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触摸屏面板及具有柔性触摸屏面板的柔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62137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柔性触摸屏面板及具有柔性触摸屏面板的柔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柔性触摸屏面板及具有柔性触摸屏面板的柔性显示装置。柔性触摸屏面板包括窗基底、起偏振功能层、检测图案以及检测线。窗基底具有柔性。起偏振功能层附接在窗基底窗第一表面上,并分为有效区域和位于有效区域之外的非有效区域。检测图案形成在位于起偏振功能层的第一表面上的有效区域中。检测线形成在位于起偏振功能层的第一表面上的非有效区域中,并且连接至检测图案。在触摸屏面板中,起偏振功能层具有偏振器和延迟补偿膜的层叠结构,其中偏振器和延迟补偿膜附接在窗基底的第一表面上。
【专利说明】柔性触摸屏面板及具有柔性触摸屏面板的柔性显示装置
[0001]相关申请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7月25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3-0087829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完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的方面涉及柔性触摸屏面板和具有柔性触摸屏面板的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4]触摸屏面板为一种输入装置,其允许通过利用用户的手或物体选择显示在显示装置的屏幕等上的指令内容来输入用户指令。
[0005]为此,触摸屏面板形成在显示装置的正面上,以将接触位置变换为电信号。这里,用户的手或物体在接触位置处直接与触摸屏面板接触。因此,在接触位置处所选择的指令内容作为输入信号输入至图像显示装置。
[0006]因为这种触摸屏面板可代替与显示装置相连的单独的输入装置,如键盘或鼠标,所以其应用范围已逐渐扩展。
[0007]触摸屏面板分为电阻式覆盖触摸屏面板、光敏触摸屏面板、电容式触摸屏面板等。在这些触摸屏面板中,电容式触摸屏面板通过检测用户的手或物体与触摸屏面板接触时形成在导电的检测图案与相邻的检测图案或接地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来将接触位置变换为电信号。
[0008]通常,这种触摸屏面板经常通过附接至显示装置如液晶显示装置或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外表面来进行商业化。因此,触摸屏面板需要具有高透明度和薄厚度的特性。
[0009]近来已发展了柔性显示装置,在这种情况下,附接在柔性显示装置上的触摸屏面板也需要具有柔性。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柔性触摸屏面板,其中起偏振功能层和作为接触式传感器的检测图案一体地形成在具有柔性的窗基底的一个表面上,以使得可保证触摸屏面板的柔性、减小触摸屏面板的厚度、以及提高图像的可见性。
[0011]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具有柔性触摸屏面板的柔性显示装置。
[0012]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柔性触摸屏面板,其包括窗基底、起偏振功能层、检测图案、以及检测线,其中窗基底配置成具有柔性;起偏振功能层附接在窗基底的第一表面上,该起偏振功能层分成有效区域和位于有效区域之外的非有效区域;检测图案在起偏振功能层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在有效区域中;以及检测线在起偏振功能层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在非有效区域中,检测线连接至检测图案,其中起偏振功能层具有偏振器和延迟补偿膜的层叠结构,偏振器和延迟补偿膜附接在窗基底的第一表面上。
[0013]偏振器可通过透明粘合剂层附接在窗基底的第一表面上,以及延迟补偿膜可通过透明粘合剂层附接在偏振器的第一表面上。
[0014]透明粘合剂层可利用溶剂式粘合剂或膜式粘合剂来实施。溶剂式粘合剂可使用水基聚乙烯醇(PVA)粘合剂、聚酯基粘合剂以及聚氨酯基粘合剂中至少之一来实施。膜式粘合剂可使用聚丙烯基粘合剂和多晶硅基粘合剂之一来实施。
[0015]窗基底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以及聚酯(PET)中至少之一来实施。
[0016]偏振器可通过拉伸聚合物膜来实施,并且偏振器具有位于拉伸方向的吸收轴线。偏振器的吸收轴线可实施成使得偏振器的吸收轴线与触摸屏面板的弯曲轴线之间的角度为约45度至约90度。
[0017]检测图案可包括第一检测单元、第一连接线、第二检测单元以及第二连接线,其中第一检测单元配置成沿第一方向进行连接;第一连接线配置成将相邻的第一检测单元彼此连接;第二检测单元配置成沿第二方向进行连接;第二连接线配置成将相邻的第二检测单元彼此连接。在第一连接线与第二连接线的相交部分处可插设有隔离层。
