像部分、即灰度等级比黑图 像部分相对高的图像部分,换言之,是指显示图像时亮度比其它图像部分 相对高的图像部分。"黑图像部分"是指与"白图像部分"相反的其它 图像部分,即灰度等级比白图像部分相对低的图像部分。当使用液晶装置时,在图像内的白图像部分及黑图像部分各自的形状 与手指等指示机构的形状不同的情况下,难以确定在图像内表示指示机构 的阴影的图像部分。并且,在确定指示机构的阴影的图像部分之前,还难 以确定指示机构的图像部分包含在白图像部分及黑图像部分中的哪一个 图像部分。因此,根据本技术方案,控制机构对多个光量调节部的每一个进行控 制,以使多个光量调节部中与图像中含有的白图像部分对应的一个光量调节部增加对光量进行调整的调整量,多个光量调节部中与图像中含有的黑 图像部分对应的其它光量调节器减少对光量进行调整的调整量。换言之, 即使在各光量调节部无法确定白图像部分及黑图像部分中含有指示机构 的图像部分的图像部分时,也能够调整入射光的光量,以使在显示区域中, 向与白图像部分及黑图像部分分别对应的区域入射的入射光的光量分别 包含在能够由光传感器部检测光量的可检测范围。更具体而言,控制机构通过按照配置在显示区域中与白图像部分对应 的区域的一个光量调节部增加对光量进行调整的调整量的方式,控制该一 个光量调节部,来降低在显示区域中向与白图像部分对应的区域入射的入 射光的光量。另一方面,控制机构通过按照在显示区域中配置在与黑图像 部分对应的区域的其它光量调节部减少对光量进行调整的调整量的方式, 控制该其它光量调节部,使向显示区域中与黑图像部分对应的区域入射的 入射光的光量增大。这样,由于可以调节向与各图像部分对应的光传感器分别入射的入射 光的光量,所以,可扩展由光传感器部实质上能够检测的光量的范围,能 够拓宽光传感器部根据光量之差可输出相互不同灰度等级的信号的范围, 从而可提高光传感器部检测光量的检测能力。根据该方式,通过在白图像部分及黑图像部分各自的图像部分调节光 量,即使不确定白图像部分及黑图像部分中含有指示机构的图像部分的图 像部分,也能够按照可识别指示机构的图像部分和其它图像部分的方式, 取得具有适当灰度等级的图像。因此,即使外光的光强度发生了变化,也 能够将入射到光传感器部的入射光的光量调整到适当的范围中,从而能够 确定指示机构的位置。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光量调节部可以具有由所述液晶部分、控制 所述液晶部分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构成的液晶元件;在所述第一基板上 形成在所述光传感器部及所述液晶层之间的第一偏光层;和从所述液晶层 观察,形成在所述第二基板侧的第二偏光层。根据该技术方案,液晶层中与光传感器部重合的液晶部分的取向状 态,由与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的各自的电位差对应的电压控制。入射到光 量调节部的入射光由液晶部分调制。并且,由于第一偏光层及第二偏光层分别沿着入射光的光路配置在液晶元件的前后,所以,与在各像素中通过 控制液晶层的取向状态来控制显示光的光强度的情况同样,可以调节向光 传感器部入射的入射光的光量。该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具有分别设置在构成所述显示区域 的多个像素部的多个像素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与所述像 素电极同层形成。根据该技术方案,例如可以通过与形成由ITO等透明导电材料构成的 像素电极的工序共同的工序,形成第一电极,从而可简化液晶装置的制造 工艺。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偏光层及所述第二偏光层可以分别按照与所 述像素电极重合的方式延伸。根据该技术方案,第一偏光层及第二偏光层中与各像素电极重合的部 分,作为使显示区域中被调制的显示光中的直线偏光成分选择性地透射的 偏光板而发挥功能。因此,通过与形成第一偏光层及第二偏光层的工序共 同的工序,可形成使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用光偏光的偏光板,和通过与形 成第一偏光层及第二偏光层的工序不同的工序来形成偏光板的情况相比, 可简化制造工艺。该技术方案中,具备第三偏光层,该第三偏光层具有沿着所述第一偏 光层的光轴延伸的光轴,从所述光传感器部观察,在所述第一基板侧按照 与所述像素电极重合的方式延伸。根据该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偏光层中与像素电极重合的部分及第三偏 光层,能够使入射到各像素中的显示光可靠地偏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图像传感器具备基板;在所述基板上的图像检测区域形成的多个光传感器部;和多个光量调节部,其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在所述图像检测区域,能够相互独立地调整向所述多个光传感器 部分别入射的入射光的光量。根据本发明的图像传感器,与上述的液晶装置同样,可以取得能够识 别检测对象物的图像部分和其它图像部分的图像,从而能够提高对检测对 象物进行检测的检测性能。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具备上述本发明的液晶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由于具备上述本发明的液晶装置而成,所以, 可以实现具有触摸屏功能、且能够实现高品质显示的移动电话、电子记事 本、文字处理器、监控直视型录像机、工作站、可视电话、POS终端等各 种电子设备。