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7656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特别地涉及能够容易地登录到多个服务站点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来,IT技术的发展使得可能使用因特网等获得各种类型的信息。另一方面,无论企业之间(B2B)的交易或者企业与一般顾客之间(B2C)的交易,为了从预定服务站点获得高质量的信息,越来越多地需要首先登录到服务站点的门户Web站点或者单点登陆顶部站点。作为登录到门户Web站点或者单点登陆站点的认证方法,存在使用用户ID和令牌密码(token password)等的已知方法。此外,近来采用更安全的使用一次性密码的两个要素认证(例如,参考 JP-A-2008-40909 和 JP-A-2009-223452 (0004 段))。JP-A-2008-40909教导使用移动电话生成的一次性密码的登录认证。

发明内容
然而,当使用一次性密码的登录认证广泛使用时,并且当用户使用一次性密码登录到多个服务站点时,将出现以下问题。也就是说,用户必须记忆对应于服务站点的用于登录认证的应用,并且每次使用时激活用于登录认证的适当应用,并且必须输入必需的信息。已经在这样的情形下提出本技术,以便使得可能容易地登录到多个服务站点。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非接触通信部分,其执行与通信设备的非接触通信,所述通信设备存储享受服务器提供的预定服务必需的至少两条软件输出信息;获得部分,其获得用于连接到服务器的连接目标信息和指示对应于所述连接目标信息的软件的标识信息;以及控制部分,其执行以下控制:经由所述非接触通信部分发出指令到所述通信设备以执行所述标识信息指示的软件,获得根据所述指令执行的软件的执行结果,以及发送所述执行结果到所述服务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得用于连接到提供预定服务的服务器的连接目标信息和指示对应于所述连接目标信息的软件的标识信息;以及执行以下控制:通过与存储至少两个软件的通信设备的非接触通信,发出指令到所述通信设备以执行所述标识信息指示的软件,从所述通信设备获得根据所述指令执行的软件的执行结果,以及发送所述执行结果到所述服务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使得计算机用作以下的程序的存储介质:非接触通信控制部分,其执行与通信设备的非接触通信,所述通信设备存储享受服务器提供的预定服务必需的至少两条软件输出信息;获得部分,其获得用于连接到服务器的连接目标信息和指示对应于所述连接目标信息的软件的标识信息;以及发送控制部分,其执行以下控制:经由非接触通信发出指令到所述通信设备以执行所述标识信息指示的软件,经由非接触通信获得根据所述指令执行的软件的执行结果,以及发送所述执行结果到所述服务器。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获得用于连接到提供预定服务的服务器的一条连接目标信息和指示对应于该条连接目标信息的软件的一条标识信息,执行控制以执行与存储至少两个软件的通信设备的非接触通信,给出执行所述标识信息指示的软件指令到所述通信设备,从而获得来自所示通信设备的指令执行的软件的执行结果,以及发送该执行结果到所述服务器。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非接触通信部分,其执行与信息处理终端的非接触通信,所述信息处理终端执行处理以访问提供预定服务的服务器;存储装置,其存储用于输出所述信息处理终端享受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服务必需的信息的至少两个软件;以及执行部分,其根据来自所述信息处理终端的指令,执行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至少两个软件中的预定软件。非接触通信部分以非接触通信方式,发送所述执行部分获得的执行结果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执行与信息处理终端的非接触通信,所述信息处理终端访问提供预定服务的服务器,根据来自所述信息处理终端的指令,执行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至少两个软件中的预定软件,所述存储装置存储用于输出所述信息处理终端享受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服务必需的一条信息的至少两个软件。以非接触通信方式,所述执行结果发送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非接触通信意味着在各通信装置之间在几十厘米或更小的距离范围内,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的通信,包括通过通信装置(其外壳)相互接触进行的通信。可以通过经由传输介质的传输或通过在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来提供程序。信息处理装置可以是独立装置或构成装置的内部块。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和第二方面,可能容易地登录到多个服务站点。


