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57814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不需架桥结构的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传统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主要是在形成透明导电层后再加上绝缘层,最后,再加上金属层以区分X与Y线路,并由金属层当作架桥结构或桥接膜层,以使X或是Y线路的各个交叉处可串联连接,如中国台湾第M378433号新型专利所公开的内容。然而,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在于必须增加绝缘层以及金属层的光罩数以形成所需 的架桥结构或桥接膜层,增加制作成本,而且当绝缘状况不佳时,会导致X与Y线路发生短路,使得整个电容式触控面板的触控功能失效。此外,架桥结构或桥接膜层很容易发生断裂,导致产品的良率大幅降低。因此,需要一种不需架桥结构或或桥接膜层的触控面板单面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且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包括基板、遮蔽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绝缘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其中遮蔽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绝缘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由下而上依序堆栈在基板上,第一透明导电层具有多个第一图案而第二透明导电层具有多个第二图案。遮蔽层用以遮蔽入射光,且具有遮蔽图案,以使得部分的第一透明导电层接触基板。所述第一图案为相互分离且配置成平行于第一方向,而所述第二图案为相互分离且配置成平行于第二方向,且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相互交错并以绝缘层隔开,因此,在第一图案与第二图案的交错处形成电容,可按压以改变电容值,藉以提供电容式触控面板功能。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可为锐角、直角或钝角。每个第一图案包括多个第一本体部以及多个第一连接部,且相邻的第一本体部是以相对应的第一连接部相连,也就是第一本体部以及第一连接部为交替连接。每个第二图案包括多个第二本体部以及多个第二连接部,且相邻的第二本体部是以相对应的第二连接部相连,也就是第二本体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为交替连接。第二连接部位于相对应的第一连接部之上,并以绝缘层相互隔开。第一及第二本体部的形状可为方形、矩形、菱形、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而第一及第二连接部的形状可为长条形。因此,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可不需架桥结构而直接利用不同透明导电层以实现触控面板所需的电容,进而提供触控功能,可减少结构的复杂性,改善使用上的可靠度。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单面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遮蔽层,且遮蔽层具有遮蔽图案,并曝露出部分的基板;在遮蔽层以及曝露的基板上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且第一透明导电层具有多个第一图案,其中所述第一图案分离且平行于第一方向;在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形成绝缘层;以及在绝缘层上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层,且第二透明导电层具有多个第二图案,其中所述第二图案分离且平行于第二方向,而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所述第一图案相对于所述第二图案而交错配置,且第一图案及第二图案的交错处因绝缘层分隔开而形成触控面板所需的电容。因此,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可以减少光罩数,而且绝缘层为全面性,可避免因蚀刻或曝光不佳而发生短路。


图I为本发明触控面板单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触控面板单面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触控面板单面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触控面板单面结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本发明触控面板单面结构的制作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配合说明书附图及组件符号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参阅图1,为本发明触控面板单面结构的示意图。如图I所示,本发明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包括基板10、遮蔽层20、第一透明导电层30、绝缘层40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50,其中基板10可为玻璃板所构成,且遮蔽层20、第一透明导电层30、绝缘层40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50依序由下而上堆栈在基板10上,用以提供触控功能,且基板10下方可配置显示装置(图未示出),比如液晶、电浆、电致发光或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藉以显示影像。遮蔽层20由不透光的材质构成,比如黑色材料,用以遮蔽由基板10下方的显示装置所发射出的光线,且遮蔽层20具有遮蔽图案,用以曝露出部分的基板10。第一透明导电层30在遮蔽层20以及曝露的基板10上形成,而绝缘层40覆盖住第一透明导电层30,且在绝缘层40上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层50。第一透明导电层30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50可由铟锡氧化物(ITO)构成,而绝缘层40可由二氧化硅(SiO2)构成。为清楚说明发明的特征,请配合参阅图2以及图3,分别为本发明触控面板单面结构的俯视图以及局部放大图,其中第一透明导电层30具有多个第一图案,相互分离且配置成平行于第一方向X,而第二透明导电层50具有多个第二图案,相互分离且配置成平行于第二方向Y,且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之间具有一夹角,可为锐角、直角或钝角,而图中是以直角当作示性实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所述第一图案与所述第二图案相互交错并以绝缘层40隔开,比如第二图案中的区域A。每个第一图案包括多个第一本体部32以及多个第一连接部34,且相邻的第一本体部32是以相对应的第一连接部34相连,也就是第一本体部32以及第一连接部34为交替连接。每个第二图案包括多个第二本体部52以及多个第二连接部54,且相邻的第二本体部52是以相对应的第二连接部54相连,也就是第二本体部52以及第二连接部54为交替连接。