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49759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电极图案单元;在所述电极图案单元上形成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孔;以及形成桥电极,并且使用导电材料填充所述孔。
【专利说明】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生产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触控面板已经广泛用于例如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电脑、办公自动化设备或汽车导航系统的电气设备,以便在它们的显示设备中提供输入装置(即,指标装置)。已知电阻式触控面板、电子感应式触控面板、光学触控面板和电容式触控面板为代表性的触控面板。
[0003]一般来讲,电容式触控面板被分为模拟型触控面板和数字型触控面板。
[0004]在模拟型触控面板中,传感器电极是片状电极,所以在感测操作区中不需要图案。相反,对于数字型触控面板,感测操作区中需要用于传感器的电极图案。在这种数字型触控面板中,电容式触控面板采用人体静电与透明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容变化,以便诱发使触摸位置能被确认的基本电流。为了检测人体(例如,手指或手写笔)与触控面板接触的位置,开发了多种电容式触控面板技术。
[0005]例如,美国专利N0.6,970,160公开了用于检测触摸感应表面上的触摸位置的点阵触摸传感系统。所述点阵触摸传感系统可包括两个由绝缘材料隔离的电容性传感层,其中每个层由基本上平行的传导元件组成,且该两个传感层的传导元件基本上相互正交。每个元件可包含一系列用窄的导电矩形带连接在一起的菱形小片。某传感层的每个传导元件在一端或两端电气地连接到相应的引线组中的引线。也可包括控制电路,通过相应的引线组向两组传导元件都提供激励信号,以接收当触摸在传感面上发生时、由传感器元件产生的传感信号,以及基于在每层中所受影响的条的位置来确定该触摸的位置。
[0006]上述现有技术主要由包括两个电容性传感层的构成元件组成。两个电容性传感层形成有在两者之间被绝缘材料填充的空间,以在这两个层之间产生电容效应。
[0007]图1是根据常规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的三维透视图。参见图1,根据常规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包括基板110以及形成在基板上的第一轴导电图案120和第二轴导电图案130。更具体地讲,第一轴导电图案120由第一轴导电图案单元121以及用于将其连接的导电图案连接单元123组成。另外,第二轴导电图案130由第二轴导电透明图案单元131以及用于将其连接的导电透明图案连接单元133组成。这里,通过在两层之间插设绝缘层50,在第一轴图案单元上形成导电透明图案连接单元133。
[0008]图2是示出了根据常规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0009]参见图2,在基板110上除用于形成第一导电图案的那一部分以外的剩余部分中形成PRlO (步骤a)。
[0010]接着,通过将导电透明材料涂覆在PRlO上来形成导电透明材料涂层122(步骤b),并且通过去除PRlO来形成第一轴导电图案120。然而,剖视图示出了形成第一轴导电图案连接单元123 (步骤C)。
[0011]此外,如图所示,形成PR20 (步骤d),通过在其上涂覆绝缘材料来形成绝缘材料涂层30 (步骤e),此后通过去除PR20来形成绝缘层140 (步骤f)。
[0012]接着,在基板110的上表面上除用于形成第二轴导电图案的那一部分之外的剩余部分中形成PR40 (步骤g),通过在其上涂覆导电透明材料来形成导电透明材料涂层132 (步骤h),此后通过去除PR40来形成第二轴导电图案130 (步骤i)。
[0013]图3是涉及通过图2的方法制造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的俯视图。
[0014]参见图3,第二导电图案130在不使用单独的桥电极的情况下通过导电透明材料来连接。第二导电图案130被配置为使得第二导电图案单元131以及用于将其连接的第二导电图案连接单元133形成为一体。
[0015]然而,根据常规技术,为了形成第二导电图案130,通过在其上一次性涂覆导电透明材料来形成导电透明材料涂层132,所以存在的问题是,工艺的有效性降低并且生产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0016]技术问题
[0017]因此,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电极图案能使在基板上形成导电图案(Rx、Tx)时高效地形成电极图案,并且能以低成本使第一导电图案Rx和第二导电图案Tx全部形成在一个基板上,同时能使触控面板的厚度减小并且传输得到提高。
[0018]解决方案
[0019]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在第一轴方向上形成直接彼此连接的第一导电图案单元;在与第一轴方向相交的第二轴方向上在第一导电图案单元之间形成彼此间隔开的第二导电图案单元;在第一导电图案单元和第二导电图案单元上形成包括孔的绝缘层;形成桥电极,用于将在第二导电图案单元中彼此相邻的一对第二导电图案单元彼此连接并且用导电材料填充所述孔。
[002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所述电极图案包括:第一导电图案单元,在第一轴方向上直接彼此连接;第二导电图案单元,在与第一轴方向相交的第二轴方向上形成在第一导电图案单元之间,彼此间隔开;绝缘层,包括孔并且形成在第一导电图案单元和第二导电图案单元上;以及桥电极,所述桥电极形成为使得在第二导电图案单元中的彼此相邻的一对第二导电图案单元彼此连接,所述桥电极用导电材料填充所述孔。
[0021]有益效果
[0022]根据本发明,由于导电图案(Rx、Tx)全部形成在一个基板上,所以与常规技术相t匕,能够高效地形成电极图案,使得能够以低成本形成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具有减小的厚度和改善的传输,并且其中第一导电图案Rx和第二导电图案Tx全部形成在一个基板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附图并入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附图与文字说明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附图中:
[0024]图1是根据常规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的三维透视图。[0025]图2是示出了根据图1的常规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0026]图3是示出了根据常规技术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的俯视图。
[0027]图4和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的视图。
[0028]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0029]图7是示出了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的桥电极形成之前的电极图案的视图。
[0030]图8是示出了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的桥电极形成之后的电极图案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以下描述中,要注意,当常规元件的功能以及与本发明有关的元件的详细描述会使本发明的要旨模糊时,将会省略这些元件的详细描述。另外,应当理解,附图所示的元件的形状和大小可以被夸张地图示以便容易理解对本发明的结构的描述,而并不反映对应元件的实际大小。
