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及其识别符产生方法

文档序号:646806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及其识别符产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及地点识别符产生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可针
对电子地图上的地点以具有个人化信息、权限设定或空间关系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符命名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般网络服务中,电子地图成为一个十分有用的工具,除了原本提供地图、地址的查询之外,目前可以看到应用电子地图的服务还包括搜寻特定地址的地标、景点、餐厅、医院、游乐设施等内容,而这些服务是基于使用者通过关键词或是特定地址的查询,可参阅图1A所示现有技术的电子地图示意图。 图中大致显示一般电子地图需到通过搜寻,如使用者在关键词字段101上键入路
名、景点,或是准确的地址来找到想要知道的位置,若查出关键词对应到地图数据库中的一
个特定位置,则于图中显示出一个预设范围的地图103,并标示出目标地点105。 如图1A所显示的地址查询服务范围中,对象是一般需要查询地址的使用者,并非
能够针对使用者个人的需求提供特定服务。 图1B则显示一种现有技术地图照片的服务网页,即结合地图与相关照片提供额外的信息。目前有几个主要具有社群服务的网站提供此服务,就是使用者能自行上传所拍摄的照片107,并指定所拍摄照片的地点,让其它使用者于搜寻地图时,不仅看到地址所在,更能够通过多个使用者贡献的照片的提示知道当地的情况,经鼠标指点后,浏览有关该地的照片。 然而,现有技术在与他人分享地点时,会遇到难以口头告知,或容易混淆,难以记忆的问题。首先,关键词搜寻只能找出相关的地点,并无法指定单一特定地点;而通用地址只涵括地理空间的部分地点;通常现有技术使用因特网的网址来表示一中心地点的地图,但因为因特网的网址有网域的限制,所以地点的网址都是以单一网域加上服务器能识别的变量来表示。此类网址冗长而不易识别、记忆与管理,并且不容易将其再利用于其它应用上。 另有现有技术特别为地点编码以做其它应用,但该编码并无语意关系,因此亦有识别问题。如英国的TOID(Topogr即hic Identifier)将伦敦塔编码为"osgbl000006032892",光从其编码无法了解其与伦敦塔的关系;此外,一般使用者对其并无命名自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点识别系统及方法,通过使用者认证,能在通过开放式转换过的地点识别符信息中加入使用者个人化的信息,使该地址能对应多元化的信息,另能通过权限设定,限制查询相关地点识别符的使用者所看到的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其中具有一数据处理手段,主要是处理通过开放 性地点识别系统所传递或是接收的数据;通过一网络连接手段连接网络,使远程一个或多 个终端计算机能通过网络连接手段连接此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并通过使用此地点识别系 统;于使用者输入地点相关信息之后,利用地址编译码手段对接收或是传送的地点相关信 息进行编译码;上述通过编码后的识别符信息则是储存于此地点识别系统的数据库单元 中,特别的是,此数据库单元包括有记载产生电子地图影像的地理信息记载手段、记载使用 者针对各地点所纪录的相关数据的地点内容记载手段,与记载各使用者的认证数据与使用 权限的使用者数据记载手段。 上述地点识别系统则还具有一 比对手段,用以比对经地址编译码手段处理的识别 符信息与数据库单元所储存的识别符信息,最后则针对使用者的请求,利用图示产生手段 依据上述识别符信息产生相关的电子地图影像,并配合数据库单元提供地点相关信息。
在方法的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系统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符可分为两种类型,分别 为『地点定位符』和『地点称号符』。地点识别符产生方法步骤为先执行一使用者认证程序, 待使用者成功登入该系统之后,系统将接收可转换为系统坐标系坐标的信息。此信息可为 使用者直接输入的可转换数据,比如特定格式的地点编码或坐标;或为经由系统提供的使 用者界面引导使用者锁定欲编码的地点加以产生。此使用者界面可为一地图界面,使用者 经由关键词搜寻,或光标点选,来锁定欲编码的地点。系统接收信息后,将其转换为系统坐 标系的坐标值,系统此时并接收由使用者输入的该地点相关信息,接着对此信息编码,并储 存至一数据库中。 本发明目的之一是让使用者能传递上述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符于其它人,通过译 码、比对数据库所载的地点识别符,并判断使用者权限,最后能依据使用者权限与上述的地 点识别符中的权限设定产生并显示一地点的公开与个人化信息;同时建立起可识别地点的 电子平台,兼顾使用人方便与电子交换的功能性,使地点相关应用更容易发展。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例,开放式地点识别系统及方法可归纳出以下特点 1.使用开放性地点识别符的特性是编码不受一般通用地址的限制; 2.由于此开放性地点识别符为文字形式,可通过纸类媒体、电子媒体或广播媒体
