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45733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特别涉及一身份识别系统及其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通过证照识别身份是目前识别身份的一种方式。如采用身份证、驾驶证或护照识别身份。在使用身份证识别身份时,身份证记录了持有人的身份信息,如全名、性别、出生日期、住址和身份证号等信息。这些信息都印在身份证表面,因此在使用证件时容易造成信息泄漏。进一步地,检验者比较身份证与身份证持有者是否为同一人时,所能依靠地仅仅为身份证所记录的照片。在现今化装技术、整容技术成熟年代,需要检验者具有较高的经验。此外,采用身份证识别身份,身份证和身份证持有人必须同时出现。也就是说,即是身份证持有人在现场,但是没有携带身份证,该身份证持有者的身份也没有办法识别。一但身份证丢失,则该身份证持有人的身份无法被识别,从而给该身份证持有人带来不便。值得一提的是,身份证还具有有效期。有效期过了之后,需要更换证件。其原因在于,身份证记录的信息具有时效性,但是身份证记录的信息不能更新,因此通过更换身份证以更新身份证所记录的信息。大部分证照都存在有效期,都存在需要更新信息的情况。也就是说,多数证照都存在过期的情况。若有证照所记录的信息能更新则能保证证照所记录信息的时效性。

驾驶证记录持有者的姓名、驾驶证号、领证日期等信息。一方面,驾驶证可用于识别持有者的身份,另一方面驾驶证也用于证明持有者具有驾驶那种类型车辆的能力。毕业证记录了持有者的学习经历信息。技能认证所记录的信息可反映持有者具有的能力。信用卡所记录的信息反映持有者的信息状况。病历可用于记录健康状态。会员卡可 用于证明持有者具有某种资格。此外还有各种优惠卡和购物卡等,这些都可被视为持有者具有的某种资格。值得一提的是,各种证照至少对应着一种应用场景。如该商场的会员卡可证明该会员卡持有者具有该商场的会员资格,但是该会员卡持有者的身份证只能识别该会员卡持者的身份,并不能识别出该会员卡持有者具有该商场的会员资格。然而,日常生活中,需要面对很多这样的应用场景,若每种应用场景都需要出示一证照,则我们需要携带大量的证照。携带大量的证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进一步地,人们还需要额外付出对大量证照的管理成本。

此外,越来越多的商户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商品或服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商品或服务需要使用该用户的个人数据。但是,该用户的个人数据有些连该用户自己也不清楚,又或者这些数据并不是该用户近期的数据,从而使得商户为该用户提供个性化商品或服务时并不能达到个性化商品或服务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该身份识别系统将信息进行碎片处理,以使得单一信息碎片并不能提供完整的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该身份识别系统提供将各信息碎片处理为完整的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该身份识别系统提供安全等级识别,根据该用户提供不同的信息判断对应的安全等级,根据所处于的安全等级反馈对应的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该身份识别系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识别对应的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该身份识别系统在每次识别之后进行信息更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该身份识别系统为各用户分别提供唯一的身份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该身份识别系统 提供第三方系统通过该身份码为对应的该用户提供服务。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该身份识别系统提供根据查询位置公开对应的信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该身份识别系提供设置一安全码,通过该安全码触发警告信息和/或报警信息以通知用户的安全受到威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该身份识别系统提供动态的验证信息组合,以降低信息被窃取的风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一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该身份识别系统提供一应用模块,该应用模块将身份识别进行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其中,该应用模块进一步提供一无纸文件管理模块,该无纸文件管理模块提供一无纸文件用于应用管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其中,该应用模块进一步提供一支付模块,该支付模块提供身份识别后进行支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其中,该支付模块提供使用该无纸文件以对支付内容进行管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其中,该应用模块进一步提供一通行控制模块,该通行控制通过该无纸文件进行通行控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其中,该应用模块进一步提供一使用权管理模块,该使用权管理模块通过该无纸文件管理该用户拥有的使用权。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其中,该使用权管理模块通过该无纸文件进行票务管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其中,该使用权管理模块通过该无纸文件进行房间管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其中,该应用模块进一步提供一投递件管理模块,所述投递件管理模块供使用该无纸文件进行投递件管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其中,该应用模块进一步提供一数据管理模块,所述投递件管理模块供进行个人数据进行管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身份识别系统,包括:

一信息管理模块;

一识别模块,所述信息管理模块通信地连接所述识别模块,其中所述信息管理模块将信息处理为一组信息碎片,各所述信息碎片不能提供完整信息,所述识别模块从各所述信息碎片中提取完整的信息以用于识别。

