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其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9268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触控面板及其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触控面板及其电子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触控面板,且特别是具有接地金属层的触控面板及其电子>J-U ρ 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触控面板为一种输入设备,以供操作者直接操作。触控面板的种类有电容式、电阻式、电磁式、光学式等触控面板,其中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应用较为广泛。电容式触控面板主要是由保护玻璃跟布设有感应层的触控基板黏合而成,在电容式触控面板的感测层施加驱动信号时,若触控面板有被触碰,则触控面板上之触碰位置相应的感应层位置产生电信号变化。[0003]由于操作者往往是透过手指操作触控面板,而触控面板具有产生电信号变化的感应层,因此,人体会将部分静电转移至触控面板上,使该触控面板容易接收人体的静电。另, 由于大气环境中会产生静电,空气中产生的静电也容易累积在触控面板中。累积 于触控面板中的静电在放电过程中容易造成触控面板感应失效或是误判。[0004]与此同时,由于近年来,触控面板往轻、薄方向发展,电容式触控面板厂商省略一承载感应层的触控基板,而将感应层直接制作在保护玻璃上形成一体化触控结构的电容式触控面板。该一体化触控结构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与显示设备贴合,由于没有触控基板,周边线路(其为金属材质)容易外露,被人体或外界环境带来的静电击穿,而造成触控面板失效。 虽然,触控面板具有绝缘功能的保护层,但保护层依然无法达到良好的静电防护效果。实用新型内容[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静电放电防护效果的触控面板,以导出累积于触控面板中的静电。[000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绝缘基板、触控感测层、 周边线路、保护层与接地金属层。绝缘基板具有触控区以及围绕触控区的周边区。触控感测层位于绝缘基板的触控区和部分周边区内。周边线路位于绝缘基板的周边区之内,且电性连接于触控感测层。保护层至少覆盖周边线路。接地金属层位于保护层之上,接地金属层的范围涵盖周边线路的范围。[0007]进一步的,其中该保护层系一整层地覆盖该触控感测层与该周边线路;或者,该保护层系为环状,以至少覆盖周边线路。[0008]进一步的,其中该触控面板更包括第一遮光层,该第一遮光层位于该绝缘基板的该周边区之内,且该周边线路位于该第一遮光层之上。[0009]进一步的,其中该接地金属层为网状结构。[0010]进一步的,其中该触控面板更包括第二遮光层,该第二遮光层夹置于该接地金属层与该绝缘层之间,且范围涵盖该周边区的范围。[0011]进一步的,其中该触控面板更包括一软性印刷电路,该软性印刷电路具有至少一第一接地脚位,且该第一接地脚位电性连接该接地金属层。其中该第一接地脚位亦电性连 接该周边线路的至少一接地导线。[0012]进一步的,其中该软性印刷电路还具有至少一第二接地脚位,且该第二接地脚位 电性连接该周边线路的至少一接地导线。[0013]进一步的,该接地金属层为印刷银浆。[0014]进一步的,该触控面板更包括一平坦层,该平坦层用以使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绝 缘基板的该触控区之内。[00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触控面板、液晶显示 模块与电路板,其中液晶显示模块透过光学胶黏贴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绝缘基 板、触控感测层、周边线路、保护层、接地金属层与第一软性印刷电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绝缘基板具有触控区以及围绕触控区的周边区。触控感测层位于绝缘基板 的触控区和部分周边区内。周边线路位于绝缘基板的周边区上,且电性连接于触控感测层。 保护层至少覆盖周边线路。接地金属层位于绝缘层之上,接地金属层的范围涵盖周边线路 的范围。液晶显示模块具有第二软性印刷电路。第一软性印刷电路电性连接周边线路,且 具有第一接地脚位电性连接接地金属层。电路板包括透过第一与第二软性印刷电路而电性 连接触控面板与液晶显示模块的至少一芯片。[0016]进一步的,其中该保护层系一整层地覆盖该触控感测层与该周边线路;或者,该保 护层系为环状,以至少覆盖周边线路。[0017]进一步的,其中该电子装置更包括第一遮光层,该第一遮光层位于该绝缘基板的 该周边区之内,且该周边线路位于该第一遮光层之上。[0018]进一步的,其中该接地金属层为网状结构。[0019]进一步的,其中该电子装置更包括第二遮光层,该第二遮光层夹置于该接地金属 层与该绝缘层之间,且范围涵盖该周边区的范围。[0020]进一步的,其中该电子装置更包括一软性印刷电路,该软性印刷电路具有至少一 第一接地脚位,且该第一接地脚位电性连接该接地金属层。其中该第一接地脚位亦电性连 接该周边线路的至少一接地导线。[0021]进一步的,其中该软性印刷电路还具有至少一第二接地脚位,且该第二接地脚位 电性连接该周边线路的至少一接地导线。[0022]进一步的,该接地金属层为印刷银浆。[0023]进一步的,该电子装置更包括一平坦层,该平坦层用以使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绝 缘基板的该触控区之内。[0024]综上所述,所述触控面板具有接地金属层,且此接地金属层可以导出来自于触控 面板的内部组件或是人体产生的静电。另,接地层可以屏蔽电容式触控面板在使用过程中 受到的外界电磁波干扰,因此所述触控面板既具有静电放电防护能力也可以屏蔽电磁波干 扰。


