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90407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影像撷取模块,尤指一种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
背景技术
个人的指纹为一有别于其他人的指纹的独有的生物特征,因此个人指纹应用于个 人密码时,其所具备的安全性非常高。由于电子设备的使用普及与其储存容量的增加,储存 于其内的个人资料的保护更显为重要。因此,以个人指纹作为管制电子设备的开启或使用 的密码,将能够有效地管理个人资料。上述的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计算机主机、和各种计 算机外设等等,其借助于一指纹扫瞄装置来撷取其用户的指纹以进行认证的工作。该指纹 扫瞄装置内的指纹影像被转换成数字指纹信息后,尚需传输至该电子设备的控制器中,才 能发挥其指纹认证的功效。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公知影像撷取模块的示意图。由图中可知,公知影像撷取模 块包括一 电路板P、 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电路板P上的影像传感器S、 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电路 板P上的发光二极管D、一设置于该影像传感器S上方的聚光透镜G、及一设置于该发光二 极管D上方的导光元件T。公知影像撷取模块的影像撷取原理为由该发光二极管D所产 生的光束L通过该导光元件T的导引而形成一投向位于该聚光透镜G上方的物体F的投射 光束L',然后该投射光束L'通过该物体F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该聚光透镜G的反射光束 L〃 ,最后该反射光束L〃穿过该聚光透镜G并且投向该影像传感器S,以用于撷取该物体F 中某一面的影像信息。 于是,发明人有感上述缺失的可改善,且依据多年来从事此方面的相关经验,悉心 观察且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
块,其可省去公知影像撷取模块内的导光元件的使用,以达到简化光学组件的优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可简化光学
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其包括一第一基板单元、一影像撷取单元、一光学成像单元、一第二
基板单元、一发光单元及一外盖单元。其中,该影像撷取单元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
一基板单元上的影像撷取元件。该光学成像单元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影像 撷取单元,其中该光学成像单元具有一遮光本体及一连结于该遮光本体且位于该影像撷取
单元上方的聚光元件,并且该遮光本体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倾斜面。该第二基板单元设置 于该遮光本体的外表面上并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基板单元,其中该第二基板单元具有一设 置于该遮光本体的倾斜面上的倾斜基板。该发光单元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二基板 单元的倾斜基板上的发光元件。该外盖单元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 单元、该第二基板单元及该发光单元,其中该外盖单元内表面具有至少一反射层,并且该外 盖单元的上表面具有一位于该聚光元件上方且提供物体放置其上的透光元件。
5[0007] 借此,由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束通过上述至少一反射层的反射而形成 一投向位于该透光元件上的物体的第一反射光束,然后该第一反射光束通过该物体的反射 而形成一投向该聚光元件的第二反射光束,最后该第二反射光束穿过该聚光元件并且投向 该影像撷取元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可简化光学 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其包括一第一基板单元、一影像撷取单元、一光学成像单元、一第二 基板单元、一发光单元及一外盖单元。其中,该影像撷取单元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
一基板单元上的影像撷取元件。该光学成像单元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影像 撷取单元,其中该光学成像单元具有一遮光本体及一连结于该遮光本体且位于该影像撷取
单元上方的聚光元件,并且该遮光本体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一倾斜面及至少一第二倾斜 面。该第二基板单元设置于该遮光本体的外表面上并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基板单元,其中 该第二基板单元具有一设置于该遮光本体的第一倾斜面上的第一倾斜基板及一设置于该 遮光本体的第二倾斜面上的第二倾斜基板。该发光单元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二基 板单元的第一倾斜基板上的第一发光元件及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二基板单元的第二 倾斜基板上的第二发光元件。该外盖单元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单 元、该第二基板单元及该发光单元,其中该外盖单元内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一反射层及至少 一第二反射层,并且该外盖单元的上表面具有一位于该聚光元件上方且提供物体放置其上 的透光元件。 借此,由该第一发光元件及该第二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束分别通过该第一反射层 及该第二反射层的反射而分别形成两道投向位于该透光元件上的物体的第一反射光束,然 后上述两道第一反射光束分别通过该物体的反射而汇合成一投向该聚光元件的第二反射 光束,最后该第二反射光束穿过该聚光元件并且投向该影像撷取元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可简化光学 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其包括一第一基板单元、一影像撷取单元、一光学成像单元、一第二 基板单元、一发光单元及一外盖单元。