第二连接部54位于相对应的第一连接部34之上,且第一连接部34及第二连接部54位于第一图案与第二图案的交错处,并以绝缘层40 (如图I所示)相互隔开,因此,第一连接部34、绝缘层40及第二连接部54形成电容,可按压第二连接部54以改变电容值,藉以提供电容式触控面板功能。上述第一本体部32及第二本体部52的形状可为方形、矩形、菱形、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而第一连接部34及第二连接部54的形状可为长条形。参阅图4,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触控面板单面结构的示意图。图4的触控面板单面结构类似于图I的结构,主要差异在于图4的结构中额外增加缓冲层60,该缓冲层60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30的下方,且位于遮蔽层20以及曝露的基板10的上方。缓冲层60由抗反射材料构成而当作抗反射层,用以减轻对下方显示装置所发射的发射光或影像的反射率,因而增加穿透率。此外,上述的缓冲层60也可用与绝缘层40的相同材料所构成的另一绝缘层。图I及图4的结构可进一步包括外部连接线路层(图未示出),形成于第二透明导电层50上,用以连接外部组件(图未示出),且外部连接线路层可由导电材料构成,比如银线。本发明触控面板单面结构的特点在于,不需架桥结构,而是在第一透明导电层及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的交错部分直接以位于同一层的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图案,并由位于同一层的第二连接部直接连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第二图案,同时以绝缘层隔开第一透明导电层及第二透明导电层。参阅图5,本发明触控面板单面结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由步骤SlO开始,且在基板上形成遮蔽层,其中遮蔽层具有遮蔽图案,用以曝露出部分的基板,而遮蔽图案是利用蚀刻处理而形成。接着进入步骤S12,在遮蔽层上形成第一透明导电层,且第一透明导电层是覆盖在遮蔽层以及曝露的基板上,其中第一透明导电层具有相互分离且配置成平行于第一方向的多个第一图案,且第一图案包括多个第一本体部以及多个第一连接部,且相邻第一本体部是以相对应的第一连接部相连,也就是第一本体部以及第一连接部为交替连接。然后在步骤S14中,在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形成绝缘层,并进入步骤S16,在绝缘层上形成第二透明导电层,其中第二透明导电层具有相互分离且配置成平行于第二方向的多个第二图案,且第二图案包括多个第二本体部以及多个第二连接部,而相邻第二本体部是以相对应的第二连接部相连,也就是第二本体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为交替连接。参阅图6,为本发明触控面板单面结构的制作方法的另一流程图。图6的流程类似于图5的流程,主要差异在于图6的流程在步骤SlO及步骤S12之间增加步骤S11,用以形成缓冲层层,且缓冲层层覆盖住遮蔽层以及曝露的基板,此外,在步骤S12形成覆盖住缓冲层层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其余步骤则相同于图5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图5及图6的流程可进一步包括在第二透明导电层上形成外部连接线路层,用以连接外部组件,且外部连接线路层可由导电材料构成,比如银线。上述本发明制作方法的特点在于可节省光罩数目并简化图案的复杂度,因为不需制作架桥结构,且绝缘层为全面性,可避免因蚀刻或曝光不佳而发生短路,进而改善产品的良率以及实际使用操作上的可靠度。以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发明原理下 所作有关本发明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发明意图保护的范畴。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一遮蔽层,由不透光的材质构成,用以遮蔽由该基板下方的一显示装置所发射出的光线,且该遮蔽层具有一遮蔽图案,用以曝露出部分的该基板; 一第一透明导电层,在该遮蔽层以及曝露的该基板上,且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具有多个第一图案,相互分离且配置成平行于一第一方向; 一绝缘层,覆盖住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 一第二透明导电层,位于绝缘层上,且该第二透明导电层具有多个第二图案,相互分离且配置成平行于一第二方向,该第二方向及该第一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所述第一图案及 所述第二图案相互交错,且在交错处形成电容,用以提供触控功能。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玻璃板所构成,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该第二透明导电层为铟锡氧化物所构成,而该绝缘层由二氧化硅构成。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图案包括多个第一本体部以及多个第一连接部,且相邻第一本体部是以相对应第一连接部相连,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第二图案包括多个第二本体部以及多个第二连接部,且相邻第二本体部是以相对应第二连接部相连,该第二连接部位于相对应第一连接部之上,且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位于该第一图案及该第二图案的交错处,并以该绝缘层隔开,藉以形成电容,该第二连接部经按压后改变该电容的电容值,以提供触控功能。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部及该第二本体部的形状为方形、矩形、菱形、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而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的形状为长条形。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外部连接线路层,形成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上,用以连接外部组件,且该外部连接线路层由导电材料构成,而该导电材料包括银线。
6.一种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 一遮蔽层,由不透光的材质构成,用以遮蔽由该基板下方的一显示装置所发射出的光线,且该遮蔽层具有一遮蔽图案,用以曝露出部分的该基板; 一缓冲层,在该遮蔽层以及曝露的该基板上; 一第一透明导电层,在该抗反射层上,且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具有多个第一图案,相互分离且配置成平行于一第一方向; 一绝缘层,覆盖住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 一第二透明导电层,位于绝缘层上,且该第二透明导电层具有多个第二图案,相互分离且配置成平行于一第二方向,该第二方向及该第一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该缓冲层当作一抗反射层或一另一绝缘层,且所述第一图案及所述第二图案相互交错,且在交错处形成电容,用以提供触控功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玻璃板所构成,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该第二透明导电层为铟锡氧化物(ITO)所构成,而该绝缘层由二氧化娃(SiO2)构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图案包括多个第一本体部以及多个第一连接部,且相邻第一本体部是以相对应第一连接部相连,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第二图案包括多个第二本体部以及多个第二连接部,且相邻第二本体部是以相对应第二连接部相连,该第二连接部位于相对应第一连接部之上,且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位于该第一图案及该第二图案的交错处,并以该绝缘层隔开,藉以形成电容,该第二连接部经按压后改变该电容的电容值,以提供触控功能。