等散布; 3.此开放式架构让使用者有部分命名自由; 4.通过使用者认证,能依使用者账号有不同使用权限,可管理私有收藏,亦可限定 开放,形成社群; 5.地点定位符仍保有一般阶层式标准命名,符合一般使用习惯易于记忆与管理其 地理位置; 6.地点称号符结合设定于系统的命名空间的名称(如使用者名或主题名)与使用 者自行对地点描述的命名(如地点名或事件名),易于记忆与管理其地点的意义;
7.地点称号符的呈现不须与地理位置相关,因此地理位置搬迁时,不需更改称号 符,修正其指向的地理位置即可; 8.不同于已知电子地图的网页地址,已知所载的网址命名受限于网域而较少地理 关系,以一连串编码显示,界面较不友好,难以记忆;
9.本系统的地点识别功能不仅适用于真实世界的地理空间,还适用于虚拟的地理空间,如游戏地图等,由于命名具有阶层式特征,故可依照区域大小命名,并能自行定义空间关系; 10.地点识别符指向单一地的特性不同于关键词搜寻,使锁定特定地点更为便利,也就是应用识别符(identifier)的特性。


图1A所示为现有技术的电子地图示意图;图1B所示为现有技术的具有地图照片服务网页的示意图;图2A显示本发明应用地点识别符描述地点的示意图;图2B显示本发明应用一地点识别符引用另一地点识别符描述地点的示意图2C显示本发明应用地点识别符的地点定位符描述地点的编码程序流程图;图2D显示本发明应用地点识别符的地点称号符描述地点的编码程序流程图;图3显示本发明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应用的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发明地点识别符产生方法实施例流程图;图6所示为本发明开放性地点识别符产生方法实施例流程图;图7所示为本发明开放性地点识别符显示方法实施例流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关键词字段101地图103目标地点105 照片107地点信息(未引用另一识别符)203相关信息(未引用另一识别符)205地点信息(引用另一识别符)208被引用的地点识别符209相关信息(引用另一识别符)210终端计算机A,B,C网络30 服务器31数据库33 地点识别系统40地理信息数据库331 地点内容数据库332使用者数据库333 网络单元401处理单元402 地址编译码单元403图标产生单元404 比对单元405数据库单元406 权数计算单元407描述地点定位符的编码程序流程S201-S207描述地点称号符的编码程序流程S211-S217地点识别符产生方法流程S501-S513地点识别符产生方法流程S601-S621地点识别符显示方法流程S701-S71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 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出一种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及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地点识别符产生方法 与地点识别符显示方法,主要应用一种开放性地点识别符的格式,能针对特定地点进行个 人化的命名,故其特征是编码不受一般通用地址的限制;并且,此开放性地点识别符为文字 形式,可通过纸类媒体、电子媒体或广播媒体等散布;且有部分命名自由,让地址看起来有 特定意义,而非一连串难以理解的冗长地址;若通过系统所提供的使用者认证流程,能依使 用者账号有不同使用权限,可管理私有收藏,亦可限定开放给其它使用者,或进一步形成网 络社群(network community)。
另外,还有以下特征 上述地点定位符仍保持有一般阶层式标准命名,由多个经加权筛选的地理对象所 组成,所以使用者由其文字呈现能快速理解、记忆、区别其地理位置; 而地点称号符,则由命名空间的名称(如使用者名或主题名)与地点描述的命名 (如地点名或事件名)所组合,使用者由其呈现可迅速理解、记忆、区别此地点的标示原由 或意义。 由于地点识别符的底层坐标不显露于使用者,能避免不同坐标系统转换问题混淆 使用者,其中对于地点分享者,在地图上的定位可能仅是大概坐标位置,但是地点名,相对 空间位置与描述都是无误的,且在文字式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符完成定位产生后,其呈现在 地图上的底层地理坐标仍可修正,并且,该地物搬迁后,该地点识别符可指向新坐标;
