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接触点形态的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6579323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接触点形态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接触点形态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触控面板也广泛的运用于手机屏幕、计算
机屏幕、个人数字助理(PDA)屏幕。基本上,触控面板可作为计算机的输入装置用来取代鼠标。而目前触控面板中则以电阻式触控面板的运用最为普遍。
请参照图1A,其所绘示为公知电阻式触控面板的侧视图。在透明玻璃(glass)基板100的表面上形成多个条状铟锡氧化(Indium Tin Oxide,简称ITO)层102;另外,于一透明薄膜(film)110的表面上形成多个条状ITO层112;其中,透明玻璃基板100上的条状ITO层102与透明薄膜110上的条状ITO层112互相垂直。另外,多个透明隔离点(spacer dot)120隔离透明玻璃基板上的条状ITO层102与透明薄膜110上的条状ITO层112,使之不会互相接触0
当使用者以手指或触控笔按压透明薄膜(film)110时,透明薄膜(film)110上的条状ITO层112会变形并接触到透明玻璃基板100上的条状ITO层102。而触控面板的控制电路(未绘示)即可计算出使用者按压的接触点位置。
请参照图1B,其所绘示为公知电阻式触控面板俯视图。举例来说,触控面板10的四周配置四个电极, 一负Y电极Y-、 一正Y电极Y+、 一负X电极X-与一正X电极X+。另外,玻璃基板上的条状ITO层102呈现垂直方向的排列,并且所有的条状ITO层102的二端分别连接至负Y电极Y-与正Y电极Y+;而透明薄膜110上的条状ITO层112呈现水平方向的排列,并且所有的条状ITO层112的二端分别连接至一负X电极X-与一正X电极X+。其中,所有的条状ITO层102、 112均可等效为电阻。另外,控制电路150利用Y-线、Y+线、X-线、X+线各别连接至负Y电极Y-、正Y电极Y+、负X电极X-与正X电极X+。当使用者于触控面板10上产生接触点时,控制电路150可以快速的得知接触点的位置。
请参照图2A,其所绘示为公知电阻式触控面板上检测是否产生接触点的示意图。首先,为了要得知使用者是否有接触触控面板,控制电路(未绘示)会将一电压源Vcc连接至正X电极X+,将接地端连接至负Y电极Y-,将负X电极X-连接至控制电路用以提供电压Va,以及,不连接(open)正Y电极Y+。
很明显地,当使用者未按压触控面板时,上下的条状ITO层并未接触。因此,控制电路可于负X电极X-接收到的电压Va等于电压Vcc,也即,代表尚未有使用者按压触控面板。
当使用者利用触控笔140按压触控面板时,上下的条状ITO层接触于接
触点A。因此,控制电路检测出负X电极X-接收到小于Vcc的电压(& = ),也即,此时即可确定使用者已经按压触控面板,也即控
制电路发现一碰触动作已产生。其中Rz为二个条状ITO层接触时的接触电阻。
请参照图2B,其所绘示为公知电阻式触控面板上计算接触点水平位置的示意图。控制电路得知使用者产生一碰触动作后,控制电路会继续进行接触点位置的计算。为了要得知接触点的水平位置,当控制电路检测出产生接触点A时,控制电路会进行切换动作,将一电压源Vcc连接至正X电极X+,将接地端连接至负X电极X-,将正Y电极Y+连接至控制电路以接收电压Vx,以及,不连接(open)负Y电极Y-。
很明显地,正Y电极Y+上的电压即为V^ ^^。由图2B可知,当接触点A越靠近右侧电压Vx会越高;反之,当接触点A越靠近左侧电压Vx会越低。因此,控制电路可将Vx电压进行模拟转数字转换(analog to digitalconversion)而获得接触点的水平位置。
同理,请参照图2C,其所绘示为公知电阻式触控面板上计算接触点垂直位置的示意图。为了要得知接触点A的垂直位置,当控制电路计算出接触点A的水平位置后,控制电路会再次进行切换动作,将一电压源Vcc连接至正Y电极Y+,将接地端连接至负Y电极Y-,将正X电极X+连接至控制电路以接收电压Vy,以及,不连接(open)负X电极X-。
很明显地,正X电极X+上的电压即为V尸^^i。由图3C可知,当接触点A越靠近上端,电压Vy会越高;反之,当接触点A越靠近下端,电压Vy会越低。因此,控制电路可将Vy电压进行模拟转数字转换(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而获得接触点的垂直位置。