[001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具有柔性触摸屏面板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该柔性触摸屏面板包括窗基底、起偏振功能层、检测图案、以及检测线,其中窗基底配置成具有柔性;起偏振功能层附接在窗基底的第一表面上,该起偏振功能层分成有效区域和位于有效区域之外的非有效区域;检测图案在起偏振功能层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在有效区域中;以及检测线在起偏振功能层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在非有效区域中,检测线连接至检测图案,其中柔性显示装置附接至柔性触摸屏面板以在窗基底的第一表面方向朝向检测图案和检测线,以及起偏振功能层具有偏振器和延迟补偿膜的层叠结构,偏振器和延迟补偿膜附接在窗基底的第一表面上。
[0019]柔性显示装置可实施为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实施本发明,并且本发明不应解释为受本文中阐述的实施方式的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以使本公开详尽且完整,并且本公开将更全面地将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范围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1]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可能对尺寸进行了放大。应当理解,当元件被认为是位于两个元件“之间”时,其可以是位于这两个元件之间的唯一元件或者还可存在一个或多个插入的元件。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
[0022]图1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有触摸屏面板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平面图;
[0023]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检测图案的示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24]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有触摸屏面板的柔性显示装置沿图1的线1-1’的剖视图;以及
[0025]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偏振器的吸收轴线与触摸屏面板的弯曲轴线之间的最佳角度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在下面详细说明中,仅通过例示,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本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修改,并且所有的这些实施方式都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因此,附图和说明书本质上应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另外,当元件被认为是位于另一元件“上”时,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者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并且其间插设有一个或多个插入的元件。此外,当元件被认为是“连接至”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或者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并且其间插设有一个或多个插入的元件。在下文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
[0027]图1是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有触摸屏面板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检测图案的示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0028]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具有触摸屏面板的一个区域(Ι-Γ )的剖视图。