图1图示本技术应用于的自动登录系统的实施例的配置示例;图2是图示信息处理装置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图3是图示读取器/写入器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图4是图示IC卡的示例的配置的框图;图5是信息处理装置、读取器/写入器和IC卡的功能框图;图6图示应用列表的示例;图7图示初始设置屏幕的示例;图8是图示自动登录系统的一系列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图示通过信息处理装置的处理的流程图;图10图示到多个站点的同时登录;图11是示出发起器初始设置处理的详细处理的流程图;图12图示到主从关系的多个站点的登录;以及图13图示图12中的初始设置屏幕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自动登录系统的配置示例]图1图示本技术应用于的自动登录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配置示例。图1所示自动登录系统I是当用户意图登录到提供预定服务的服务站点时,允许用户以简单的过程登录的系统。用户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16从信息处理装置11连接到Web服务器14或Web服务器15,以享受通过Web服务器14或Web服务器15提供的站点的服务。下文中,由Web服务器14构成的Web站点定义为站点A,并且由Web服务器15构成的Web站点定义为站点B0站点A和站点B是向用户提供预定的有用信息的Web站点。站点A和站点B采用使用用户名和一次性密码的登录认证,如图1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1是用户用于访问站点A或站点B的装置。例如,信息处理装置由个人计算机构成。信息处理装置11连接到读取器/写入器12。读取器/写入器12检测由用户保持在其上方的IC卡13,并且经由使用预定频率的载波的电磁感应执行与IC卡13的非接触通信。这里非接触通信意味着非接触方式的通信,其在通信装置之间几十厘米的距离内是可能的,包括通信装置(外壳)之间的接触通信。非接触通信在下文中将被称为接近通信。在图1所示配置中,与信息处理装置11分开提供读取器/写入器12。然而,读取器/写入器12可以并入信息处理装置11中,作为其的一部分。IC卡13具有非接触通信功能,以执行与读取器/写入器12的非接触通信。IC卡13存储作为用于生成登录到站点A和站点B必需的一次性密码的应用程序(软件)的OTP应用I和OTP应用2。在该实施例中,将描述这样的示例,其中IC卡13存储用于生成对应于站点A和站点B的一次性密码的两个应用程序(下文中,称为OPT应用)。然而,IC卡13可以存储三个或更多OPT应用。OTP应用是输出享受从站点A或站点B提供的预定服务必需的一条认证信息(一次性密码)的服务必需应用。从信息处理装置11接收指令,IC卡13启动并且执行来自OTP应用I和OTP应用2的指定OTP应用中的任一,输出作为执行结果的一次性密码,并且以非接触通信的方式将其发送到读取器/写入器12。Web服务器14是构建站点A的服务器装置;并且Web服务器15是构建站点B的服务器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配置]图2是图示信息处理装置11的配置示例的框图。CPU 31根据ROM 32中存储的程序或记录部分38中记录程序,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RAM 33适当地存储由CPU 31执行的程序和数据。这些CPU31、R0M 32和RAM 33经由总线34相互连接。CPU 31还经由总线34连接到I/O接口 35。I/O接口 35连接到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36和包括显不器、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37。CPU 31执行对应于从输入部分36输入的指令的各种类型的处理。连接到I/O接口 35的记录部分38记录CPU 31执行的程序和各种数据。通信部分3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与外部装置通信。而且,通过通信部分39可以获得程序,并且将其记录在记录部分38中。R/W通信部分40将经由I/O接口 35从CPU 31提供的命令和数据输出到读取器/写入器12,并且将从读取器/写入器12输入的命令和数据提供到CPU 31。CPU 31执行的程序包括用于控制读取器/写入器12的设备驱动。当安装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的可移除介质42时,连接到I/O接口 35的驱动器41驱动可移除介质42以获得其中记录的程序和数据。如果需要,获得的程序和数据传送到记录部分38和并且记录在其中。如上所述配置信息处理装置11。[读取器/写入器的配置]图3是图示读取器/写入器12的配置示例的框图。读取器/写入器12配置包括控制部分51、通信部分52、编码/解码部分53、调制部分54、振荡电路55、天线56和解调部分57。