[0032]将参照图4至图6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
[0033]图4和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的视图。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的制造方法的剖视图。
[0034]图5是绝缘层被设置在图4的电极图案上的视图。图6示出了沿着图4和图5的A-A’线截取的剖视图。
[0035]如图4所示,第一导电图案220和第二导电图案230形成在基板上。
[0036]形成第一导电图案220的第一导电图案单元221直接互相连接。形成第二导电图案230的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被设置在第一导电图案单元221之间,彼此间隔开。
[0037]另外,第一导电图案单元221被设置在第一轴方向上,并且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形成在与第一轴方向相交的第二轴方向上。
[0038]同时,第一导电图案单元221可以形成为通过导电引线223彼此连接。
[0039]此时,第一导电图案220或第二导电图案230是由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氧化锌(ZnO)、碳纳米管(CNT)、导电聚合物和石墨烯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组成的。
[0040]这里,第一轴形成为与第二轴成直角。因此,第一导电图案单元221的布置方向与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的布置方向相交成直角。类似地,沿着图4的A-A’截取的截面与图6所示相同。
[0041]此后,绝缘层240被设置在第一导电图案单元221和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上。此时,可以通过使用胶印法或喷墨法来形成绝缘层240。
[0042]图6(b)示出了绝缘层240被设置在上述第一导电图案单元221和第二导电图案上的剖视图。
[0043]在设置绝缘层240之后,在绝缘层240中形成孔241。
[0044]孔241被形成为使得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的上表面暴露,并且形成为比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的宽度小。图6(c)示出了孔241形成在上述绝缘层240中的剖视图。此时,孔241使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能够随后彼此电性连接。孔241形成在分别与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相对应的位置。
[0045]更具体地讲,当孔241形成在绝缘层240中时,多个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形成在绝缘层240上,与多个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之间的最接近的端部相对应。通过以此方式形成孔241,暴露了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的上表面。此时,在与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形成孔241。
[0046]接着,通过在绝缘层240和孔241上涂覆导电材料来形成导电材料涂层250。如图6 (d)所示,由于导电材料被涂覆在绝缘层240和孔241上,所以导电材料被注入到孔241中,并且导电材料涂层250形成在除孔241之外的绝缘层240上。
[0047]这里,导电材料由碳纳米管(CNT)、银纳米线、钥银合金和镍铬合金中的任一种组成。
[0048]接着,如图6(e)所示,通过去除一部分导电材料涂层250,形成用于将多个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彼此连接的桥电极251。更具体地解释如上所述的桥电极,桥电极是由柱形部分252以及用于连接柱形部分252的本体部分253形成的,所述柱形部分通过孔241穿透绝缘层240而连接到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柱形部分252形成在与基板210的水平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本体单元253形成在基板210的绝缘层240的上部中并且形成在与基板210的水平方向相同的水平方向上。
[0049]因此,在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中的彼此相邻的一对第二导电图案单元通过桥电极251彼此连接。
[0050]桥电极251可以形成为具有均匀厚度的线电极的形状,并且桥电极251的厚度可以在考虑电阻性质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
[0051]图7和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的桥电极151形成之前和形成之后的电极图案的视图。
[0052]更具体地讲,图7是图示了比图4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电极图案多的导电图案220、230的视图。图8是图示了绝缘层240形成在图7的导电图220、230上,并且桥电极251形成为穿透绝缘层的孔的视图。
[0053]如图8所示,可以看出桥电极251是将第二导电图案230电性连接的组成部件。
[0054]因此,根据本发明,第一导电图案Rx和第二导电图案Tx可以形成在一个基板上。
[0055]也就是说,根据本发明,第一导电图案Rx和第二导电图案Tx可以形成在一个基板上,并且因此也就不需要将导电图案层彼此接合在一起的单独的粘合剂层。
[0056]以下,将参照图4、图5和图6(e)来解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的配置。
[005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被配置为使得第一导电图案220和第二导电图案230形成在该基板上。
[0058]形成第一导电图案220的第一导电图案单元221被形成为直接互相连接。形成第二导电图案230的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被设置在第一导电图案单元221之间,彼此间隔开。
[0059]另外,第一导电图案单元221被设置在第一轴方向上,并且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形成在与第一轴方向相交的第二轴方向上。
[0060]同时,第一导电图案单元221可以形成为通过导电引线223彼此连接。[0061]此时,第一导电图案单元221或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是由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氧化锌(ZnO)、碳纳米管(CNT)、导电聚合物和石墨烯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组成的。
[0062]绝缘层240形成在按照前述方式形成的第一导电图案单元221或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上。
[0063]孔形成在绝缘层240上。如图5所示,形成在绝缘层240上的孔形成在与多个第二导电图案单元之间的最接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处。