[0029]参照图1至图3,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触摸屏面板包括具有柔性的窗基底10、检测图案220、以及检测线230,其中检测图案220形成在延迟补偿膜16的一个表面上,该延迟补偿膜16与偏振器12 —起顺序附接在作为窗基底10的内表面的第一表面上,检测线230配置成通过焊盘部分250将检测图案220连接至外部驱动电路(未示出)。
[0030]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窗基底10不由刚性材料如玻璃制成,而优选由具有柔性的透明材料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聚酯(PET)、聚酰亚胺(PI)等制成。
[0031]在该实施方式中,窗基底10不仅执行作为简单地定位在显示装置的最外侧面上的透明基底的功能,而且执行保护和支承偏振器12的功能。
[0032]也就是说,通过除去由三乙酰纤维素(TAC)制成的支承层来实施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起偏振功能层30,其中该支承层包括在现有的起偏振片中。偏振器12和延迟补偿膜16直接附接在窗基底10的第一表面上,以使得起偏振功能层30具有柔性,即高可弯曲性。
[0033]在这种情况下,偏振器12通过透明粘合剂层14附接在窗基底10的第一表面上,而延迟补偿膜16也通过透明粘合剂层14附接在偏振器12的第一表面上。因此,实施在如上所述的层叠结构中的偏振器12和延迟补偿膜16用作起偏振功能层30。
[0034]现有的起偏振片通常实施成这样的结构,其中偏振器插设在上支承层与下支承层之间,而延迟补偿膜附接在下支承层的一个表面上。
[0035]偏振器执行根据其上入射光的偏振度控制透射光的量的功能。偏振器可包括聚乙烯醇(PVA)。例如,偏振器通过以强张紧拉伸PVA膜来实施偏振,其中该PVA膜吸收碘。
[0036]分别设置在偏振器上和偏振器之下的支承层可实施为由TAC制成的膜,以保护和支承PVA膜。
[0037]起偏振片通常附接至显示装置的外侧,以提高外部可见性如防止外部光的反射。在触摸屏面板附接在显示装置上的情况下,起偏振片可附接至触摸屏面板的外表面。
[0038]然而,起偏振片和触摸屏面板经过单独制造起偏振片和触摸屏面板然后彼此附接或组装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过程效率降低和产量降低的缺点。
[0039]具体地,在具有层叠结构的起偏振片中,偏振器具有约20μπι的厚度,并且上支承层和下支承层均具有约40 μ m的厚度。因此,起偏振片实施为具有约100 μ m的厚度。在起偏振片实际上附接至触摸屏面板的情况下,增大了触摸屏面板的整体厚度,这样与减小触摸屏面板的厚度的趋势相反。
[0040]与PVA相比,TAC具有相对刚性的特征,其中TAC为支承层的材料。因此,如果设有支承层的起偏振片附接至柔性触摸屏面板,则不能保证柔性触摸屏面板的可弯曲性。
[0041]因此,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克服设于现有的起偏振片中的支承层的这种缺点,偏振器12的一个表面通过透明粘合剂层14直接附接至作为支承主体的、具有柔性的窗基底10。然后,延迟补偿膜16通过透明粘合剂层14附接至偏振器12的另一表面。
[0042]根据该实施方式,与现有的起偏振片相比,在起偏振功能层30中,除去了由TAC制成的支承层。因此,与现有的起偏振片的厚度相比,起偏振功能层30厚度可减小约80 μ m,从而获得柔性,即高可弯曲性。
[0043]也就是说,如图3所示,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触摸屏面板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偏振器12和延迟补偿膜16分别通过两个个别透明粘合剂层14直接附接在具有柔性的窗基底10的第一表面上,而检测图案220和检测线230直接形成在延迟补偿膜16的内表面上。因此,可实施集成有窗基底和起偏振片且具有柔性的触摸屏面板。
[0044]在这种情况下,偏振器12与延迟补偿膜16之间通过透明粘合剂层14进行的附接可使用卷对卷层叠或片层叠方法来实施。
[0045]透明粘合剂层14可利用溶剂式粘合剂或膜式粘合剂来实施。溶剂式粘合剂可包括水基PVA粘合剂、聚酯基粘合剂以及聚氨酯基粘合剂。膜式粘合剂可包括聚丙烯基粘合剂和多晶娃基粘合剂。
[0046]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和图2描述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触摸屏面板的配置。
[0047]首先,如图2所示,检测图案220包括第一检测单元220a、第一连接线220al、第二检测单元220b以及第二连接线220bl,其中第一检测单元220a配置成对于每个行线沿行方向相连,第一连接线220al配置成沿行方向连接第一检测单元220a,第二检测单元220b配置成对于每个列线沿列方向相连,以及第二连接线220bl配置成沿列方向连接第二检测单元 220b ο
[0048]为了方便起见,图2中仅示出了一个检测图案,但是触摸屏面板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图2所示的检测图案重复地设置。