控制部分51控制读取器/写入器12的组件的操作。而且,控制部分51经由通信部分52获得从信息处理装置11提供的数据,并且将其提供到编码/解码部分53。编码/解码部分53用对应于图4中的编码/解码部分73的编码方法编码从控制部分51提供的数据,并且编码数据提供到调制部分54。调制部分54基于从振荡电路55提供的预定频率的时钟信号生成载波。调制部分54基于生成的载波调制从编码/解码部分53提供的数据,并且用对应于图4示出的解调部分72的调制方法,将通过调制获得的调制数据提供到天线56。天线56将以无线电波的形式从调制部分54提供的调制波以接近通信的方式发送到IC卡13。而且,天线56以接近通信的方式接收以无线电波的形式从IC卡13发送的调制波,并且将其提供到解调部分57。解调部分57用于对应于图4示出的调制部分78的调制方法的解调方法,解调从天线56提供的调制波,并且将通过解调获得的数据提供到编码/解码部分53。编码/解码部分53用对应于图4中的编码/解码部分73的解码方法的解码方法,解码从解调部分57提供的数据,并且将通过解码获得数据提供到控制部分51。控制部分51经由通信部分52将从编码/解码部分53提供的数据提供到信息处理装置11。通信部分52将从信息处理装置11提供的数据提供到控制部分51。控制部分51对从信息处理装置11提供的数据执行预定处理。读取器/写入器12如上所述配置。[IC卡的配置]图4是图示IC卡13的配置的框图。如图4所示,IC卡13配置包括天线71、解调部分72、编码/解码部分73、控制部分74、ROM 75、RAM 76、记录部分77、调制部分78和振荡电路79。天线71接收作为无线电波从读取器/写入器12发送的调制波,并且将其提供到解调部分72。
解调部分72用对应于图3中的调制部分54的解调方法解调从天线71提供的调制波,并且将通过解调获得的数据提供到编码/解码部分73。编码/解码部分73用对应于图3中的编码/解码部分53的解码方法解码从解调部分72提供的数据,并且将通过解码获得的数据提供到控制部分74。控制部分74控制IC卡13的组件的操作。控制部分74还暂时在RAM 76中存储数据,并且读取ROM 75中记录的程序以执行该程序。在该情况下,控制部分74对从编码/解码部分73提供的数据执行预定处理,并且将获得的数据记录在记录部分77中。控制部分74获得记录部分77记录的数据,以将其提供到编码/解码部分73。编码/解码部分73用对应于图3中的编码/解码部分53的编码方法编码从控制部分74提供的数据,并且将通过编码获得的数据提供到调制部分78。调制部分78基于从振荡电路79提供的预定频率的时钟信号生成载波。调制部分78用对应于图3中的解调部分57的调制方法,基于生成的载波调制从编码/解码部分73提供的数据,并且将通过调制获得的数据提供到天线71。天线71用接近通信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将从调制部分78提供的调制波发送到读取器/写入器12。功率生成部分80基于天线71生成的AC电动势生成DC功率,并且将该功率提供到IC卡13的组件。IC卡13如上所述配置。用于执行接近通信的配置以及从而实现的通信方法不限于以上示例,而是可以采用其他配置和通信方法。[自动登录系统的功能配置的框图]图5是图示在图1所示的自动登录系统I中当用户访问站点A或站点B时,信息处理装置11、读取器/写入器12和IC卡13的每个实现的功能的框图。IC卡13配置包括非接触通信部分101、应用执行部分102和存储装置103。非接触通信部分101执行与读取器/写入器12的非接触通信。应用执行部分102基于经由读取器/写入器12从信息处理装置11发送的OTP应用的启动和执行命令,执行存储装置103中存储的OTP应用。经由读取器/写入器12将执行结果发送到信息处理装置11。存储部分13存储两个或更多OTP应用的执行程序及其应用列表。图6图示存储装置103中存储的应用列表的示例。应用列表对于存储装置103中存储的每个服务必需应用,存储服务必需应用名称、应用标识符和一条跳转站点信息。服务必需应用名称是服务必需应用的名称。应用标识符是用于唯一标识服务必需应用的一条标识信息。跳转站点信息是一条用于指示要连接到的Web服务器(Web站点)必需的信息,其要求服务必需应用的执行结果。图6所示应用列表作为站点A的服务必需应用存储服务必需应用名称“0TP应用I”、应用标识符“123456”和一条跳转站点信息“http://www.xxx.com”。而且,应用列表作为站点B的服务必需应用存储服务必需应用名称“0TP应用2”、应用标识符“234567”和一条跳转站点信息 “http://www.yyy.c0.jp”。
应用执行部分102从信息处理装置11接收指示OTP应用I或OTP应用2的应用标识符,并且启动和执行命令。应用执行部分102基于应用标识符执行OPT应用I或OTP应用2以生成一次性密码,并且输出其作为执行结果。返回图5,读取器/写入器12具有用于在信息处理装置11的控制下执行与IC卡13的非接触通信的非接触通信部分121。信息处理装置11配置包括一个发起器(launcher)软件141、存储装置142、浏览器软件143、代理应用144、显示部分145和操作输入部分146。发起器软件141监视信息处理装置11内的预定状态。当满足某些条件时,发起器软件141激活预定应用程序(软件)。当激活信息处理装置11时,执行发起器软件141本身。发起器软件141经由非接触通信部分121检测IC卡13由用户保持在读取器/写入器12上方,即IC卡13的接近。