[0064]此时,绝缘层240中产生的孔形成在与第二导电图案单元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并且该孔使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的上表面暴露。该孔形成为比第二导电图案单元231的宽度小。
[0065]用于将第二导电图案单元彼此电性连接的桥电极251形成在绝缘层240的孔中。
[0066]桥电极251是由碳纳米管(CNT)、银纳米线、钥银合金和镍铬合金中的至少任一种组成的。
[0067]桥电极251形成为具有均匀厚度的线电极的形状。桥电极251的厚度可以在考虑电阻性质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
[0068]如先前所述,在本发明的详细描述中,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详细的示例性实施例,明显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修改和变型。因此,应当理解的是,前述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并且不应当被理解成局限于公开的特定实施例,并且所公开的实施例以及其他实施例的修改旨在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基板上在第一轴方向上形成彼此直接连接的第一导电图案单元; 在与所述第一轴方向相交的第二轴方向上在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单元之间形成彼此间隔开的第二导电图案单元; 在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单元与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单元上形成包括孔的绝缘层;以及 形成桥电极,所述桥电极用于将在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单元中的彼此相邻的一对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单元彼此连接,并且用导电材料填充所述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导电图案单元时,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单元形成为通过导电引线彼此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桥电极时,导电材料被涂覆在所述绝缘层的上部和所述孔上以形成导电材料涂层,此后通过去除所述导电材料涂层的一部分来形成彼此连接的所述多个第二导电图案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绝缘层的所述孔时,所述孔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上,与所述多个第二导电图案单元之间的最接近的端部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绝缘层的所述孔时,所述孔形成为使得所述第二导电 图案单元的上表面被暴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绝缘层的所述孔时,所述孔形成在与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单元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桥电极时,通过使用所述导电材料,将所述桥电极形成为具有均匀厚度的线电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绝缘层的所述孔时,所述孔形成为比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单元的宽度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形成所述绝缘层时,通过胶印法或喷墨法,所述绝缘层被设置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单元和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单元的上部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桥电极是由碳纳米管(CNT)、银纳米线、钥银合金和镍铬合金中的任意一种组成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单元和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单元是由铟锡氧化物(Ι--)、铟锌氧化物(IZO)、氧化锌(ZnO)、碳纳米管(CNT)、导电聚合物和石墨烯中的至少任意一种组成的。
12.—种触控面板的电极图案,包括: 第一导电图案单元,形成为在第一轴方向上彼此直接连接; 第二导电图案单元,在与所述第一轴方向相交的第二轴方向上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单元之间,彼此间隔开; 绝缘层,包括孔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单元和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单元上;以及 桥电极,形成为使得在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单元中的彼此相邻的一对第二导电图案单元彼此连接,并且用导电材料填充所述孔。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极图案,其中,所述第一导电图案单元通过导电引线彼此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极图案,其中,所述绝缘层中产生的所述孔形成在与所述多个第二导电图案单元之间的最接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处。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极图案,其中,所述绝缘层中产生的所述孔形成为使得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单兀的上表面被暴露。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极图案,其中,所述绝缘层中产生的所述孔形成在与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单元的表面垂直的方向上。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极图案,其中,通过使用导电材料,所述桥电极形成为具有均匀厚度的线电极。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极图案,其中,所述绝缘层中产生的所述孔形成为比所述第二导电图案单元的宽度小。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极图案,其中,所述桥电极是由碳纳米管(CNT)、银纳米线、钥银合金和镍铬合金中的任意一种组成的。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3988155SQ201280060647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8日
【发明者】张在濬, 洪赫振, 赵志元 申请人:Lg伊诺特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