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64639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含一背光模块,其具有朝向一正面的一第一出光面,以及朝向一背面并相对于该第一出光面之一第二出光面,该背光模块经由该第一出光面与该第二出光面分别提供一第一面光线与一第二出面光线;一发光单元,其设置于接近该第一出光面之位置,并接受该第一面光线而发光;以及一发光图标层,其设置于接近该第二出光面之位置,该发光图标层包含一透光部与一遮光部,并接受该第二面光线,该遮光部阻断该第二面光线之通过,该透光部允许该第二面光线通过而定义出一发光图标。【专利说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系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尤其指一种其包含具有双出光面背光模块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穿戴式装置等,不断推陈出新,这些电子装置都必须具备基本的发光功能,以作为指示、照亮、发光等用途,由于背光模块(BackLightModule,BLM)具有薄型化、能够产生面光源等优点,因此BLM开始被大量与广泛的用在各种电子装置上作为发光源。[0003]如单就背光模块所照亮的对象来做区分,可将现有的BLM概分为两类:用于照亮显示器的白光型背光模块,或显示器背光模块(display-useBLM),以及用于照亮非显示器装置的单色型或多色型背光模块,或非显示器背光模块(non-display-useBLM);对于显示器背光模块而言,由于LCD显示器本身就具备彩色滤光片,故此类背光模块发出的光色以白色光为主,再与LCD显示器配置的彩色滤光片协同运作后,使显示器的每一个像素独立产生不同光色构成画面或影像。[0004]而非显示器背光模块,例如:照亮键盘保护盖之键盘模块的键盘背光模块,此类背光模块发出的光色则不限定为白色光,但亦可为白色光,其光色为各种可能的光色,例如:冷光蓝、冷光红等光色,通常其所采用的光色也会兼顾时尚与流行,此类背光模块中通常配置多个可以发出不同光色的光源,使背光模块可以成为单色型或多色型背光模块。[0005]图1为现有的显示器背光模块结构之侧视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显示器背光模块结构之俯视示意图,在习用电子装置100上,例如: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之上盖,皆配置有习用背光模块10,其主要是由光源11、导光板12、遮光层13与反射片14等组件组成的层合结构,光源11通常配置在整个机壳18接近边缘E的位置,并接受电路机构15所提供的电力驱动而发光,背光模块10上可以组装IXD显示器16,遮光层13上包含透光部131,光源11所产生的光线111经过导光板12的混合与扩散作用后,通过遮光层13上的透光部131,从出光面17射出光线112而照亮显示器16,背光模块10与IXD显示器15等组件系组装在机壳18内部,由于背光模块10的照亮对象是IXD显示器15,因此背光模块10将采用白光型背光模块,即光源11必须是能够产生白色光的发光体。[0006]但是在习用技术中,无论显示器背光模块或者非显示器背光模块,都是将背光模块产生的光线,反射集中后朝向特定发光表面/出光面射出,如此只能提供单面式的面光线,主要用来照亮显示器或者发光键盘单元,也就是习用的背光模块只单纯提供背光功能,也不对指示灯或者指示装置提供光源,通常须要另外配置用于照亮指示灯或者指示装置的光源。[0007]但就背光模块的结构而言,其相对于出光面的背面,经由适当设计之后是能够作为另一个发光表面/出光面,而使背光模块能够产生第二出光面或者第二面光线,可以用来照亮电子装置其背盖上之图标,或者作为电子装置上的指示部件的光源。[0008]由上缘故,申请人:鉴于现有技术中所产生之缺失,经过悉心试验与研究,并一本锲而不舍之精神,终构思出本案“可携式电子装置”,能够克服上述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0009]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双出光面的背光模块,背光模块的主要出光面用来照亮,例如:输入设备或者显示器,而第二出光面可以用来照亮电子装置其背盖上之图标,或者使图标能够作为电子装置上的指示部件;或者本实用新型系提出一种共享型的背光模块,可以使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主要发光装置与第二发光装置,共同使用同一个背光模块;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背光模块可以额外用来照亮电子装置其背盖上之图标,或者使图标本身具备指示功能,或者作为电子装置上的指示部件的光源。[0010]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含一背光模块,其具有朝向一正面的一第一出光面,以及朝向一背面并相对于该第一出光面之一第二出光面,该背光模块经由该第一出光面与该第二出光面分别提供一第一面光线与一第二出面光线;一发光单元,其设置于接近该第一出光面之位置,并接受该第一面光线而发光;以及一发光图标层,其设置于接近该第二出光面之位置,该发光图标层包含一透光部与一遮光部,并接受该第二面光线,该遮光部阻断该第二面光线之通过,该透光部允许该第二面光线通过而定义出一发光图标。