当检测到IC卡13的接近时,发起器软件141经由读取器/写入器12获得IC卡13中存储的应用列表,并且识别由IC卡13保持的OTP应用。而且,当检测到IC卡13的接近时,发起器软件141激活浏览器软件143。然后,发起器软件141使得基于存储装置142中存储的OTP应用链接表激活的浏览器软件143访问对应于IC卡13拥有的OTP应用的跳转站点。关于IC卡13存储的OTP应用,存储装置142中的OPT应用链接表存储要访问的目标跳转站点。然而,至于第一次由用户保持在读取器/写入器12上方的IC卡13,0TP应用链接表不存储对应于IC卡13中存储的OTP应用的跳转站点信息。在该情况下,发起器软件141在显示部分145上显示初始设置屏幕,以提示用户进行初始设置。图7图示通过发起器软件141在显示部分145上显示的初始设置屏幕的示例。图7中示出的初始设置屏幕161提供有用于设置IC卡13中存储的OTP应用的输入列171,其包括连接标志、内部站点、一条跳转站点信息、用户ID和服务必需应用名称。输入列171的第一输入列显示作为IC卡13中存储的服务必需应用的应用名称的“0ΤΡ应用I”、表示使用OTP应用I的执行结果的跳转站点(站点Α)的跳转站点信息“http://www.XXX.com”、以及用于登录到站点A的用户ID “用户Al”。输入列171的第二输入列显示作为IC卡13中存储的服务必需应用的应用名称的“0ΤΡ应用2”、表示使用OTP应用2的执行结果的跳转站点(站点B)的跳转站点信息“http://www.yyy.c0.jp”、以及用于登录到站点B的用户ID “用户BI”。在输入列171的“跳转站点信息”和“服务必需应用名称”的输入列中,从IC卡13的应用列表读取的信息默认分别显示,并且如果需要则允许用户改变其。当存储输入列中登记的服务必需应用的IC卡13保持在读取器/写入器12上方时,连接标志表示跳转站点是否应当被连接(访问),并且是否应当通过使用登记的用户ID和服务必需应用执行登录处理。在输入列171中,第一输入列中的连接标志是“开”(选取状态),并且第二输入列中的连接标志是“关”(未选取状态)。在这样的设置条件下,当IC卡13保持在读取器/写入器12上方时,发起器软件141使得浏览器软件143连接到站点A (http://www.xxx.com),而不连接到站点 B (http://www.yyy.co, jp)。至于内部站点标志,因为将参考图13进行描述,所以在此省略其描述。以下假设初始设置屏幕161的输入列171是指示为“从第二次或之后起不显示”的复选框172。当选取复选框172时,对于已经检测到一次的IC卡13和已经通过初始设置屏幕设置的跳转站点等,从第二次或之后检测起不显示初始设置屏幕。然而,如果需要,则可以通过发起器软件141的菜单等显示初始设置屏幕161。以下假设初始设置屏幕161的复选框172是登记按钮173和取消按钮174。当按下取消按钮174时,发起器软件141丢弃输入信息,并且维持存储装置142中的OTP应用链接表。另一方面,当按下登记按钮173时,发起器软件141将输入信息存储在存储装置142中作为OTP应用链接表。在OTP应用链接表中,除了初始设置屏幕161上显示的信息之外,从IC卡13获得的OTP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也关联地存储。基于通过初始设置屏幕161设置的OTP链接表,发起器软件141使得激活的浏览器软件143访问对应于IC卡13拥有的OTP应用的跳转站点(连接标志是开)。返回图5,当检测到IC卡13的接近时,发起器软件141激活代理应用144。代理应用144监视浏览器软件143,并且确定浏览器软件143是否连接到发起器软件141指定的跳转站点并且显示登录窗口。当在浏览器软件143上显示预定跳转站点的登录窗口时,代理应用144在登录窗口输入对应于跳转站点的登录信息,即用户ID和一次性密码。此时,代理应用144获得如下所述的要输入到登录窗口的登录信息。也就是说,代理应用144参照存储装置142中存储的OTP应用链接表,并且使得IC卡13激活和执行对应于跳转站点的OTP应用。代理应用144经由读取器/写入器12从IC卡13获得作为激活和执行OTP应用的执行结果的一次性密码。而且,代理应用144从存储装置142的OTP应用链接表读取和获得对应于跳转站点的用户ID。显示部分145显示浏览器软件143和图7中示出的初始设置屏幕,其由发起器软件141生成。操作输入部分146接收在初始设置屏幕和/或浏览器软件143上由用户进行的字符输入和点击操作。[自动登录系统的整体处理流程]随后,参考图8中的流程图(序列图),将进行关于自动登录系统I中的一系列处理的描述。在图8中,信息处理装置11意味着浏览器软件143和显示部分145等,而不是发起器软件141和代理应用144。当在步骤SI用户将IC卡13保持在读取器/写入器12上方时,在步骤Sll中IC卡13和读取器/写入器12在预定距离的通信范围内相互更接近。然后,在步骤S22读取器/写入器12检测到更接近其放置的IC卡13,并且发送表示IC卡13的检测的预定介质检测通知到信息处理装置11。在步骤S41控制信息处理装置11的读取器/写入器12的设备驱动器从读取器/写入器12获得介质检测通知,并且将其通知到发起器软件141。在步骤S61发起器软件141在显示部分145上显示图7所示的初始设置屏幕161。在步骤S2用户设置在跳转站点登陆必需的服务必需应用(0ΤΡ应用)的一组登陆信息,包括如参考图7所述的IC卡13中存储的应用名称、跳转站点信息和用户ID。发起器软件141在步骤S62获得通过初始设置屏幕161设置的登录信息,并且在步骤S63将其存储在信息处理装置11的存储装置142的OTP应用链接表中。