很明显地,上述的触控面板由四个电极(负Y电极、正Y电极、负X电极与正X电极)包围成一个检测区域。另外,图2A用来判断该检测区域是否有产生碰触动作。当产生碰触动作时,控制电路会继续进行图2B与图2C的步骤,用以获得接触点的水平位置与垂直位置。反之,当未产生接触点时,控制电路会持续在图2A的状态并等待碰触动作的产生。
由于上述电阻式触控面板是属于模拟式的触控面板,因此,当使用者同时于触控面板产生多个接触点时,控制电路将无法正确的检测出多个接触点而会计算出一个输出错误的接触点。举例来说,请参照图3,其所绘示为公知电阻式触控面板上产生多个接触点的示意图。此检测区域160由四个电极(未绘示)定义而成。当使用者同时于此检测区域160产生接触点Al与接触点A2。假设接触点Al的水平位置与垂直位置为(xl,yl)而接触点A2的水平位置与垂直位置为(x2,y2),则控制电路会计算出错误的接触点A3,其中A3的水平位置与垂直位置为(,,2^)。
为了能够于电阻式触控面板上检测多个接触点,新的电阻式触控面板的结构被发展出来。请参照图4A,其所绘示为可检测多接触点的电阻式触控面板示意图。其中包括四组(group)电极Xl+~X3+、 Xl~X3-、 Yl+~Y4+、Yl- Y4-。另外,此电阻式触控面板仅将正X (X十group)与负X组(X- group)个别区分为三个电极,而将正Y组(Y十group)与负Y组(Y- group)个别区分为四个电极为例。当然,区分的数目也可以有任何的组合,并不限于图4所示的组合。
于图4A中,正X组(X+group)的三个电极为正X—电极Xl+、正X二电极X2+与正X三电极X3+;负X组(X- group)的三个电极为负X —电极Xl-、负X二电极X2-与负X三电极X3-;正Y组(Y+group)的四个电极为正Y—电极Yl+、正Y二电极Y2+、正Y三电极Y3+与正Y四电极Y4+;负Y组(Y- group)的四个电极为负Y—电极Yl-、负Y二电极Y2-、负Y三电极Y3-与负Y四电极Y4-。很明显地,上述的四组(group)电极可产生12个检测区域。举例来说,正X—电极Xl+、负X—电极Xl-、正Y—电极Yl+、负Y—电极Yl-可形成检测区域Du,其余则依此类推。
另外,多路复用切换电路230连接至所有的电极,并可根据控制电路250的控制信号,选择性地将X+线连接至X+组中部分或全部的电极;X-线连接至X-组中部分或全部的电极;Y+线连接至Y+组中部分或全部的电极;Y-线连接至Y-组中部分或全部的电极。
以下详细介绍可检测多接触点的触控面板的动作。请参照图4B,其所绘示为检测接触点程序时的等效电路。为了要得知使用者是否有于触控面板200上产生碰触动作,控制电路250控制X+线连接至X+组中全部的电极;X-线连接至X-组中全部的电极;Y+线连接至Y+组中全部的电极;Y-线连接至Y-组中全部的电极。另外,控制电路250会进行第一次切换动作,将一电压源Vcc连接至X+线,将接地端连接至Y-线,将X-线的信号作为判断信号,以及,不连接(open)Y+线。此时,控制电路250可以检测触控面板200上所有区域是否有产生碰触动作。其判断方式与图2A相同,不再赘述。
举例来说,当控制电路250得知使用者产生碰触动作(例如接触点Bl)后,控制电路250上的控制信号可控制多路复用切换电路230依序将X-线、X+线、Y-线、Y+线连接至12个检测区域,并检测12个检测区域上是否产生接触点。最后,如图4C所示,于正Y—电极Yl+、负Y—电极Yl-、正X三电极X3+、负X三电极X3-所搭配的检测区域D31上可获得接触点Bl ,并可以计算出接触点B1的水平位置以及垂直位置。而接触点B1位置的计算方式与图2B与图2C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同理,如图5所示,当使用者同时产生多个接触点(例如接触点B1、 B2、B3)时,控制电路250会得知使用者产生碰触动作。而在此时,控制电路250并无法得知使用者产生单一接触点或者多个接触点。
接着,控制电路250上的控制信号可控制多路复用切换电路230将X-线、X+线、Y-线、Y+线依序连接至12个检测区域,并检测12个检测区域上是否产生接触点。最后,可得知检测区域D13、检测区域D31、检测区域D33上各有一个接触点,而控制电路即可计算检测区域Du中接触点B2的位置,检测区域D^中接触点B1的位置,检测区域D34中接触点B3的位置。在某些特定状况下,使用者可能不慎产生多个接触点,而公知可检测多