而且,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子设备,例如还能够实现电子 纸等电泳装置等。本发明的这种作用及其它的优点可通过接下来将要说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图i的n—ir剖面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的主要电路构成的框图。图4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装置的图像显示区域的等效电路。图5是详细表示了光检测电路部的电气结构的电路图。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所具有的像素部的平面俯视图。图7是图6的vn—vn'剖面图。 图8是图6的vni—vnr剖面图。图9是图6的IX—IX,剖面图。图10是详细表示了图9所示的剖面的剖面图。图11是将指示液晶装置的显示面的指示机构与该液晶装置一同表示 的概念立体图。图12是分别概念性表示能够区别指示机构的图像部分及其它图像部分的图像的两个例子的概念图。图13是分别概念性表示无法将指示机构的图像部分与其它图像部进 行区别的图像的两个例子的概念图。图14是表示按照通过使多个光量调节部的每一个独立调节输入光的 光量,从而可将指示机构的图像部分与其它图像部分进行区别的方式被修 正处理的图像的例子的概念图。图15是表示光传感器部可检测的入射光的光量、与受光元件两端的 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图16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装置的一个变形例中的与图10对应 的剖面图。图n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装置的另一个变形例中的与图10对应的剖面图。图18是本实施方式的图像传感器的俯视图。图19是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图像传感器的图像检测区域的多个光检测电路部的电路构成的电路图。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另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中l一液晶装置,IO—TFT阵列基板,20 —对置基板,21a—第二 电极,50 —液晶层,50a、 50b —液晶元件,72 —像素部,82 —光量调节部, 150 —光传感器部,151 —受光元件,159a—第一电极,500—图像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液晶装置、图像传感器及电子设备的各实 施方式进行说明。<1:液晶装置><1一1:液晶装置的整体构成>首先,参照图1及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1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从对置基板侧观察TFT阵列基板和其上形成的各构成要素的液晶装置i的俯视图,图2是图i的n—n'剖面图。本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1通过驱动电路内置型的TFT有源矩阵驱动方式被驱动。图1及图2所示的液晶装置1中,对置配置有作为本发明"第一基板" 的一例的TFT阵列基板10、和作为本发明"第二基板"的一例的对置基 板20。在TFT阵列基板10与对置基板20之间密封有液晶层50, TFT阵 列基板10与对置基板20,通过设置于密封区域的密封材料52而相互密接, 该密封区域位于设置有多个像素部的显示区域即图像显示区域10a的周 围。密封材料52由用于粘接两基板的例如紫外线固化树脂、热固化树脂 等构成,是在制造工艺中被涂敷到TFT阵列基板10上之后,通过紫外线照射、加热等使其固化的材料。在密封材料52中散布有用于将TFT阵列 基板10与对置基板20的间隔(基板间间隙)设为规定值的玻璃纤维或玻 璃珠(glass bead)等间隙材料。与配置密封材料52的密封区域的内侧平行,在对置基板20侧设置有 对图像显示区域10a的额缘区域进行规定的遮光性额缘遮光膜53。另外, 也可以将该额缘遮光膜53的一部分或全部作为内置遮光膜设置于TFT阵 列基板10侧。此外,存在着位于图像显示区域10a的周边的周边区域。 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尤其当从TFT阵列基板10的中心进行观察时, 该额缘遮光膜53以外的区域被规定为周边区域。液晶装置1具备数据线驱动电路101、扫描线驱动电路104及传感 器用扫描电路204。周边区域中,在配置有密封材料52的密封区域的外侧 的区域,沿着TFT阵列基板10的一边设置有数据线驱动电路101及外部 电路连接端子102。扫描线驱动电路104被设置成沿着与该一边邻接的两 条边的一方、且被额缘遮光膜53覆盖。传感器用扫描电路204被设置成 隔着图像显示区域10a与扫描线驱动电路104对置。扫描线驱动电路104 及传感器用扫描电路204通过形成为被额缘遮光膜53覆盖的多条布线105 而电连接。在TFT阵列基板10上的周边区域形成有作为本发明的"控制机构" 的一个例子的控制电路部201,该控制电路部201包括对从后述的光传感 器部输出的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光量调整部的光量调整量 (reduction)的电路部。