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43306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关于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是一种板状结构物,通常结合液晶显示屏幕而配置于电子触控装置中。请合并参阅图I及图2,其中,图I是传统触控面板制法的流程方块图,图2是传统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步骤SI :布设一不透光的遮蔽层500于一基板100的周边区120上;·
步骤S2 :布设一电极层200于该基板100上,该电极层200包括直接形成在基板100的触控区110的感应电极202和形成在遮蔽层500上的搭接电极201 ;步骤S3 :布设一线路层400于该遮蔽层500,该线路层400与电极层200的搭接电极201电性连接,进而传递感应电极202所感测的触控讯号至外部电路(未绘示)。依据上述步骤,依序在基板100上布设遮蔽层500、电极层200及线路层400,进而形成触控面板。然而,由于在上述制造程序中,遮蔽层500早于电极层200先形成,而电极层200在步骤S2后必须进行高温烘烤,而使得先在步骤SI形成的遮蔽层500亦须进行高温烘烤,但经高温烘烤后的遮蔽层500在绝缘性上容易发生变化,使该遮蔽层500的绝缘性减低,造成各条周边线路相互导通,而使触控面板无法正常工作,另外,也由于遮蔽层500本身形成时存在一定的厚度,因此搭接电极201与感应电极202之间在串连时会形成一高度差,造成电极层200的电阻阻值发生浮动,影响触控检测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通过改变布设电极的顺序,解决遮蔽层的绝缘性减低及电极层中电极的电阻阻值发生浮动的问题。该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先布设一电极层自一基板的触控区延伸一搭接电极至该基板的周边区,通过该搭接电极将触控区的电信号传递到外部控制电路,其中该周边区围绕于该触控区周边,再布设一绝缘层于该基板的周边区上以形成一遮蔽层,其中该遮蔽层覆盖位于周边区的该搭接电极。由于所述电极层布设在基板上时并没有绝缘层的遮挡,因此所述搭接电极与触控区的电极层是坐落在基板上相同的层位而不存在高度差,能够避免所述电极的电阻阻值发生浮动,以维持触控检测的准确度。再者,由于上述制造方法是在基板上先布设电极层,而后再布设绝缘层而形成位于该周边区上的遮蔽层,使得电极层早于遮蔽层先形成,而在电极层形成后惯行的高温烘烤作业中,排除遮蔽层须同时接受高温烘烤的问题,利于维持该遮蔽层的绝缘性。其中,在一具体实施上
在周边区形成该搭接电极的同时,更包括在触控区布设该电极层以形成一感应电极。该感应电极包括复数个串接电极,是沿一第一极轴方向分布;一极轨,形成于该串接电极之间且电性连接所述串接电极;以及复数个独立电极,相互绝缘且间隔分布于该极轨双侧,是沿一第二极轴方向分布。在周边区形成该搭接电极的步骤中,包括延伸该独立电极与串接电极至该周边区内以形成一第一搭接电极第二搭接电极。更包括该遮蔽层覆盖该搭接电极及在该搭接电极上形成一排除该遮蔽层的线孔,更详细而言,该遮蔽层覆盖该第一搭接电极与第二搭接电极;以及分别在该第一搭接电极与第二搭接电极上形成一排除该遮蔽层的线孔。在周边区形成该遮蔽层的步骤中,包括同时在触控区布设该绝缘层覆盖位于该感应电极的极轨上以形成一绝缘桥。由于该绝缘桥与遮蔽层是由绝缘层同时布设形成,而无需分别单独布设该绝缘桥与遮蔽层,从而达到简化制程的目的,且是在布设该电极层之后才实施布设,因此该绝缘桥也不会遭受电极层形成后惯行的高温烘烤作业的影响,而利于维持该绝缘桥的绝缘性。此外,更包括布设一线路层于该遮蔽层上以形成一主导线,该主导线电性连接该搭接电极,并同时布设该线路层于该绝缘桥上以形成一桥接导线。其中该桥接导线电性连接该极轨双侧的独立电极,而该主导线通过在搭接电极上的线孔电性连接该搭接电极,更详细而言,该主导线包括第一导线与一第二导线,该第一导线经由该第一搭接电极上的线孔而电性连接该独立电极,该第二导线经由该第二搭接电极上的线孔而电性连接该串接电极。由于上述遮蔽层及绝缘桥的绝缘性皆能受到有效的维持,因此有助于避免线路层中的线路相互导通。