另外,由于通过系统认证有个人化的特性,除了权限设定外,产生个人化的开放式 地点识别符,能使特定地点地址因为个人化的关系有不同风格的视觉呈现。举例来说, 一个 通常的地点可能对一个使用者有不寻常的意义,则可通过开放性地址的概念赋予不同的描 述,有别于已知电子地图的制式规格。由于是以描述该地点为目的,此地点识别系统可为电 子数据交换平台,对地点识别符做再利用,能产生其它应用,如主题地图、简图的制作、由使 用者加入地点的评比,或设定电子信息发送的收发点等,其视觉呈现亦不限于等比例电子 地图,还可以主题地图、简图或三维空间虚拟实境等呈现,产生多样性描述地点的方式。
另外一个可能应用是,通过此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能客制化地点识别符,以客制 一小范围的地点,如公司内部,或特定场所,应用于宣传该场所消息(广告),应用之一可为 计算该识别符被引用或收集的次数或频率,作为收取广告费用的依据。 请参阅图2A,此图显示一张电子地图式使用者界面的画面示意图,包括有可键入 文字搜寻的关键词字段101,下方显示电子地图103,而从目标地点105的描述中可见本发 明应用开放性地点识别符描述地点的范例。 首先示范使用者直接以坐标产生地点定位符的方法;当通过认证的使用者进入 本发明所提出的地点识别系统中,比如以网页的方式进入系统画面,通过光标移动电子地 图并选择特定位置,或是可以关键词输入寻找想要去的位置,然后可使用系统提供的界面 203键入相关信息205,至少包括使用者对该地点的命名(如图中显示的Mary English Center),此例权限预设为公开权限,还可设定此地点的分类、描述、联络方法、相关网址,或是加入有关此地点的图片;系统处理所传递的数据后自动产生未重复的地点定位符回传给使用者,如「mary—english—centei^dunhuaftsrdl衬pe衬w」。 另外,请参阅图2B,此例示范引用已知地点定位符来产生地点称号符的方法;地
点称号符并不需非经地点定位符产生不可,亦可由坐标或由已知可转换为系统坐标的编码(如英国的T0ID)产生。 当通过认证的使用者(如账号eric007)进入系统,在可键入文字搜寻的关键词字段101中输入一地点定位符如「mary—english—center氺d皿huaSsrdl氺tpe氺tw」,则系统可显示如图2A中标号209的该地点相关信息(此具有一般使用者能用观看的公开权限),使用者可启动『引用』功能,系统则提示界面208要求使用者填入相关信息210,包括使用者对该地点的命名『初吻的地方』与权限,最后系统将信息处理后,产生地点称号符『eric007ft初吻的地方』。 从上述相关信息210中可知,使用者通过本发明的地点识别系统可以设定特定地点的信息是否为公开、社群专属、或是私密等权限,表示他人若是没有读取的权限,则无法看到此相关信息,甚至无法得到该地点识别符所指之处。 另夕卜,特别的是开放性地点识别符的命名,如「mary_engliSh_
centei^dunhuaftsrdl衬pe衬w」,可以清楚得知地点定位符的阶层式命名特色,此地点定位
符表达「台湾、台北、敦化南路一段上的玛莉英文中心」;而地点称号符『eric007ft初吻的地
方』则表达『使用者代号eric007他初吻的地方』可让人容易理解,区别,与记忆。 其中特色有编码由文字与分隔符(如#、*、@、 、_等)组成,容易复制与使用,地
点定位符编码流程如下,请参阅图2C : 1.通过本发明数据库单元中的地理信息数据库(请参阅第三图)将所有地理对象依重要性加权、编码(步骤S201),如台湾大学为"NTU"(英文)禾P"台大"(本地语文)、台北101大楼为"TPE101"和"台北101"、"罗斯福路一"和"roosevelttodl"表罗斯福路一段等. 2.系统取得坐标(步骤S203); 3.以该坐标为中心,取得范围内最高权数且距离最近的地理对象编码(步骤S205); 4.编码以地标优先,若附近无高权数地标,则取地点所在最接近的高权数道路编码; 5.最后依权数形成一组合编码(步骤S207),比如地点简称+高权数地物或道路编码+县市编码+州省编码+国家编码,如范例 范例 一此例各地理对象以「#」或「*」作为间隔,「mcdonalds*xinsheng#srd2*tpe*tw」或『麦当劳*新生南路二 *台北市*台湾』;
范例二加上个人化信息的编码如产生「Maryl234tschool*xinsheng#srd2*tpe*tw」的顺序国另U (tw)、城市(tpe)、道路(rd)、道路名称(xinshengs)、地点(school)与个人化信息(Maryl234)等; 而地点称号符编码流程请参阅图2D,地点称号符可〃 引用〃 地点定位符,特色是使同一地点可有不同描述,可突显地点个人化的功效 1.依地点称号符的功能取得命名空间的名称,如,此地点为活动地点,则取得活动名如『万人路跑』;为主题包括的地点,则取得主题名如游戏名『星海争霸』,预设的命名 空间名称为使用者代号。(步骤S211);