为了简化与图像显示区域10a的连接,优选使控 制电路部201或后述的作为其功能的一部分的受光信号处理电路部215与 数据线驱动电路101形成一体。外部电路连接端子102与挠性(FPC)基板200上设置的连接端子连 接,该挠性基板200是将外部电路及液晶装置1电连接的连接机构的一个 例子。液晶装置1所具有的背光灯被FPC200上搭载的IC电路等所构成的 背光灯控制电路202控制。在对置基板20的4个角部配置有作为TFT阵列基板10及对置基板 20间的上下导通端子而发挥功能的上下导通部件106。另外,在TFT阵列 基板10上与这些角部对置的区域中设置有上下导通端子。由此,可以在TFT阵列基板10及对置基板20之间形成电导通。图2中,在TFT阵列基板10上,在形成了像素开关用的TFT、与扫 描线、数据线等布线之后的像素电极9a上形成有取向膜。另一方面,在 对置基板20上除了对置电极21之外,还形成有栅格状或条纹状的遮光膜 23,进而在最上层部分形成有取向膜。液晶层50例如由一种或混合了多 种向列型液晶的液晶构成,在上述一对取向膜之间处于规定的取向状态。液晶装置1具备第二偏光板302、第三偏光板303及背光灯206。 第二偏光板302配置在对置基板20上。第三偏光板303在TFT阵列基板 10的图中下侧配置在背光灯206及TFT阵列基板10之间。液晶装置1在 其动作时将图像显示到第二偏光板302的两面中不与对置基板20面对一 侧的显示面302s。另外,除了上述数据线驱动电路101、扫描线驱动电路104等电路部 之外,在图1及图2所示的TFT阵列基板10上还可以形成对图像信号线 上的图像信号进行取样并提供给数据线的取样电路、在图像信号之前向多 条数据线分别供给规定电压大小的预充电信号的预充电电路、用于检査制 造中途或出厂时该电光学装置的品质和缺陷等的检查电路等。<1一2:液晶装置的电路构成>接着,参照图3对液晶装置1的电路构成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液晶 装置1的主要电路构成的框图。图3中,液晶装置1具备数据线驱动电路部101、扫描线驱动电路 部104、传感器灵敏度调整电路部205、传感器用扫描电路204、受光信号 处理电路215、图像处理电路部216及显示部110。图l所示的控制电路 部201包括传感器灵敏度调整电路部205、受光信号处理电路部215及图 像处理电路部216。传感器灵敏度调整电路部205、受光信号处理电路部 215及图像处理电路部216构成了控制电路部201。显示部110如后所述,由配置为矩阵状的多个像素部构成。数据线驱 动电路101及扫描线驱动电路104在规定的时刻向显示部UO供给扫描信 号及图像信号,来驱动各像素部。在液晶装置1动作时,传感器用扫描电路部204向各光传感器部供给 用于使后述的光传感器部动作的信号。受光信号处理电路部215对从设置在TFT阵列基板10上的图像显示区域10a的光传感器部输出的受光信号进行处理。图像处理电路部216基于从受光信号处理电路部215供给的处理完毕 信号对所构成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当从基于显示部iio所具有的多个光 传感器部的各自受光信号而确定的图像中,能够识别指示显示面302s的 手指等指示机构时,图像处理电路部216在图像显示区域10a中确定指示 显示面302s的指示机构的位置,将所确定的指示机构的位置作为触摸位 置信息输出给外部电路部。另一方面,在不能确定指示机构的位置时,图 像处理电路部216向数据线驱动电路101供给用于对光传感器部的灵敏度 进行修正的修正信号。根据该修正信号,可以按每个光量调节部来调节后 述的光量调节部对输入光的光量进行调整(reduce)的调整量。<1一3:像素部的构成>接着,参照图4 图11,对液晶装置1的像素部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4是构成液晶装置的图像显示区域10a的形成为矩阵状的多个像素中的 各种元件、布线等的等效电路。图5是详细表示了图4所示的光检测电路 部的电气结构的电路图。图6是像素部的平面俯视图。图7是图6的VH 一vn'剖面图。图8是图6的VIII—vnr剖面图。图9是图6的IX—IX, 的剖面图。图10是详细表示了图9所示的剖面的剖面图。其中,图4表 示了在TFT阵列基板10上以矩阵状配置的多个像素部中实质有利于图像 显示的部分的电路构成和光检测电路部。图7 图10中,为了将各层以及 各部件设置为在附图上能够识别的大小,按各层及各部件使比例尺不同。参照图4,对像素部72的电路构成进行说明。图4中,构成液晶装置 1的图像显示区域10a的形成为矩阵状的多个像素部72,分别包含显示红 色的子像素部72R、显示绿色的子像素部72G和显示蓝色的子像素部72B, 与形成于图像显示区域10a的多个光检测电路部250分别电连接。因此, 液晶装置1是能够显示彩色图像的显示装置。子像素部72R、 72G及72B 的每一个具备像素电极9a、 TFT30及液晶元件50a。TFT30与像素电极9a电连接,在液晶装置1动作时对像素电极9a进 行开关控制。被供给图像信号的数据线6a与TFT30的源极电连接。写入 到数据线6a中的图像信号Sl、 S2、…、Sn可按照该顺序线性供给,也可以按组提供给相邻的多条数据线6a。TFT30的栅极上电连接着扫描线3a,液晶装置1构成为在规定的时刻 将扫描信号Gl、 G2、…、Gm按该顺序线性依次脉冲式地施加给扫描线 3a。像素电极9a与TFT30的漏极电连接,通过将作为开关元件的TFT30 的开关关闭一定期间,从而在规定的时刻写入从数据线6a供给的图像信 号S1、 S2、…、Sn。借助像素电极9a写入到液晶中的规定电平的图像信 号S1、 S2、…、Sn在形成于对置基板的对置电极之间被保持一定期间。液晶层50中含有的液晶,根据被施加的电压大小而改变分子集合的 取向或秩序,从而可对光进行调制,实现灰度显示。