接触点的触控面板的控制电路也会将多个触控点位置计算出来。请参照图6,当使用者利用触控笔140来操作时,常常会将手指130或手掌135置于触控面板200上。此时,控制电路会计算出多个接触点,然而手掌与手指按压所产生的接触点并非有效的接触点。因此,如何于可检测多接触点的触控面板上,利用控制电路来判断接触点的形态,并进一步的利用接触点的形态来决定有效的接触点以及非有效的接触点即为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一种电阻式触控面板接触点形态的检测方法。此电阻式触控面板上具有多个检测区域。此方法包括下列步
骤于一触控面板上发现有接触动作产生时,获得多个接触点位置;当这些
接触点位于相邻的检测区域时,判断这些接触点可否合并成为一合并接触
点;以及,于这些接触点可合并成为合并接触点时,判断此合并接触点为一第一形态的接触点或者一第二形态的接触点。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阻式触控面板,包括 一第一方向第一电极组,包括m电极; 一第一方向第二电极组,包括m电极; 一第二方向第一电极组,包括n个电极; 一第二方向第二电极组,包括n个电极,其中2m+2n个电极可将该电阻式触控面板区隔为mXn个检测区域; 一多路复用切换电路,连接至所有的2m+2n个电极;以及, 一控制电路,连接至该多路复用切换电路,可于一触碰动作产生后,判断多个接触点是否可合并成为一合并接触点,并且于确认所述多个接触点可合并为一合并接触点时,区分该合并接触点为第一形态的接触点或者第二形态的接触点。
本发明可快速地判断多个接触点是否可合并成为一合并接触点,并且可更进一步的将该合并接触点区分为第一形态的接触点或者第二形态的接触点。
为了使审査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1A所绘示为公知电阻式触控面板的侧视图。图IB所绘示为公知电阻式触控面板俯视图。
图2A所绘示为公知电阻式触控面板上检测是否产生接触点的示意图。
图2B所绘示为公知电阻式触控面板上计算接触点水平位置的示意图。
图2C所绘示为公知电阻式触控面板上计算接触点垂直位置的示意图。
图3所绘示为公知电阻式触控面板上产生多个接触点的示意图。
图4A所绘示为可检测多接触点的电阻式触控面板示意图。
图4B与图4C所绘示为检测接触点程序时的等效电路。
图5所绘示为在电阻式触控面板检测多个接触点的示意图。
图6绘示为使用者于触控面板上操作示意图。
图7A所绘示为利用手指形成接触点的示意图。
图7B所绘示为利用触控笔形成接触点的示意图。
图8所绘示为可检测多接触点的电阻式触控面板示意图。
图9所绘示为区别接触点位置的方法。
图10A 图IOD为各种不同接触点的示意图。
图IIA所绘示为本发明接触点形态的判断方法第一实施例。
图11B所绘示为本发明接触点形态的判断方法第二实施例。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触控面板
100透明玻璃基板102ITO层
110透明薄膜112ITO层
120透明隔离点130手指
140触控笔
150控制电路160检测区域
200触控面板230多路复用切换电路
250控制电路
800 触控面板830多路复用切换电路
850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照图7A,其所绘示为利用手指形成接触点的示意图。利用手指130来压按触控面板时,由于接触面积较大,因此,会使得上下条状ITO层U2、102接触面积较大;同理,利用手掌(palm)产生的接触点也一样会使得上下条状ITO层112、 122接触面积较大。另外,请参照图7B,其所绘示为利用触控笔140形成接触点的示意图。由于触控笔的笔尖面积小,因此利用触控笔来压按触控面板时,上下条状ITO层接触面积会较小。而本发明即利用此特性来判断接触点为第一形态的接触点或者第二形态的接触点,其中,第一形态的接触点为小面积接触点,例如触控笔接触点、尖物接触点、笔尖接触点;第二形态的接触点为大面积接触点,例如手指接触点、手掌接触点。
一般来说,为了能够准确的检测出多个接触点,现今可检测多接触点的电阻式触控面板上必须划分很多的检测区域。换句话说,正X组(X十group)、X组(X- group)、正Y组(Y十group)与负Y组(Y- group)上的电极的长度会很短,使得触控面板上的检测区域增加,而每个检测区域的面积会减小。
请参照图8,其所绘示为可检测多接触点的电阻式触控面板示意图。其中包括四组(group)电极X方向第一电极组(Xl+ Xm+)、 X方向第二电极组(Xl- Xm-)、 Y方向第一电极组(Yl+ Yn+)、 Y方向第二电极组(Yl—Yn-)。因此,整个电阻式触控面板800可区分为mXn个检测区域。