[0011]较佳地,该背光模块更包含一导光膜,其包含朝向该正面之一前面,以及朝向该背面并相对该前面之一底面;一遮光膜,其系贴附于该前面,并包含一透光区域与该第一出光面;一薄膜,其系贴附于该底面,并包含该第二出光面;以及复数光源,其用于对该导光膜提供一入射光,该入射光经该导光膜而分别从该第一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一面光线以及从该第二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二面光线。[0012]较佳地,该背光模块更包含一导光膜,其包含朝向该正面之一前面,以及朝向该背面并相对该前面之一底面,其中该前面为该第一出光面;一薄膜,其系贴附于该底面,并包含该第二出光面;以及复数光源,其用于对该导光膜提供一入射光,该入射光经该导光膜而分别从该第一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一面光线以及从该第二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二面光线。[0013]较佳地,该背光模块更包含一导光膜,其包含朝向该正面之一前面,以及朝向该背面并相对该前面之一底面,该底面为该第二出光面;一遮光膜,其系贴附于该前面,并包含一透光区域与该第一出光面;以及复数光源,其用于对该导光膜提供一入射光,该入射光经该导光膜而分别从该第一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一面光线以及从该第二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二面光线。[0014]较佳地,该背光模块更包含一导光膜,其包含朝向该正面之一前面,以及朝向该背面并相对该前面之一底面,该前面为该第一出光面,该底面为该第二出光面;以及复数光源,其用于对该导光膜提供一入射光,该入射光经该导光膜而分别从该第一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一面光线以及从该第二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二面光线。[0015]较佳地,该薄膜包含该发光图标层。[00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含一共享式背光模块,其具有朝向一正面的一第一出光面,以及朝向一背面并相对于该第一出光面之一第二出光面,该背光模块经由该第一出光面与该第二出光面分别提供一第一面光线与一第二出面光线;一发光单元,其设置于接近该第一出光面之位置,并接受该第一面光线而发光;以及一发光图标层,其设置于接近该第二出光面之位置,并包含一透光部与一遮光部,且该发光图标层接受该第二面光线,该遮光部阻断该第二面光线之通过,该透光部允许该第二面光线通过而定义出一发光图标,其中该发光单元与该发光图标层皆接受该共享式背光模块之照亮。[0017]即本实用新型之背光模块除了照亮发光单元,还额外照亮背面的图标,是一种双面发光(dualsideilluminat1n)的背光模块,也是一个多用途的背光模块,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应用在非显示单元背光模块。[0018]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专利附图】【附图说明】[0019]图1为现有的显示器背光模块结构之侧视示意图;[0020]图2为现有的显示器背光模块结构之俯视示意图;[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之侧视结构示意图;[00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之正面结构示意图;[00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之背面结构示意图;[00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处于开启状态之示意图;[0025]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处于闭合状态之示意图;[00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之指示灯在操作状态之示意图。[0027]附图标记说明:[0028]100习用电子装置[0029]10习用背光模块[0030]11光源[0031]12导光板[0032]13遮光层[0033]14反射片[0034]15电路机构[0035]16显示器[0036]17出光面[0037]18机壳[0038]111、112光线[0039]131透光部[0040]E边缘[0041]F正面[0042]B背面[0043]LI第一出光面[0044]L2第二出光面[0045]200可携式电子装置[0046]20背光模块[0047]21导光膜[0048]22薄膜[0049]23遮光膜[0050]24光源[0051]25发光单元[0052]26发光图标层[0053]27透光保护层[0054]211前面[0055]212底面[0056]213开口[0057]221开口[0058]231透光区域[0059]241入射光[0060]242第一面光线[0061]243第二面光线[0062]261透光部[0063]262遮光部[0064]263发光图标[0065]500平板计算机[0066]71、72、73、74指示灯【具体实施方式】[0067]本实用新型将可由以下的实施例说明而得到充分了解,使得熟习本技艺之人士可以据以完成之,然本实用新型之实施并非可由下列实施案例而被限制其实施型态;本实用新型之图式并不包含对大小、尺寸与比例尺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实际实施时其大小、尺寸与比例尺并非可经由本实用新型之图式而被限制。