在另一具体实施中,该基板上更包含一预设于该周边区内的图像操作区(iconarea),该制造方法更包括在形成该搭接电极与该感应电极的步骤中,同时布设该电极层以形成一独立端极、一独立子极以及由该串接电极延伸至该图像操作区的一串接子极与一子极轨,其中该串接子极与串接电极之间是由该子极轨电性串接,且该子极轨双侧间隔形成有相互绝缘的独立端极与独立子极。其中在形成该遮蔽层的步骤中,同时使该遮蔽层的覆盖范围包含该图像操作区,以覆盖该独立端极、独立子极、串接子极及子极轨,该独立端极与该独立子极分别显露出一排除该遮蔽层的子线孔,该独立端极另显露出一排除该遮蔽层的端线孔。更包括同时布设一线路层于该遮蔽层上形成一桥接子线与一搭接子线,其中该桥接子线在该图像操作区中形成以经由子线孔电性桥接该独立端极与该独立子极,而该搭接子线经由该端线孔电性连接该独立端极。基于上述,能够在电极层、绝缘层及线路层的制造程序中同步布设形成该图像操作区的触控结构,使该图像操作区内,同时具备维持绝缘层的绝缘性、避免电极层的电极阻值发生浮动、以及避免线路层中的线路相互导通的效用。依据上述制造方法,可制成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搭接电极,由一电极层布设而成,自一基板的触控区延伸至该基板的周边区,通过该搭接电极将触控区的电信号传递到外部控制电路,其中该周边区围绕于该触控区周边;以及
一遮蔽层,由一绝缘层布设而成,设置于该基板的周边区且覆盖位于周边区的该搭接电极。其中更包括一线路层,该线路层形成若干条主导线,布设于该遮蔽层上,该主导线电性连接该搭接电极,更确切而言,该主导线是通过该搭接电极上形成的一排除该遮蔽层的线孔而电性连接该搭接电极。更包括一感应电极,设置于该触控区且由该电极层布设而成。该感应电极包括复数个串接电极,是沿一第一极轴方向分布;一极轨,设置于该串接电极之间且电性连接该串接电极;以及复个独立电极,相互绝缘且间隔分布于该极轨双侧,是沿一第二极轴方向分布。该搭接电极包括一第一搭接电极,由该独立电极延伸至该周边区内形成;以及一第二搭接电极,由该串接电极延伸至该周边区内形成。该第一与第二搭接电极是被该遮蔽层所覆盖,且分别在该第一与第二搭接电极上形成一排除该遮蔽层的线孔。更包括一绝缘桥,由该绝缘层所布设形成,且设置于该感应电极的极轨上。此外,更包括一主导线,设置于周边区的遮蔽层上且由一线路层所形成;以及一桥接导线,设置于触控区的绝缘桥上且由该线路层所形成。其中该桥接导线电性连接该极轨双侧的独立电极,而该主导线包括一第一导线与一第二导线,该第一导线经由该第一搭接电极上的线孔而电性连接该独立电极,该第二导线经由该第二搭接电极上的线孔而电性连接该串接电极。在另一具体实施中,该基板上更包含一预设于该周边区内的图像操作区,在该图像操作区包括由该电极层所形成的一独立端极、一独立子极以及由该串接电极延伸至该图像操作区的一串接子极与一子极轨,其中该串接子极与串接电极之间是由该子极轨电性串接,且该子极轨双侧间隔形成有相互绝缘的独立端极与独立子极。其中该遮蔽层的覆盖范围包含该图像操作区,以覆盖该独立端极、独立子极、串接子极及子极轨,该独立端极与该独立子极分别显露出一排除该遮蔽层的子线孔,该独立端极另显露出一排除该遮蔽层的端线孔。更包括一桥接子线,由一线路层所形成且设置在该图像操作区的遮蔽层上,经由该子线孔电性桥接该独立端极与该独立子极;以及一搭接子线,由该线路层所形成且设置于周边区的遮蔽层上,经由该端线孔电性连接该独立端极。基于上述,本发明触控面板,包括在触控区、周边区、图像操作区中的触控结构,皆具有维持绝缘层中遮蔽层与绝缘桥的绝缘性、避免电极层中电极阻值发生浮动、以及避免线路层中的线路相互导通的效用。


图I是传统触控面板的制法流程方块图。图2是传统触控面板的剖示图。图3是本发明制造方法的流程方块图。图4(a)至图4(c)是依据图3方法逐一揭示本发明结构在布设程序中的剖示图。
图5至图7是逐一对照图4(a)至图4(c)所示结构的平面仰视图。图8至图10是依据图3方法逐一揭示本发明具有图像操作区之触控面板的平面仰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鉴于实施本发明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特别关于一种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请合并参阅图3至图7 ;其中,图3揭示本发明制造方法的流程方块图,图4(a)至图4(c)是依据图3制法揭示本发明触控面板在布设程序中的剖示图,图5至图7是逐一对照图4(a)至图4(c)所示结构的平面仰视图。