注意,在图8的描述中,在IC卡13保持的OTP应用I和OTP应用2中,只有OTP应用I的连接标志是开,如图7所示。当初始设置屏幕161中复选框172 “从第二次或之后起不显示”是开时,从第二次或之后的操作起,省略从步骤S61到S63用于存储OTP应用的IC卡13的上述介质检测通知。为了标识IC卡13,可以使用对每个IC卡13唯一分配的标识信息或者对执行非接触通信的每个通信设备唯一分配的标识信息。随后,发起器软件141在步骤S64激活代理应用144,并且在步骤S81激活代理应用 144。而且,发起器软件141在步骤S65激活浏览器软件143,并且基于存储装置142中的OTP应用链接表向浏览器软件143发送作为OTP应用I的跳转站点的站点A的显示请求。在步骤S64和步骤S65中的处理可以同时执行,或者首先执行步骤S65中的处理。信息处理装置11中的浏览器软件143在步骤S42由来自发起器软件141的激活命令激活,并且在步骤S43将站点显示请求发送到由发起器软件141指定的站点A (http://www.xxx.com)ο具有站点A的地址的Web服务器14在步骤SlOl从浏览器软件143接收站点显示请求,并且发送一条对应于接收的站点显示请求的登录窗口的页面数据。在步骤S44从Web服务器14接收一条登录窗口的页面数据,浏览器软件143显示
该登录窗口。另一方面,在步骤S81中的激活后,代理应用144在步骤S82确定是否由浏览器软件143显示登录窗口,并且保持等待(监视)直到确定显示登录窗口。当在步骤S82确定显示登录窗口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83。基于OTP应用链接表,代理应用144标识对应于浏览器软件143连接到的站点A的OTP应用I。代理应用144经由读取器/写入器12向IC卡13发送用应用标识符指定OTP应用I的OTP应用激活命令。IC卡13在步骤S12基于来自代理应用144的OTP应用激活命令激活OTP应用1,并且执行一次性密码生成处理。IC卡13在步骤S13经由读取器/写入器12将作为执行结果的一次性密码发送到代理应用144。代理应用144在步骤S84对浏览器软件143中的站点A的登录窗口执行登录信息输入处理。也就是说,代理应用144从OTP应用链接表获得对应于站点A的用户ID。代理应用144将获得的用户ID和从IC卡13发送的一次性密码输入到浏览器软件143中的站点A的登录窗口的预定列,并且使得浏览器软件143访问Web服务器14。浏览器软件143在步骤S45将输入的登录信息发送到Web服务器14。Web服务器14在步骤S102基于接收的登录信息执行登录处理(认证处理)。当登录处理成功时,Web服务器14在步骤S103将登录后要显示的屏幕(下文中,称为登录后屏幕)的页面数据发送到浏览器软件143。浏览器软件143在步骤S46接收登录后屏幕的页面数据并且将其显示。如上所述执行自动登录系统I中的登录的处理。[信息处理装置11的整体流程]
随后,参考图8,将进行关于上述整体处理中的信息处理装置11的处理的详细描述。图9是图示自动登录系统I中的信息处理装置11的处理的流程图。控制信息处理装置11的读取器/写入器12的设备驱动器在步骤S201确定IC卡13是否保持在读取器/写入器12上方,保持等待直到确定IC卡13保持在读取器/写入器12上方。当在步骤S201确定IC卡13保持在上方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202。读取器/写入器12的设备驱动器向发起器软件141发送表示检测到IC卡13的事实的预定介质检测通知。因为介质检测通知包括一条用于标识IC卡13的信息,所以可能标识检测到的IC卡13。发起器软件141在步骤S203中确定是否应当显示初始设置屏幕。在步骤S203,当之前已经检测到IC卡13时,并且当在图7所示的初始设置屏幕161中复选框172“从第二次或之后起不显示”是开时,确定不显示初始设置屏幕161。当在步骤S203中确定显示初始设置屏幕161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204。发起器软件141执行发起器初始设置处理,以进行通过初始设置屏幕161的初始设置。对于发起器初始设置处理,将稍后参考图11进行描述。相反地,当在步骤S203中确定不显示初始设置屏幕161时,跳过步骤S204。发起器软件141在步骤S205激活浏览器软件143和代理应用144。发起器软件141在步骤S206基于存储装置142中的OTP应用链接表,向浏览器软件143发送作为OTP应用I的跳转站点的站点A的站点显示请求。浏览器软件143在步骤S207连接到发起器软件141指定的站点A,并且发送站点显示请求。响应于站点显示请求,浏览器软件143在步骤S208中接收从站点A的Web服务器14发送的站点A的登录窗口的一条页面数据,并且显示登录窗口。在步骤S205中的激活之后,代理应用144监视浏览器软件143。代理应用144在步骤S209检测浏览器软件143显示登录窗口,并且使得IC卡13启动和执行对应于站点A的OTP应用I。具体地,经由读取器/写入器12从代理应用144到IC卡13发送指定对应于站点A的OTP应用I的OTP应用激活命令。代理应用144在步骤S210经由读取器/写入器12接收作为通过OTP应用I的执行结果的一次性密码。代理应用144在步骤S211向浏览器软件143的登录窗口输入从OTP应用链接表获得的用户ID和从IC卡13接收的一次性密码,并且代理应用144使得浏览器软件143访问Web服务器14。