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63983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包括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靠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触控单元走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金属走线,以及连接所述触控单元走线和所述金属走线的导电材料,其中,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边缘设置有端子部,所述金属走线从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端子部的一端引出。从而通过金属走线将触控单元走线与外部的主控制板相连接,无需在第二基板上预留空间进行线路连接,避免了增加触控显示面板的体积,并且由于触控显示面板只有一端是单片玻璃,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整体的强度,减少了单片基板需要倒角的制程,提高了产品的产能和减少了设备的投入。
【专利说明】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平板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显示器市场中心位置逐渐由平板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FPD)所占据,利用FH)可以制造大尺寸且轻而薄的显示设备。这类FH)包括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 Display, LCD)、等离子体显不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 PDP)、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1de, OLED)显不器等。
[0003]0LED,又称为有机电致发光显不器(Organic Electro luminesence Display),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显示技术,具有超轻薄、全固态、主动发光、响应速度快、高对比度、无视角限制、工作温度范围宽、低功耗、低成本、抗震能力强及可实现柔性显示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
[0004]含有触控的OLED显示装置是由触控单元和显示面板组合而成,为满足产品薄型化要求,触控单元常用集成方式有两种:触控电路位于显示面板内部(incell)、触控电路位于显示面板之上(oncell)两种方式。而对于incell触控单元常用集成方式为:一、OLED驱动电路上集成触控电路;二、在OLED上盖板内侧制作触控电路。
[0005]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技术中集成incell触控功能的OLED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OLED显示装置包括上盖板2和下基板6,上盖板2和下基板6之间设置有密封材料4,在OLED显示区域的上盖板内侧设置有触控单元走线1,然后通过外部柔性线路板7连到主控制板,用于检测外部触控动作;在下基板6边缘的端子上绑定有柔性线路板3,用于提供显示信号。
[0006]为了满足产品薄型化要求,将触控单元集成于OLED上盖板内侧,但为了将触控单元和控制主板连接起来需在上盖板另一侧预留空间进行线路连接,这样会导致OLED显示装置本身体积变大,增加制造成本,另外,由于屏体两端都是单片玻璃,导致屏体本身强度降低,增加产品运输过程中的难度。
[0007]基于以上问题,现有的解决方式为:对单片玻璃倒角,增加玻璃强度;在单层玻璃上加贴缓冲材料;利用更好的包装,保证产品运输。
[0008]但是,以上的方法都存在有缺陷,例如:产品倒角,会影响产品产能,增加不良率和更多设备投入;加贴缓冲材料和利用更好包装会增加产品价格,从而影响产品竞争优势。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将触控单元集成于上盖板内侧,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空间,解决了产品的强度降低及产品体积增大的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靠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触控单元走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金属走线,以及连接所述触控单元走线和所述金属走线的导电材料;其中,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边缘设置有端子部,所述金属走线从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端子部的一端引出。[0011 ]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阵列走线。
[0012]可选的,所述金属走线与所述阵列走线在同一工艺制程中形成。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边缘之间设置有密封材料,所述导电材料设置于所述密封材料远离所述端子部的一侧。
[0014]可选的,所述金属走线穿过所述密封材料从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端子部的一端引出,所述金属走线远离所述端子部的一端与所述导电材料连接,所述金属走线靠近所述端子部的一端用于绑定柔性线路板。
[0015]可选的,所述导电材料为导电胶、异方型导电胶或导电柱。
[0016]可选的,通过导电材料相连接的触控单元走线部分与金属走线部分的形状均呈梯形,且两个梯形相对称。
[0017]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1、本发明在第一基板上设置有金属走线,在第二基板上设置有触控单元走线,采用导电材料在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端子部的一端将位于第二基板上的触控单元走线与位于第一基板上的金属走线电连接,从而通过金属走线将触控单元走线与外部的主控制板相连接,无需在第二基板上预留空间进行线路连接,避免了增加触控显示面板的体积,并且由于触控显示面板只有一端是单片玻璃,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整体的强度,减少了由于单片基板需要倒角的制程,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产能和减少了设备的投入;
[0020]2、本发明在第一基板的边缘上设置导电材料连接第二基板上的触控单元走线与第一基板上的金属走线,对触控显示面板的封装起到第二次保护作用,延长了产品的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现有技术中集成incell触控功能的OLED显示装置。
[0022]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2在A处的放大图。
[0024]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