另外,多路复用切换电路830连接至所有的电极,并可根据控制电路850的控制信号,选择性地将X+线连接至X+组中部分或全部的电极;X-线连接至X-组中部分或全部的电极;Y+线连接至Y+组中部分或全部的电极;Y-线连接至Y-组中部分或全部的电极。
另外,当检测区域面积小时,如果以手指或者手掌触碰触控面板时,很容易的就会按压到检测区域的边界,并使得相邻的检测区域同时产生接触点。也即,当多个接触点并非在相邻的检测区域时,则可直接输出多个接触点;反之,当多个接触点在相邻的检测区域时,则必须进一步的判断。
请参照图9,其所绘示为区别接触点位置的方法。当控制电路尚未发现有碰触动作产生时,如步骤S卯1,持续地检测碰触动作。当控制电路发现有碰触动作产生时,如步骤S901,则将计算接触点位置,并获得多个接触点位置,如步骤S902。接着,判断上述接触点是否位于相邻的检测区域,如步骤S903。于步骤S903不成立时,直接输出所述多个接触点位置,如步骤S904;反之,于步骤S903成立时,继续判断所述多个接触点可否合并成为一合并接触点,如步骤S905。
当判定接触点不可合并时,如步骤S905,直接输出所述多个接触点位置,如步骤S904。当判定接触点可合并,如步骤S905时,则输出一合并接触点。
以下根据图10A 图10D的接触点范例来解释图9的流程。其中,图10A与图10B中的接触点无法成为一合并接触点。而图10C与图10D中的接触点可合并成为一合并接触点
如图10A所示,于碰触动作产生时,如步骤S901,控制电路850可计算出检测区域(al)的接触点pl位置、检测区域(M)的接触点p2位置、与检测区域(cl)的接触点p3位置,如步骤S902。由于检测区域(al)、 (bl)、 (cl)不是相邻的检测区域,如步骤S卯,因此,控制电路850可直接输出接触点pl位置、接触点p2位置、接触点p3位置,如步骤S904。
图10B所示,于碰触动作产生时,如步骤S901,控制电路850可计算出检测区域(a2)的接触点p4位置、检测区域(b2)的接触点p5位置。由于检测区域(a2)、 (b2)是相邻的检测区域,如步骤S903,因此,控制电路850继续判断接触点p4与p5是否可合并,如步骤S904。
于判断接触点可否合并步骤,如步骤S904中,可于控制电路中预设一第一临限长度Lthl,并与接触点p4p5的距离比较。当接触点p4p5的距离大于第一临限长度Lthl时,则接触点p4p5不可合并,此时输出接触点p4位置与接触点p5位置,如步骤S904。
图10C的手指接触点910为例。于碰触动作产生时,如步骤S901,控制电路850可计算出检测区域(a3)的接触点p6位置、检测区域(b3)的接触点p7位置。由于检测区域(a3)、 (b3)是相邻的检测区域,如步骤S卯3,因此,控制电路850继续判断接触点p6与p7是否可合并,如步骤S904。
于判断接触点可否合并步骤,如步骤S904中,可于控制电路中预设一第一临限长度Lthl,并与接触点p6p7的距离比较。很明显地,手指接触点910于相邻的检测区域(a3)(b3)上各产生一接触点p6、 p7,而接触点p6p7的距离小于第一临限长度Lthl。因此,接触点p6p7可合并,并输出一合并接触点,如步骤S906。也就是说,假设接触点p6位置为(x6,y6)而接触点p7位置为(x7,y7),则合并接触点的位置为(^1,^1)。
图10C的手指接触点920于相邻的检测区域(c3)(d3)产生接触点p8、 p9,而接触点p8p9的距离小于第一临限长度Lthl 。因此,接触点p8p9可合并,并输出一合并接触点,如步骤S906。也就是说,假设接触点p8位置为(x8,y8)而接触点p9位置为(x9,y9),贝l洽并接触点的位置为(^^, ^|^)。
图10C的手指接触点930于相邻的检测区域(e3)(f3)(g3)产生接触点p10、pll、 p12,而任二接触点的距离均小于第一临限长度Lthl。因此,接触点pl0pllp12可合并,并输出一合并接触点,如步骤S906)。也就是说,假设接触点plO位置为(xlO,ylO)、接触点pll位置为(xll,yll)、接触点pl2位置为(xl2,y12),则合并接触点的位置为(^f^,^f^)。
图10C的手指接触点940于相邻的检测区域(h3)(i3)(j3)(k3)产生接触点
p13、 p14、 p15、 p16,而任二接触点的距离均小于第一临限长度Lthl。因此,
接触点pl3pl4pl5pl6可合并,并输出一合并接触点,如步骤S906。也就是
说,假设接触点p13位置为(xl3,y13)、接触点p14位置为(xl4,y14)、接触点