浏览器软件143在步骤S212向Web服务器14发送输入的登录信息(用户ID和一次性密码)。在用发送的登录信息执行登录处理(认证处理)之后,浏览器软件143在步骤S213接收从Web服务器14发送的登录后屏幕的一条页面数据并且将其显示。发起器软件141在步骤S214参考OTP应用链接表,并且使用IC卡13中存储的OTP应用确定是否存在要连接到的跳转站点的任何其他设置。也就是说,发起器软件141确定作为IC卡13中存储的另一 OTP应用并且其连接标志是开的任何跳转站点是否保留在OTP应用链接表中。当在步骤S214中确定跳转站点的另一设置保留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206并且重复上述从步骤S206到S214的处理。相应地,例如,当站点A和站点B的连接标志二者在图7所示的初始设置屏幕161中是开时,用户可以仅通过将IC卡13保持在读取器/写入器12上方,自动登录到站点A和站点B 二者(同时),如图10中所示。另一方面,当确定没有跳转站点的其他设置保留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215,并且发起器软件141终止代理应用144。图11是图示在上述步骤S204中进行的发起器初始设置处理的详细处理的流程图。在该处理中,发起器软件141在步骤S241中经由读取器/写入器12从IC卡13获得应用列表。在步骤S242中,发起器软件141在图7中示出的显示部分145上显示初始设置屏眷 161。在步骤S243中,发起器软件141接收包括跳转站点信息、用户ID和服务必需应用(0ΤΡ应用)的应用名称的信息(登录信息)的输入,其由用户通过初始设置屏幕161输入。当用户按下初始设置屏幕161的登记按钮173时,通过初始设置屏幕161输入的信息存储在存储装置142中的OTP应用链接表中,并且发起器初始设置处理在步骤S244中终止。在终止发起器初始设置处理之后,处理返回到图9示出的处理。根据上述自动登录系统I的处理,仅通过将IC卡13保持在读取器/写入器12上方,用户可以自动登录到一个或更多站点。也就是说,容易地进行登录到多个服务站点。取决于服务站点,例如,可以存在具有这样的结构的站点,在对作为第一跳转站点的站点A进行登录认证之后,在站点A内的预定站点A’上进一步的另一登录认证是必需的,如图12所示。参考图12,站点A的地址是“http://www.xxx.com”,并且必需的OTP应用是“OTP应用1”,内部站点A’的地址是“http://zzz.com”,并且必需的OTP应用是“OTP应用lz”。在发起器软件141上,初始设置允许自动登录具有主从关系的结构的站点。图13图示允许自动登录到如图12所示的主从关系站点A和内部站点A’的初始设置屏幕161的设置示例。当输入列171的内部站点的复选框(其描述在图7中省略)如图13所示是开(选取)时,可以对主从关系的多个站点进行跳转站点信息、用户ID和服务必需应用名称的设置。当内部站点的复选框是开时,用户指定作为必需登录认证的数量,并且显示对应于指定数量的输入列,用于输入跳转站点信息、用户ID和服务必需应用名称。图13示出其中“2”指定为作为要求登录认证的次数的数量,并且内部站点的列中的数量指示顺序(优先级)。当如图13中所示进行设置时,可能以如参考图12所述登录到主从关系的多个站点。[修改]本技术的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在本技术的精神范围内各种修改是可能的。
例如,在以上实施例中,代理应用144的功能可以由发起器软件141执行。也就是说,发起器软件141和代理应用144可以集成到一个软件(应用程序)中。发起器软件141和代理应用144中的任一或二者的功能可以以浏览器软件143的插件软件的形式实现。在上述实施例中,OTP应用链接表配置为存储在信息处理装置11内的存储装置142中。然而,OTP应用链接表可以配置为存储在IC卡13的安全存储器区域中或者网络上的预定云服务器(包括Web服务器14或15)中,而不是信息处理装置11中。在该情况下,关于用于OTP应用链接表的存储装置的信息存储在信息处理装置11的存储装置142中。在上述实施例中,信息处理装置11例如由个人计算机构成。然而,信息处理装置11可以由电视接收机和提供有显示和网络连接功能的KIOSK终端构成。执行与信息处理装置11的非接触通信的另一侧的设备可以不是IC卡13而可以是诸如提供有非接触通信功能的智能电话的便携式终端(移动电话)或写字板终端。在以上实施例中,作为服务必需应用的示例,已经描述输出在跳转站点的登录处理必需的一次性密码的OTP应用。然而,服务必需应用可以输出不同于作为在跳转站点必需的信息的一次性密码的一条信息。换句话说,服务必需应用不限于OTP应用。例如,服务必需应用可以获得诸如标识信息处理装置11的MAC地址的一条终端标识信息,或者作为在跳转站点必需的信息的标识读取器/写入器12的一条R/W标识信息,并且(经由读取器/写入器12)将其从信息处理装置11输出。在该情况下,跳转站点可以是例如基于终端标识信息标识信息的处理装置11的制造商的服务站点,从而每个取决于制造商而不同的服务可以提供给用户。或者,跳转站点可以是从R/W标识信息标识采用的经销商组的服务站点,从而可以提供对应于经销商组的服务。而且,例如,当执行与信息处理装置11的非接触通信的另一侧的装置是提供有GPS功能的便携终端时,服务必需应用可以配置为获得表示用户的当前位置的一条GPS信息作为在跳转站点必需的信息,并且将其输出。在该情况下,跳转站点例如可以是根据用户的当前位置提供不同的服务的服务站点。即使当IC卡13没有提供有GPS功能时,例如IC卡13存储提供读取器/写入器