如果是常白(normally white)模式,则入射光的透射率根据以各子像素部为单位而施加的电压而 减少,如果是常黑(normallyblack)模式,则入射光的透射率根据以各子 像素部为单位而施加的电压而增加,整体上从液晶装置1射出具有与图像 信号相应的对比度的光。为了防止图像信号泄漏,与像素电极9a和对置 电极之间形成的液晶元件50a并联追加了蓄积电容器70。电容器电极线 300是蓄积电容70所具有的一对电极中固定电位侧的电极。接着,参照图5,对光检测电路部的详细电路构成进行说明。图5中,光检测电路部250具备光量调节部82及光传感器部150。光量调节部82具备作为本发明"液晶元件"的一个例子的液晶元 件50b、调整控制TFT130及蓄积电容170。光量调节部82包含在多个光 检测电路部250的每一个中,在控制电路部201的控制下,其动作被控制 为在图像显示区域10a中相互独立。液晶元件50b分别与调整控制TFT130及蓄积电容170电连接,由调 整控制TFT130控制液晶元件50b所具有的液晶部分的取向状态,如后面 详细说明那样,对入射到光传感器部150的入射光的光量进行调整。蓄积 电容170所具有的一对电容电极的一方与固定电位线300电连接。调整 控制TFT130的栅极和源极分别与扫描线3a和信号线6al电连 接。调整控制TFT130通过被供给经由扫描线3a而提供的选择信号,从而 能够切换其接通断开。调整控制TFT130将根据其接通断开而经由信号线 6al供给的调节信号提供给液晶元件50b。液晶元件50b通过根据调节信 号控制液晶部分的取向状态,来调节入射到光传感器部150的入射光的光光传感器部150具备光电二极管等受光元件151、蓄积电容152、复位TFT163、信号放大用TFT154及输出控制用TFT155。受光元件151接收在图像显示区域10a中从液晶装置1的显示面302s 入射的入射光L2中由光量调节部82调节了光量的入射光L2'(参照图7 图9)。复位用TFT163的源极、栅极及漏极分别与受光元件151、复位用 信号线350及信号放大用TFT154电连接。信号放大用TFT154的源极、 栅极及漏极分别与电源线351、受光元件151及输出控制用TFT155电连 接。输出控制用TFT155的源极、栅极及漏极分别与信号放大用TFT154、 选择信号线353及读出信号线6a2电连接。当受光元件151接收入射光时,在受光元件151中产生光电流,根据 复位用TFT163、电压放大用TFT154及输出控制用TFT155的各自动作, 由读出信号线6a2读出与受光元件151电连接的电源线352及节点a之间 的电压所对应的信号。接着,参照图6 图10,对像素部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图6中,像素部72具有沿着X方向排列的3个子像素部72R、 72G、 72B及光检测电路部250。子像素部72R、 72G及72B分别具有开口部73R、 73G及73B。在液 晶装置l动作时,通过从开口部73R、 73G及73B分别射出红色光、绿色 光及蓝色光,能够由液晶装置1显示彩色图像。并且,子像素部72R、 72G 及72B分别具有对各子像素部进行开关控制的TFT30。光检测电路部250具有调整控制用TFT130、开口部83及TFT电路 部80。光传感器部对入射到显示面302s的入射光进行检测。TFT电路部 80包括复位用TFT163、电压放大用TFT154及输出控制用TFT155,对 与开口部83面对的受光元件151的动作进行控制,并且,向读出线6a2 供给与受光元件151所生成的光电流对应的电压的变化。在图7 图9中,液晶装置l具备遮光膜11及153、嵌入到平坦化 膜20a中的3种彩色滤光器.154R、 154G及154B、液晶元件50b、受光元 件151、背光灯206及第一偏光板301、第二偏光板302和第三偏光板。背光灯206具备导光板206a及显示用光源206b,被配置在图中TFT阵列基板10的下侧。显示用光源206b生成用于将图像显示于图像显示区域10a的显示用 光L1。显示用光L1是可见光,根据各子像素部的驱动由液晶层50调制。导光板206a例如由能够透射显示用光Ll的丙烯酸树脂构成,将显示 用光L1导向图像显示区域10a。液晶装置1为了显示图像利用了显示用光 Ll,并且,为了检测指示机构F利用了显示用光L1及外光。第一偏光板301及第二偏光层302分别构成光量调节部82的一部分, 沿着图中上下方向分别被配置在液晶元件50b的两侧。第一偏光层301及 第二偏光层302分别以交叉尼科耳(cross nicol)方式配置成各自的光轴相 互交叉。液晶元件50b具有液晶层50中的与受光元件151重合的液晶部 分、夹持该液晶部分的第一电极159a及第二电极21a。光量调节部82作为对从显示面302s向开口部83入射的入射光L2的 光量进行调节的调整(reduction)机构而发挥功能。本实施方式中,如参 照图5所说明那样,由于能够控制液晶元件50b所具有的液晶部分的取向 状态,所以,可按每个光量调节部82独立调节入射光L2的光量,与在各 像素中通过控制液晶层的取向状态来控制显示用光的光强度时同样,可独 立调节入射到各光传感器部150的受光元件151的入射光L2'的光量。因此,根据多个光量调节部82,即便在构成图像显示区域10a的多个 区域的每一个中,从显示面302s入射的入射光L2的光量分别偏离各光传 感器部150能够检测光量的可检测范围时,也能够按每个光传感器部150、 或按将任意个数的光传感器部150设为一组的每一组来调节光量,以使入 射到各光传感器部150中的入射光的光量进入到可检测范围。尤其是,当在构成图像显示区域10a的多个区域的每个中,因被手指 等指示机构遮蔽的外光等的环境变化而无法识别指示机构与其周围时,更 具体而言,例如在因为外光的光量过强,使得分别入射到显示面302s中 投影有指示机构的阴影的区域、和该区域的周围区域的入射光L2的光量, 从受光元件151的可检测光量范围偏离时,各光量调节部82对光量进行 调节,以使入射到投影有指示机构的阴影的区域和该区域的周围区域的入 射光L2的光量移动到可检测的范围中。