[0068]本文中用语“较佳”是非排他性的,应理解成“较佳为但不限于”的开放式用语,不具有限制性含义,不排除其他特征或步骤;任何说明书或请求项中所描述或者记载的任何步骤可按任何顺序执行,而不限于请求项中所述的顺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仅由所附请求项及其均等方案确定,不应由实施方式示例的实施例确定;本文中用语“包含”及其变化出现在说明书和请求项中时,是一个开放式的用语,不具有限制性含义,并不排除其他特征或步骤。[0069]本所实用新型所描述之遮光膜,在所属【
技术领域
】中亦称为遮光板、遮光片、遮光层、遮光薄膜;本所实用新型所描述之导光膜,在所属【
技术领域
】中亦称为导光板、导光片、导光层、导光薄膜;本所实用新型所描述之反射膜,在所属【
技术领域
】中亦称为反射板、反射片、反射层、反射薄膜;本所实用新型所描述之光源系为一发光二极管(LED);本实用新型所描述之遮光膜较佳系选自聚酯(PET)薄膜、聚乙烯(PE)薄膜、Mylar聚酯膜、Melinex聚酯膜、Teijin聚酯膜、Tetoron聚酯薄膜、Mylar透光膜、Mylar不透光膜、透光膜、不透光膜以及黑白膜其中之一。[0070]请一并参阅本实用新型图3、图4以及图5;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之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之背面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之可携式电子装置200主要包含背光模块20、发光单元25、发光图标层26以及透光保护层27等组件,背光模块20具有朝向正面F之第一出光面LI,与朝向背面B之第二出光面L2,发光单元25是组装在接近第一出光面LI之位置,发光图标层26则是组装在接近第二出光面L2之位置。[0071]背光模块20包含导光膜(lightguidefilm)21、薄膜22、遮光膜23以及光源24等组件,导光膜21具有朝向正面F与第一出光面LI之前面211,以及朝向背面B与第二出光面L2之底面212,遮光膜23系贴附在导光膜21之前面211,遮光膜23主要作为光罩层(photomasklayer),其上包含多个透光区域231以及第一出光面LI,薄膜22系贴附在导光膜21之底面212,薄膜22上包含第二出光面L2,导光膜21与薄膜22上分别开设有多个开口213与多个开口221,每一个开口213与开口221皆可供至少一个光源24嵌入至导光膜21,以对导光膜21提供入射光241,薄膜22为部分透光材质(partiallight-transmittablematerial)与部分反射材质(partialreflectivematerial),可增加光的亮度,较佳但不限于选自反射膜与彩色滤光片其中之一,在本实施例以反射膜(reflector)为例说明薄膜22,入射光241经导光膜21之扩散与混光后,一部分之入射光241会通过遮光膜23上的多个透光区域231,从第一出光面LI透出并形成第一面光线242,另一部分入之射光241会行进到薄膜22即反射膜,但由于其部分透光的特性,因此一部分之入射光241会从薄膜22中漏出或者逸散,通过薄膜22从第二出光面L2透出并形成第二面光线243。[0072]发光单元25较佳为输入设备或者显示设备,或者其它适合的电子装置,例如:发光单元25较佳为键盘(keyboard)、按键(keypad)、触控式键盘(touchedkeyboard)、薄膜式键盘(membranekeypad)、触控面板(touchpanel)、指向装置(pointingdevice)、数字绘图板(graphicsplate)以及液晶显示设备(liquidcrystaldisplay)其中之一,发光单元25接受第一面光线242的照亮而发光,举例而言,如果发光单元25是键盘或者按键,则第一面光线242可以照亮每一个键(key)之键帽(keycap)上的图标,而使键盘或者按键发光;可携式电子装置200较佳为平板计算机、键盘式保护盖、触控式保护盖、可携式键盘、无线键盘、平板计算机键盘、智能型手机键盘、触控键盘、外接式键盘、智能型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话以及背光键盘其中之一。[0073]发光图标层26则包含透光部261与遮光部262,遮光部262阻断第二面光线243通过发光图标层26,但透光部261则允许第二面光线243通过发光图标层26,借由设计透光部261所形成的图案可以定义出一个发光图标263。许多现有的、可预见的、未来的、工艺技术皆可用于制作发光图标层26,举例而言,如果发光图标层26之基材系选自不透光合金以及不透光强化塑料其中之一,则透光部261可以透过,例如:冲切的方式,在基材上开设多个开口,开口内可选择不嵌入、或者嵌入透光材料,例如:压克力等,皆可形成透光部261,其余基材自然形成遮光部262;或者发光图标层26之基材系选自透光压克力,则可以透过在压克力基板的其中一主要表面之一部分上涂布(例如:印刷)一层不透光颜料,而形成遮光部262,其余没有涂布不透光颜料之处自然形成透光部261;较佳的,也可以将可携式电子装置200的背盖或者机壳,直接制作为发光图标层26,如图4所为,在可携式电子装置200朝向背面B的背盖26(作为发光图标层26)上,形成包含S-1-1-1-t-e-c-h等英文字母图案的透光部261,而构形Silitech的文字组合发光图标263。