12的位置(地址)的数据库,并且当服务必需应用从信息处理装置11获得一条R/W标识信息,以及基于该数据库识别读取器/写入器12的位置时,从而可以输出表示用户当前位置的信息。在本说明书中,不必说当流程图中图示的步骤可以按描述的顺序以时间顺序执行。然而,即使当步骤不需按时间顺序执行时,但是可以以期望的定时执行,并行或当进行调用时。而且,在本说明书中,系统意味着配置包括多个装置的整体设备。此外,本技术可以如下配置。(I)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非接触通信部分,其配置为执行与通信设备的非接触通信,所述通信设备存储享受服务器提供的预定服务必需的至少两条软件输出信息;获得部分,其配置为获得用于连接到服务器的连接目标信息和指示对应于所述连接目标信息的软件的标识信息;以及
控制部分,其配置为执行以下控制:经由所述非接触通信部分发出指令到所述通信设备以执行所述标识信息指示的软件,获得根据所述指令执行的软件的执行结果,以及发送所述执行结果到所述服务器。(2)根据(I)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存储装置,其配置为与所述连接目标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分别指示至少两个软件的至少两条标识信息中的任一,所述至少两条标识信息经由所述非接触通信部分读出并由所述通信设备存储。( 3 )根据(2 )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获得部分配置为从所述存储装置获得连接目标信息和与其对应的标识信息。( 4 )根据(2 )或(3 )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存储装置配置为与所述连接目标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用户ID。(5)根据(2)到(4)任一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存储装置配置为存储至少两对连接目标信息和与其对应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控制部分配置为执行以下控制:发出指令到所述通信设备以执行至少两个软件,获得执行结果,以及发送所述执行结果到至少两条连接目标信息指示的至少两个服务器。(6)根据(2)到(5)任一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存储装置配置为存储对应于第一连接目标信息和第二连接目标信息的每个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连接目标信息是主要条连接目标信息,所述第二连接目标信息是与所述第一连接目标信息指示的服务器为主从关系的服务器的连接目标信息,以及所述控制部分配置为执行以下控制:发出指令到所述通信设备以执行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目标信息和所述第二连接目标信息的两个软件,获得执行结果,以及顺序发送所述执行结果到所述第一连接目标信息指示的服务器和所述第二连接目标信息指示的服务器。(7)根据(2)到(6)任一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软件是输出登录服务器必需的认证信息的软件。(8)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获得用于连接到提供预定服务的服务器的连接目标信息和指示对应于所述连接目标信息的软件的标识信息;以及执行以下控制:通过与存储至少两个软件的通信设备的非接触通信,发出指令到所述通信设备以执行所述标识信息指示的软件,从所述通信设备获得根据所述指令执行的软件的执行结果,以及发送所述执行结果到所述服务器。(9) 一种存储用于使得计算机用作以下的程序的存储介质:非接触通信控制部分,其执行与通信设备的非接触通信,所述通信设备存储享受服务器提供的预定服务必需的至少两条软件输出信息;获得部分,其获得用于连接到服务器的连接目标信息和指示对应于所述连接目标信息的软件的标识信息;以及发送控制部分,其执行以下控制:经由非接触通信发出指令到所述通信设备以执行所述标识信息指示的软件,经由非接触通信获得根据所述指令执行的软件的执行结果,以及发送所述执行结果到所述服务器。( 10)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非接触通信部分,其配置为执行与信息处理终端的非接触通信,所述信息处理终端执行处理以访问提供预定服务的服务器;存储装置,其配置为存储用于输出所述信息处理终端享受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服务必需的信息的至少两个软件;以及执行部分,其配置为根据来自所述信息处理终端的指令,执行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至少两个软件中的预定软件,其中所述非接触通信部分配置为以非接触通信方式,发送所述执行部分获得的执行结果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本公开包含涉及于2011年9月7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1-194485中公开的主题,在此通过引用并入其全部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非接触通信部分,其配置为执行与通信设备的非接触通信,所述通信设备存储享受服务器提供的预定服务必需的至少两条软件输出信息; 