其中,该影像撷取单元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 一基板单元上的影像撷取元件。该光学成像单元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影像 撷取单元。该第二基板单元设置于该光学成像单元的外表面上并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基板 单元。该发光单元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二基板单元上的发光元件。该外盖单元设 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单元、该第二基板单元及该发光单元,其中该 外盖单元内表面具有至少一反射层,并且该外盖单元的上表面具有一提供物体放置其上的 透光元件。 借此,由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束通过上述至少一反射层的反射而形成 一投向位于该透光元件上的物体的第一反射光束,然后该第一反射光束通过该物体的反射 而形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的第二反射光束,最后该第二反射光束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 的透光区域并且投向该影像撷取元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可简化光学 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其包括一第一基板单元、一影像撷取单元、一光学成像单元、一外盖 单元、一第二基板单元及一发光单元。该影像撷取单元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一基 板单元上的影像撷取元件。该光学成像单元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影像撷取单元,其中该光学成像单元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反射层。该外盖单元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 元上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单元,其中该外盖单元内表面具有至少一倾斜面,并且该外盖单 元的上表面具有一位于该光学成像单元上方且提供物体放置其上的透光元件。该第二基板 单元设置于该外盖单元的倾斜面上并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基板单元。该发光单元具有至少 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二基板单元上的发光元件。 借此,由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束通过上述至少一反射层的反射而形成 一投向位于该透光元件上的物体的第一反射光束,然后该第一反射光束通过该物体的反射 而形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的第二反射光束,最后该第二反射光束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 并且投向该影像撷取元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可简化光学 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其包括一基板单元、一影像撷取单元、一光学成像单元、一发光单元 及一外盖单元。该影像撷取单元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基板单元上的影像撷取元件。 该光学成像单元设置于该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影像撷取单元,其中该光学成像单元的外 表面具有至少一倾斜面,并且该基板单元的一末端电性地设置于上述至少一倾斜面上。该 发光单元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基板单元的一末端上且位于上述至少一倾斜面上方
的发光元件。该外盖单元设置于该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单元及该发光单元,其 中该外盖单元的上表面具有一位于该光学成像单元上方且提供物体放置其上的透光元件, 并且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束直接投向该透光元件; 借此,该光束通过该物体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的反射光束,最后 该反射光束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并且投向该影像撷取元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包括一基板单元;一影像 撷取单元,其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基板单元上的影像撷取元件;一光学成像单元,其
设置于该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影像撷取单元,其中该光学成像单元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 倾斜面,并且该基板单元的一末端电性地设置于上述至少一倾斜面上;一发光单元,其具有 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基板单元的一末端上且位于上述至少一倾斜面上方的发光元件;以 及一外盖单元,其设置于该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单元及该发光单元,其中该外 盖单元的上表面具有一位于该光学成像单元上方且提供物体放置其上的透光元件,并且上 述至少一发光组件所产生的光束直接投向该透光元件;借此,该光束通过该物体的反射而 形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的反射光束,最后该反射光束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并且投向该 影像撷取元件。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至少可配合该外盖单元内表面的 反射层与设置于该光学成像单元上的发光单元的设计,以使得该影像撷取单元可轻易撷取 一物体中某一面的影像信息。因此,本实用新型可省去公知影像撷取模块内的导光元件的 使用,以达到简化光学组件的优势。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 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 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 以限制。