[0049]第一检测单元220a和第二检测单元220b交替地设置成彼此不重叠,而第一连接线220al和第二连接线220bl彼此相交。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线220al与第二连接线220bl之间插设有用于保证稳定性的隔离层(未示出)。
[0050]另一方面,第一检测单元220a可使用透明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锡(在下文中,称为ΙΤ0)与第一连接线220al —体地形成,或者可与第一连接线220al单独地形成,以通过第一连接线220al进行电连接。第二检测单元220b可使用透明导电材料如ITO与第二连接线220bl 一体地形成,或可与第二连接线220bl单独地形成,以通过第二连接线220bl进行电连接。
[0051]例如,第二检测单元220b通过在列方向被图案化而与第二连接线220bI —体地形成。第一检测单元220a被图案化,以分别具有位于第二检测单元220b之间独立的图案,并可通过位于第一检测单元220a之上或之下的第一连接线220al沿行方向进行连接。
[0052]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连接线220al可通过在第一检测单元220a之上或之下与第一检测单元220a直接接触而电连接至第一检测单元220a。可替代地,第一连接线220al可穿过接触孔等电连接至第一检测单元220a。
[0053]第一连接线220al可使用透明导电材料如ITO或使用不透明的低电阻金属材料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可调整第一连接线220al的宽度,以使得防止检测图案的可视化。
[0054]图1所示的检测线230分别电连接至第一检测单元220a的行线和第二检测单元220b的列线,以将第一检测单元220a的行线和第二检测单元220b的列线通过焊盘部分250连接至外部驱动电路(未示出)如位置探测电路。
[0055]检测线230设置在非有效区域上,其中该非有效区域位于显示图像的有效区域之夕卜。因为检测线230的材料在很宽的范围内进行选择,所以检测线230不仅可由用于形成检测图案220的透明导电材料形成而且可由低电阻金属材料如钥(Mo)、银(Ag)、钛(Ti)、铜(Cu)、铝(Al)或 Mo/Al/Mo 形成。
[0056]如上文所述那样进行配置的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触摸屏面板为电容式触摸屏面板。如果接触物如用户的手指或手写笔与触摸屏面板接触,则由接触位置导致的电容变化通过检测线230和焊盘部分250从检测图案220传输至驱动电路(未示出)。然后,电容变化通过X和Y输入处理电路(未示出)变换为电信号,从而探测到接触位置。
[0057]图3是示出了形成在具有柔性的窗基底10的第一表面上的触摸屏面板的有效区域和非有效区域的部分的剖视图,其示出了具有触摸屏面板的柔性显示装置。
[0058]在这种情况下,透明粘合剂层14、偏振器12、另一个透明粘合剂层14以及延迟补偿膜16顺序地形成在窗基底10的第一表面上。触摸屏面板的检测图案220等形成在延迟补偿膜16的内表面上。
[0059]在图3中,示出了这样的结构,其中显示装置20通过透明粘合剂层260附接至触摸屏面板的下表面,即在窗基底10的第一表面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显示装置20为具有柔性的显示装置,并可实施为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0060]例如,作为自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不需要背光单元,这是与现有液晶显示装置不同的。因此,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基底由具有柔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聚酯(PET)等制成。因此,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具有柔性。
[0061]这里,透明粘合剂层260由具有高透光率的透明粘合剂材料如超视树脂(superview resin) (SVR)或光学透明粘合剂(OCA)制成。
[0062]如图3所示,形成在窗基底10的有效区域上的检测图案220包括第一检测单元220a、第一连接线220al、第二检测单元220b、以及第二连接线220bl,其中第一检测单元220a配置成对于每个行线沿行方向相连,第一连接线220al配置成沿行方向连接第一检测单元220a,第二检测单元220b配置成对于每个列线沿列方向相连,以及第二连接线220bl配置成沿列方向连接第二检测单元220b。在第一连接线220al与第二连接线220bl的相交部分处插设有隔离层240。
[0063]虽然在图3中对构成触摸屏面板的部件(如检测图案220)的厚度进行了放大,但是这是为了便于图示的目的。事实上,每个部件的厚度远小于图3中所示的厚度。
[0064]如图3所示,黑色矩阵210以及形成为与黑色矩阵210重叠且电连接至检测图案220的检测线230形成在位于有效区域之外的非有效区域上。
[0065]在这种情况下,黑色矩阵210执行形成显示区域的框架并且防止图案如形成在非有效区域上的检测线的可视化的功能。