p15位置为(xl5,y15)、接触点pl6.位置为(xl6,y16),则合并接触点的位置为(Jd3 + xl4 + xl5 + ;d6yl3 +少14 + yl5 + y16 )
同理,^触控笔接触点接触于触控面板的检测区域边界时,并使得相邻的检测区域同时产生接触点。图10D的触控笔接触点960于相邻的检测区域(a4)与检测区域(b4)会生的二接触点位置,此二接触点会非常靠近。很明显地,触控笔接触点960所产生的二接触点的距离小于第一临限长度Lthl。因此,二接触点可合并,并输出一合并接触点,如步骤S906。
图10D的触控笔接触点970于相邻的检测区域(c4)与检测区域(d4)会生的二接触点位置,此二接触点会非常靠近。很明显地,触控笔接触点970所产生的二接触点的距离小于第一临限长度Lthl。因此,二接触点可合并,并输出一合并接触点,如步骤S906。
图10D的触控笔接触点980于相邻的检测区域(e4)、检测区域(f4)与检测区域(g4)会生的三接触点位置,此三接触点会非常靠近。很明显地,触控笔接触点970所产生的任二接触点的距离均小于第一临限长度Lthl。因此,三接触点可合并,并输出一合并接触点,如步骤S906。触点990于相邻的检测区域(h4)、检测区域(i4)、检测区域(j4)与检测区域(k4)会生的四接触点位置,此四接触点会非常靠近。很明显地,触控笔接触点970所产生的任二接触点的距离均小于第一临限长度Lthl。因此,四接触点可合并,并输出一合并接触点,如步骤S906。
于控制电路850产生合并接触点时,控制电路850可进一步的判断合并接触点的形态。请参照图IIA,其所绘示为本发明接触点形态的判断方法第一实施例。当多个接触点确认可合并为一合并接触点,如步骤S1100后,利用所述多个接触点与此合并接触点的距离总和与一第二临限距离Lth2比较。
当所述多个接触点与合并接触点的距离总和小于第二临限长度时,如步骤S1101,则该合并接触点为一第一形态的接触点,如步骤S1102;反之,当所述多个接触点与合并接触点的距离总和大于第二临限长度时,如步骤S1101,则该合并接触点为一第二形态的接触点,如步骤S1103。
因此,本发明于发现有碰触动作产生后,进而获得多个接触点位置。当边界的相邻检测区域上同时被检测出多个接触点时,以这些接触点的数目以及接触点距离来决定这些接触点可否合并成为一合并接触点,并可进一步地判断合并接触点的形态。
另外,判断步骤S1101可利用其他的判断方式来实现。请参照图11B,其所绘示为本发明接触点形态的判断方法第二实施例。步骤S1104利用所述多个接触点之间的距离总和与一第二临限距离Lth2比较。当所述多个接触点之间的距离总和小于第二临限距离Lth2时,如步骤S1104,则该合并接触点为一第一形态的接触点,如步骤S1102;反之,当所述多个接触点之间的距离总和大于第二临限长度时,如步骤S1104,则该合并接触点为一第二形态的接触点,如步骤S1103。
很明显地,由图IOC与图IOD可得知,手指接触点碰触于相邻检测区域的边界时,其接触点之间的距离较长;反之,触控笔接触点碰触于相邻检测区域的边界时,其接触点之间的距离较短。利用此特性来预设一第二临限长度,即可于所述多个接触点可合并成为一合并接触点时进一步地判断该合并接触点的形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与第二实施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接触点形态检测方法。当多个相邻检测区域中产生接触点时,可快速地判断所述多个接触点是否可合并成为一合并接触点。当确认可以成为 一合并接触点后,可更进一步的将该合并接触点区分为第一形态的接触点或 者第二形态的接触点。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 发明,任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 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 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电阻式触控面板的接触点形态检测方法,该电阻式触控面板上具有多个检测区域,包括下列步骤于一触控面板上发现有一接触动作产生时,获得多个接触点;当所述多个接触点位于相邻的检测区域时,判断所述多个接触点可否合并成为一合并接触点;以及于所述多个接触点可合并成为该合并接触点时,判断该合并接触点为一第一形态的接触点或者一第二形态的接触点。