图1为公知影像撷取模块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的另一种光学成像单元的剖 面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的另一种光学成像单元的剖 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的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的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的第五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以及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的第六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公知]电路板 P影像传感器s发光二极管D聚光透镜 G导光元件 T物体 F光束 L投射光束 L'反射光束 L〃[本实用新型]基板单元 1第一基板单元1影像撷取单元2影像撷取元件20[0043]光学成像单元3遮光本体30聚光元件31透光区域32穿孔H透光体T倾斜面300第一倾斜面300a第二倾斜面300b延伸面301第一延伸面301a第二延伸面301b
8[0054]反射层302第二基板单元4倾斜基板40第一倾斜基板40a第二倾斜基板40b延伸基板41第一延伸基板41a第二延伸基板41b平面基板42第一平面基板42a第二平面基板42b发光单元5发光元件50第一发光元件50a第二发光元件50b外盖单元6反射层60倾斜面600第一反射层60a第二反射层60b透光元件61物体F光束反射光束第一反射光束LI第二反射光束L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 块,其包括一第一基板单元1、一影像撷取单元2、一光学成像单元3、一第二基板单元4、一 发光单元5及一外盖单元6。 其中,该第一基板单元1与该第二基板单元4皆可为电路板。然而,上述该第一基
板单元1与该第二基板单元4皆可为电路板的界定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举凡任何具有
导电轨迹的基板皆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且为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畴。 再者,该影像撷取单元2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1上的影像撷
取元件20 (因此该影像撷取元件20所需要的数量可依据不同的设计需求来做调整),并且
该影像撷取元件20可为一影像传感器。此外,该影像传感器可链接于一分析软件(图未
示),以用于判断所撷取到的影像信息。 另外,该光学成像单元3 (该光学成像单元3具有防杂散光的功能)设置于该第一 基板单元1上并且覆盖该影像撷取单元2,其中该光学成像单元3具有一遮光本体30 (例如 在该遮光本体30的外表面涂上遮光层,即可达到防杂散光的效果)及一连结于该遮光本体 30且位于该影像撷取单元2上方的聚光元件31 (因此该遮光本体30与该聚光元件31可为 一体成型式),并且该聚光元件31可为一用于将光线聚焦的聚光透镜,该遮光本体30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倾斜面300(该倾斜面300可为倾斜平面、倾斜曲面或任意曲面,因此该发 光单元5可以是化学荧光层贴附于该倾斜面300上)。此外,该遮光本体30的外表面具有 至少一从上述至少一倾斜面300向下延伸至该第一基板单元l的延伸面301。因此,通过该 光学成像单元3的使用,以确保该影像撷取单元2只会从特定的方向接收到光源(其它外 来的杂散光会被该光学成像单元3给遮挡掉),而使得该影像撷取单元2能撷取到较精确的 影像信息。 再者,该第二基板单元4设置于该遮光本体30的外表面上并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 基板单元1。举例来说,该第二基板单元4具有一设置于该遮光本体30的倾斜面300上的 倾斜基板40,另外该第二基板单元4更进一步具有一从该倾斜基板40向下延伸且设置于该 延伸面301上的延伸基板41及一从该延伸基板41向外弯折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基板单元 1的平面基板42。 另外,该发光单元5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二基板单元4的倾斜基板40上 的发光元件50,并且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50可为一发光二极管。然而,上述发光二极管的 界定只是用来举例而已,凡任何的发光元件皆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 此外,该外盖单元6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1上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单元3、该第 二基板单元4及该发光单元5,其中该外盖单元6内表面具有至少一反射层60,并且该外盖 单元6的上表面具有一位于该聚光元件31上方且提供物体F放置其上的透光元件61 (例 如透明玻璃)。换言之,用户可将该物体F中欲感测的那一面(例如手指的指纹)放置于 该透光元件61上,以进行那一面的影像感测。另外,依据不同的设计需求,上述至少一反射 层60可为一贴附于该外盖单元6内表面上的反射元件或为一涂布于该外盖单元6内表面 上的反射镀膜。 借此,由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50所产生的光束L通过上述至少一反射层60的反 射而形成一投向位于该透光元件61上的物体F的第一反射光束Ll,然后该第一反射光束 Ll通过该物体F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该聚光元件31的第二反射光束L2,最后该第二反射 光束L2穿过该聚光元件31并且投向该影像撷取元件20,以用于撷取该物体F中某一面的 影像信息。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 块,其包括一第一基板单元1、一影像撷取单元2、一光学成像单元3、一第二基板单元4、一 发光单元5及一外盖单元6。 