2.取得坐标(步骤S213);
3.取得使用者命名(步骤S215); 4.最后依命名空间的名称加上使用者命名的地点简称形成组合码。(步骤S201)。
范例三编码方式如「小华@学校」,此个人化的地点称号符表达特定登入使用者 使用别名,并与指定的地点来命名,可提供特定权限核准的其它使用者或是指定社群来使 用; 范例四编码方式如「userID: 1ocationName」,此例各称号物件以「」间隔。
范例五编码方式如『万人马拉松救护站』此例各称号物件以「」间隔。而命 名空间名称为活动名『万人马拉松』;地点简称为『救护站』。 第三图显示本发明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应用的实施例示意图,此图显示一开放性 地点识别系统40包括有服务器31与数据库33,通常以计算机系统实施,终端使用者(如图 所示的终端计算机A, B, C)通过网络30连接此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40。
在较佳实施例中,使用者利用终端计算机A, B, C执行特定软件或是网页浏览器进 入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40所提供的电子地图界面,利用关键词寻找地点或是直接于地图 上利用拖拉(Drag)的方式找到目标。此时,系统提供界面让使用者输入相关数据,使用者 则依界面要求输入个人化信息,并设定观看的权限,之后系统将可转换为系统坐标的信息 和相关数据传回服务器31,经其中编译码的程序依编码规则产生文字式地点识别符并传给 使用者。 地点识别系统40中的数据库33则更具有地理信息数据库331、地点内容数据库 332与使用者数据库333,通过管理接收自使用者输入且经编码的地点识别符,其中实施方 式可参阅图4。 图4为本发明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的实施例示意图,地点识别系统40至少包括有 网络单元401、处理单元402、地址编译码单元403、图标产生单元404、比对单元405、数据库 单元406与权数计算单元407,另,数据库单元406还包括有地理信息数据库331、地点内容 数据库332与使用者数据库333。 地点识别系统40可视为由一计算机系统所实现的服务器系统,其中具有一处理 单元402,执行各种系统中的数据处理,比如处理通过此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40所传递或 是接收的数据,包括执行开放性地点识别符的编译码、网络封包处理、系统内各单元间的信 息传递转换、地点内容资料统计分类等。 由于此地点识别系统40主要是通过网络30提供服务给远程使用者,故具有一网 络单元401,地点识别系统40能通过此网络单元401连接网络30,与远程一或多个终端计 算机(包括手持装置、电子纸装置等)连结,用以传递经数据处理后的数据资料,并执行相 关服务。 远程使用者经由网络30,通过网页浏览器或是特定软件所提供的使用者界面 (UI)输入地点相关信息之后,地点识别系统40将通过一地址编译码单元403对接收或是传 送的地址信息进行编译码,产生地点识别符。特别的是,由本发明地点识别系统40所产生 的地点识别符包括可产生描述指定地点系统坐标值的电子数据。还能于编码时加入使用者通过界面输入的个人化信息、权限的设定,或加上所描述地点的空间关系等,通过各样信息的组合形成开放性地点识别符,且其中各地理对象(包括地点识别符所指的地点)则如上所述,将依重要性加入权重(weighting),此权数的计算由权数计算单元407处理,地点的权数计算方式之一为该识别符被引用的频率加乘使用者评分决定,道路权数计算方式之一可由道路种类与识别符多少决定。 本发明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40利用数据库的关联性整合功能,其中地点识别符中将建立地理图示与所附加的各种个人化信息、权限设定、地点的空间关系等内容建立一数据关联性,使各信息能相互搭配产生个人化或是具有特定视觉风格的电子地图、简图、或虚拟实境。 上述通过编码后的地点识别符则是储存于此地点识别系统的数据库单元406中,特别的是,此数据库单元406包括有记载电子地图的图像资料的地理信息数据库331,其中记载各处地图的图像资料,并依照使用者所选择的位置进行组合形成该地点的静态或动态的图像式描述。数据库单元406还包括记载地点称号符的命名空间、和使用者针对各地点所纪录的相关数据的地点内容数据库332,主要是记载使用者通过界面输入的各种个人化信息,并包括针对各种开放性地点识别符的观看权限设定等,提供编解码后产生的内容;数据库单元406还包括记载各使用者的认证数据与使用权限的使用者数据库333,通过其中
