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573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面板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尤指一种结合有按键功能的触控面板触控面 板及电子装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苹果计算机的iPhone智能型手机所带起的多点触控显示屏幕的热潮,也逐 渐地蔓延到一般的笔记本电脑及桌面计算机,进而设计出具有多点触控功能显示屏幕的平 板计算机及AI0(ALL IN 0服)触控计算机,藉由其简单而直觉性的操作接口,使得操作者可 以很容易地直接经由显示屏幕的画面上进行画面缩小、放大、旋转、程序的点选及执行或多 媒体档案的播放等操作。请参阅图1所示,是为已知触控计算机的外观示意图。该触控计算机50外观上具 有一触控显示屏幕52、一用以容置该触控显示屏幕的外壳54,以及一延伸至外壳M的机座 56。而为了便于用户能够自行调整屏幕显示设置(OSD,On-Screen Display),以及开关触 控显示屏幕52的电源,现有的普遍性作法是在触控显示屏幕52周缘的外壳M上设置多个 功能键或调整键58,用以提供上述功能的操控及调整,而这些功能键或调整键58则是以机 械式或触控式的按键所构成,而不论是哪一种型式的按键结构皆必须被设置于外壳M上。另外尚有一种普遍的作法则是取消在外壳上设置功能键,而是直接透过手指在触 控显示屏幕上进行操作,亦即当操作者以手指碰触触控显示屏幕上所事先界定的一特定区 域时,即可呼叫出一屏幕显示设置(OSD)的选单并显示在触控显示屏幕上,供操作者于触 控显示屏幕上进行直接性的操作。然而,由于目前的触控计算机在设计上为了进一步求得其在外观上的轻薄小巧, 已渐趋向于做无框的设计,即在无框设计的概念下,以往将功能键设计在外壳上的作法已 不可行,而藉由在触控显示屏幕上呼叫出OSD选单并进行操作屏幕显示设置的方法,虽可 避免实体功能键无法设计的困境,但其必须透过唯一的触控显示屏幕进行操作的方式,将 形成在操作上的不便,例如必须在原有的触控显示屏幕的显示区域中界定出一块区域给予 屏幕显示设置的操作,而牺牲了部分原有可观视或触控的区域。因此,如何使得触控显示 屏幕上可以在不占用原有的触控显示区域下,仍可方便地提供操作者进行屏幕显示设置的 操作,为当前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亟欲努力解决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藉由在一触控面板上分别同 时设置有一第一触控模块及一第二触控模块,其中第一触控模块是用以执行已知触控屏幕 的操作功能,第二触控模块则是用以额外提供执行触控按键的功能,以使得在配置有本实 用新型的触控面板的电子装置,可在全平面式且无边框设置的情况下,提供功能按键的操 作功能,而勿需再藉助边框设置功能按键的机构,或是必须占用原有第一触控模块的感测 区,以额外规划出提供触控按键功能的操作接口。[0007]为了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 有一透明基板,具有一感测区及一环绕于该感测区周缘的遮蔽区;一第一触控模块,设置在该透明基板下表面,其至少包括有多个感应电极,是布设该感测区的该透明基板下表面;多个导线电路,是布设于该遮蔽区的该透明基板下表面,其一端与所述多个感应 电极呈一电性连接;一遮蔽层,是为一不透光的绝缘层,设置于该导线线路下方,用以遮蔽所述多个导 线线路;及一软性电路板,设置于该透明基板的一侧边,并与所述多个导线电路另一端呈一 电性连接;以及一第二触控模块,其包括有一图案层,具有至少一按键图案,设置相对应于该遮蔽区的该触控面板下表面与 该遮蔽层之间;一感应模块,设置于相对应该图案层的该遮蔽层下表面,使得位于该图案层相对 应的该透明基板上表面被碰触时,藉由一电容值变化而产生一感测信号输出;一软性电路板,与该感应模块电性连接,藉以输出该感测信号。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则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有一显示器;一触控面板,是被安装于该显示器前方表面处,其包括一透明基板,具有一感测区及一环绕于该感测区周缘的遮蔽区,使得该显示器位 于该触控面板的感测区后方;一第一触控模块,设置在该透明基板下表面,其至少包括有多个感应电极,是布设该感测区的该透明基板下表面;多个导线电路,是布设于该遮蔽区的该透明基板下表面,其一端与所述多个感应 电极呈一电性连接;一遮蔽层,是为一不透光的绝缘层,设置于该导线线路下方,用以遮蔽所述多个导 线线路;及一软性电路板,设置于该透明基板的一侧边,并与所述多个导线电路另一端呈一 电性连接;以及—第二触控模块,其包括有一图案层,具有至少一按键图案,设置相对应于该遮蔽区的该触控面板下表面与 该遮蔽层之间;一感应模块,设置于相对应该图案层的该遮蔽层下表面,使得位于该图案层相对 应的该透明基板上表面被碰触时,藉由一电容值变化而产生一感测信号输出;一软性电路板,与该感应模块电性连接,藉以输出该感测信号。