由图2与图3的比较可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该遮光本体 30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一倾斜面300a及至少一第二倾斜面300b,该第二基板单元4具 有一设置于该遮光本体30的第一倾斜面300a上的第一倾斜基板40a及一设置于该遮光本 体30的第二倾斜面300b上的第二倾斜基板40b,该发光单元5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 第二基板单元4的第一倾斜基板40a上的第一发光元件50a及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二 基板单元4的第二倾斜基板40b上的第二发光元件50b,并且该外盖单元6内表面具有至少 一第一反射层60a及至少一第二反射层60b。 其中,该遮光本体30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从该第一倾斜面300a向下延伸至该第 一基板单元1的第一延伸面301a,并且该第二基板单元4具有一从该第一倾斜基板40a向 下延伸且设置于该第一延伸面301a上的第一延伸基板41a及一从该第一延伸基板41a向外弯折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基板单元l的第一平面基板42a。另外,该遮光本体30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从该第二倾斜面300b向下延伸至该第一基板单元1的第二延伸面301b,并且该第二基板单元4具有一从该第二倾斜基板40b向下延伸且设置于该第二延伸面301b上的第二延伸基板41b及一从该第二延伸基板41b向外弯折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基板单元1的第二平面基板42b。 另外,该第一发光元件50a及该第二发光元件50b皆可为发光二极管。该第一反射层60a可为一贴附于该外盖单元6内表面上的第一反射元件或为一涂布于该外盖单元6内表面上的第一反射镀膜,并且该第二反射层60b可为一贴附于该外盖单元6内表面上的第二反射元件或为一涂布于该外盖单元6内表面上的第二反射镀膜。 借此,由该第一发光元件50a及该第二发光元件50b所产生的光束L分别通过该第一反射层60a及该第二反射层60b的反射而分别形成两道投向位于该透光元件61上的物体F的第一反射光束LI ,然后上述两道第一反射光束LI分别通过该物体F的反射而汇合成一投向该聚光元件31的第二反射光束L2,最后该第二反射光束L 2穿过该聚光元件31并且投向该影像撷取元件20,以用于撷取该物体F中某一面的影像信息。[0089] 请参阅图4A及图4B所示,当然本实用新型亦可省略该聚光元件31的使用,而以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透光区域32来取代。例如在图4A中,该透光区域32为一单纯穿孔H ;或者,在第四B可中,该透光区域32为一填入穿孔H内的透光体T。因此,上述第二反射光束L2可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透光区域32并且投向该影像撷取元件20。[0090] 请参阅图5所示,第三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第三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50所产生的光束L可直接投向该透光元件61 。借此,该光束L通过该物体F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反射光束L',最后该反射光束L'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3并且投向该影像撷取元件20。 请参阅图6所示,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第四实施例中,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反射层302。该外盖单元6内表面具有至少一倾斜面600。该第二基板单元4设置于该外盖单元6的倾斜面600上并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基板单元1。借此,由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50所产生的光束L通过上述至少一反射层302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位于该透光元件61上的物体F的第一反射光束LI (该光束L如虚线所示亦可直接投向位于该透光元件61上的物体F),然后该第一反射光束L1通过该物体F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第二反射光束L2,最后该第二反射光束L 2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3并且投向该影像撷取元件2。 请参阅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其包括一基板单元1、一影像撷取单元2、一光学成像单元3、一发光单元5及一外盖单元6。该影像撷取单元2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基板单元1上的影像撷取元件20。该光学成像单元3设置于该基板单元1上并且覆盖该影像撷取单元2,其中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倾斜面300,并且该基板单元1的一末端电性地设置于上述至少一倾斜面300上。该发光单元5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基板单元1的一末端上且位于上述至少一倾斜面300上方的发光元件50。该外盖单元6设置于该基板单元1上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单元3及该发光单元5,其中该外盖单元6内表面具有至少一反射层60,并且该外盖单元6的上表面具有一位于该光学成像单元3上方且提供物体F放置其上的透光元件61。[0093] 借此,由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50所产生的光束L通过上述至少一反射层60的反 射而形成一投向位于该透光元件61上的物体F的第一反射光束Ll,然后该第一反射光束 Ll通过该物体F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第二反射光束L2,最后该第二反 射光束L2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3并且投向该影像撷取元件20。 请参阅图8所示,第六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第六实施例中,上 述至少一发光元件50所产生的光束L可直接投向该透光元件61 。