[0066]根据上述的结构,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触摸屏面板位于显示装置20之上,以使得可防止检测图案的可视化以及使反射性最小并且维持柔性。
[0067]如图3所示,装饰层11可形成在位于窗基底10的第一表面上的与黑色矩阵210重叠的区域中。
[0068]在如上文所述那样进行配置的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触摸屏面板中,对于每个单元,偏振器、延迟补偿膜、检测图案等形成在作为母基底的窗基底的第一表面上,然后对于每个单元,窗基底进行切割,从而制造集成有窗基底和起偏振片的触摸屏面板。因此,可使制造费用和时间最小化。
[0069]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方式的触摸屏面板具有柔性。这指的是包括触摸屏面板的显示装置可以预定角度进行弯曲。
[0070]然而,由于附接在窗基底的第一表面上的偏振器的特征,触摸屏面板的机械弯曲具有方向性。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可通过获得偏振器的吸收轴线与触摸屏面板的弯曲轴线之间的最佳角度来优化柔性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
[0071]更具体地,通过拉伸聚合物膜如PVA基树脂而形成的偏振器具有分子强烈布置在拉伸方向(偏振器的吸收轴线)的方向性。
[0072]也就是说,在偏振器中,光由定向在拉伸方向的碘或二色性染料吸收,从而执行起偏振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聚合物定向在拉伸方向,并因此聚合物之间的结合力在与拉伸方向垂直的方向减小。因此,偏振器容易在该垂直方向分裂。
[0073]因此,在弯曲连续生成在特定方向的柔性显示模块(包括柔性触摸屏面板)的设计中,部件的方向布置要求使得柔性显示模块可很好地承受疲劳负荷。在如上文所述那样单轴地拉伸的偏振器中,在垂直方向上分子之间的结合比拉伸方向(偏振器的吸收轴线)上分子之间的结合弱。因此,柔性显示模块设计成使得偏振器的吸收轴线与触摸屏面板的弯曲轴线之间的角度为约45度至约90度,从而保证偏振器的机械可弯曲性。
[0074]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偏振器的吸收轴线与触摸屏面板的弯曲轴线之间的最佳角度的视图。
[0075]当假定触摸屏面板的弯曲轴线B为O度时,根据该实施方式的偏振器的吸收轴线P设计成相对于触摸屏面板的弯曲轴线B变成45度至90度。
[0076]例如,当假定偏振器的吸收轴线为90度时,偏振器具有分子强烈布置在90度的方向的方向性。90度的方向与触摸屏面板相对于弯曲轴线B的弯曲方向相同。
[0077]因此,如果偏振器的吸收轴线P与触摸屏面板的弯曲轴线B之间的角度为90度,则可使得偏振器中出现裂缝的出现率最小化。
[0078]另一方面,当假定偏振器的吸收轴线P为O度时,类似于弯曲轴线B,吸收轴线P变成与触摸屏面板相对于弯曲轴线B的弯曲方向垂直。在这种情况下,分子之间的结合在吸收轴线的垂直方向较弱,因此裂缝容易出现在偏振器中。
[0079]在偏振器的吸收轴线P相对于弯曲轴线B小于45度的情况下,由于分子之间的弱结合,裂缝出现在偏振器中。因此,触摸屏面板设计成使得偏振器的吸收轴线与触摸屏面板的弯曲轴线之间的角度为45度至90度,从而保证偏振器的机械可弯曲性。
[0080]通过总结与回顾,电容式触摸屏面板需要进行薄膜形成过程、图案形成过程等以形成实施为接触式传感器等的检测图案。因此,要求有诸如高热阻性和化学耐性的特性。
[0081]因此,在电容式触摸屏面板中,检测图案等通常形成在适于过程特性的玻璃基底上。在这种情况下,玻璃基底必须具有某一值或更大的厚度,以在过程中进行输送。因此,玻璃基底不满足要求薄厚度的特性,并且不能实施柔性。
[0082]在显示装置中,起偏振片附接至其外表面,以提高外部可见性如防止外部光反射,并且窗基底附接至显示装置的最外侧表面,以提高显示装置的强度。
[0083]在这种情况下,起偏振片、窗基底以及触摸屏面板必须经过单独制造起偏振片、窗基底以及触摸屏面板然后彼此附接或组装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诸如触摸屏面板的整体厚度增加、过程效率降低以及产量降低的问题。
[0084]根据本发明,通过除去现有起偏振片中所包括的、由TAC制成的支承层而形成的偏振器直接附接在具有柔性的窗基底的一个表面上,延迟补偿膜附接在偏振器的另一表面上,并且作为接触式传感器的检测图案形成在延迟补偿膜的一个表面上,以使得可减少触摸屏面板的厚度以及提高图像的可见性并且保证柔性。