该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S10,先布设一电极层40自一基板10的触控区11延伸一搭接电极21至该基板10的周边区12,通过该搭接电极21将触控区11的电信号传递到外部控制电路,其中该周边区12围绕于该触控区11周边,再在步骤S20,布设一绝缘层30于该基板10的周边区12上以形成一遮蔽层31,其中该遮蔽层31覆盖位于周边区12的该搭接电极21。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中,更包括在步骤S30,形成一线路层40于该绝缘层30上。该具体制造步骤将详细说明如下上述的基板10是选用一利于手指触摸且透光性佳的玻璃、透明镜片或透明的钝化(passivation)材料作成,而在该基板10上预设一触控区11,该触控区11可以具备有矩形、弧圈形、圆圈形或格网形等二维形体的透光面域,并且该触控区11的面域范围小于该基板10,使触控区11周边的基板10上得以预设出一周边区12,而使周边区12围绕于触控区11的周边。步骤SlO所布设的电极层20位于该触控区11面域范围内的基板10上,该电极层20并同时延伸形成若干个搭接电极21至该基板10的周边区12。其中在周边区12形成该搭接电极21的同时,更包括在触控区11布设该电极层20以形成感应电极22,使搭接电极21与感应电极22在同一道电极层20的布设程序中同时完成。该电极层20的布设方式,可采用低温溅镀用的铟锡氧化物为材料,并以该基板10为靶材,经该传统低温溅镀(30-40°C)的布设手段,而在该基板10上形成一氧化铟锡镀层,再经传统溶剂蚀刻或激光蚀刻的布设手段,而在基板10上形成网状分布的搭接电极21与感应电极22。随后该电极层20必须通过240°C左右高温烘烤,使该搭接电极21与感应电极22成型后更加稳定。该感应电极22包括复数个独立电极22a、复数个串接电极22b以及复数个极轨22c。该独立电极22a是沿一第二极轴方向20b分布,该串接电极22b是沿一第一极轴方向20a分布;该极轨22c是形成于该串接电极22b之间且电性连接所述串接电极22b ;该独立电极22a是相互绝缘且间隔分布于该极轨22c双侧。在周边区12形成该搭接电极21的步骤中,包括延伸该独立电极22a与串接电极22b至该周边区12内以分别形成一第一搭接电极21a与一第二搭接电极21b ;其中该第一搭接电极21a与第二搭接电极21b的延伸方向分别和独立电极22a与该串接电极22b所述的分布方向相同,即分别沿第二极轴方向20b与第一极轴方向20a分布,或者依设计规划需要而存在于第一与第二极轴20a、20b方向之间的其它延伸方向上的差异变化,但独立电极22a与该串接电极22b的延伸方向必须有所不同。此外,在制造触控面板时,所述第一极轴方向20a与第二极轴方向20b可定义为直角坐标系之X轴及Y轴,或为切线/法线坐标之T轴与N轴,或为极坐标等。接着在步骤S20所布设的绝缘层30,可选用不透光性之压克力等具有绝缘特质的胶材,并采用网版印刷手段布设于该基板10的周边区上以形成一遮蔽层31,该遮蔽层31并覆盖位于周边区12的搭接电极21。更具体而言,该遮蔽层31是覆盖该第一搭接电极21a与第二搭接电极21b,且分别在该第一搭接电极21a与第二搭接电极21b上形成一排除该遮蔽层31的线孔31a、31b。在周边区12形成该遮蔽层31的步骤中,还包括同时在触控区11布设该绝缘层30 以覆盖位于该感应电极22的极轨22c上以形成一绝缘桥32。值得注意的是,该绝缘桥32及遮蔽层31是在同一道布设程序中同时完成,相较于分别单独布设绝缘桥32及遮蔽层31而言,本发明可减少一道制造工序,进而达到简化制程的目的;在布设过程中是将绝缘胶材覆盖于该触控区11及周边区12面域范围内的整个基板10上,并采用传统曝光、显影、蚀刻及烘干等手段,使绝缘层30在触控区11仅覆盖该极轨22c,而在所述极轨22c的对等位置上形成该绝缘桥32,该触控区11其余部分在显影后显露在外,因此该绝缘桥32形成的数量是相等于该极轨22c ;并同时使该绝缘层30覆盖该周边区12而形成该遮蔽层31,并且使该遮蔽层31能够覆盖位于周边区12内的第一与第二搭接电极21a、21b ;其中,该线孔31a、31b是经由所述曝光、显影及烘干手段排除该遮蔽层31而形成。本发明基于上述步骤SlO及步骤S20 二道制程,即可使得电极层20早于遮蔽层31先形成,而排除了遮蔽层31须与电极层20 —起接受高温烘烤的问题,并达成维持该遮蔽层31之绝缘性的稳定效能。