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结构与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49957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转轴结构与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转轴结构与电子装置,适用于连接在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以使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能相互转动,转轴结构包括第一枢接件、第二枢接件以及第三枢接件;第一枢接件具有第一固定部与从第一固定部延伸的第一卷绕部,第一固定部固定在第一机体上;第二枢接件具有第二固定部与从第二固定部延伸的第二卷绕部,第二固定部固定在第一机体上;第三枢接件设置在第二机体上,第三枢接件具有轴部,第一卷绕部与第二卷绕部分别卷绕至轴部上,而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位于轴部的相对两侧。
【专利说明】转轴结构与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转轴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转轴结构与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便携式计算设备如掌上电脑、手提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平板电脑、及个人数字助理(PDA)已经越来越普遍。通常而言,便携式计算设备会使用基部单元及为该基部单元的显示配置而成的显示总成,以符合使用者操作与观看之用。尤以触摸显示的技术与时俱增,对于这些便携式电脑而言,触摸屏已逐渐成为基本配备。
[0003]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其在两个机体之间是以转轴(hinge)作为支撑机体间运动的机构,然而一旦搭配以触摸屏,则在机体展开的同时,枢轴还须符合足以支撑使用者施压在触摸屏上的力量。但是,现有转轴结构却容易在触摸屏旋转,或操作触摸屏时发生机体晃动的情形,进而造成操作上的困难。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转轴结构与电子装置,以提供使用者稳固的操作介面。
[0005]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转轴结构,适用于连接在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以使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能相互转动,转轴结构包括第一枢接件、第二枢接件以及第三枢接件;第一枢接件具有第一固定部与从第一固定部延伸的第一卷绕部,第一固定部固定在第一机体上;第二枢接件具有第二固定部与从第二固定部延伸的第二卷绕部,第二固定部固定在第一机体上。第三枢接件设置在第二机体上;第三枢接件具有轴部,其中第一卷绕部与第二卷绕部分别卷绕至轴部上,而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位于轴部的相对两侧。
[0006]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机体、第二机体以及连接在第一机体与第二机体之间的转轴结构。转轴结构包括第一枢接件、第二枢接件以及第三枢接件。第一枢接件具有第一固定部与从第一固定部延伸的第一卷绕部。第一固定部固定在第一机体上。第二枢接件具有第二固定部与从第二固定部延伸的第二卷绕部。第二固定部固定在第一机体上。第三枢接件设置在第二机体上。第三枢接件具有轴部,其中第一卷绕部与第二卷绕部分别卷绕至轴部上,而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位于轴部的相对两侧。
[0007]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配置在第一机体上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且使第三枢接件的轴部位于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也即让第一枢接件与第二枢接件的第一卷绕部与第二卷绕部从轴部的相对两侧卷绕至轴部上。此举让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旋转时,位于轴部相对两侧的第一、第二固定部皆会产生对应且反向的晃动,因而通过其抵消作用而使第一机体保持不会晃动的状态。
[0008]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09]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0010]图2与图3分别示出图1的电子装置在不同状态的示意图;
[0011]图4是图3中第一转轴结构的示意图;
[0012]图5是图4的第一转轴结构中第一枢接件与第二枢接件的等效示意图;
[0013]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转轴结构的示意图;
[0014]图7是图6的第一转轴结构的爆炸图;
[0015]图8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转轴结构的示意图;
[0016]图9是图8转轴结构的爆炸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00:电子装置;
[0019]110:第一机体;
[0020]112:凹槽;
[0021]120:第二机体;
[0022]122:本体;
[0023]124:支臂;
[0024]130,330:第一转轴结构;
[0025]131、231、331:第一枢接件;
[0026]131a、331a、331b:第一固定部;
[0027]131b,331c:第一卷绕部;
[0028]132,332:第二枢接件;
[0029]132a、332a、332b:第二固定部;
[0030]132b,332c:第二卷绕部;
[0031]133:第三枢接件;