数据判断各登入或是匿名使用者此系统的使用者的使用权限,并为对开放性地点识别符编解码时的权限判断。 上述地点识别系统40还具有一比对单元405,主要是用以比对经地址编译码单元403处理的地点识别符与数据库单元406所储存的地点识别符。而还包括的图标产生单元404即能针对使用者的请求、比对结果,最后依据地点识别符产生该地点的静态或动态的图像式描述。 再请参阅图5显示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符产生方法流程图。步骤一开始,如S501所示,先执行一使用者认证程序,使用者利用各种终端装置经网络联机至载有此地点识别系统的服务器,经成功登入系统的认证程序后,系统将启动并显示一电子地图式界面(步骤S503),地点识别系统可以依照前次该使用者登入的使用图示画面回传给使用者,或是回传系统预设的内容(包括预设图标、欢迎画面、系统公告等,但并不限于此)。
接着,如步骤S505,地点识别系统将接收使用者通过使用者界面所选择有关地点的信号,比如,使用者通过光标利用拖拉的方式选择地图上的位置,或是利用关键词(包括地标、路名、完整或是部分的地址等)找寻欲编码地点,或使用者点选呈现在界面上的现存识别符(此为『引用』现存识别符来产生新的地点称号符),经系统(服务器或终端软件处理单元)接收使用者产生的选择信号后,并据以产生该地点于系统坐标系的坐标值(步骤S507)。 地点识别系统产生界面,并通过网页浏览器或特定软件显示于终端计算机屏幕上,引导使用者输入相关数据,包括使用者依界面要求输入该识别符相关信息,如自行命名的地点名称,对地点的个人化描述,该地点联络方式或相关网址,或区别与邻近地点的上、下、左、右等的空间关系以校正定位,并可设定其它使用者观看此个人化信息的权限。接着,使用者端的浏览器或是特定软件将地点坐标相关的电子数据和相关数据回传至地点识别系统(步骤S509)。
地点识别系统此时将接收一地址信息,至少包括与地点相关的各种信息,如由使用者输入的个人化信息与权限设定等,接着地点识别系统通过地址编译码单元对此地址信息编码(步骤S511),于产生一开放性地点识别符后储存至数据库单元(步骤S513)。
上述开放性地点识别符的地点定位符为多个经计算加权筛选后的地理对象所组成,主要是通过阶层式命名的方式描述特定地点地址,并且个人化命名与各地理对象依阶层顺序排列,并以单个或重复的「_」、「#」、「*」、「@」或「」等分隔符间隔。地点识别符的地点称号符,则由命名空间的名称和使用者命名,如由主题文字加描述文字所组成,加上上述的分隔符所组成。而其效果是,使用者能传递上述的开放性地址于其它人,通过译码、比对数据库所载的地点识别符,并判断使用者权限,最后能依据使用者权限与上述的地点识别符中的权限设定产生并显示所要传达的区别化地点相关信息。 而图6则显示本发明开放性地点识别符产生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流程图。同样,使用者于开始时需登入载有本发明的地点识别系统的服务器(步骤S601),于一初始化程序后通过浏览器或是特定软件显示电子地图式界面(步骤S603)。使用者接着通过使用者界面选择地点,于系统(服务器或终端软件)接收后产生坐标值(步骤S605)。
然后,地点识别系统将通过浏览器显示引导使用者输入相关数据的界面(步骤S607),包括各种个人化信息或/和权限设定,经输入后,地点识别系统接收地址信息(步骤S609),系统将地点坐标和相关数据传给地点地址编码单元执行编码(步骤S611),产生地点识别符。此时,地点识别系统将利用比对单元由坐标和相关数据判别所输入的地址信息是否重复编码(步骤S613),主要是排除重复记载的数据。 若并无重复(否),则将经编码的地点识别符储存于数据库单元中(步骤S615),接着系统会执行回传地点识别符的程序(步骤S617)。 若判别数据库单元中该地点已有类似或相同编码(是),地点识别系统将传回该
类似地点地址由使用者决定是否需要重新编码?(步骤S619),主要是询问使用者是否需
要用新的编码内容描述同一地点,如果不要重新编码(否),则放弃编码并回传确认信息
(步骤S617)。若需要重新编码(是),地点识别系统会进入校正程序(步骤S621)。在校
正程序中,如果是位置重复的关系,地点识别系统会要求使用者输入空间关系,比如服务器
会要求使用者界定部分地点的拓扑关系,如「左,右,上,下」,也就是在同一地点上加入有别
于原储存于数据库单元的空间关系;若是同一区段名称重复,会提示使用者改其命名部分,
或依校正程序预设的改名规则,依权限、命名空间,在自由命名部分增加可标识符串,如,
『eric007#医院』自动依序改为『eric007#医院_01』,或『711*忠孝东路二 *台北市*台
湾』改为『711_03*忠孝东路二 *台北市*台湾』,再依序执行比对、储存等程序。 以上流程描述地点识别符的产生方法,而图7的流程则描述本发明开放性地点识
别符显示方法步骤,于产生开放式地点识别符之后,此文字式的地点识别符可通过媒体传
递、使用者相互传递的方式流通,使用者能于地点识别系统输入此开放式地点识别符达到