此外,由于电极层20中的所述搭接电极21与感应电极22是直接且同时的形成在相同层位或相同平面的基板10表面,并没有受到遮蔽层31的遮挡,因此不存在有高度差,而可避免搭接电极21与感应电极22的阻值发生浮动,有助于维持触控检测的准确度。在步骤S30中所布设的线路层40,可选用例如银胶等导电金属材料,并采用传统网版印刷、涂覆光阻、曝光、显影、蚀刻及洗除残留光阻等手段而布设于该绝缘层30上,而于该遮蔽层31上以形成若干条主导线42,该主导线42电性连接该搭接电极21,并于所述绝缘桥32的对等位置上形成一桥接导线41,据以制成一具有多层结构的触控面板。该桥接导线41是电性连接该极轨22c双侧的独立电极22a,而该主导线42通过搭接电极21上的线孔而电性连接该搭接电极21,更进一步而言,该主导线42包括一第一导线42a与一第二导线42b,该第一导线42a经由该第一搭接电极21a上的线孔31a而电性连接该独立电极22a,该第二导线42b经由该第二搭接电极21b上的线孔31b而电性连接该串接电极22b,且该绝缘桥32能够在极轨22c与桥接导线41之间产生绝缘作用。该桥接导线41形成的数量是相等于该绝缘桥32,以便于桥接导线41能够在所述第二极轴方向20b上电性桥接该极轨22c双侧的独立电极22a。该主导线42形成的数量是相等于所述第一搭接电极21a与第二搭接电极21b数量的总合,而使各第一导线41a与第二导线42b之一端能够分别电性连接该独立电极22a与串接电极22b,且所述第一导线41a与第二导线42b的另一端分别形成有一导电端子43,供外接一软性电路,而将触控电位信号输出至一控制电路,以侦测触控指令。在采用银胶制成所述线路层40时因为具有遮光特性,因此相对于在前次步骤S20中,该绝缘层3 0也必须采用不透光且足以遮掩所述周边区12内之主导线42以及触控区11之桥接导线41的绝缘胶材制成。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该极轨25的宽度实施成足够的细微,而使得该绝缘桥32覆盖该极轨22c的单位面积以及该桥接导线41显露的单位面积皆相对较小,以利肉眼不易察觉触控区11面域范围内的不透光绝缘桥32与桥接导线41。
此外,在步骤S30中所述线路层40也可以采用高温溅镀用的铟锡氧化物作为导电材料,先在300-400°C的温度下溅镀一层导电层,再用溶剂蚀刻或激光蚀刻,在无需烘烤的情形下形成透光的桥接导线41与主导线42 ;在此实施下,相对于前次步骤S20中,则可搭配采用透光性的绝缘胶材制成该周边区12中透光的遮蔽层31以及触控区11中透光的绝缘桥32,由于该遮蔽层31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各种外界 的干扰而导致各主导线42相互导通的现象。再者,上述周边区12中透光或不透光的主导线42,也可以利用设备的机壳遮掩该周边区12,避免主导线42外露,以达到更佳的视觉效果。该线路层40在配置完成后,通常会布设一层具有绝缘作用的保护膜于该线路层40上。上述步骤SlO至步骤S30中,由于本发明取用的基板10材料,例如一般普通玻璃或钝化材料的耐温程度是可以达到450°C,因此足以直接承受所述溅镀温度(30-40°C)及烘烤温度(240°C)而不易受损,并且已经排除该基板10与该电极层20以外的绝缘层30与遮蔽层31接受该溅镀及烘烤条件的摧残;以上因素,有助于维持该绝缘层30 (包含遮蔽层31与绝缘桥32)的绝缘性,避免线路层40中的线路相互导通。本发明依据上述制造方法而制成一种触控面板,包括由该电极层20及绝缘层30所布设而成的多层结构(参照图4c、图5及图6所示),特别包含在所述基板10上由该搭接电极21与遮蔽层31所构成的多层结构,其中该搭接电极21是由电极层20布设而成,即该电极层20自基板10的触控区11延伸至该基板10的周边区12而布设形成,通过该搭接电极21将触控区11的电信号传递到外部控制电路,其中该周边区12围绕于该触控区11周边。该遮蔽层31是由绝缘层30布设而成,特别地使该遮蔽层31设置于该基板10的周边区12并且覆盖位于周边区12的所述搭接电极21。更具体而言,所述电极层20的布设,还包含在该触控区11内形成感应电极22。该感应电极22包括有复数个独立电极22a、串接电极22b与极轨22c,该串接电极22b是沿第一极轴方向20a分布,该极轨22c是设置于该串接电极22b之间且电性连接串接电极22b,该独立电极22a是相互绝缘且间隔分布于所述极轨22c双侧,该独立电极22a并沿第二极轴方向20b方向分布。