[00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平面透视图。[0026]图2A是沿着图1之剖面线AA的剖面图。[0027]图2B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之剖面图。[0028]图2C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之剖面图。[0029]图3A至图3E是图2B中的触控面板结构的形成流程示意图。[003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之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0032]请参照图1与图2A,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平面透视图,图2A是沿着图1之剖面线AA的剖面图。触控面板100包括绝缘基板110、第一遮光层120、周边线路140、触控感测层150、保护层160、接地金属层170与软性印刷电路190。[0033]绝缘基板110具有触控区Ml以及周边区M2,其中周边区M2围绕于触控区Ml周围。绝缘基板110的材料可以是玻璃、塑料或石英,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触控面板100系采用一体化触控结构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因此所述绝缘基板110系同时作为触碰操作面。[0034]第一遮光层120位于周边区M2之内,其主要用途为遮光与装饰,故可用以防止因入射光的泄漏而影响到影像的表现。此外,使用第一遮光层120还可以增加影像的色彩对比性。第一遮光层120所使用的材料可以是黑色树脂、黑色光阻材料,也可以是具有低介电常数的高绝缘油墨,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0035]触控感测层150位于触控区Ml和部分周边区M2内,用以感测其上产生的多个电信号的变化,以获得电信号变化作为感测信号。触控感测层150包括皆位于触控区Ml内的第一图案层151、绝缘层152以及第二图案层153,而第一图案层151与第二图案层153 皆为导电材料。第一图案层151和第二图案层153的材料例如为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s, ITO)、铟锋氧化物(Indium Zinc Oxide, IZ0)、招锋氧化物(Zinc oxide doping 3 oxidation 2 aluminium, ΑΖ0)或金属。上述金属例如为金、银或铜。另外,绝缘层152的材料例如为树脂或聚亚酰胺。总而言之,第一图案层151、绝缘层152与第二图案层153的材料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0036]第一图案层151具有平行之多个第一轴向感应电极轴(例如,X轴感应电极轴), 第二图案层153具有平行之多个第二轴向感应电极轴(例如,Y轴感应电极轴),绝缘层152 用以电性绝缘第一与第二轴向感应电极轴。第一轴向电极轴与第二轴向电极轴的交叉处可以形成互电容,控制器(图未示)可透过接收触控感测层150之互电容信号变化进一步地计算触点位置。在此请注意,上述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图案层151具有平行之多个第一轴向感应电极轴(例如,X轴感应电极轴)与以矩阵排列却相互隔开的多个第二轴向电极(例如,Y轴感应电极),第二图案层153作为跨接层,以将沿着第二轴向的多个第二轴向电极彼此电性相接,以形成平行之多个第二轴向电极轴。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感测层150亦可以仅具有一层图案层。[0037]周边线路140电性连接于触控感测层150,其形成于第一遮光层120之上,且位于周边区M2内。周边线路140用以将触控感测层150所产生的感测信号,如互电容信号透过软性印刷电路190传送至控制器(图未示)。周边线路140是由导电材料所制成,例如铟锡 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或金属。周边线路140可以透过蚀刻或印刷等方法形成, 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以此为限。值得说明的是,周边线路140于其他实施例中,触控感应层 150延伸至周边区M2,且在第一遮蔽层120上与周边线路140相互电性连接。[0038]保护层160可以一整层地覆盖于触控感测层150以及周边线路140之上,用以保 护触控感测层150以及周边线路140,防止其氧化或是刮伤,故保护层160可以是例如为钝 化物。保护层160亦可以为环状,其至少覆盖周边线路140。保护层160可以为绝缘层,其 用以电性隔绝周边线路140与接地金属层170。保护层160可以是由氮化硅(S3N4)或是二 氧化硅(Si02),藉由气相沉积法所制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以此为限。[0039]接地金属层170位于保护层160上,且接地金属层170的形成范围涵盖周边线路 140的范围,甚至,接地金属层170的形成范围涵盖周边区M2的范围。接地金属层170与软 性印刷电路190的第一接地脚位电性连接,故接地金属层170可以透过软性印刷电路190 将累积的静电送至接地端。