g卩,多个光量调节部82的每一个 作为能够相互独立地对入射到各光传感器部150的入射光L2的光量进行调节的调整机构而发挥功能。这样,根据液晶装置l,即便在构成图像显示区域10a的多个像素区 域的每一个中,经由显示面302s入射的入射光L2的光量从光传感器部的 可检测范围偏离时,也能够调节入射光L2的光量,以使光量包含在该能 够检测的范围内,并将光量调节到可检测范围后的入射光L2'照射到光传 感器部150。因此,在没有通过光量调节部82调节光量而使入射光L2直 接入射到光传感器部150的情况下,可以识别以前无法识别的指示机构, 能够确定显示面302s上的图像显示区域10a中的指示机构的位置。并且,由于多个光量调节部82能够分别相互独立地调节光量,所以, 即便是在含有外光的入射光L2的光强度在图像显示区域10a内的各区域 中相互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针对光量从光传感器部150的可检测范围偏 离的区域,选择性地调节光量,从而能够提高检测指示机构的检测精度。因此,液晶装置1与在光学系统的中途设置有机械调整机构的照相机 等摄像装置不同,由于可利用为了显示原来图像而采用的液晶层的一部 分,来调节入射光L2的光量,所以,即使不确保在液晶装置l内用于设 置调整机构的空间,也可以调节入射光L2的光量,从而能够提高检测指 示机构的检测精度。第一电极159a在TFT阵列基板10上与构成图像显示区域10a的多个 像素部72的每一个中设置的多个像素电极9a形成在同一层。因此,可以 通过与形成由ITO等透明导电材料构成的像素电极9a的工序共同的工序 形成第一电极159a,从而可简化液晶装置1的制造工艺。第二电极21a是 对置电极21与受光元件151重合的部分。第一偏光层301通过在绝缘膜42上一边沿一个方向施加应力, 一边 涂敷溶解有水溶性双色性染料的水溶液,然后实施干燥而形成。另外,第一偏光层301也可以通过在形成由聚酰亚胺等透明的有机材料形成的取向 膜之后,以规定的膜厚涂敷具有双色性染料的热致(thermotropic)高分子 液晶而形成。该情况下,具有双色性染料的热致高分子液晶利用旋转器 (spinner)来涂敷。第一偏光层301及第二偏光层302分别按照与像素电极9a重合的方 式延伸。第一偏光层301及第二偏光层302中与各像素电极9a重合的部分,作为偏光板而发挥功能,该偏光板选择性地使图像显示区域10a中被 调制的显示用光L1中的直线偏光成分透射。因此,通过与形成第一偏光 层301及第二偏光层302的工序共同的工序,可形成对用于显示图像的显 示用光L1的透射量进行规定的偏光板,相比于通过和形成第一偏光层301 及第二偏光层302的工序不同的工序来形成偏光板的情况,可简化制造工 艺。液晶装置1具有沿着第一偏光层301的光轴延伸的光轴,从光传感器 部150观察时,在TFT阵列基板10侧具有按照与像素电极9a重合的方式 延伸的第三偏光层303。通过第三偏光层303,能够和第一偏光层301中 与像素电极9a重合的部分一同,使入射到各像素中的显示用光L1可靠地 直线偏光。其中,第二偏光层302及第三偏光层303通过由TAC(三乙酰纤维素) 构成的保护薄膜夹持延伸的PVA (聚乙烯醇)膜而构成。图7 图9中,子像素部73R,借助能够使显示用光Ll被液晶层50 调制后的调制光中的红色光透射的彩色滤光器154R,来显示红色光L1R。 子像素部73G及73B分别与子像素部73R相同,借助彩色滤光器154G及 154B分别显示绿色光L1G及蓝色光L1B。俯视观察下,受光元件151按照与开口部83面对的方式形成在TFT 阵列基板10上。受光元件151形成在绝缘膜41上,被绝缘膜42覆盖, 所述绝缘膜41形成在TFT阵列基板10上。受光元件151例如是通过与形成TFT电路部80所具有的TFT等半导 体元件的工序共同的工序而形成的结晶硅、或采用了GaAs等半导体的PIN 二极管、或利用了 PbS的光电元件等的受光元件。受光元件151对入射光 L2的光量被光量调节部82调节后的入射光L2'进行检测。如图7及图8所示,遮光膜153是对开口区域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进 行规定的所谓黑矩阵(black matrix)。因此,通过遮光膜153,可以减少 从显示面302s向非开口区域处形成的像素开关用TFT30等半导体元件、 及TFT电路部80照射的可见光L2,能够降低在TFT30及TFT电路部80 所包含的半导体元件中产生的光泄漏电流。如图6 图9所示,光传感器部150在TFT阵列基板10上形成在将像素部72的开口区域相互隔开的非开口区域。而且,在液晶装置1中,从开口部73R、 73G及73B分别射出显示用光L1R、 L1G及L1B。因此, 根据液晶装置1,显示用光L1R、L1G及L1B不会被光传感器部105遮挡。 液晶装置1在TFT阵列基板10上具有形成在受光元件151的下层侧 的遮光膜ll。遮光膜ll由金属膜等具有遮光性的材料构成,按照从背光 灯206射出的可见光L1不向受光元件151照射的方式对这些光进行遮蔽。 因此,通过遮光膜ll,可以降低因被照射显示用光L1而产生的受光元件 151的误动作。这样的遮光膜11能够利用共同的工序,与TFT阵列基板 10上形成的其它元件的一部分、或构成布线的导电膜等具有遮光性的膜形 成在同一层。并且,遮光膜11按照与TFT电路部80及像素开关用TFT30重合的 方式在TFT阵列基板IO上延伸。因此,通过遮光膜ll,不仅可以对像素 开关用TFT30及TFT电路部80进行遮光,而且还能够降低TFT30及TTF 电路部80的误动作。接着,参照图10对光检测电路部250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图10中,调节控制用TFT具有半导体层la、接触孔181及182、 源电极91、漏电极92和栅电极3al。