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静电防护结构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8448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静电防护结构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静电防护结构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自从触控面板技术发展以来,触控面板已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占有极高的市占率。目前市场中已见整合有触控及显示功能的触控显示面板,可用于携带方便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上,例如无线通讯手机、笔记型电脑、平板电脑、数字相机等产品。市面上整合触控功能的电子产品大多是将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直接组装在一起,再以各自的信号线来传输触控信号以及显示信号。另外,更有将触控电路直接整合在透明盖板上,具有低成本、高穿透率及厚度较薄等优势,但相对地,因为结构防护性较差,而无法提供较好的静电防护。目前的静电防护机制,是以额外制作的导线来宣泄瞬间的大电流,但因无法完整地涵盖整个触控面板,而造成静电防护的能力下降以及额外制作的薄膜会影响光线穿透率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静电防护结构的触控面板,用以提高静电防护的能力,且不影响触控面板的光线穿透率。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具有静电防护结构的触控面板,其包括一透明盖板、多个感测电极、一装饰层以及一静电防护结构。透明盖板具有一主动区以及一环绕主动区的装饰区。多个感测电极形成于主动区上。装饰层配置于装饰区上。静电防护结构包括一导电环,环绕配置于装饰区,且位于装饰层与透明盖板之间。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A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有静电防护结构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1B及图1C分别为沿图6A的剖线1_1’所绘示的静电防护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2A及图2B绘示另二实施例的导电环;图3A 图3C分别绘示另外三种实施例的导电环;图3D绘示另一种实施例的导电环;图4绘示位于导线与导电环之间的介电层及装饰层;图5A 图分别绘示静电防护结构的各种变化例;图6A绘示配置于图1A的感测区的触控感应元件的上视示意图;图6B为沿图6A的剖线A-A’所绘示的触控感应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图7至图9分别绘示图6A与图6B的触控感应元件的三个变化型的示意图;图1OA绘示配置于图1A的感测区的触控感应元件的上视示意图1OB为沿图1OA的剖线A-A’所绘示的触控感应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图11绘示了图1OA与图1OB的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感应元件的一变化型的示意图;图12及图13绘示感测电极为单层电极的二实施例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7IX:电极72:电容式触控感应元件100:触控面板110:透明盖板112:主动区114:装饰区120:感测电极A:感测区130:装饰层130a:侧边132:介电层140:静电防护结构141 147:导电环141a、142a、141e:侧壁143a、144a:侧壁141b:突出部141c:锥形部141d:菱形部S:尖端150:导线151:覆盖层152:底部金属氧化物薄膜146A、145a:条状区域146a、147a:块状区域147:微连接线720:基板721:第一电极722:第二电极723:绝缘层723H:接触孔724:桥接线725: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A及图1B。图1A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有静电防护结构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1B及图1C为沿图1A的剖线1-1’所绘示的静电防护结构的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触控面板100包括一透明盖板110、多个感测电极120、一装饰层130以及一静电防护结构140。透明盖板110具有一主动区112以及一环绕主动区112的装饰区114。主动区112对应于用来显示画面的显示区以及对应于触控感应的感测区A。触控感应元件的感测电极120形成于主动区112上,以供使用者触控输入之用。有关触控感应元件的细部结构,请参照图6A 图6B、图7 图9、图1OA 图1OB及图11的说明。如图1B及图1C所示,装饰层130配置于装饰区114上,以使主动区112的周围形成一不透光区域。此外,装饰层130上还可配置多条导线150。触控面板100的主动区112上的感测电极120可通过此些导线150连接一驱动芯片(未绘示),且驱动芯片可通过一可挠式印刷电路板(未绘示)进行对外的电连接。此外,装饰层130下方配置有一导电环141,导电环141环绕配置于装饰区114,且位于装饰层130与透明盖板110之间。本实施例通过导电环141做为静电防护结构140,其平贴于透明盖板110的内侧,再覆盖装饰层130于导电环141之上。因此,导电环141不会影响主动区112的光线穿透率,且导电环141完整地涵盖整个触控面板100的周围,故导电环141的静电防护的能力增加。从静电宣泄的路径来看,累积在透明盖板110上的静电会选择最短的路径进行宣泄。由于导电环141相对于透明盖板110的距离比其他金属导线(例如位于装饰层上的导线150或位于覆盖层151上的导线(未绘示))相对于透明盖板110的距离来得近,因此静电可以在进入导线150之前先行宣泄,以避免触控面板100内部元件遭受静电破坏。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环141可为透明的导电环,例如为透明的金属氧化物薄膜,其材质例如为铟锡氧化物(ITO)、铝锌氧化物(ΑΖ0)、铟锌氧化物(IZO)、锌镓氧化物(GZO)或氟锡氧化物(FT0)。此外,导电环141也可为金属材质的导电环,例如选自铜、银、镍或金等合金材质。通常,在触控面板100的制作工艺中,在形成装饰层130之前,会先形成底部金属氧化物薄膜(例如是ITO薄膜)于主动区112上。本实施例的导电环141可于形成底部金属氧化物薄膜152 (参见图1B及图1C)之时,一并图案化形成于装饰区114上,再覆盖装饰层130于导电环141上。