借此,该光束L通过该物 体F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3的反射光束L',最后该反射光束L'穿过该光 学成像单元3并且投向该影像撷取元件2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至少可配合该外盖单元内表面的反射层与设置于该光学成 像单元上的发光单元的设计,以使得该影像撷取单元可轻易撷取一物体中某一面的影像信 息。因此,本实用新型可省去公知影像撷取模块内的导光元件的使用,以达到简化光学组件 的优势。 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所有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凡合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 精神与其类似变化的实施例,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中,任何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可轻易思及变化或修改皆可涵盖在以下本案权利要求的范围。
1权利要求一种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板单元;一影像撷取单元,其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上的影像撷取元件;一光学成像单元,其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影像撷取单元,其中该光学成像单元具有一遮光本体及一连结于该遮光本体且位于该影像撷取单元上方的聚光元件,并且该遮光本体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倾斜面;一第二基板单元,其设置于该遮光本体的外表面上并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基板单元,其中该第二基板单元具有一设置于该遮光本体的倾斜面上的倾斜基板;一发光单元,其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二基板单元的倾斜基板上的发光元件;以及一外盖单元,其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单元、该第二基板单元及该发光单元,其中该外盖单元内表面具有至少一反射层,并且该外盖单元的上表面具有一位于该聚光元件上方且提供物体放置其上的透光元件;借此,由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束通过上述至少一反射层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位于该透光元件上的物体的第一反射光束,然后该第一反射光束通过该物体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该聚光元件的第二反射光束,最后该第二反射光束穿过该聚光元件并且投向该影像撷取元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遮光本体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从上述至少一倾斜面向下延伸至该第一基板单元的延伸面,并且该第二 基板单元具有一从该倾斜基板向下延伸且设置于该延伸面上的延伸基板及一从该延伸基板向外弯折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基板单元的平面基板。
3. —种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基板单元;一影像撷取单元,其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上的影像撷取元件; 一光学成像单元,其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影像撷取单元,其中该光学 成像单元具有一遮光本体及一连结于该遮光本体且位于该影像撷取单元上方的聚光元件,并且该遮光本体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一倾斜面及至少一第二倾斜面;一第二基板单元,其设置于该遮光本体的外表面上并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基板单元, 其中该第二基板单元具有一设置于该遮光本体的第一倾斜面上的第一倾斜基板及一设置 于该遮光本体的第二倾斜面上的第二倾斜基板;一发光单元,其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二基板单元的第一倾斜基板上的第一发 光元件及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二基板单元的第二倾斜基板上的第二发光元件;以及一外盖单元,其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单元、该第二基板单元 及该发光单元,其中该外盖单元内表面具有至少一第一反射层及至少一第二反射层,并且 该外盖单元的上表面具有一位于该聚光元件上方且提供物体放置其上的透光元件;借此,由该第一发光元件及该第二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束分别通过该第一反射层及该 第二反射层的反射而分别形成两道投向位于该透光元件上的物体的第一反射光束,然后上 述两道第一反射光束分别通过该物体的反射而汇合成一投向该聚光元件的第二反射光束, 最后该第二反射光束穿过该聚光元件并且投向该影像撷取元件。
4. 一种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基板单元;一影像撷取单元,其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上的影像撷取元件; 一光学成像单元,其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影像撷取单元; 一第二基板单元,其设置于该光学成像单元的外表面上并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一发光单元,其具有至少一 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二基板单元上的发光元件;以及一外盖单元,其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单元、该第二基板单元 及该发光单元,其中该外盖单元的上表面具有一提供物体放置其上的透光元件,并且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束直接投向该透光元件;借此,该光束通过该物体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的反射光束,最后该反 射光束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的透光区域并且投向该影像撷取元件。