半导体层la例如是低温多晶硅层,包括与栅电极3al重合的沟道区 域la,、源极区域lb'及漏极区域lc'。在沟道区域la'中,当调节控制用 TFT130动作时,基于来自与扫描线3a电连接的栅电极3al的电场形成了 沟道。在构成绝缘膜42的一部分的绝缘膜42a中在栅电极3al及半导体 层la之间延伸的部分,构成了调节控制用TFT130的栅极绝缘膜。源极区 域lb,及漏极区域lc,分别镜对称地形成在沟道区域la'的两侧。栅电极3al由多晶硅膜等导电膜、或例如包括Ti、 Cr、 W、 Ta、 Mo、 Pd、 Al等金属中的至少一个的金属单体、合金、金属硅化物、多晶硅化物、 将这些材料层叠后构成的物质等而形成,按照不与源极区域lb,及漏极区 域lc,重合的方式隔着绝缘膜42a设置在沟道区域la,上。另外,调节控制用TFT130也可以具有在源极区域lb'及漏极区域lc' 分别形成了低浓度源极区域及低浓度漏极区域的LDD (Lightly Doped Drain)构造。接触孔181及182分别形成为使构成绝缘膜42的绝缘膜42a及42b 贯通到半导体层la,与源极区域lb,及漏极区域lc,分别电连接。源电极 91及漏电极92分别形成在绝缘膜42b上,并且分别与接触孔181及182 电连接。源电极91及漏电极92分别被绝缘膜42c覆盖,漏电极92经由 接触孔与第一电极159a电连接。受光元件151具有半导体层150a、接触孔183及184、电极93及 电极94。半导体层150a具有形成在绝缘膜41上的N型半导体层150b, 及P型半导体层150c'、形成在这些半导体层之间且电阻比这些半导体层 相对大的中间层150a'。接触孔183及184形成为使绝缘膜42a、 42b贯通 到半导体层150,分别与N型半导体层150b'及P型半导体层150c'电连接。 电极93及电极94分别形成在绝缘膜42b上,分别与接触孔183及184电 连接。当外光、显示用光L1R、 L1G及L1B被指示机构反射后的反射光L2 照射到半导体层150a时,根据所照射的光的光强度在受光元件151中流 动电流。由图3所示的受光信号处理电路部215处理的受光信号,是与受 光元件151中流动的光电流相应地产生的电压变化所对应的信号。通过受 光信号处理电路部215及图像处理电路部216依次处理受光信号,可以确 定对显示面302s进行指示的指示机构的位置等,借助指示机构能够对液 晶装置l输入各种信息。TFT电路部80中含有的复位用TFT163具备包括沟道区域160a'、 源极区域160b'及漏极区域160c'的半导体层160a;接触孔161及162;源 电极164及漏电极165;和栅电极163a。复位用TFT163经由未图示的布 线与受光元件151电连接。接着,参照图11 图13,对光量调节部82及光传感器部150的各自 功能进行详细说明。图11是与液晶装置1 一同表示对液晶装置1的显示 面302s进行指示的指示机构F的概念立体图。图12是分别概念性地表示 能够区别指示机构的图像部分及其它图像部分的图像的两个例子的概念 图。图13是分别概念性地表示无法将指示机构的图像部分与其它图像部 分进行区别的图像的两个例子的概念图。图14是表示按照通过使多个光 量调节部的每一个独立调节输入光的光量,从而可将指示机构的图像部分与其它图像部分进行区别的方式被修正处理的图像的例子的概念图。图15 是表示光传感器部150可检测的入射光的光量、与受光元件151两端的电 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首先,参照图11及图12,说明在能够区别指示液晶装置1的显示面302s的指示机构F的图像部分与其它图像部分的状态下所取得的图像的例 子。其中,以下说明所采用的入射光L2包括外光L0、和显示用光L1被 指示机构F反射后的光即反射光Lr双方。如图11及图12 (a)所示,当在外光LO的光强度强的条件下,指示 机构F遮挡了朝向显示面302s照射的外光时,可由液晶装置1取得包含 与指示机构F的阴影相当的图像部分Gf的图像Ga。更具体而言,由于配 置在图像显示区域10a中与指示机构F重合的区域的光传感器部150所检 测的输入光L2的光量、和配置在不与指示机构F重合的区域的光传感器 部150所检测的输入光L2的光量相互不同,所以,对应这些光量的不同, 图像Ga中与指示机构F对应的图像部分Gf成为暗的图像部分,其它的图 像部分成为明亮的图像部分。另一方面,在图11及图12 (b)中,当外光LO弱时,从显示面302s 射出的显示用光Ll被指示机构F反射,由光传感器部150检测反射光Lr。 该情况下,指示机构F的图像部分Gf成为比其它的图像部分明亮的图像 部分,能够区别指示机构F的图像部分及其它的图像部分。这样,对应由多个光传感器部150检测出的入射光L2的光量,根据 在能够区别指示机构F的图像部分Gf及其它图像部分的状态下取得的图 像,可以确定显示面302s上的指示机构F的位置,从而能够借助显示面 302s通过指示机构F输入各种信息。接着,参照图11及图13,说明根据光传感器部150所检测的入射光 12的光量无法区别所取得的图像中指示机构F的图像部分与其它图像部 分的图像的例子。首先,如图11所示,考虑与指示机构F不同的其它部分N、即成为 噪声的部分在显示面302s上与指示机构F重合的情况。如图13 (a)所示, 在外光LO的光强度强的情况下,作为其它部分Gb的黑图像部分Gb与作 为指示机构F的阴影的图像部分Gf在图像Gal内重合,导致无法区别图像部分Gf和其它的图像部分。该情况下,无法确定显示面302s上的指示 机构F的位置,不能够从指示机构F经由显示面302s向液晶装置1正确 地输入信息。接着,在图13 (b)中,考虑其它部分N不与指示机构F重合、且外 光LO的光强度强的情况。