[0025]图5为图4在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说明。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27]其次,本发明利用示意图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在详述本发明实例时,为了便于说明,示意图不依照一般比例局部放大,不应对此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0028]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本发明在第一基板上设置有金属走线,在第二基板上设置有触控单元走线,采用导电材料在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端子部的一端将位于第二基板上的触控单元走线与位于第一基板上的金属走线电连接,从而通过金属走线将触控单元走线与外部的主控制板相连接,无需在第二基板上预留空间进行线路连接,避免了增加触控显示面板的体积,并且由于触控显示面板只有一端是单片玻璃,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整体的强度,减少了由于单片基板需要倒角的制程,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产能和减少了设备的投入。
[0029]请参考图2,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位于所述第二基板12上靠近所述第一基板11 一侧的触控单元走线13,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1上的金属走线16,以及连接触控单元走线13和金属走线16的导电材料15,其中,第一基板11的一端边缘设置有端子部19,金属走线16从第一基板11上设置有端子部19的一端引出。
[0030]所述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1上的阵列走线14,所述金属走线16与所述阵列走线14在同一工艺制程中形成,从而避免额外增加掩膜版及工艺制程,例如,所述金属走线16可以与所述阵列走线中的扫描线或信号线同时制成,所述金属走线16的材质与所述扫描线或信号线的材质相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节省因金属走线的制作而增加的生产成本。
[0031]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的边缘之间设置有密封材料18,导电材料15设置于密封材料15远离端子部19的一侧。导电材料15与密封材料18相邻,并且比所述密封材料18更接近第一基板11与第二基板12的内部,对触控显示面板的封装起到第二次保护作用,延长了产品的寿命。
[0032]金属走线16穿过所述密封材料18从所述第一基板11上设置有端子部19的一端引出,所述金属走线16远离所述端子部19的一端与所述导电材料15连接,所述金属走线16靠近所述端子部19的一端用于绑定柔性线路板17。通过柔性线路板17与主控制板相连接,用于检测外部触控动作。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金属走线16通过导电材料15连接所述触控单元走线13与柔性线路板17,与上述第一基板上的端子部19相类似,如图4所示,不过所述端子部19用于连接阵列走线14以及向阵列走线14提供信号的柔性线路板(FPC)。所述金属走线16与所述端子部19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1的同一侧;图5为图4在B处的放大图,如图5所示,导电材料15连接触控单元走线13与金属走线16 (金属走线16位于所述触控单元走线13下方,因此在图5中未显示),所述金属走线16 —端连接导电材料15,另一端绑定柔性线路板17,通过导电材料15和金属走线16实现了触控单元走线13与控制主板的连接,最终实现触控功能。
[0033]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通过金属走线16将触控单元走线13与外部的主控制板相连接,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在第二基板12上预留空间进行线路连接,从而避免了增加触控显示面板的体积,并且由于触控显示面板只有一端是单片玻璃,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整体的强度,减少了由于单片基板需要倒角的制程,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产能和减少了设备的投入。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材料15为导电胶、异方型导电胶(ACF)或导电柱,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电材料15也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导电材料。为了保证导电材料15的连接,防止触控单元走线13与金属走线16断路,将与导电材料15相连接的触控单元走线13部分与金属走线16部分的形状均设置为梯形,如图3所示,且两个梯形相对称,此梯形结构主要用于保证维持导电材料13导通时所需的压力和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产品的良率。
[0035]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含上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0036]综上所述,本发明在第一基板上设置有金属走线,在第二基板上设置有触控单元走线,采用导电材料将位于第二基板上的触控单元走线与位于第一基板上的金属走线电连接从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端子部的一端引出,进而通过金属走线将触控单元走线与外部的主控制板相连接,无需在第二基板上预留空间进行线路连接,避免了增加触控显示面板的体积,并且由于触控显示面板只有一端是单片玻璃,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触控显示面板整体的强度,减少了由于单片基板需要倒角的制程,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产能和减少了设备的投入;本发明在第一基板的边缘上设置导电材料连接第二基板上的触控单元走线与第一基板上的金属走线,对触控显示面板的封装起到第二次保护作用,延长了产品的寿命。
[0037]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显不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二基板上靠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触控单元走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金属走线,以及连接所述触控单元走线和所述金属走线的导电材料;其中,所述第一基板的一端边缘设置有端子部,所述金属走线从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端子部的一端引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阵列走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走线与所述阵列走线在同一工艺制程中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边缘之间设置有密封材料,所述导电材料设置于所述密封材料远离所述端子部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走线穿过所述密封材料从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端子部的一端引出,所述金属走线远离所述端子部的一端与所述导电材料连接,所述金属走线靠近所述端子部的一端用于绑定柔性线路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材料为导电胶、异方型导电胶或导电柱。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通过导电材料相连接的触控单元走线部分与金属走线部分的形状均呈梯形,且两个梯形相对称。
8.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4461152SQ201410812198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3日
【发明者】蔺帅, 王向前, 朱修剑 申请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