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单 元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倾斜面,该第二基板单元具有一设置于该光学成像单元的倾斜面上 的倾斜基板,该光学成像单元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从上述至少一倾斜面向下延伸至该第一 基板单元的延伸面,并且该第二基板单元具有一从该倾斜基板向下延伸且设置于该延伸面 上的延伸基板及一从该延伸基板向外弯折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基板单元的平面基板。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单 元的透光区域为一穿孔。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学成像单 元的透光区域由一穿孔及一填入该穿孔内的透光体所组成。
8. —种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基板单元;一影像撷取单元,其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上的影像撷取元件;一光学成像单元,其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影像撷取单元,其中该光学 成像单元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反射层;一外盖单元,其设置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单元,其中该外盖单元 内表面具有至少一倾斜面,并且该外盖单元的上表面具有一位于该光学成像单元上方且提 供物体放置其上的透光元件;一第二基板单元,其设置于该外盖单元的倾斜面上并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基板单元;以及一发光单元,其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第二基板单元上的发光元件; 借此,由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束通过上述至少一反射层的反射而形成一投 向位于该透光元件上的物体的第一反射光束,然后该第一反射光束通过该物体的反射而形 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的第二反射光束,最后该第二反射光束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并且 投向该影像撷取元件。
9. 一种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单元;一影像撷取单元,其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基板单元上的影像撷取元件;一光学成像单元,其设置于该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影像撷取单元,其中该光学成像 单元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倾斜面,并且该基板单元的一末端电性地设置于上述至少一倾斜 面上;一发光单元,其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基板单元的一末端上且位于上述至少一倾 斜面上方的发光元件;以及一外盖单元,其设置于该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单元及该发光单元,其中该 外盖单元内表面具有至少一反射层,并且该外盖单元的上表面具有一位于该光学成像单元 上方且提供物体放置其上的透光元件;借此,由上述至少一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束通过上述至少一反射层的反射而形成一投 向位于该透光元件上的物体的第一反射光束,然后该第一反射光束通过该物体的反射而形 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的第二反射光束,最后该第二反射光束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并且 投向该影像撷取元件。
10. —种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板单元;一影像撷取单元,其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基板单元上的影像撷取元件; 一光学成像单元,其设置于该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影像撷取单元,其中该光学成像单元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倾斜面,并且该基板单元的一末端电性地设置于上述至少一倾斜面上;一发光单元,其具有至少一电性地设置于该基板单元的一末端上且位于上述至少一倾 斜面上方的发光元件;以及一外盖单元,其设置于该基板单元上并且覆盖该光学成像单元及该发光单元,其中该 外盖单元的上表面具有一位于该光学成像单元上方且提供物体放置其上的透光元件,并且 上述至少一发光组件所产生的光束直接投向该透光元件;借此,该光束通过该物体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该光学成像单元的反射光束,最后该反 射光束穿过该光学成像单元并且投向该影像撷取元件。
专利摘要一种可简化光学组件的影像撷取模块,其包括一第一基板单元、一影像撷取单元、一光学成像单元、一第二基板单元、一发光单元及一外盖单元;第二基板单元设置于光学成像单元的外表面上并电性连接于第一基板单元;发光单元具有一电性地设置于第二基板单元上的发光元件;外盖单元内表面具有至少一反射层;借此,由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束通过反射层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物体的第一反射光束,然后第一反射光束通过物体的反射而形成一投向光学成像单元的第二反射光束,最后第二反射光束穿过光学成像单元的透光区域并且投向影像撷取元件。本实用新型可省去公知影像撷取模块内的导光元件的使用,以达到简化光学组件的优势。
文档编号G06K9/20GK201522711SQ20092017795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5日
发明者许志行, 陈知坚 申请人:海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