如图13 (b)所示,即使在其它部分N不与指 示机构F重合的情况下,若外光LO过强,则会获得无法将比指示机构F 的图像部分Gf相对明亮的白图像部分Gw重合的图像部分Gf和其它图像 部分区别的图像Ga2,从而无法确定指示机构F的位置。在图13 (a)及(b)中,以事先知道指示机构F的图像部分Gf与白 图像部分Gw及黑图像部分Gb的一方重合为前提进行了说明,但在可使 用液晶装置1的环境中,外光LO的光强度会变动,无法预先确定指示机 构F的图像部分Gf与黑图像部分Gb及白图像部分Gw中哪一方的图像部 分重合。这里,参照图15,对能够取得无法将指示机构F的图像部分Gf和其 它图像部分区别的图像的理由进行说明。如图15所示,对于光传感器部150而言,入射到受光元件151的入 射光L2的光量越大,受光元件151的两端间的电压V (即,对图4中的 节点a及电源线352之间施加的电压)越减少。图像Ga由包括对应由各 光传感器部150检测的电压V而确定的灰度等级的数据的图像数据构成。因此,在以超出了光传感器部150的有效检测范围、即以超过了光传 感器部150可以输出与入射光L2的光量对应的电压V的光量范围Pl的 光量,入射了入射光L2的情况下,即使外光LO被指示机构F遮蔽,与检 测到超过光量P1的入射光L2的光传感器部150对应的图像部分也会全部 成为白图像部分,无法相互区别图像部分Gf及其它的图像部分,产生了 无法确定指示机构F的位置的技术问题。这样的问题在显示面302s上因 为其它部分N与指示机构F重合,而导致图像部分Gf包含在黑图像部分 Gb内的情况下,也同样会发生。鉴于此,根据液晶装置1,当图1所示的控制电路部201无法确定由 多个光传感器部150分别检测入射光L2而取得的图像Ga中所包含的指示 机构F的图像部分Gf时,按照多个光量调节部82中与图像Ga所含有的白图像部分Gw对应的一个光量调节部82增加对入射光L2的光量迸行调 整的调整量,多个光量调节部82中与图像Ga所含有的黑图像部分Gb对 应的其它光量调节部82减少对入射光L2的光量进行调整的调整量的方 式,分别相互独立地控制多个光量调节部82。更具体而言,如图14 (a)所示,通过在TFT阵列基板10上的图像 显示区域10a中,减少配置在与黑图像部分Gb对应的区域的光量调节部 82的调整量,由此会增加向配置在该区域的光传感器部150入射的入射光 L2的光量,生成灰度等级比黑图像部分Gb提高的图像部分Gbl。与之并 行,液晶装置1通过增加在与白图像部分Gw对应的区域配置的光量调节 部82的调整量,可减少向配置在该区域的光传感器部150入射的入射光 L2的光量,生成灰度等级比白图像部分Gw低的图像部分Gwl。由此, 具有对光传感器部150可检测的范围进行规定的光量P1以下的光量的输 入光L2,入射到光传感器部150中,可以细致地确定与指示机构F的阴 影相当的图像部分Gf的灰度等级(例如图14 (a)所示的图像部分Gfl、 Gf2及Gf3),根据灰度等级最低的图像部分G3的位置,可以确定显示面 302s中指示机构F的位置。同样,如图14 (b)所示,通过在图像显示区域10a中配置在与白图 像部分Gw对应的区域的光量调节部82增加对入射光L2的光量进行调整 的调整量,可以由图像部分Gfl、 Gf2及Gf3的各个图像部分表示指示机 构F的图像部分Gf,从而能够根据图像部分Gf3的位置决定指示机构F 的位置。并且,由于液晶装置1能够使与白图像部分Gw及黑图像部分Gb分 别对应的光量调节部82相互独立动作,所以,在图像显示区域10a的相 互不同的区域中,能够分别调节入射光L2的光量。因此,根据液晶装置 1,即使在无法预先确定指示机构F的图像部分Gf包含在白图像部分Gw 及黑图像部分Gb中哪一个图像部分中时,也能够确定显示面302s上指示 机构F的位置。综上所述,根据液晶装置1,即使在因外光的光强度或噪声等导致使 用液晶装置1的使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无法检测到手指 等指示机构的不敏感区,能够借助指示机构对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液晶装置1正确输入各种信息。 (变形例1)接着,参照图16,对液晶装置1的变形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6是本 实施方式的液晶装置的一个变形例的与图IO对应的剖面图。其中,在以 下说明的各变形例中,对与上述的液晶装置1共同的部分赋予共同的参照 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图16中,在本实例所涉及的液晶装置中,第一偏光层301形成在第一电极159a上。在采用了具有双色性染料的热致高分子液晶作为第一偏 光层301的例子中,具有偏光层用取向层301a及双色性热致高分子液晶 层301b相互层叠的层叠构造。控制液晶层50的电场通过第一偏光层301 来施加。由于在形成了第一电极159a之后形成第一偏光层301,所以,可 以避免第一偏光层301受到第一电极159a形成时的热的影响。因此,可 良好地确保偏光性。(变形例2)接着,根据图17,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装置的其它变形例进行 说明。图17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装置的其它变形例的与图10对应 的剖面图。图17中,本实例的液晶装置所具备的第一偏光层301c形成在绝缘膜 42b上,其厚度形成为1 5ym,兼作将复位用TFT163及调节控制用 TFT130与第一电极159a相互隔开的平坦化绝缘层。<2:图像传感器>接着,参照图18及图19,对本发明的图像传感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 明。图18是本实施方式的图像传感器的俯视图。