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50771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支架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支架固定装置,包括电脑机箱及固定在所述电脑机箱上的支架和定位架,所述电脑机箱上开设有枢转槽和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有配合部,所述支架上设有弹片、枢转板及第二限位槽,所述弹片上设有缺口,所述第二限位槽包括导向槽和收容槽,所述定位架上设有抵压部,所述抵压部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连接部,所述枢转板插入枢转槽,所述弹片绕枢转板和枢转槽转动直至所述弹片进入第一限位槽,所述弹片弹性变形直至配合部卡入所述缺口,所述第二支撑部自收容槽滑入导向槽直至所述第二支撑部与导向槽末端相抵,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收容槽内。
【专利说明】支架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支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个人电脑上通常设有多个用于与外设进行数据和信号传输的输入输出接 口,该些输入输出接口定位在个人电脑前板的一支架上。该支架通常W螺钉锁固的方式固 定在个人电脑的前板上,拆装该支架费时费力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W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支架固定装置。
[0004] -种支架固定装置,包括电脑机箱及固定在所述电脑机箱上的支架和定位架,所 述电脑机箱上开设有枢转槽和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有配合部,所述支架上设 有弹片、枢转板及第二限位槽,所述弹片上设有缺口,所述第二限位槽包括导向槽和收容 槽,所述定位架上设有抵压部,所述抵压部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连接所述第一支 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连接部,所述枢转板插入枢转槽,所述弹片绕枢转板和枢转槽转动直 至所述弹片进入第一限位槽,所述弹片弹性变形直至配合部卡入所述缺口,所述第二支撑 部自收容槽滑入导向槽直至所述第二支撑部与导向槽末端相抵,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收容 槽内。
[0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上述支架固定装置中,所述枢转板插入枢转槽,所述弹片绕枢 转板和枢转槽转动直至所述弹片进入第一限位槽,所述弹片弹性变形直至配合部卡入所述 缺口,所述第二支撑部自收容槽滑入导向槽直至所述第二支撑部与导向槽末端相抵,所述 第一支撑部位于收容槽内,省时省力且便于拆卸。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 图1是本发明支架固定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的一立体分解图。
[0007] 图2是图1的支架固定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0008] 图3是图1中一支架的一立体图。
[0009] 图4是图1中一定位架的一立体图。
[0010] 图5是图1的一立体组装图。
[0011] 图6是图1的另一立体组装图。
[0012]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_

【权利要求】
1. 一种支架固定装置,包括电脑机箱及固定在所述电脑机箱上的支架和定位架,其特 征在于:所述电脑机箱上开设有枢转槽和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有配合部,所述 支架上设有弹片、枢转板及第二限位槽,所述弹片上设有缺口,所述第二限位槽包括导向槽 和收容槽,所述定位架上设有抵压部,所述抵压部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及连接所述 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连接部,所述枢转板插入枢转槽,所述弹片绕枢转板和枢转槽 转动直至所述弹片进入第一限位槽,所述弹片弹性变形直至配合部卡入所述缺口,所述第 二支撑部自收容槽滑入导向槽直至所述第二支撑部与导向槽末端相抵,所述第一支撑部位 于收容槽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板的宽度和枢转槽的宽 度相当,所述缺口的高度和配合部的厚度相当。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宽度和连接部 的宽度相当,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宽度小于第一支撑部和连接部的宽度。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的宽度小于收容槽的 宽度,所述导向槽的宽度和第二支撑部的宽度相当,所述收容槽的宽度大于第一支撑部和 连接部的宽度。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包括一第一弯折部和自 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末端延伸出的一第二弯折部,所述缺口开设于第二弯折部上,在所述弹 片进入第一限位槽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弯折部弹性变形直至配合部卡入所述缺口。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部上邻近缺口设有 限位部,在所述第二弯折部弹性变形的过程中限位部与支架相抵,以防止所述第二弯折部 弹性变形过度而无法恢复。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之 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限位部的宽度。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于弹片的一侧延伸出 第一限位板,所述支架上于弹片的另一侧延伸出第二限位板,在所述弹片进入第一限位槽 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弯折部弹性变形直至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与所述电脑机箱相抵。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宽度大于第二 限位板的宽度。
【文档编号】G06F1/18GK104375585SQ201310352657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4日
【发明者】丁林, 王良津, 肖宇鸣, 符志军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