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有一透明基板,具有一感测区及一环绕于该感测区周缘的遮蔽区;一第一触控模块,设置在该透明基板下表面,其至少包括有[0034]多个感应电极,是布设该感测区的该透明基板下表面;多个导线电路,是布设于该遮蔽区的该透明基板下表面,其一端与所述多个感应 电极呈一电性连接;一遮蔽层,是为一不透光的绝缘层,设置于该导线线路下方,用以遮蔽所述多个导 线线路;及—软性电路板,设置于该透明基板的一侧边,并与所述多个导线电路另一端呈一 电性连接;以及一第二触控模块,其包括有一图案层,是以镂空方式成形在该遮蔽层上,与该遮蔽层同时覆设于该导线线路 下方;一色块层,覆盖于该遮蔽层下方;一感应模块,设置于相对应该图案层的该色块层下表面,使得位于该图案层相对 应的该透明基板上表面被碰触时,藉由一电容值变化而产生一感测信号输出;一软性电路板,与该感应模块电性连接,藉以输出该感测信号。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例则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有一显示器;一触控面板,是被安装于该显示器前方表面处,其包括有—透明基板,具有一感测区及一环绕于该感测区周缘的遮蔽区,使得该显示器位 于该触控面板的感测区后方;一第一触控模块,设置在该透明基板下表面,其至少包括有多个感应电极,是布设该感测区的该透明基板下表面;多个导线电路,是布设于该遮蔽区的该透明基板下表面,其一端与所述多个感应 电极呈一电性连接;一遮蔽层,是为一不透光的绝缘层,设置于该导线线路下方,用以遮蔽所述多个导 线线路;及一软性电路板,设置于该透明基板的一侧边,并与所述多个导线电路另一端呈一 电性连接;以及一第二触控模块,其包括有一图案层,是以镂空方式成形在该遮蔽层上,与该遮蔽层同时覆设于该导线线路 下方;一色块层,覆盖于该遮蔽层下方;一感应模块,设置于相对应该图案层的该色块层下表面,使得位于该图案层相对 应的该透明基板上表面被碰触时,藉由一电容值变化而产生一感测信号输出;一软性电路板,与该感应模块电性连接,藉以输出该感测信号。

图1是已知触控计算机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外观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应用于一电子装置上的方块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剖视图。
附图说明
1 触控面板
10 透明基板
12 感测区
14 遮蔽区
20 第二触控模块
22 图案层
222 按键图案
24 感应模块
242 导电膜
244 信号线路组
246 信号接点
26 软性电路板
262 处理组件
28 色块层
30 第一触控模块
32 遮蔽层
322 图案层
40 电子装置
42 第一驱动模块
44 显示器
46 处理单元
50 触控计算机
52 触控显示屏幕
54 外壳
56 机座
58 功能键或调整键
具体实施方式
兹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图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立体分解 图及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1包括有一透明基板10、一第一触控 模块30及一第二触控模块20,其中该透明基板10是为一透明绝缘的板材,较佳者是以透明玻璃材质所制成,但不限于以透明玻璃材质所制成,该触控面板1可选自为一电阻式触 控面板或一电容式触控面板,而在本实施例中较佳者是选自电容式触控面板。该透明基板 10表面具有一感测区12及一环绕于感测区周缘的遮蔽区14,位在该感测区12的透明基板 10下表面设有该第一触控模块30,请同时参阅图5所示,该第一触控模块30至少分别包括 有多个感应电极(图未示)、多个导线电路(图未示)、一遮蔽层32及一软性电路板(图未 示)。其中该多个感应电极是布设于该感测区12的透明基板10下表面;多个导线线路则 布设于该遮蔽区14的透明基板10下表面,其一端与感应电极呈一电性连接;该遮蔽层32 是为一不透光的绝缘层,设置于该导线线路下方,可由绝缘墨水所构成,用以遮蔽该导线线 路;软性电路板则是设置于透明基板10的一侧边,并与导线电路另一端呈一电性连接。