图19是对构成本实施方 式的图像传感器的图像检测区域的多个光检测电路部的电路构成进行表 示的电路部。其中,以下的说明中对与上述液晶装置l共同的部分赋予共 同的参照标记,并省略其详细说明。图18中,图像传感器500具备形成有由半导体元件构成的各种电路部的基板510、和在基板510上的图像检测区域510a形成的多个光检测 电路部550。图19中,光检测电路部550与液晶装置1同样具备光量调节部82及 光传感器部150。在图像检测区域510a中,多个光检测电路部550分别具 备的光量调节部82能够相互独立地调节向各光传感器部150入射的入射 光的光量。因此,与液晶装置1可正确地确定指示机构F的位置同样,能 够取得可识别检测对象物的图像部分与其它图像部分的图像。根据图像传 感器500,可正确地确定检测对象物,能够提高对检测对象物进行检测的 检测性能。<3:电子设备>接着,参照图20及图21,对具备上述液晶装置而构成的电子设备的 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0是应用了上述液晶装置的移动型个人计算机的立体图。图20中, 计算机1200由具备键盘1202的主体部1204、和包括上述液晶装置而形成 的液晶显示单元1206构成。液晶显示单元1206通过在液晶面板1005的 背面附加背光灯而构成,具有能够正确输入各种信息的触摸屏功能。接着,对将上述的液晶装置应用于移动电话的例子进行说明。图21 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移动电话的立体图。图21中, 移动电话1300具备液晶装置1005,该液晶装置1005采用多个操作按钮 1302和反射型的显示方式,且具有与上述液晶装置同样的构成。根据移动 电话1300,不仅能够实现高品质的图像显示,还能够通过手指等指示机构 经由显示面正确地输入信息。
权利要求
1. 一种液晶装置,具备第一基板;配置成与所述第一基板对置的第二基板;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显示区域的多个光传感器部;和多个光量调节部,其按照分别具有在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夹持的液晶层中与所述光传感器部重合的液晶部分的方式形成于所述显示区域,且能够相互独立地调节从所述第二基板的两个面中不与所述液晶层面对的面、即由指示机构指示的显示面入射到所述多个光传感器部中的每一个的入射光的光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在所述多个光传感器部的每一个不能确 定通过检测所述入射光而取得的图像中所含有的所述指示机构的图像部 分时,对所述多个光量调节部的每一个进行控制,以使所述多个光量调节 部中与所述图像中含有的白图像部分对应的一个光量调节部增加对所述 光量进行调整的调整量,且所述多个光量调节部中与所述图像中含有的黑 图像部分对应的其它光量调节部减少对所述光量进行调整的调整量。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量调节部具有由所述液晶部分、和控制所述液晶部分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构成的液晶元件;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在所述光传感器 部及所述液晶层之间的第一偏光层;和从所述液晶层看去形成在所述第二 基板侧的第二偏光层。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具有分别设置在构成所述显示区域的多个像素部中的多个像素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上与所述像素电极同层形成。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偏光层及所述第二偏光层分别按照与所述像素电极重叠的方式延伸。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三偏光层,该第三偏光层具有沿着所述第一偏光层的光轴延伸的光轴,从所述光传感器部看去在所述第一基板侧按照与所述像素电极重 叠的方式延伸。
7、 一种图像传感器,包括 基板;在所述基板上的图像检测区域形成的多个光传感器部;和 多个光量调节部,其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在所述图像检测区域,能够相 互独立地调节向所述多个光传感器部分别入射的入射光的光量。
8、 一种电子设备,具备权利要求1 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液晶装置中,光量调节部(82)作为对从显示面(302s)向开口部(83)入射的入射光(L2)的光量进行调节的调整机构而发挥功能。由于光量调节部(82)能够控制液晶元件(50b)所具有的液晶部分的取向状态,所以,可按每个光量调节部(82)独立地调节入射光(L2)的光量。因此,根据液晶装置(1),与在各像素中通过控制液晶层的取向状态来控制显示光的光强度的情况相同,可独立调节向各光传感器部(150)的受光元件(151)入射的入射光(L2)的光量。由此,例如在具有触摸屏功能的显示装置中,可正确地确定指示机构的位置。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1281313SQ20081009116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5日
发明者石黑英人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