传递地点信息的目的。 本发明的地点识别系统于远程使用者联机后,接收使用者输入的地点识别符,并回传于浏览器或特定软件显示使用者指定地点地址(步骤S701),若此使用者成功登入地点识别系统,系统将确认使用者的权限,或是使用者以匿名方式进入地点识别系统,则拥有公共权限。
接着如步骤S703,上述地点识别符可附加个人化信息或/和权限设定,于地点识别系统接收上述地点识别符后,执行译码,可依据其中各地理对象的权重依序将阶层式的开放式地点识别符译码,得出地理坐标和相关资料。再比对数据库(步骤S705),包括读取当中个人化信息与权限设定,同时比对当中地理信息、地点内容与使用者权限,地点识别系统依使用者账号检查该地点识别符是否在此使用者权限范围内(步骤S707),依其权限范围产生地点相关图标与信息(步骤S709),并显示可视的动态或静态的地点描述图标(步骤S711)。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描述的开放式地点识别系统及方法通过文字式的开放式地点识别符传递具有个人化信息与权限的地点信息,其具有阶层式的命名规则与其编码不受一般通用地址的限制,通过使用者认证,则能依使用者账号有不同使用权限,产生具有个人化特色的地点信息。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权利要求
一种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为通过一可个人化与具有权限设定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符描述地点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至少包括有一数据处理手段,处理通过该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所传递或是接收的数据;一网络连接手段,该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利用该网络连接手段连接一网络,至少一个终端计算机则通过该网络连接手段连接该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并用于传递该数据处理手段所处理的数据资料;一地址编译码手段,用于对该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所接收或是传送的地址信息进行编译码,产生描述一指定地点的电子数据,与该开放性地点识别符;以及一数据库单元,储存该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中经该地址编译码手段所编码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符,其中该数据库单元包括有一地理信息数据库,记载一电子地图的图像资料,依照使用者所选择的该指定地点进行组合,形成该指定地点的静态或动态的图像式描述;一地点内容数据库,记载使用者通过一界面输入的个人化信息,设定各该开放性地点识别符的观看权限,提供编解码后产生的内容;以及一使用者数据库,记载各使用者的使用权限,作为对该开放性地点识别符编解码时的权限判断;一比对手段,用以比对经该地址编译码手段处理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符与该数据库单元所储存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符;以及一图示产生手段,针对使用者的请求、该比对手段的结果,依据该开放性地点识别符产生该指定地点的静态或动态的图像式描述。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性地点识别符 为一以阶层式描述地点的编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性地点识别符 由至少一个地理对象所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地理对象 依重要性加权,形成该开放性地点识别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地理对象 以单独或重复的「#」、「*」、「@」、「_」或「」间隔。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地理对象 与个人化信息依权重顺序排列,并以单独或重复的「#」、「*」、「@」、「_」或「」间隔。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信息包括一可 转换为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内部坐标的电子数据、该地点的相关信息与由使用者输入的一 个人化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人化信息由登入 该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的使用者所附加,并建立一数据关联性。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信息还包括一 权限设定。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性地点识别符 包括一地点定位符和一地点称号符。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点称号符由主题文字加描述文字所组成。