因此,不需增加额外的制作工艺及制作的成本。如图1B及图1C所示,导电环141与装饰层130重叠,且导电环141的侧边141a与装饰层130的侧边130a相互对齐。然而,图2A及图2B绘示另二实施例的导电环,其与图1B及图1C的导电环141的差异仅在于:图2A的导电环142的侧壁142a相对于装饰层130的侧边130a向内缩短一预定尺寸,以使导电环142的侧壁142a被覆盖于装饰层130内;图2B的导电环143的侧壁143a相对于装饰层130的侧边130a向外增加一预定尺寸,并延伸至透明盖板110的一侧,以使导电环143的侧壁143a显露于装饰层130之外。再者,如图1B及图1C所示,导电环141为完整的平面,以使导电环141 (透明导电环)的透光度不会产生视觉上的差异。然而,为了减少导电环141对各个导线150传输的信号产生信号耦合的干扰,设计可减少信号耦合的导电环。请参照图3A 图3C,其分别绘示另外三种实施例的导电环,其与图1B及图1C的导电环141的差异在于:图3A的导电环144包括多道平行延伸且纵向相连的条状区域144a,各导线150经过两相邻的条状区域144a之间,且各导线150与此些条状区域144a不重叠,以减少各导线150与条状区域144a之间的耦合量;图3B的导电环145包括多道平行延伸且纵向相连的条状区域145a,各导线150经过两相邻的条状区域145a之间,且各导线150与此些条状区域145a仅有部分重叠,故可减少耦合量,惟重叠的部分虽然会产生信号耦合,但因相邻二条状区域145a的间距拉近,可使导电环145 (透明导电环)的透光度不会因间距过大而产生视觉上的差异;图3(:的导电环146包括多道平行延伸且纵向部分相连的块状区域146a,位于同一道的块状区域146a也是通过微连接线147相互连接,各导线150经过相邻二道的块状区域146a之间,各导线150与此些块状区域146a仅有部分重叠,故可减少耦合量。块状区域146a可以是方形、圆形、六角形等规则的图案所组成或是由不规则的图案所组成,由于块状区域146a的图案仍会布满整个装饰区114,并且相互连接为一体,故依然能达到整面静电防护的效果。接着,请参照图3D,其绘示另一种实施例的导电环。导电环147包括阵列排列的块状区域147a,而各块状区域采完全分离式的间隔设计且尺寸缩小,故可进一步减少耦合量,且不易产生视觉上的差异。各导线150经过相邻二道的块状区域147a之间,各导线150与此些块状区域147a仅单侧或双侧有部分重叠。由于块状区域147a的图案仍会布满整个装饰区114,并且环绕为一环状,故依然能达到整面静电防护的效果。另外,各导线150与导电环141之间的电容耦合量也可通过增加距离或介电常数来改善。由电容公式可知,电容C=介电常数* A/d,其中A为耦合面积,d为厚度。当介电常数较小或厚度(d)较厚时,电容值(C)会变小;反之,当介电常数较大或厚度(d)较薄时,电容值(C)会变大。因此,可选择适当厚度的介电材料来增加各导线150与导电环141之间的距离,同时以低介电常数的材料来进一步降低电容值,以改善耦合量。请参考图4,其绘示位于导线150与导电环141之间的介电层132及装饰层130。本实施例的介电层132可形成在装饰层130上,以增加导线150与导电环141之间的距离D。同时,介电层132可为低介电常数的材料,以进一步降低电容值。可根据下列的数值来选择适当厚度的介电层132及介电常数。举例来说,未加介电层132之前,装饰层130的厚度只有1.4微米,因而电容耦合量将上升到68.3pf。若加上介电层132之后,只要增加厚度8微米,电容耦合量将下降到IOpf以下。若选用介电常数为2的介电材料,电容耦合量只有7.86pf,相当于未加入 导电环141时的电容值。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静电防护结构的触控面板,包括: 透明盖板,具有主动区以及环绕该主动区的装饰区; 多个感测电极,形成于该主动区上; 装饰层,配置于该装饰区上;以及 静电防护结构,包括导电环,环绕配置于该装饰区,且位于该装饰层与该透明盖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导电环为透明导电环或金属导电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多条导线,配置于该装饰层上,该些导线与该导电环的位置彼此相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导电环包括多道平行延伸且纵向相连的条状区域,各该导线经过两相邻的条状区域之间,且各该导线与各个条状区域不重叠。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导电环包括多道平行延伸且纵向相连的条状区域,各该导线经过两相邻的条状区域之间,且各该导线与该些条状区域部分重叠。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导电环包括多道平行延伸且纵向相连的块状区域,且位于同一道的块状区域通过微连接线相互连接,各该导线经过相邻二道的块状区域之间,且各该导线与该些块状区域部分重叠。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导电环包括多道平行且不相连的块状区域,各该导线经过相邻二道的块状区域之间,且各该导线与该些块状区域部分重叠。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一介电层,形成在该装饰层上,且位于该些导线与该导电环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导电环与该装饰层重叠,且该导电环的侧边与该装饰层的侧边相互对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导电环的侧边相对于该装饰层的侧边向内缩短一预定尺寸或相对于该装饰层的侧边向外增加一预定尺寸。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静电防护结构还包括多个突出部,由该导电环的周围向外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各突出部还包括至少一锥形部,由各突出部的侧壁向外延伸,且各锥形部以其尖端彼此相对。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各突出部还包括至少一菱形部,由各突出部的侧壁向外延伸,且各菱形部以其尖端彼此相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静电防护结构的触控面板,其包括一透明盖板、多个感测电极、一装饰层以及一静电防护结构。透明盖板具有一主动区以及一环绕主动区的装饰区。多个感测电极形成于主动区上。装饰层配置于装饰区上。静电防护结构包括一导电环,环绕配置于装饰区,且位于装饰层与透明盖板之间。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3164080SQ20121054844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李忠宪, 陈昱廷, 周建良 申请人: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