因此,所述接地金属层170的设计将可以使得触控面板100具 有静电放电防护能力,防止触控面板或其他组件被静电放电击伤的问题。另,触控面板100 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遭受外界的电磁波干扰(EMI),产生误讯号,甚至严重的干扰会导致整个 触控面板100都无法使用,而接地金属层170在此也可以起到屏蔽电磁波的干扰的作用,使 触控面板100能够正常使用。[0040]于此实施例中,接地金属层170的材料为金属。在金属中,由于印刷银浆导电性 好、阻抗性好的优点,较佳的,接地金属层170可由印刷银浆构成。于此实施例中,接地金属 层170的形状可以为网状结构。除了可节省材料以降低制造成本外,网状结构的接地金属 层170更可以让产品制造者或维修者便于透过电子显微镜检查周边线路140是否有开路 与短路的问题存在,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网状结构的网格大小例如可以是边长O. 5 厘米的方格。[0041]软性印刷电路190具有第一接地脚位与第二接地脚位,其第一接地脚位可电性连 接接地金属层170,其第二接地脚位电性连接周边线路140的多个或一个接地导线。除此之 外,软性印刷电路190还具有感测信号脚位与驱动信号脚位,感测信号脚位用以接收触控 感测层150的感测信号,而驱动信号脚位用以传送驱动信号给触控感测层150。[0042]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软性印刷电路190仅具有第一接地脚位,且第一接地脚位 同时电性连接接地金属层170与周边线路140的多个或一个接地导线。值得说明的是,若 考虑所述触控面板100的静电放电防护能力,则上述实施例中,于软性印刷电路190使用第 一与第二接地脚位的情况下,会比软性印刷电路190仅使用第一接地脚位的效果来得好。[0043]另外,软性印刷电路190可以是透过一个第一接地脚位单边连接接地金属层170, 或者,亦可以是透过两个第一接地脚位双边连接接地金属层170。总而言之,软性印刷电路 190与接地金属层170的连接方式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0044]在此请注意,上述触控面板100若设置于显示面板上,用于对显示面板进行触控 操作时,绝缘基板110可以是透明绝缘基板,且触控区Ml与周边区M2又可以用来定义出显 示区与非显示区。另外,若上述触控面板100并非与显示面板结合时,绝缘基板110可以是 非透明绝缘基板,且第一遮光层120可以自触控面板100中移除,此时,周边线路140直接 位于绝缘基板110的周边区M2之上。[0045]请参照图2B,图2B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之剖面图。于此实施例 中,触控面板100’与前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触控面板100’更 具有平坦层130。平坦层130位于触控区Ml内,且设于触控感应层150与绝缘基板110之 间。平坦层130可用以使触控感测层150形成于绝缘基板110的触控区Ml上。另外,平坦 层130也可用以防止来自液晶显示模块的光线散射,进而提高影像的表现。平坦层130可 以是以聚合物形成的平滑层,例如聚亚酰胺(polyimide,PI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平坦层 130的材料。[0046]请接着参照图2C,图2C是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之剖面图。相较于图 2B的触控面板100’,图2C的触控面板100”结构更包括第二遮光层180。第二遮光层180 位于接地金属层170与保护层160之间,其中第二遮光层180的范围涵盖周边区M2的范围。 第二遮光层180的主要用途为遮光与装饰,其可用以加强防止入射光的泄漏进而影响到影 像的表现,因此第二遮光层180所使用的材料可以是黑色树脂、黑色光阻材料或具有低介 电常数的高绝缘油墨,以涂布或是溅镀等制程所制作。[0047]值得注意的是,若触控面板100”之第二遮光层180所使用的材料是具有低介电常 数的高绝缘油墨,则更可以电性隔离接地金属层170与周边线路140。据此,可以更加地减 少周边线路140与接地金属层170之间的电性干扰,从而能加以提高触控面板结构100”的 静电放电防护能力。除此之外,如前面所述,图2C的平坦层130亦可以被移除,亦即,平坦 层130的有无并非用以限制第二遮光层180。[0048]另外,如图2C所示,第二遮光层180可以往周边线路140延伸,并且包围周边线路 140的外侧四边。据此,第二遮光层180还可以保护周边线路140原本裸露于外的外侧部 分,避免周边线路140受损或刮伤。[0049]接着,请依序参照图3A 图3E与图2A,图3A 图3E分别是图2A的触控面板 100于各步骤所形成的半成品之剖面图。请参阅图3A,首先提供绝缘基板110,并于绝缘基 板110上划分触控区Ml以及围绕触控区Ml的周边区M2。接着,形成第一遮光层120于透 明绝缘基板110的周边区M2内。第一遮光层120为黑色光阻材料,经由光刻制程涂布于周 边区M2上。接着,黑色光阻材料在进行预烤以及曝光步骤后,会进而形成黑色边框,故第一 遮光层120具有遮光效果。另外,第一遮光层120可以是具有低介电常数的高绝缘油墨,以 网版印刷的方式制作于周边区M2内,又或者,第一遮光层120也可以是铬,以溅镀制程形成 于周边区M2上。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第一遮光层120的形成方式。[0050]请参阅图3B,在绝缘基板110上形成触控感测层150,且位于触控区Ml和部份周 边区M2内,其中触控感测层150包括第一图案层151、绝缘层152以及第二图案层153。