[0032]133a:第三固定部;
[0033]133b:轴部;
[0034]140:第二转轴结构;
[0035]231b:第三卷绕部;
[0036]231c:结构加强部;
[0037]Al:第一轴;
[0038]A2:第二轴;
[0039]El:第一端;
[0040]E2:第二端;
[0041]Gl:第一缺口 ;
[0042]G2:第二缺口;
[0043]Pl:第一位置;
[0044]P2:第二位置;
[0045]S1:触摸面;
[0046]S2:背面。【具体实施方式】
[0047]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2与图3分别示出图1的电子装置在不同状态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0例如是笔记本电脑,其具有第一机体110、第二机体120与第一转轴结构130与第二转轴结构140,其中第一机体110例如是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元件,且特别是触摸式显示元件,其具有彼此相对的触摸面SI与背面S2,使用者能通过触摸面SI而进行输入操控。
[0048]第二机体120包括本体122与支臂124,其中本体122例如是笔记本电脑的主机,支臂124连接在第一机体110的背面S2与本体122之间。进一步地说,支臂124具有相对的第一端El与第二端E2,其中第二转轴结构140连接在第二端E2与本体122之间,以让第一端El能相对于第二端E2转动。第一转轴结构130设置在支臂124的第一端El上且连接在支臂124与第一机体110之间。
[0049]因此,支臂124通过第一转轴结构130与第二转轴结构140而分别与第一机体110与本体122连接,因此能让电子装置100能如同图1至图3所示,通过支臂124而从图1的闭合状态转换成图2与图3的展开状态。此外,第一机体110通过支臂124而使其在展开状态时能从图2所示的第一位置Pl移动至图3的第二位置P2,因此让电子装置100能提供使用者较为友善且舒适的观看视角。另,也能让使用者调整第一机体110停留在第一位置Pl与第二位置P2之间的任何位置,而选择适当的观看视角。
[005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机体110具有位于背面S2的凹槽112,支臂124的第一端El枢接在此凹槽112内。如上述,支臂124的第二端E2通过第二转轴结构140而枢接至本体122,以让支臂124相对于本体122沿第二轴A2转动。相对地,第一转轴结构130枢接在第一端El与第一机体110之间,因而使第一机体110能相对于支臂124而沿第一轴Al转动,其中第一轴Al平行第二轴A2。
[0051]图4是图3中第一转轴结构的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3与图4,由于支臂124于其第一端El的相对两侧是分别以第一转轴结构130连接至第一机体110,而第一转轴结构130为相同且对称的配置,故以下仅以其中一侧的第一转轴结构130作为描述对象。
[005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结构130包括设置在第一机体110上的第一枢接件131、第二枢接件132与设置在第二机体120的支臂124上的第三枢接件133。第三枢接件133具有第三固定部133a与轴部133b,其中第三固定部133a例如以螺丝(未示出)穿过其上的开口而固定在支臂124的第一端E1,而轴部133b的一端枢接在第三固定部133a的侧缘,而其另一端延伸入第一机体110内。
[0053]第一枢接件131具有第一固定部131a与从第一固定部131a延伸的第一卷绕部131b。第二枢接件132具有第二固定部132a与从第二固定部132a延伸的第一卷绕部132b。第一固定部131a与第二固定部132a例如分别以螺丝(未示出)穿过其上的开口而固定在第一机体110上,且第一卷绕部131b与第二卷绕部132b分别从第一固定部131a与第二固定部132a延伸并卷绕至轴部133b上。如此,第一机体110相对于支臂124转动时,即会带动第一枢接件131与第二枢接件132相对于第三枢接件133转动,也即此时的第一卷绕部131b与第二卷绕部132b会相对轴部133b转动。
[0054]图5是图4的第一转轴结构中第一枢接件与第二枢接件的等效示意图,用以描述第一转轴结构在枢转时的振动情形。请同时参考图4与图5,第一卷绕部131b具有第一缺口 Gl,第二卷绕部132b具有第二缺口 G2,且第一缺口 Gl与第二缺口 G2位于轴部133b的相对两侧。由于所述缺口 Gl、G2会在第一机体110相对于支臂124转动时造成变形,进而造成第一固定部131a与第二固定部132a造成振动。因此,本实施例通过不同卷绕方式而使轴部133b位于第一缺口 Gl与第二缺口 G2之间(也同时让轴部133b位于第一固定部131a与第二固定部132a之间)。因此,当缺口 Gl或G2因转动而变形时并造成第一固定部131a、第二固定部132a振动时,通过第一固定部131a与第二固定部132a的振动方向彼此相反,便能有效地抵消固定部131a、132a的振动状态(如图5虚线轮廓所示),进而有效地使第一机体110处于稳定的状态。
[0055]此外,本实施例第一枢接件131与第二枢接件132中,其分别以一个第一卷绕部131b与一个第二卷绕部132b沿相同方向卷绕在轴部133b上,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卷绕部与第二卷绕部也可以相反方向卷绕在轴部上。
[0056]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第一转轴结构的示意图。图7是图6的第一转轴结构的爆炸图。请同时参考图6与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接件231还具有第三卷绕部231b,且第一卷绕部131b与第三卷绕部231b同从第一固定部131a延伸并卷绕至轴部133b上。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卷绕部131b卷绕在轴部133b上的方向,相反于第三卷绕部231b卷绕在轴部133b上的方向。另外,在本实施例的轴部133b上,第三卷绕部231b位于第一卷绕部131b与第二卷绕部132b之间,且在图示状态下,第二固定部132a与第三固定部133a位于轴部133b的同一侧。