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点形态检测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多个接触 点不位于相邻的检测区域时,输出所述多个接触点。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点形态检测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多个接触 点不可合并成为该合并接触点时,输出所述多个接触点。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点形态检测方法,其中于判断所述多个接触 点可否合并成为一合并接触点的步骤中,还包括当所述多个接触点中任二接触点之间的距离小于一第一临限长度时,所 述多个接触点可合并成为该合并接触点。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点形态检测方法,其中于所述多个接触点可 合并成为一合并接触点时的步骤中,还包括获得该合并接触点的位置;计算所述多个接触点与该合并接触点的一距离总和; 当该距离总和小于一第二临限长度时,该合并接触点为该第一形态的接 触点;以及当该距离总和大于该第二临限长度时,该合并接触点为该第二形态的接 触点。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点形态检测方法,其中于所述多个接触点可 合并成为该合并接触点时的步骤中,还包括计算所述多个接触点之间的一距离总和;当该距离总和小于一第二临限长度时,该合并接触点为该第一形态的接 触点;以及当该距离总和大于该第二临限长度时,该合并接触点为该第二形态的接^4点O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点形态检测方法,其中,该第一形态的接触 点为一小面积接触点,且该第二形态的接触点为一大面积接触点。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点形态检测方法,其中,该第一形态的接触 点为一触控笔接触点、 一笔尖接触点或者一尖物接触点;而该第二形态的接 触点为 一手指接触点或者一手掌接触点。
9. 一种电阻式触控面板,包括 一第一方向第一电极组,包括m电极; 一第一方向第二电极组,包括m电极; 一第二方向第一电极组,包括n个电极;一第二方向第二电极组,包括n个电极,其中2m+2n个电极可将该电阻式触控面板区隔为mXn个检测区域;一多路复用切换电路,连接至所有的2m+2n个电极;以及 一控制电路,连接至该多路复用切换电路,当一触碰动作产生后,判断多个接触点是否可合并成为一合并接触点,并且于确认所述多个接触点可合并为一合并接触点时,区分该合并接触点为一第一形态的接触点或者一第二形态的接触点。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阻式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形态的接触点 为一小面积接触点,且该第二形态的接触点为一大面积接触点。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阻式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形态的接触点 为一触控笔接触点、 一笔尖接触点或者一尖物接触点;而该第二形态的接触 点为一手指接触点或者一手掌接触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阻式触控面板及其接触点形态的检测方法。此电阻式触控面板上具有多个检测区域。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于一触控面板上发现有接触动作产生时,获得多个接触点位置;当这些接触点位于相邻的检测区域时,判断这些接触点可否合并成为一合并接触点;以及,于这些接触点可合并成为合并接触点时,判断此合并接触点为一第一形态的接触点或者一第二形态的接触点。本发明可快速地判断多个接触点是否可合并成为一合并接触点,并且可更进一步的将该合并接触点区分为第一形态的接触点或者第二形态的接触点。
文档编号G06F3/045GK101604220SQ200910159768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0日
发明者林洪义 申请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