由 于前述的第一触控模块的结构是属已知技术,于此将不再赘述其内容。另请同时配合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主要是位在遮蔽区14的该透明基 板10下表面设置有该第二触控模块20,该第二触控模块20包括有一图案层22、一感应模 块对及一软性电路板26。其中该图案层22具有至少一按键图案222,并以印刷或涂怖方式 设置于遮蔽区14的透明基板10下表面与一遮蔽层32之间,需要注意的是该图案层22所 设置的区域必须回避导线线路所布设的路径,而该遮蔽层32即指第一触控模块的遮蔽层; 该感应模块M则设置在相对应于该图案层22的该遮蔽层32下表面,使得当位于该图案层 22相对应的该透明基板10上表面被使用者碰触时,可以藉由电容值变化而产生一感测信 号输出。该感应模块M包括至少一导电膜242及一信号线路组M4。其中该导电膜242可 选用任一种具有导电性的材质所构成,并铺设在相对应于该图案层22的该遮蔽层32下表 面,用以侦测电容值的变化,以产生该感测信号的输出;该信号线路组244 —端则是连接于 该导电膜对2,另一端则是延伸至该透明基板10边缘处,并形成至少一信号接点M6,而该 信号线路组M4及信号接点246最佳者亦可藉由银浆材质所铺设而成;该软性电路板沈则 与该感应模块M的信号接点M6电性连接,使得该导电膜242经由电容值变化而所产生 的感测信号,可以分别经由该信号线路组244及软性电路板沈传输至外界,其中该软性电 路板洸上并可经由COF (Chip On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技术设置一处理组件洸2, 使得经由信号线路组244传输进来的感测信号,可经由处理组件沈2的处理后再经由软性 电路板26的线路输出,而该处理组件262主要是指一模拟数字转换芯片,俾将所传输进入 的该感测信号由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再输出,以降低噪声的干扰。请配合参阅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应用于一电子装置上的方块示 意图。如图所示,该电子装置40是以一触控计算机为例说明,该电子装置40主要包括有该 触控面板1、一第一驱动模块42、一显示器44及一处理单元46。其中该触控面板1是以全 平面式及无边框方式被安装于该显示器44前方表面处,且显示器44恰好位于触控面板1 的感测区12后方,使得可以经由触控面板1前方穿透过感测区12而观视显示器44所显示 的内容,该显示器44是可指一液晶显示器,而该触控面板1并包括有该第一触控模块30及 第二触控模块20,该第一驱动模块42则电性连接于该第一触控模块30与显示器44之间, 该第二触控模块20则与处理单元46电性连接,且该处理单元46再与显示器44电性连接, 该处理单元46是内设于该电子装置30以执行数据处理及运算的功能。其中第一触控模块30是属于已知触控面板的操作方式,使用者在触控面板1上对已划分的感测区12进行一般性的触控屏幕操作时,所产生的感测信号输出至该第一驱动 模块42进行处理,以便于将第一触控模块30经感测所产生的感测信号进行坐标运算的判 读后,将坐标信号输出至该显示器44上显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在触控面板1上另设置有该第二触控模块20,第二触控模块20是 设置于该透明基板10的遮蔽区14下表面,该第二触控模块20具有该感应模块M及该处 理组件沈2,当用户碰触该触控面板1上所标示的按键图案222时,感应模块M即可在侦测 到电容值的变化后,输出感测信号至该处理组件262进行信号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感测 信号输出至处理单元46作进一步的解析处理后,将最终结果输出至显示器44进行显示。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二触控模块20可以被规划用以执行屏幕显示 设置(0SD),第二触控模块20的图案层22可以包括有多个不同的按键图案222,并以直行、 横列或并列的排列方式设置于触控面板1的遮蔽区14下表面与遮蔽层32之间,每一个按 键图案222可以分别被选定为屏幕显示设置的其中任一选项,例如用以执行色彩值设定、 对比值设定、亮度值设定、画面水平设定、画面垂直设定或电源开关等功能。另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立体 分解图及剖视图。