12. —种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的识别符产生方法,为应用于通过一地点识别符描述一地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包括有 执行一使用者认证程序;于认证成功后,启动并显示一电子地图式界面;接收一地址信息,至少包括该地点相关而由使用者输入的一个人化信息与一可转换为 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内部坐标的电子数据; 对该地址信息编码; 产生该地点识别符;以及储存至一数据库。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的识别符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地点识别符为一以阶层式描述地点的编码。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的识别符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地点识别符由至少一个地理对象所组成。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的识别符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于 该编码程序中将该至少一个地理对象依重要性加权,形成该地点识别符。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的识别符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至少一个地理对象依权重顺序排列,并以单独或重复的「#」、「*」、「@」、「_」或「」间隔。
17.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的识别符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至少一个地理对象与该个人化信息依权重顺序排列,并以单独或重复的「#」、「*」、「@」、 「_」或「」间隔。
18.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的识别符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于 输入该地址信息时,该个人化信息与该权限设定间建立一数据关联性。
19.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的识别符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开放性地点识别符包括一地点定位符和一地点称号符。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的识别符产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地点称号符由主题文字加描述文字所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放性地点识别系统及识别符产生方法,主要是公开一种可个人化与具有权限设定的开放性地点识别符所描述的地点识别系统,此系统的较佳实施例包括有通过计算机系统执行的数据处理手段,能处理地理信息的来往数据,并通过网络连接手段与多个终端计算机(包括手持装置和电子纸装置)联机,当使用者输入一开放性地点识别符时,通过一地址编译码手段对该地点识别符进行编译码,而其中具有一数据库单元,用于储存系统中经编码的地点识别符,该系统还通过一比对手段比对经编解码的识别符,再以一图示产生手段针对使用者的请求,产生相关的电子地图影像,并配合数据库提供相关信息。
文档编号G06F17/30GK101763346SQ200810178100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3日
发明者林欣昌 申请人:林欣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