同属由电极层20布设形成的搭接电极21,实质上包含有第一搭接电极21a及第二搭接电极21b ;第一搭接电极21a是由所述独立电极22a延伸至该周边区12内而形成,第二搭接电极21b是由所述串接电极22b延伸至该周边区12内而形成,且其中该独立电极22a与该串接电极22b所延伸的方向可以参照前述制造方法中所述的实施方式而有所不同。更具体而言,该第一搭接电极21a与第二搭接电极21b实质上是被该遮蔽层31所覆盖,且第一搭接电极21a上形成有排除遮蔽层31的线孔31a,第二搭接电极21b上形成有排除遮蔽层31的线孔31b。所述遮蔽层31的布设,还包含在该触控区11内形成若干个绝缘桥32。该绝缘桥32是对等设置于该感应电极22的极轨22c上。本发明之触控面板,实质上还包括在所述遮蔽层31及绝缘桥32上附加线路层40所构成的多层结构(参照图4c及图7所示),该线路层40形成若干条主导线42,该主导线42电性连接该搭接电极21,该主导线42是设置于周边区12的遮蔽层31上。更具体而言,该线路层40还包括若干条桥接导线41,其中该桥接导线41是以跨接方式而设置于触控区11的绝缘桥32上。该桥接导线41电性连接该极轨22c双侧的独立电极22a,而该主导线42通过在搭接电极21上的线孔而电性连接该搭接电极21,更具体而言,该主导线42包括第一导线42a与第二导线42b,该第一导线42a经由该第一搭接电极21a上的线孔31a而电性连接该独立电极22a,该第二导线42b经由该第二搭接电极21b上的线孔31b而电性连接·该串接电极22b。〈实施例二〉另请参阅图8至图10,揭示本发明一图像操作区(icon area) 13在布设所述电极层20、绝缘层30及线路层40过程中形成触控结构的平面仰视图。说明在一制造方法的具体实施中,该基板10上更包含预设于该周边区12面域范围内的图像操作区13,其中在上述步骤SlO中,特别是在形成该搭接电极21与该感应电极22的步骤中,同时布设该电极层20以形成一独立端极26、一独立子极27以及由该串接电极22b延伸至该图像操作区13的一串接子极28与一子极轨29,其中该串接子极28与串接电极22b之间是由该子极轨29电性串接,且该子极轨29双侧间隔形成有相互绝缘的独立端极26与独立子极27。在上述步骤S20中,该遮蔽层31的覆盖范围包含该图像操作区13,以覆盖该独立端极26、独立子极27、串接子极28及子极轨29,并在该独立端极26与该独立子极27上靠近子极轨29处分别显露出一排除该遮蔽层31的子线孔26a和27b,该独立端极26另显露出一排除该遮蔽层31的端线孔26b。在上述步骤S30中,将该线路层40同时布设于该图像操作区13内而接触该遮蔽层31,以便同步形成一桥接子线45及一搭接子线46,其中该桥接子线45在该图像操作区13中经由子线孔26a和27b而电性桥接该独立端极26与该独立子极27,而该搭接子线46经由该端线孔26b而电性连接该独立端极26与导电端子43。经由上述延伸的制程步骤,该图像操作区13、触控区11及周边区12能够在相同的布设步骤中同步进行。此外,所述独立端极26与独立子极27是沿该第二极轴方向20b分布,所述串接子极28是沿该第一极轴方向20a分布,此外所述独立端极26、独立子极27与串接子极28也可以根据设计端对于该图像操作区13的多样化设计,而存在于第一与第二极轴20a、20b方向之间的其它延伸方向上作出相应的设计变化。依据上述,本发明能够于基板10制成具备该图像操作区13的触控面板,其中该图像操作区13包括由该电极层20所形成的所述独立端极26、独立子极27以及由该串接电极22b延伸至该图像操作区13而形成的的串接子极28与一子极轨29 (如图8所示),其中该串接子极28与串接电极22b之间是由该子极轨29电性串接,且该子极轨29双侧间隔形成有相互绝缘的独立端极26与独立子极27。该遮蔽层31的覆盖范围包含该图像操作区13(如图9所示),以覆盖该独立端极26、独立子极27、串接子极28及子极轨29,该独立端极26与该独立子极27分别显露出排除该遮蔽层31的子线孔26a和27b,该独立端极26另显露出排除该遮蔽层31的端线孔26b。