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第二触控模块20中的图案层322是直接以镂空 方式成形在遮蔽层32上,当遮蔽层32覆盖于导线线路下方后,另设置有一色块层观覆盖 于该遮蔽层32下方,该感应模块M则设置在相对应于该图案层322的该色块层观下表 面,使得当位于该图案层322相对应的该透明基板10上表面被使用者碰触时,可以藉由电 容值变化而产生一感测信号输出。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图案层322是以镂空方式形成在遮蔽 层32上,故需要在图案层322下方进一步覆设该色块层观,藉由该色块层观遮蔽位于图案 层322下方的导电膜M2,另一方面则有美化图案层322的作用,使得自镂空处可以显现色 块层观的色泽,因此进一步来说,本实施例可以依据按键图案222的不同特性,而在代表不 同特性及功能的按键图案222下方覆盖不同色彩的色块层观,而达到让使用者可易于辨识 及操控的特性。因此,经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藉由在一触控面板1上同时设置有该 第一触控模块30及该第二触控模块20,其中第一触控模块30是用以执行已知触控屏幕的 操作功能,第二触控模块20则是用以额外提供执行触控按键的功能,使得在配置有本实用 新型触控面板1的电子装置30,即可在全平面式且无边框设置的情况下,提供功能按键的 操作,而勿需再藉助边框设置功能按键的机构,或是必须占用原有第一触控模块30的感测 区12,以额外规划出用以提供执行触控按键功能的操作接口。
10
权利要求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有至少 一透明基板,具有一感测区及一环绕于所述感测区周缘的遮蔽区; 一第一触控模块,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下表面,其至少包括有多个感应电极,是布设所述感测区的所述透明基板下表面;多个导线电路,是布设于所述遮蔽区的所述透明基板下表面,其一端与所述多个感应 电极呈一电性连接;一遮蔽层,是为一不透光的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导线线路下方,用以遮蔽所述多个导线 线路;及一软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边,并与所述多个导线电路另一端呈一电 性连接;以及一第二触控模块,其包括有一图案层,具有至少一按键图案,设置相对应于所述遮蔽区的所述透明基板下表面与 所述遮蔽层之间;一感应模块,设置于相对应所述图案层的所述遮蔽层下表面,使得位于所述图案层相 对应的所述透明基板上表面被碰触时,藉由一电容值变化而产生一感测信号输出; 一软性电路板,与所述感应模块电性连接,藉以输出所述感测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更包括有至少一导电膜,是覆设在相对应于所述图案层的所述遮蔽层下表面,用以侦测电容值 的变化,以产生所述感测信号的输出;及一信号线路组,其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电膜,另一端则是延伸至所述透明基板边缘处,并 形成至少一信号接点,供所述软性电路板与所述信号接点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电路板上设置有一处理组件, 使得经由所述感应模块传输进来的所述感测信号,先经由所述处理组件进行模拟转换数字 信号处理后,再经由所述软性电路板的线路输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是由银浆材质所构成。
5.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有 一显示器;一触控面板,是被安装于所述显示器前方表面处,其包括至少 一透明基板,具有一感测区及一环绕于所述感测区周缘的遮蔽区,使得所述显示器位 于所述触控面板的感测区后方;一第一触控模块,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下表面,其至少包括有 多个感应电极,是布设所述感测区的所述透明基板下表面;多个导线电路,是布设于所述遮蔽区的所述透明基板下表面,其一端与所述多个感应 电极呈一电性连接;一遮蔽层,是为一不透光的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导线线路下方,用以遮蔽所述多个导线 线路;及一软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边,并与所述多个导线电路另一端呈一电 性连接;以及一第二触控模块,其包括有一图案层,具有至少一按键图案,设置相对应于所述遮蔽区的所述透明基板下表面与 