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部及该第二本体部的形状为方形、矩形、菱形、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而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的形状为长条形。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外部连接线路层,形成于该第二透明导电层上,用以连接外部组件,且该外部连接线路层由导电材料构 成,而该导电材料包括银线。
11.一种触控面板单面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一基板上形成一遮蔽层,其中该遮蔽层由不透光的材质构成,用以遮蔽由该基板下方的一显示装置所发射出的光线,且该遮蔽层具有一遮蔽图案,用以曝露出部分的该基板,且该遮蔽图案是利用蚀刻处理而形成; 在该遮蔽层上形成一第一透明导电层,且该第一透明导电层是覆盖在该遮蔽层以及曝露的该基板上,其中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具有相互分离且配置成平行于一第一方向的多个第一图案,且该第一图案包括多个第一本体部以及多个第一连接部,而相邻第一本体部是以相对应的第一连接部相连; 在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形成一绝缘层;以及 在该绝缘层上形成一第二透明导电层,其中该第二透明导电层具有相互分离且配置成平行于一第二方向的多个第二图案,且该第二图案包括多个第二本体部以及多个第二连接部,而相邻第二本体部是以相对应的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一图案及所述第二图案相互交错,且在交错处形成电容,用以提供触控功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玻璃板所构成,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该第二透明导电层为铟锡氧化物所构成,而该绝缘层由二氧化硅构成。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图案包括多个第一本体部以及多个第一连接部且相邻第一本体部是以相对应第一连接部相连, 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第二图案包括多个第二本体部以及多个第二连接部,且相邻第二本体部是以相对应第二连接部相连, 该第二连接部位于相对应第一连接部之上,且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位于该第一图案及该第二图案的交错处,并以该绝缘层隔开,藉以形成电容,该第二连接部经按压后改变该电容的电容值,以提供触控功能。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部及该第二本体部的形状为方形、矩形、菱形、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而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的形状为长条形。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该第二透明导电层上形成一外部连接线路层,用以连接外部组件,且该外部连接线路层由导电材料构成,而该导电材料包括银线。
16.一种触控面板单面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一基板上形成一遮蔽层,其中该遮蔽层由不透光的材质构成,用以遮蔽由该基板下方的一显示装置所发射出的光线,且该遮蔽层具有一遮蔽图案,用以曝露出部分的该基板,且该遮蔽图案是利用蚀刻处理而形成; 在该遮蔽层上形成一缓冲层,且该缓冲层是覆盖在该遮蔽层以及曝露的该基板上; 在该缓冲层上形成一第一透明导电层,其中该第一透明导电层具有相互分离且配置成平行于一第一方向的多个第一图案,且该第一图案包括多个第一本体部以及多个第一连接部,而相邻第一本体部是以相对应的第一连接部相连; 在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形成一绝缘层;以及 在该绝缘层上形成一第二透明导电层,其中该第二透明导电层具有相互分离且配置成平行于一第二方向的多个第二图案,且该第二图案包括多个第二本体部以及多个第二连接部,而相邻第二本体部是以相对应的第二连接部相连,所述第一图案及所述第二图案相互交错,且在交错处形成电容,用以提供触控功能。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玻璃板所构成,该第一透明导电层以及该第二透明导电层为铟锡氧化物所构成,而该绝缘层由二氧化硅构成。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图案包括多个第一本体部以及多个第一连接部且相邻第一本体部是以相对应第一连接部相连, 该第二透明导电层的第二图案包括多个第二本体部以及多个第二连接部,且相邻第二本体部是以相对应第二连接部相连, 该第二连接部位于相对应第一连接部之上,且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位于该第一图案及该第二图案的交错处,并以该绝缘层隔开,藉以形成电容,该第二连接部经按压后改变该电容的电容值,以提供触控功能。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部及该第二本体部的形状为方形、矩形、菱形、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而该第一连接部及该第二连接部的形状为长条形。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该第二透明导电层上形成一外部连接线路层,用以连接外部组件,且该外部连接线路层由导电材料构成,而该导电材料包括银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触控面板单面结构包括基板、遮蔽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绝缘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其中遮蔽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绝缘层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由下而上依序堆栈在基板上,且第一透明导电层具有相互分离且配置成平行于第一方向的多个第一图案,第二透明导电层具有相互分离且配置成平行于第二方向的多个第二图案,第一图案与第二图案相互交错并以绝缘层隔开,因此在第一图案与第二图案的交错处形成电容,进而提供电容式触控面板功能,尤其不需架桥结构,可减少光罩数并避免因蚀刻或曝光而发生短路。
文档编号G06F3/044GK102736760SQ20111008942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1日
发明者张智顺 申请人:富创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