该线路层40并形成有桥接子线45与搭接子线46 (如图10所示),使该桥接子线45设置在该图像操作区13的遮蔽层31上,经由该子线孔26a和27b电性桥接该独立端极26与该独立子极27,并使该搭接子线46设置于周边区12的遮蔽层31上,经由该端线孔26b电性连接该独立端极26与导电端子43,进而将触控电位信号输出至一控制电路,以侦测触控指令。而串接子极28所侦测到的触控电位信号则是透过与其电性连接的串接电极22b而传输至控制电路。基于上述,本发明触控面板,包括在触控区11、周边区12、图像操作区13中的触控结构,皆具有维持绝缘层30中遮蔽层31与绝缘桥32的绝缘性、避免电极层20中电极阻值 发生浮动、以及避免线路层40中的线路相互导通的现象。以上实施例仅为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复数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应以申请专利范围中限定的请求项内容为准。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先布设一电极层自一基板的触控区延伸一搭接电极至该基板的周边区,通过该搭接电极将触控区的电信号传递到外部控制电路,其中该周边区围绕于该触控区周边,再布设一绝缘层于该基板的周边区上以形成一遮蔽层,其中该遮蔽层覆盖位于周边区的该搭接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布设一线路层于该遮蔽层上以形成一主导线,该主导线电性连接该搭接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层在该搭接电极上形成一排除该遮蔽层的线孔,该搭接电极通过该线孔电性连接该主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周边区形成该搭接电极的同时,更包括在触控区布设该电极层以形成一感应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面板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感应电极包括 复数个串接电极,沿一第一极轴方向分布; 一极轨,形成于该串接电极之间且电性连接所述串接电极;以及 复数个独立电极,相互绝缘且间隔分布于该极轨双侧,沿一第二极轴方向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周边区形成该搭接电极的步骤中,包括延伸该独立电极与串接电极至该周边区内以分别形成一第一搭接电极第二搭接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该遮蔽层覆盖该第一搭接电极与第二搭接电极;以及 分别在该第一搭接电极与第二搭接电极上形成一排除该遮蔽层的线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周边区形成该遮蔽层的步骤中,还包括同时在触控区布设该绝缘层覆盖位于该感应电极的极轨上以形成一绝缘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布设一线路层于该遮蔽层上以形成一主导线及布设该线路层于该绝缘桥上以形成一桥接导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桥接导线电性连接该极轨双侧的独立电极,而该主导线包括一第一导线与一第二导线,该第一导线经由该第一搭接电极上的线孔而电性连接该独立电极,该第二导线经由该第二搭接电极上的线孔而电性连接该串接电极。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上更包含一预设于该周边区内的图像操作区,该制造方法更包括在形成该搭接电极与该感应电极的步骤中,同时布设该电极层以形成一独立端极、一独立子极以及由该串接电极延伸至该图像操作区的一串接子极与一子极轨,其中该串接子极与串接电极之间是由该子极轨电性串接,且该子极轨双侧间隔形成有相互绝缘的独立端极与独立子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层的形成范围包含该图像操作区,以覆盖该独立端极、独立子极、串接子极及子极轨,该独立端极与该独立子极分别显露出一排除该遮蔽层的子线孔,该独立端极另显露出一排除该遮蔽层的端线孔。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同时布设一线路层于该遮蔽层上形成一桥接子线与一搭接子线,其中该桥接子线在该图像操作区中形成以经由子线孔电性桥接该独立端极与该独立子极,而该搭接子线经由该端线孔电性连接该独立端极。