所述遮蔽层之间;一感应模块,设置于相对应所述图案层的所述遮蔽层下表面,使得位于所述图案层相 对应的所述透明基板上表面被碰触时,藉由一电容值变化而产生一感测信号输出; 一软性电路板,与所述感应模块电性连接,藉以输出所述感测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更包括有至少一导电膜,是覆设在相对应于所述图案层的所述遮蔽层下表面,用以侦测电容值 的变化,以产生所述感测信号的输出;及一信号线路组,其一端连接于所述导电膜,另一端则是延伸至所述透明基板边缘处,并 形成至少一信号接点,供所述软性电路板与所述信号接点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电路板上设置有一处理组件, 使得经由所述感应模块传输进来的所述感测信号,先经由所述处理组件进行模拟转换数字 信号处理后,再经由所述软性电路板的线路输出。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是由银浆材质所构成。
9.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有至少 一透明基板,具有一感测区及一环绕于所述感测区周缘的遮蔽区; 一第一触控模块,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下表面,其至少包括有多个感应电极,是布设所述感测区的所述透明基板下表面;多个导线电路,是布设于所述遮蔽区的所述透明基板下表面,其一端与所述多个感应 电极呈一电性连接;一遮蔽层,是为一不透光的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导线线路下方,用以遮蔽所述多个导线 线路;及一软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边,并与所述多个导线电路另一端呈一电 性连接;以及一第二触控模块,其包括有一图案层,是以镂空方式成形在所述遮蔽层上,与所述遮蔽层同时覆设于所述导线线 路下方;一色块层,覆盖于所述遮蔽层下方;一感应模块,设置于相对应所述图案层的所述色块层下表面,使得位于所述图案层相 对应的所述透明基板上表面被碰触时,藉由一电容值变化而产生一感测信号输出; 一软性电路板,与所述感应模块电性连接,藉以输出所述感测信号。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有一显示器;一触控面板,是被安装于所述显示器前方表面处,其包括有至少 一透明基板,具有一感测区及一环绕于所述感测区周缘的遮蔽区,使得所述显示器位 于所述触控面板的感测区后方;一第一触控模块,设置在所述透明基板下表面,其至少包括有 多个感应电极,是布设所述感测区的所述透明基板下表面;多个导线电路,是布设于所述遮蔽区的所述透明基板下表面,其一端与所述多个感应电极呈一电性连接;一遮蔽层,是为一不透光的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导线线路下方,用以遮蔽所述多个导线 线路;及一软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边,并与所述多个导线电路另一端呈一电 性连接;以及一第二触控模块,其包括有一图案层,是以镂空方式成形在所述遮蔽层上,与所述遮蔽层同时覆设于所述导线线 路下方;一色块层,覆盖于所述遮蔽层下方;一感应模块,设置于相对应所述图案层的所述色块层下表面,使得位于所述图案层相 对应的所述透明基板上表面被碰触时,藉由一电容值变化而产生一感测信号输出; 一软性电路板,与所述感应模块电性连接,藉以输出所述感测信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及电子装置,该触控面板上同时设置有一第一触控模块及一第二触控模块,其中第一触控模块是用以执行已知触控屏幕的操作功能,第二触控模块则是用以额外提供执行触控按键的功能,第二触控模块是设置于触控面板的透明基板的遮蔽区下表面,第二触控模块并具有一感应模块及一处理组件,当用户碰触至触控面板上所标示的按键图案时,感应模块即可在侦测到电容值的变化后,输出一感测信号至该处理组件进行信号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感测信号输出至一处理单元作进一步的解析处理后,将最终结果输出至显示器进行显示。
文档编号G06F3/041GK201876850SQ201020552600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8日
发明者秘琮翔, 黄明祥 申请人:展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