[0074]值得注意的是,薄膜22与遮光膜23都是选择性组件(selectiveelement);即在某实施例,为增加第二出光面L2所输出第二面光线243的整体亮度,以增加发光图标263的亮度,则在背光模块20中可不设置薄膜22,让第二面光线243能够完全输出;在某实施例,发光单兀25在面向第一出光面LI的面上就已包含光罩层(photomasklayer),或者就具备有光罩的功能,则在背光模块20中可不设置遮光膜23;在某实施例,在背光模块20中不设置薄膜22与遮光膜23。[0075]值得注意的是,就发光图标层26而言,无论采用何种工艺技术何种材质,只要是透过部分地、局部地遮蔽或者阻断光线的方式,而定义出某特定的发光图标,即可形成本实用新型之发光图标层26,因此在某实施例(例如:背光模块有包含薄膜的实施例),可直接以薄膜22作为发光图标层26,即薄膜22上包含薄膜透光部与薄膜遮光部,只要能够使得薄膜透光部所形成的图案可定义出特定发光图标即可。如果有需要,还可以选择性的在发光图标层26朝向背面B的那一侧,再组装一片透光保护层27,以保护发光图标层26以及设置在可携式电子装置200内部的各式零组件。[0076]值得注意的是,背光模块20能够提供双面光源,即第一面光线242与第二面光线243,用于分别照亮发光单元25以及发光图标层26;或者背光模块20亦可称为共享型背光模块,在产生第一面光线242之外,进一步产生第二面光线243,分别照亮发光单元25以及发光图标层26;发光图标层26所提供的发光图标263较佳可以设计为产品本身的商标图案。[0077]图6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处于开启状态之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处于闭合状态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20还可以使图标本身具备指示功能;举例而言,当可携式电子装置200为键盘保护盖,且其发光单元25为无线蓝芽键盘时,其可与平板计算机500相连接,作为平板计算机500的键盘以及保护盖,当平板计算机500处于开启状态(openedstate)时,背光模块20对发光单兀25正常提供背光源,例如:稳定发亮的蓝色光。[0078]当平板计算机处于闭合状态(closedstate)时,背光模块20对发光图标层26提供特定色光,使可携式电子装置200(例:键盘保护盖)上的发光图标263具备指示功能,例如:提供不同亮度或者不同发光闪烁速率,作为显示不同讯息的指示及提醒方式,例如:提供稳定的橘色光,使键盘保护盖上的发光图标263呈现稳定的橘色光,代表平板计算机处于闭合状态;或者提供周期闪烁的绿色光,使可携式电子装置200(例:键盘保护盖)上的发光图标263呈现绿色周期闪烁,代表平板计算机处于闭合状态;或者提供急促闪烁的红色光,使可携式电子装置200(例:键盘保护盖)上的发光图标263呈现红色急促闪烁,代表平板计算机处于闭合状态且收到新的E-mail或者Line讯息;则用户透过目视可携式电子装置200(例:键盘保护盖)上的发光图标263所发出的色光,就可以知道平板计算机500现在是处于闭合状态,或者又新收到E-mail或者Line的讯息等。如此还能同时照亮发光图标263所代表的L0G0,增加产品辨识度及时尚感。如果背光模块20为多色LED背光模块,可以使用不同背光颜色、不同背光亮度或是不同发光闪烁速率,作为显示不同讯息的指示及提醒方式。[0079]图8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之指示灯在操作状态之示意图;如果可携式电子装置200上有设置专用的指示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20上还可能包含多个状态指示灯71、72、73与74,其中状态指示灯74较佳为沿着可携式电子装置200之边缘设置的条形指示灯,本实用新型之背光模块20也可以作为状态指示灯71、72、73与74之背光源,在无形中可以不须要装设原本在习用技术中会装设的指示灯光源,如此可以增加整体装置的空间或是缩小整体装置体积,节省习用技术中会装设的指示灯光源之材料成本,甚至如果发光图标263具备指示功能,可携式电子装置200也可以不设置状态指示灯71、72、73与74,更进一步增加空间或是缩小装置体积、降低成本。[0080]小结而言,本实用新型系利用单色型或多色型的非显示器背光模块,除了发挥正规的背光源功能之外,还可以作为可携式电子装置之背面商标或是指示灯的背光源,可以节省习用指示灯或者指示装置的背光模块空间及成本,还可以简化生产制程、增加良率、并提升行动装置的时尚及设计感,增加产品价值。[0081]即本实用新型之背光模块除了照亮发光单元,还额外照亮背面的图标,是一种双面发光(dualsideilluminat1n)的背光模块,也是一个多用途的背光模块,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应用在非显示单元背光模块。