14.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搭接电极,由一电极层布设而成,自一基板的触控区延伸至该基板的周边区,通过该搭接电极将触控区的电信号传递到外部控制电路,其中该周边区围绕于该触控区周边;以及 一遮蔽层,由一绝缘层布设而成,设置于该基板的周边区且覆盖位于周边区的该搭接电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线路层,该线路层形成若干条主导线于该遮蔽层上,该主导线电性连接该搭接电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层在该搭接电极上具有一排除该遮蔽层的线孔,该搭接电极通过该线孔电性连接该主导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感应电极,设置于该触控区且由该电极层布设而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感应电极包括 复数个串接电极,沿一第一极轴方向分布; 一极轨,设置于该串接电极之间且电性连接该串接电极;以及 复数个独立电极,相互绝缘且间隔分布于该极轨双侧,沿一第二极轴方向分布。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搭接电极包括 一第一搭接电极,由该独立电极延伸至该周边区内形成;以及 一第二搭接电极,由该串接电极延伸至该周边区内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层在该第一搭接电极与第二搭接电极上具有一排除该遮蔽层的线孔。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绝缘桥,由该绝缘层所布设形成,且设置于该感应电极的极轨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主导线,设置于周边区的遮蔽层上且由一线路层所形成;以及 一桥接导线,设置于触控区的绝缘桥上且由该线路层所形成。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桥接导线电性连接该极轨双侧的独立电极,而该主导线包括一第一导线与一第二导线,该第一导线经由该第一搭接电极上的线孔而电性连接该独立电极,该第二导线经由该第二搭接电极上的线孔而电性连接该串接电极。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上更包含一预设于该周边区内的图像操作区,在该图像操作区包括由该电极层所形成的一独立端极、一独立子极以及由该串接电极延伸至该图像操作区的一串接子极与一子极轨,其中该串接子极与串接电极之间是由该子极轨电性串接,且该子极轨双侧间隔形成有相互绝缘的独立端极与独立子极。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遮蔽层的形成范围包含该图像操作区,以覆盖该独立端极、独立子极、串接子极及子极轨,该独立端极与该独立子极分别显露出一排除该遮蔽层的子线孔,该独立端极另显露出一排除该遮蔽层的端线孔。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桥接子线,由一线路层所形成且设置在该图像操作区的遮蔽层上,经由该子线孔电性桥接该独立端极与该独立子极;以及 一搭接子线,由该线路层所形成且设置于周边区的遮蔽层上,经由该端线孔电性连接该独立端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先布设一电极层自一基板的触控区延伸一搭接电极至该基板的周边区,其中该周边区围绕该触控区的四周,再布设一绝缘层于该基板的周边区上形成一遮蔽层,使该遮蔽层覆盖位于周边区的搭接电极,使触控区的电极层与搭接电极位于基板的同一层,用以防止电极层因存在高度差而导致电阻阻值发生浮动,同时采用该方法的布设手段还可以维持遮蔽层的绝缘性。本发明也提供由所述制造方法制成的一种触控面板。
文档编号G06F3/044GK102955603SQ20111027029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7日
发明者谢燕俊, 何宽鑫 申请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