更 详细地说,先形成第一图案层151,接着在第一图案层151之上形成绝缘层152,之后在形成 第二图案层153于绝缘层152之上。[0051]请参阅图3C,周边线路140形成于第一遮光层120之上,并且围绕于触控感测层 150四周。周边线路140具有至少一接地导线。周边线路140的形成方式可以是蚀刻、印刷 或是打线等方法,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以此为限。[0052]请参阅图3D,接着,形成保护层160于触控感测层150以及周边线路140之上。 另,保护层160可以藉由气相沉积法所形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以此为限。保护层160可 以一整层地覆盖于触控感测层150以及周边线路140之上,用以保护触控感测层150以及周边线路140,防止其氧化或是刮伤,故保护层160可以是例如为钝化物。保护层160亦可 以为环状,其至少覆盖周边线路140。保护层160可以为绝缘层,其用以电性隔绝周边线路 140与接地金属层170。[0053]请参阅图3E,接地金属层170形成于保护层160之上,而接地金属层170的范围涵 盖周边线路140的范围,甚至可以涵盖周边区M2的范围。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 地金属层170为银浆,并且以印刷方式制作于保护层160之上。不过,接地金属层170的材 料以及制作方式仅为说明,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0054]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接地金属层170为网状结构,网状 结构的接地金属层170便于维修者或制造者检查周边线路140之间是否有开路与短路的问 题。此外,接地金属层170也可以是薄膜结构,总之,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接地金属层170的 结构加以限定。[0055]请继续参阅图2A,最后形成双边或单边连接接地金属层170的软性印刷电路190。 值得注意的是,软性印刷电路190具有第一接地脚位与第二接地脚位,其第一接地脚位可 电性连接接地金属层170,其第二接地脚位电性连接周边线路140的多个或一个接地导线。 除此之外,软性印刷电路190还具有感测信号脚位与驱动信号脚位,感测信号脚位用以接 收触控感测层150的感测信号,而驱动信号脚位用以传送驱动信号给触控感测层150。另 外,在其他实施例中,软性印刷电路190仅具有第一接地脚位,且第一接地脚位同时电性连 接接地金属层170与周边线路140的多个或一个接地导线。总而言之,本实用新型并不对 此加以限定。[0056]除此之外,当触控面板100在绝缘基板110与触控感测层150之间更具有一平坦 层,于图3A和图3B之间可形成平坦层130于透明绝缘基板110的显示区Ml上,其中平坦 层用以使触控感测层150形成于绝缘基板110的触控区Ml之上。值得注意的是,平坦层的 厚度与第一遮光层120的厚度大致上相同,从而能顺利进行后续制程。另外,平坦层是以聚 合物形成的。据此,平坦层可以藉由蒸镀而形成于透明绝缘基板110上,且位于触控区Ml 内,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平坦层的形成方式。于此同时,触控感测层150系透过平坦层而 形成于触控区Ml之上。[0057]另,当触控面板100在接地金属层170与保护层160之间更具有一第二遮光层,于 图3D和图E之间形成于保护层160之上,而第二遮光层180的形成范围涵盖周边区M2的 范围。第二遮光层180可以是黑色光阻材料,经由光刻制程涂布于周边区M2上,接着,再进 行预烤以及曝光步骤,进而形成黑色边框,从而第二遮光层180能用以遮光。另外,第二遮 光层180亦可以是具有低介电常数的高绝缘油墨,以网印的方式制作于周边区M2上。或者 是第二遮光层180也可以是铬,以溅镀制程形成于周边区M2上。总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 定第二遮光层180的形成方式。[0058]请接着参照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电子装置400具有 触控面板410、液晶显示模块420与电路板430。所述触控面板410具有软性印刷电路411, 触控面板410可以是上述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触控面板100’或者触控面板100”。液晶 显示模块420透过光学胶黏贴于该触控面板410,并具有软性印刷电路421。电路板430包 括分别透过软性印刷电路411与软性印刷电路421而电性连接触控面板410与液晶显示模 块420的芯片431与芯片432。电路板430之芯片数量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且芯片432或芯片431可以同时电性连接触控面板410与液晶显示模块420。[005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所述触控面板具有接地金属层,且此接地 金属层可以导出来自于触控面板的内部组件累积的静电。另,接地层也可以屏蔽电容式触 控面板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界的电磁波干扰,因此所述触控面板可以具有静电放电防护能 力且可以屏蔽电磁波干扰。[0060]除此之外,在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金属层可以是网状结构的 印刷银浆,以降低触控面板的成本,并提供维修者或制造者便于检查周边线路是否有开路 或短路的问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更具有第二遮光层,且 第二遮光层可以是具有低介电常数的高绝缘油墨,以增加触控面板的静电防护能力。