[0082]本实用新型以上各实施例彼此之间可以任意组合或者替换,从而衍生更多之实施态样,但皆不脱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之范围,兹进一步提供更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次:[0083]实施例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含一背光模块,其具有朝向一正面的一第一出光面,以及朝向一背面并相对于该第一出光面之一第二出光面,该背光模块经由该第一出光面与该第二出光面分别提供一第一面光线与一第二出面光线;一发光单元,其设置于接近该第一出光面之位置,并接受该第一面光线而发光;以及一发光图标层,其设置于接近该第二出光面之位置,该发光图标层包含一透光部与一遮光部,并接受该第二面光线,该遮光部阻断该第二面光线之通过,该透光部允许该第二面光线通过而定义出一发光图标。[0084]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背光模块更包含一导光膜,其包含朝向该正面之一前面,以及朝向该背面并相对该前面之一底面;一遮光膜,其系贴附于该前面,并包含一透光区域与该第一出光面;一薄膜,其系贴附于该底面,并包含该第二出光面;以及复数光源,其用于对该导光膜提供一入射光,该入射光经该导光膜而分别从该第一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一面光线以及从该第二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二面光线。[0085]实施例3:如实施例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背光模块更包含一导光膜,其包含朝向该正面之一前面,以及朝向该背面并相对该前面之一底面,其中该前面为该第一出光面;一薄膜,其系贴附于该底面,并包含该第二出光面;以及复数光源,其用于对该导光膜提供一入射光,该入射光经该导光膜而分别从该第一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一面光线以及从该第二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二面光线。[0086]实施例4:如实施例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背光模块更包含一导光膜,其包含朝向该正面之一前面,以及朝向该背面并相对该前面之一底面,该底面为该第二出光面;一遮光膜,其系贴附于该前面,并包含一透光区域与该第一出光面;以及复数光源,其用于对该导光膜提供一入射光,该入射光经该导光膜而分别从该第一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一面光线以及从该第二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二面光线。[0087]实施例5:如实施例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背光模块更包含一导光膜,其包含朝向该正面之一前面,以及朝向该背面并相对该前面之一底面,该前面为该第一出光面,该底面为该第二出光面;以及复数光源,其用于对该导光膜提供一入射光,该入射光经该导光膜而分别从该第一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一面光线以及从该第二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二面光线。[0088]实施例6:如实施例2或3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薄膜包含该发光图标层。[0089]实施例7:如实施例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发光单元系选自一键盘、一按键、一触控式键盘、一薄膜式键盘、一触控面板、一指向装置、一数字绘图板以及一显示设备其中之一。[0090]实施例8:如实施例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系选自一平板计算机、一键盘式保护盖、一触控式保护盖、一可携式键盘、一无线键盘、一平板计算机键盘、一智能型手机键盘、一触控键盘、一外接式键盘、一智能型手机、一笔记本电脑、一平板电话以及一背光键盘其中之一。[0091]实施例9: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含一共享式背光模块,其具有朝向一正面的一第一出光面,以及朝向一背面并相对于该第一出光面之一第二出光面,该背光模块经由该第一出光面与该第二出光面分别提供一第一面光线与一第二出面光线;一发光单元,其设置于接近该第一出光面之位置,并接受该第一面光线而发光;以及一发光图标层,其设置于接近该第二出光面之位置,并包含一透光部与一遮光部,且该发光图标层接受该第二面光线,该遮光部阻断该第二面光线之通过,该透光部允许该第二面光线通过而定义出一发光图标,其中该发光单元与该发光图标层皆接受该共享式背光模块之照亮。[0092]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到各种须要应用背光模块来发光的装置,尤其是包含有背光模块的各种行动装置,例如:平板计算机(tabletcomputer)、键盘式保护盖(typecover)、触控式保护盖(touchcover)、可携式键盘(portablekeyboard)、无线键盘(wirelesskeyboard)、平板计算机键盘(tabletkeyboard)、智能型手机键盘(smartphonekeyboard)、触控键盘(touchedkeyboard)、夕卜接式键盘(keyboard)、智能型手机(smartphone)、笔记本电脑(notebook)、平板电话(phablet)以及背光键盘(backlightkeyboard)等。