[0085]本文中已经公开了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虽然使用了特定的术语,但是应该仅以一般性和描述性的意义使用和理解这些术语而不是用于限制的目的。在一些情况下,如本申请的提交一样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结合特定的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可以单独使用或与结合其他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征、特性和/或元件组合使用,除非另外特别指出。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阐明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形式和细节方面对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柔性触摸屏面板,包括: 窗基底,配置成具有柔性; 起偏振功能层,附接在所述窗基底的第一表面上,所述起偏振功能层分成有效区域和位于所述有效区域之外的非有效区域; 检测图案,在所述起偏振功能层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在所述有效区域中;以及检测线,在所述起偏振功能层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在所述非有效区域中,所述检测线连接至所述检测图案, 其中所述起偏振功能层具有偏振器和延迟补偿膜的层叠结构,所述偏振器和所述延迟补偿膜附接在所述窗基底的第一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偏振器通过透明粘合剂层附接在所述窗基底的第一表面上,以及所述延迟补偿膜通过透明粘合剂层附接在所述偏振器的第一表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透明粘合剂层利用溶剂式粘合剂或膜式粘合剂来实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溶剂式粘合剂使用水基聚乙烯醇(PVA)粘合剂、聚酯基粘合剂以及聚氨酯基粘合剂中至少之一来实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膜式粘合剂利使用聚丙烯基粘合剂和多晶硅基粘合剂之一来实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窗基底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以及聚酯(PET)中至少之一形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偏振器通过拉伸聚合物膜来实施,并且所述偏振器具有位于拉伸方向的吸收轴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偏振器的吸收轴线实施成使得所述偏振器的吸收轴线与所述触摸屏面板的弯曲轴线之间的角度为45度至90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聚合物膜由PVA基树脂材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检测图案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配置成沿第一方向进行连接; 第一连接线,配置成将相邻的第一检测单元彼此连接; 第二检测单元,配置成沿第二方向进行连接;以及 第二连接线,配置成将相邻的第二检测单元彼此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柔性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第二连接线的相交部分处插设有隔离层。
12.—种具有柔性触摸屏面板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柔性触摸屏面板包括: 窗基底,配置成具有柔性; 起偏振功能层,附接在所述窗基底的第一表面上,所述起偏振功能层分成有效区域和位于所述有效区域之外的非有效区域; 检测图案,在所述起偏振功能层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在所述有效区域中;以及检测线,在所述起偏振功能层的第一表面上形成在所述非有效区域中,所述检测线连接至所述检测图案, 其中所述柔性显示装置附接至所述柔性触摸屏面板,以在所述窗基底的第一表面方向朝向所述检测图案和所述检测线,以及 所述起偏振功能层具有偏振器和延迟补偿膜的层叠结构,所述偏振器和所述延迟补偿膜附接在所述窗基底的第一表面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实施为有机发光显示>j-U ρ?α装直。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窗基底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以及聚酯(PET)中至少之一形成。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4345975SQ201410360069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5日
【发明者】姜盛球, 郑泰赫, 李揆宅, 李春协, 李廷宪, 闵贵楠 申请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