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5608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码键盘装置,特别是一种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密码锁键盘装置,容易被盗贼破解密码,直接影响到防盗门以及保险柜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利用薄膜开关与磁流体开关组合改善电子密码锁的防盗性能。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由薄膜键盘与磁流体键盘组合构成,薄膜键盘位于磁流体键盘的上方。薄膜键盘设有薄膜开关,薄膜开关由外按键、上金属薄膜、第一金属触点、第二金属触点以及触点底板构成;磁流体键盘设有磁流体开关, 磁流体开关由内按键、下金属薄膜、与磁流体浮动装置构成;磁流体浮动装置由密封容器、 电磁线圈、磁流体以及浮动件构成,薄膜开关设有第一线插头,薄膜开关的上金属薄膜、第一金属触点以及第二金属触点通过第一组开关线与第一线插头连接;磁流体开关设有第二线插头,磁流体开关的下金属薄膜、第三金属触点以及第四金属触点通过第二组开关线与第二线插头连接;磁流体开关的电磁线圈通过第三组控制线与第三线插头连接。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使用时,利用薄膜开关的外按键输入第一组电子密码给电子密码锁的控制器,打开第一组电子密码;第一组电子密码打开后,控制器通过第三组控制线输出控制电源给磁流体开关的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产生磁场使密封容器内的磁流体被磁化,使磁流体的比重增加到大于浮动件的比重,使浮动件的浮动底板上升,使设于浮动底板的第三金属触点以及第四金属触点到下金属薄膜的距离小于内按键的行程;再按下联动的外按键与内按键,使下金属薄膜与设于浮动底板的第三金属触点以及第四金属触点接触, 利用联动的外按键与内按键输入第二组电子密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打开电子密码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设有薄膜开关以及磁流体开关,电子密码锁设有两组电子密码,第一组电子密码通过薄膜开关控制解码,第二组电子密码通过磁流体开关控制解码,提高了电子密码锁的防盗性能。


图1是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图1所示的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结构示意图,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由薄膜键盘1与磁流体键盘2组合构成,薄膜键盘1位于磁流体键盘2的上方。薄膜键盘1设有薄
4膜开关3,薄膜开关3由外按键4、上金属薄膜5、第一金属触点6、第二金属触点7以及触点底板31构成,上金属薄膜5位于外按键4的下方,上金属薄膜5与外按键4连接在一起,第一金属触点6以及第二金属触点7设于触点底板31上;磁流体键盘2设有磁流体开关9, 磁流体开关9由内按键8、下金属薄膜10、与磁流体浮动装置11构成;磁流体浮动装置11 由密封容器12、电磁线圈13、磁流体14以及浮动件15构成,电磁线圈13套于密封容器12 的外表面上,浮动件15与密封容器12动配合密封连接;浮动件15由浮动底板16、内浮体 17、第三金属触点18以及第四金属触点19构成,第三金属触点18以及第四金属触点19设于浮动底板16上;浮动底板16与内浮体17连接为一体,内浮体17位于密封容器12内,浮动底板16位于密封容器12外;磁流体开关9的下金属薄膜10位于内按键8的下方,下金属薄膜10与内按键8连接在一起,第三金属触点18以及第四金属触点19位于下金属薄膜 10的下方,外按键4设有连接件30与内按键8连接。所述的薄膜开关3设有多个,所述的磁流体开关9设有多个,薄膜开关3与磁流体开关9的个数相同,每个磁流体开关9均设于薄膜开关3的下方。为了使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与电子密码锁的控制器连接,薄膜开关3设有第一线插头20,薄膜开关3的上金属薄膜5、第一金属触点6以及第二金属触点7通过第一组开关线21与第一线插头20连接;磁流体开关9设有第二线插头23,磁流体开关9的下金属薄膜10、第三金属触点18以及第四金属触点19通过第二组开关线M与第二线插头23连接;磁流体开关9的电磁线圈13通过第三组控制线25与第三线插头沈连接。为了使内浮体17下沉于磁流体14内,所述的磁流体14的比重比内浮体17的比重小,内浮体17下沉于磁流体14的底部。外按键4、触点底板31、内按键8以及浮动底板 16由绝缘材料制造;密封容器12由非铁磁材料制造,磁流体14与内浮体17由不互相溶解的材料制造。