[0093]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彼此之间可以任意组合或者替换,从而衍生更多之实施态样,但皆不脱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之范围,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界定,悉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记载者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背光模块,其具有朝向一正面的一第一出光面,以及朝向一背面并相对于该第一出光面之一第二出光面,该背光模块经由该第一出光面与该第二出光面分别提供一第一面光线与一第二出面光线;一发光单元,其设置于接近该第一出光面之位置,并接受该第一面光线而发光;以及一发光图标层,其设置于接近该第二出光面之位置,该发光图标层包含一透光部与一遮光部,并接受该第二面光线,该遮光部阻断该第二面光线之通过,该透光部允许该第二面光线通过而定义出一发光图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膜,其包含朝向该正面之一前面,以及朝向该背面并相对该前面之一底面;一遮光膜,其系贴附于该前面,并包含一透光区域与该第一出光面;一薄膜,其系贴附于该底面,并包含该第二出光面;以及复数光源,其用于对该导光膜提供一入射光,该入射光经该导光膜而分别从该第一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一面光线以及从该第二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二面光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包含:一导光膜,其包含朝向该正面之一前面,以及朝向该背面并相对该前面之一底面,其中该前面为该第一出光面;一薄膜,其系贴附于该底面,并包含该第二出光面;以及复数光源,其用于对该导光膜提供一入射光,该入射光经该导光膜而分别从该第一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一面光线以及从该第二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二面光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薄膜可以为一反射膜或一彩色滤光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导光膜,其包含朝向该正面之一前面,以及朝向该背面并相对该前面之一底面,该底面为该第二出光面;一遮光膜,其系贴附于该前面,并包含一透光区域与该第一出光面;以及复数光源,其用于对该导光膜提供一入射光,该入射光经该导光膜而分别从该第一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一面光线以及从该第二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二面光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导光膜,其包含朝向该正面之一前面,以及朝向该背面并相对该前面之一底面,该前面为该第一出光面,该底面为该第二出光面;以及复数光源,其用于对该导光膜提供一入射光,该入射光经该导光膜而分别从该第一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一面光线以及从该第二出光面射出成为该第二面光线。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薄膜包含该发光图标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中该发光单兀系选自一键盘、一按键、一触控式键盘、一薄膜式键盘、一触控面板、一指向装置、一数字绘图板以及一显示设备其中之一O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系选自一平板计算机、一键盘式保护盖、一触控式保护盖、一可携式键盘、一无线键盘、一平板计算机键盘、一智能型手机键盘、一触控键盘、一外接式键盘、一智能型手机、一笔记本电脑、一平板电话以及一背光键盘其中之O10.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共享式背光模块,其具有朝向一正面的一第一出光面,以及朝向一背面并相对于该第一出光面之一第二出光面,该背光模块经由该第一出光面与该第二出光面分别提供一第一面光线与一第二出面光线;一发光单元,其设置于接近该第一出光面之位置,并接受该第一面光线而发光;以及一发光图标层,其设置于接近该第二出光面之位置,并包含一透光部与一遮光部,且该发光图标层接受该第二面光线,该遮光部阻断该第二面光线之通过,该透光部允许该第二面光线通过而定义出一发光图标,其中该发光单元与该发光图标层皆接受该共享式背光模块之照亮。【文档编号】G06F1/16GK204044692SQ201420481759【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申请日期:2014年8月25日优先权日:2014年8月25日【发明者】林彦至申请人:闳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