[0057]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接件231还包括结构加强部231c,其设置在第一固定部131a旁。进一步地说,结构加强部231c同时连接第三枢接件133的轴部133b与第一固定部131a,而使第一卷绕部131b位于结构加强部231c与第三卷绕部231b之间。此举同样能降低第一机体110转动时相对于支臂124造成晃动的情形。
[0058]图8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转轴结构的示意图。图9是图8转轴结构的爆炸图。请同时参考图8与图9,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转轴结构330中,第一枢接件331与第二枢接件332是呈完全包覆在轴部133b上的结构。
[0059]进一步地说,第一枢接件331包括形成层叠结构的第一固定部331a、331b,与连接在第一固定部331a、331b之间的第一卷绕部331c,而第二枢接件332包括形成层叠结构的第二固定部332a、332b,与连接在第二固定部332a、332b之间的第一卷绕部332c。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第一卷绕部331c与第一卷绕部332c分别完全包覆在轴部133b外,但也使第一固定部331a、331b与第二固定部332a、332b位于轴部133b的相对两侧。如此,同样能达到上述实施例的振动抵消效果。
[0060]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通过配置在第一机体上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且使第三枢接件的轴部位于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也即让第一枢接件与第二枢接件的第一卷绕部与第二卷绕部从轴部的相对两侧卷绕至轴部上。此举让第一机体相对于第二机体旋转时,位于轴部相对两侧的第一、第二固定部皆会产生对应且反向的晃动,因而通过其抵消作用而使第一机体保持不会晃动的状态。此外,设计者可依据转轴结构的制作条件而分别以不同方向将卷绕部卷绕在轴部上,同时也可是需要增减卷绕部的数量,以同时提供枢转动作并达到振动抵消的效果。
[006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转轴结构,适用于连接在一第一机体与一第二机体之间,以使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能相互转动,其特征在于,该转轴结构包括: 一第一枢接件,具有一第一固定部与从该第一固定部延伸的一第一卷绕部,该第一固定部固定在该第一机体上; 一第二枢接件,具有一第二固定部与从该第二固定部延伸的一第二卷绕部,该第二固定部固定在该第一机体上;以及 一第三枢接件,设置在该第二机体上,该第三枢接件具有一轴部,其中该第一卷绕部与该第二卷绕部分别卷绕至该轴部上,该第一固定部与该第二固定部位于该轴部的相对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卷绕部具有一第一缺口,该第二卷绕部具有一第二缺口,该第一缺口与该第二缺口位于该轴部的相对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卷绕部卷绕在该轴部的方向,相同于该第二卷绕部卷绕在该轴部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卷绕部卷绕在该轴部的方向,相反于该第二卷绕部卷绕在该轴部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枢接件或该第二枢接件还具有至少一第三卷绕部,相邻于该第一卷绕部或该第二卷绕部,且该些第三卷绕部卷绕于该轴部的方向,相同或相异于该第一卷绕部或该第二卷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枢接件还具有一第三固定部,固定在该第二机体上且连接该轴部的一端,该轴部枢接在该第三固定部的侧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固定部与该第一固定部或该第二固定部位于该轴部的同一侧。
8.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机体; 一第二机体; 一转轴结构,连接在该第一机体与该第二机体之间,该转轴结构包括: 一第一枢接件,具有一第一固定部与从该第一固定部延伸的一第一卷绕部,该第一固定部固定在该第一机体上; 一第二枢接件,具有一第二固定部与从该第二固定部延伸的一第二卷绕部,该第二固定部固定在该第一机体上;以及 一第三枢接件,设置在该第二机体上,该第三枢接件具有一轴部,其中该第一卷绕部与该第二卷绕部分别卷绕至该轴部上,该第一固定部与该第二固定部位于该轴部的相对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机体包括: 一本体;以及 一支臂,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二端枢接至该本体,该第三枢接件设置在该第二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枢接件还具有一第三固定部固定在该支臂的该第二端,该轴部从该第二端朝该第一机体延伸,且该第三固定部与该第一固定部或该第二固定部位于该轴部的同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卷绕部具有一第一缺口,该第二卷绕部具有一第二缺口,该第一缺口与该第二缺口位于该轴部的相对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卷绕部卷绕在该轴部的方向,相同于该第二卷绕部卷绕在该轴部的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卷绕部卷绕在该轴部的方向,相反于该第二卷绕部卷绕在该轴部的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枢接件或该第二枢接件还具有至少一第三卷绕部,相邻于该第一卷绕部或该第二卷绕部,且该些第三卷绕部卷绕于该轴部的方向,相同或相异于该第一卷绕部或该第二卷绕部。
【文档编号】G06F1/16GK103970194SQ201310034005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
【发明者】宋沛旸, 陈顺彬 申请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