为了利用薄膜开关3的外按键4以及磁流体开关9的内按键8进行两次解码,薄膜开关3的上金属薄膜5到第一金属触点6以及第二金属触点7的距离小于外按键4的行程,按下外按键4时,上金属薄膜5与第一金属触点6以及第二金属触点7接触;外按键4 的行程与内按键8的行程相同,磁流体开关9的第三金属触点18以及第四金属触点19到下金属薄膜10的距离大于薄膜开关3的内按键8的行程;在第一道电子密码未解开前,磁流体开关9的浮动件15的内浮体17位于密封容器12的底部,按下外按键4以及内按键8, 下金属薄膜10与第三金属触点18以及第四金属触点19不接触;第一道电子密码解开后, 控制器输出控制电源给磁流体开关9的电磁线圈13,电磁线圈13产生磁场使密封容器12 内的磁流体14被磁化,使磁流体14的比重增加到大于浮动件15的比重,使浮动件15的浮动底板16上升,使设于浮动底板16的第三金属触点18以及第四金属触点19到下金属薄膜10的距离小于内按键8的行程;按下外按键4以及内按键8,下金属薄膜10与第三金属触点18以及第四金属触点19接触,利用联动的外按键4与内按键8输入第二组电子密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打开电子密码锁。为了将薄膜开关3与磁流体开关9组合在一起,磁流体密码按键设有面板27、薄膜开关底板观、内板22以及磁流体开关底板四,面板27、薄膜开关底板观、内板22以及磁流体开关底板四由塑料制造,面板27与薄膜开关底板观复合为一整体,薄膜开关底板观与内板22复合为一整体,内板22与磁流体开关底板四复合为一整体;外按键4设于面板27
5上,外按键4与面板27连成一体;内按键8设于内板22上,薄膜开关底板观的底部,内按键8内板22连成一体;磁流体开关9固定于磁流体开关底板四内,磁流体开关9与磁流体开关底板四连成一体。为了保证磁流体开关9正常工作,磁流体密码按键水平安装,面板27以及内板22 与地平线平行,外按键4与面板27平行,内按键8与内板22平行,薄膜开关3的第一线插头20、磁流体开关9的第二线插头23以及磁流体开关9的第三线插头沈与电子密码锁的控制器连接。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使用时,薄膜开关 3的第一线插头22、磁流体开关9的第二线插头23以及磁流体开关9的第三线插头沈与电子密码锁的控制器连接;电子密码锁设有两组电子密码,第一组电子密码通过薄膜开关 3控制解码,第二组电子密码通过磁流体开关9控制解码。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第一组电子密码锁住第二组电子密码,使用时,利用薄膜开关3的外按键4向控制器输入第一组电子密码,如果第一组电子密码输入错误,磁流体开关9的下金属薄膜10与三金属触点18以及第四金属触点19不能接触,利用磁流体开关9阻止第二组电子密码的输入,磁流体密码锁键盘不能向控制器输出第二组电子密码,由于盗贼不知第一组密码的数字,也不知第一组密码的个数,同时,第一组密码以及第二组密码均由薄膜开关3的外按键4操作,因此盗贼难以破解密码。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按下薄膜开关3的外按键4,使上金属薄膜5与第一金属触点6及第二金属触点7接触后分开,利用薄膜开关3的外按键4 输入第一组电子密码给电子密码锁的控制器,打开第一组电子密码,控制器通过第三组控制线25输出控制电源给磁流体开关9的电磁线圈13,电磁线圈13产生磁场使密封容器12 内的磁流体14被磁化,使磁流体14的比重增加到大于浮动件15的比重,使浮动件15的浮动底板16上升,使设于浮动底板16的第三金属触点18以及第四金属触点19到下金属薄膜10的距离小于内按键8的行程;第一道电子密码打开后,磁流体开关9的浮动底板16上升,按下联动的外按键4与内按键8,下金属薄膜10与设于浮动底板16的第三金属触点18 以及第四金属触点19接触后分开,利用联动的外按键4与内按键8输入第二组电子密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打开电子密码锁。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的工作原理是薄膜开关3设有多个,每个薄膜开关3设有一个外按键4,每个外按键4设定一个密码数,第一组电子密码由不同的外按键4的数字构成,第一组密码信号由多个外按键4操作输入到控制器;磁流体开关9设有多个,每个磁流体开关9设定一个内按键8,每个内按键8设定一个密码数,薄膜开关3与磁流体开关9的个数相同,每个磁流体开关9均设于薄膜开关3的下方,外按键4与内按键8的个数相同, 第二组电子密码由不同的外按键4的数字构成,第二组电子密码信号由多个薄膜开关3的外按键4操作带动多个磁流体开关9的内按键8输入控制器。
权利要求