获得部分,其配置为获得用于连接到服务器的连接目标信息和指示对应于所述连接目标信息的软件的标识信息;以及 控制部分,其配置为执行以下控制:经由所述非接触通信部分发出指令到所述通信设备以执行所述标识信息指示的软件,获得根据所述指令执行的软件的执行结果,以及发送所述执行结果到所述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存储装置,其配置为与所述连接目标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分别指示至少两个软件的至少两条标识信息中的任一,所述至少两条标识信息经由所述非接触通信部分读出并由所述通信设备存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获得部分配置为从所述存储装置获得连接目标信息和与其对应的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存储装置配置为与所述连接目标信息相关联地存储用户ID。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存储装置配置 为存储至少两对连接目标信息和与其对应的标识信息,以及 所述控制部分配置为执行以下控制:发出指令到所述通信设备以执行至少两个软件,获得执行结果,以及发送所述执行结果到由至少两条连接目标信息指示的至少两个服务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存储装置配置为存储对应于第一连接目标信息和第二连接目标信息的每个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连接目标信息是主要条连接目标信息,所述第二连接目标信息是与所述第一连接目标信息指示的服务器为主从关系的服务器的连接目标信息,以及 所述控制部分配置为执行以下控制:发出指令到所述通信设备以执行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目标信息和所述第二连接目标信息的两个软件,获得执行结果,以及顺序发送所述执行结果到由所述第一连接目标信息指示的服务器和由所述第二连接目标信息指示的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软件是输出登录服务器必需的认证信息的软件。
8.—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获得用于连接到提供预定服务的服务器的连接目标信息和指示对应于所述连接目标信息的软件的标识信息;以及 执行以下控制:通过与存储至少两个软件的通信设备的非接触通信,发出指令到所述通信设备以执行由所述标识信息指示的软件,从所述通信设备获得根据所述指令执行的软件的执行结果,以及发送所述执行结果到所述服务器。
9.一种存储用于使得计算机用作以下的程序的存储介质: 非接触通信控制部分,其执行与通信设备的非接触通信,所述通信设备存储享受服务器提供的预定服务必需的至少两条软件输出信息; 获得部分,其获得用于连接到服务器的连接目标信息和指示对应于所述连接目标信息的软件的标识信息;以及 发送控制部分,其执行以下控制:经由非接触通信发出指令到所述通信设备以执行所述标识信息指示的软件,经由非接触通信获得根据所述指令执行的软件的执行结果,以及发送所述执行结果到所述服务器。
10.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非接触通信部分,其配置为执行与信息处理终端的非接触通信,所述信息处理终端执行处理以访问提供预定服务的服务器; 存储装置,其配置为存储用于输出所述信息处理终端享受来自所述服务器的服务必需的信息的至少两个软件;以及 执行部分,其配置为根据来自所述信息处理终端的指令,执行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至少两个软件中的预定软件,其中 所述非接触通信部分配置为以非接触通信方式,发送所述执行部分获得的执行结果到所述信息处 理装置。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非接触通信部分,其执行与通信设备的非接触通信,所述通信设备存储享受服务器提供的预定服务必需的至少两条软件输出信息;获得部分,其获得用于连接到服务器的连接目标信息和指示对应于所述连接目标信息的软件的标识信息;以及控制部分,其执行以下控制经由所述非接触通信部分发出指令到所述通信设备以执行所述标识信息指示的软件,获得根据所述指令执行的软件的执行结果,以及发送所述执行结果到所述服务器。
文档编号G06F21/41GK103198248SQ20121033051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7日
发明者上坂聪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