[00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 围。任何熟习相像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内,所作的更动及润饰的等效 替换,仍为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一绝缘基板,具有一触控区以及围绕该触控区的一周边区; 一触控感测层,位于该绝缘基板的该触控区和部分周边区内; 一周边线路,位于该绝缘基板的该周边区之内,且电性连接于该触控感测层; 一保护层,至少覆盖该周边线路;以及 一接地金属层,位于该保护层之上,该接地金属层的范围涵盖该周边线路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层系一整层地覆盖该触控感测层与该周边线路;或者,其中该保护层系为环状,以至少覆盖该周边线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更包括 一第一遮光层,位于该绝缘基板的该周边区之内,且该周边线路位于该第一遮光层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接地金属层为网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更包括 一第二遮光层,夹置于该接地金属层与该绝缘层之间,其中该第二遮光层的范围涵盖该周边区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更包括 一软性印刷电路,具有至少一第一接地脚位,其中该第一接地脚位电性连接该接地金属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软性印刷电路还具有至少一第二接地脚位,其中该第二接地脚位电性连接该周边线路的至少一接地导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地脚位亦电性连接该周边线路的至少一接地导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接地金属层为印刷银浆。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平坦层,该平坦层用以使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绝缘基板的该触控区之内。
11.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一触控面板,包括 一透明绝缘基板,具有一触控区以及围绕该触控区的一周边区; 一触控感测层,位于该绝缘基板的该触控区和部分周边区内; 一周边线路,位于该绝缘基板的该周边区之内,且电性连接于该触控感测层; 一保护层,至少覆盖该周边线路; 一接地金属层,位于该保护层之上,该接地金属层的范围涵盖该周边线路的范围;以及一第一软性印刷电路,电性连接该周边线路,且具有至少一第一接地脚位电性连接该接地金属层; 一液晶显示模块,透过一光学胶黏贴于该触控面板,并具有一第二软性印刷电路; 一电路板,包括分别透过该第一与第二软性印刷电路而电性连接该触控面板与该液晶显示模块的至少一芯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保护层系一整层地覆盖该触控感测层与该周边线路;或者,其中该保护层系为环状,以至少覆盖该周边线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更包括 一第一遮光层,位于该绝缘基板的该周边区之内,且该周边线路位于该第一遮光层之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地金属层为网状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更包括 一第二遮光层,夹设于于该接地金属层与该保护层之间,其中该第二遮光层的范围涵盖该周边区的范围。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软性印刷电路还具有至少一第二接地脚位,其中该第二接地脚位电性连接该周边线路的至少一接地导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地脚位亦电性连接该周边线路的至少一接地导线。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地金属层为印刷银浆。
19.根据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面板更包括 一平坦层,该平坦层用以使该触控感测层形成于该绝缘基板的该触控区之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绝缘基板、触控感测层、周边线路、保护层与接地金属层。绝缘基板具有触控区以及围绕触控区的周边区。触控感测层位于绝缘基板的触控区和部分周边区内。周边线路位于绝缘基板的周边区之内,且电性连接于触控感测层。保护层至少覆盖于周边线路。接地金属层位于保护层之上,接地金属层的范围涵盖周边线路的范围。该触控面板具有接地金属层,且此接地金属层可以导出来自于触控面板的内部组件或是人体产生的静电,具有良好的静电放电防护能力。
文档编号G06F3/044GK202838282SQ201220426930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7日
发明者何宽鑫, 黄萍萍, 杨俊评 申请人: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