1.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由薄膜键盘(1)与磁流体键盘(2) 组合构成,薄膜键盘(1)位于磁流体键盘O)的上方薄膜键盘(1)设有薄膜开关(3),薄膜开关(3)由外按键G)、上金属薄膜(5)、第一金属触点(6)、第二金属触点(7)以及触点底板(31)构成;磁流体键盘(2)设有磁流体开关(9),磁流体开关(9)由内按键(8)、下金属薄膜(10)、与磁流体浮动装置(11)构成;磁流体浮动装置(11)由密封容器(1 、电磁线圈(13)、磁流体(14)以及浮动件(15)构成,电磁线圈(13)套于密封容器(12)的外表面上,浮动件(15)与密封容器(12)动配合密封连接;浮动件(15)由浮动底板(16)、内浮体 (17)、第三金属触点(18)以及第四金属触点(19)构成,第三金属触点(18)以及第四金属触点(19)设于浮动底板(16)上;外按键(4)设有连接件(30)与内按键(8)连接;薄膜开关(3)设有第一线插头(20),薄膜开关C3)的上金属薄膜(5)、第一金属触点(6)以及第二金属触点(7)通过第一组开关线与第一线插头00)连接;磁流体开关(9)设有第二线插头(23),磁流体开关(9)的下金属薄膜(10)、第三金属触点(18)以及第四金属触点(19) 通过第二组开关线04)与第二线插头03)连接;磁流体开关(9)的电磁线圈(13)通过第三组控制线05)与第三线插头0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的工作原理是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使用时,薄膜开关(3)的第一线插头(22)、磁流体开关(9)的第二线插头03)以及磁流体开关(9)的第三线插头06)与电子密码锁的控制器连接;电子密码锁设有两组电子密码,第一组电子密码通过薄膜开关C3)控制解码,第二组电子密码通过磁流体开关(9)控制解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第一组电子密码锁住第二组电子密码,使用时,利用薄膜开关 (3)的外按键向控制器输入第一组电子密码,如果第一组电子密码输入错误,磁流体开关(9)的下金属薄膜(10)与三金属触点(18)以及第四金属触点(19)不能接触,利用磁流体开关(9)阻止第二组电子密码的输入,磁流体密码锁键盘不能向控制器输出第二组电子密码,由于盗贼不知第一组密码的数字,也不知第一组密码的个数,同时,第一组密码以及第二组密码均由薄膜开关(3)的外按键(4)操作,因此盗贼难以破解密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按下薄膜开关(3)的外按键G),使上金属薄膜(5)与第一金属触点(6)及第二金属触点(7)接触后分开,利用薄膜开关(3)的外按键(4)输入第一组电子密码给电子密码锁的控制器,打开第一组电子密码,控制器通过第三组控制线 (25)输出控制电源给磁流体开关(9)的电磁线圈(13),电磁线圈(13)产生磁场使密封容器(1 内的磁流体(14)被磁化,使磁流体(14)的比重增加到大于浮动件(1 的比重,使浮动件(1 的浮动底板(16)上升,使设于浮动底板(16)的第三金属触点(18)以及第四金属触点(19)到下金属薄膜(10)的距离小于内按键⑶的行程;第一道电子密码打开后, 磁流体开关(9)的浮动底板(16)上升,按下联动的外按键(4)与内按键(8),下金属薄膜(10)与设于浮动底板(16)的第三金属触点(18)以及第四金属触点(19)接触后分开,利用联动的外按键(4)与内按键(8)输入第二组电子密码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打开电子密码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的工作原理是薄膜开关(3)设有多个,每个薄膜开关(3)设有一个外按键G),每个外按键(4)设定一个密码数,第一组电子密码由不同的外按键(4)的数字构成,第一组密码信号由多个外按键(4)操作输入到控制器;磁流体开关(9)设有多个,每个磁流体开关 (9)设定一个内按键(8),每个内按键(8)设定一个密码数,薄膜开关C3)与磁流体开关(9) 的个数相同,每个磁流体开关(9)均设于薄膜开关(3)的下方,外按键(4)与内按键(8)的个数相同,第二组电子密码由不同的外按键的数字构成,第二组电子密码信号由多个薄膜开关(3)的外按键(4)操作带动多个磁流体开关(9)的内按键(8)输入控制器。
全文摘要
磁流体密码锁键盘装置由薄膜键盘与磁流体键盘组合构成,薄膜键盘位于磁流体键盘的上方,薄膜键盘设有薄膜开关,薄膜开关由外按键、上金属薄膜、第一金属触点、第二金属触点以及触点底板构成,磁流体浮动装置由密封容器、电磁线圈、磁流体以及浮动件构成,磁流体密码锁键盘与电子密码锁的控制器连接;电子密码锁设有两组电子密码,第一组电子密码通过薄膜开关控制解码,第二组电子密码通过磁流体开关控制解码,提高了电子密码锁的防盗性能。
文档编号G06F3/02GK102156543SQ20111006277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7日
发明者林智勇 申请人:林智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