其中,所述信息管理模块进一步包括一信息碎片生成模块和一信息存储模块,所述信息碎片生成模块通信地连接信息存储模块,所述信息碎片生成模块将信息进行碎片化处理以生成所述信息碎片,所述信息碎片被存储于所述信息存储模块。

其中,所述识别模块进一步包括一处理模块,一更新模块和一安全等级识别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分别通信地连接所述更新模块和所述安全等级识别模块,其中,所述处理模块接收该用户提供的信息,所述处理模块根据该用户提供的信息从所述信息管理模块的各所述信息碎片提取对应的碎片信息的,并将碎片信息处理成一完整信息,其中,所述完整的信息被用于该用户提供的信息对比以识别该用户的身份,其中,若该用户的信息被识别,则所述更新模块采用该用户提供的信息进行更新,其中,所述安全等级识别模块根据该用户提供信息设置不同的安全等级以反馈不同的信息。

其中,所述的身份识别系统进一步包括一身份码模块,所述身份码模块通信地所述信息管理模块和所述识别模块,所述身份码模块为每个用户分别分配唯一的身份码,所述识别模块根据所述身份码从所述信息管理模块获取对应的用户信息以进行识别。

其中,所述的身份识别系统进一步包括一应用模块,所述应用模块通信地连接所述信息管理模块和所述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和所述信息管理模块为所述应用模块提供身份验证服务。

其中,所述身份码模块进一步包括一身份码生成模块、一身份码 注册模块和一身份码转换模块,其中,所述身份码生成模块对各用户分别生成对应的所述身份码,其中,所述身份码注册模块通信地连接第三方系统,所述身份码注册模块从信息管理模块获取该用户的该身份码,在第三方系统使用该身份码进行注册,其中,所述身份码转模块将该用户的该身份码与该第三方系统的账号建立关联。

其中,所述应用系统进一步包括一无纸文件管理模块,所述无纸文件管理模块通信地分别连接所述识别模块、所述身份码模块和所述信息管理模块,其中,所述无纸文件管理模块提供一无纸文件,所述无纸文件可供记录所述身份码。

其中,所述应用系统进一步包括一支付模块,所述支付模块通信地连接所述无纸文件管理模块,所述无纸支付模块提供用于支付的所述无纸文件,所述支付模块根据用于支付的所述无纸文件进行支付。

其中,所述应用系统进一步包括一通行管理模块,所述通行管理模块通信地连接所述无纸文件管理模块,所述无纸文件管理模块提供用于通行的所述无纸文件,所述通行管理模块根据用于通行的所述无纸文件对通行进行管理。

其中,所述应用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使用权管理模块、一投递件管理模块和一数据管理模块,所述无纸文件管理模块分别通信地连接所述使用权管理模块、所述投递件管理模块和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其中,所述无纸文件管理模块提供所述无纸文件用于使用权管理供所述使用权管理模块管理使用权,其中,所述无纸文件管理模块提供用于投递的所述无纸文件供所述投递件管理模块进行管理,其中,所述无纸文件管理模块提供用于数据管理的所述无纸文件以供所述数据管理模模块进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验证系统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 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的一个优先实施例的结构框图。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包括一信息管理模块10和一识别模块20,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可操作地连接所述识别模块20。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将一完整的信息1010处理为一组信息碎片1011。单个信息碎片1011不能提供一完整信息。也就是说单个信息碎片所永录的信息并不能产生作用。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对各信息碎片1011进行处理以获取所述完整的信息1010。值得一提的是,该信息管理模块10可将多个完整信息1010进行处理为多个信息碎片1011。该信息管理模块10对多个信息碎片1011进行处理,以获取所述完整的信息1010。所述识别模块20根据所获取的识别信息在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进行搜索,以确定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是否记录了与所述识别信息一致的信息。若在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所记录的信息中找到与所述识别信息一致的信息,则根据所找到的信息识别所述识别信息提供者的身份。

该信息管理模块10进一步包括一信息碎片生成模块11和一信息存储模块12。所述信息碎片生成模块11通信地连接所述信息存储模块12。所述信息碎片生成模块11将该用户的个人信息处理成一组信息碎片1011。所生成的所述信息碎片被存储于所述信息存储模块12。

用户的个人信息至少包括姓名、居住地、出生日期、婚姻状况、家庭成员、国籍等。用户的个人信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项生物特征。所述生物特征是指如指纹、声纹、掌纹、手指静脉、手掌静脉、手指指骨、手掌掌骨、手指血管与对应的手指指骨的关系、手掌血管与对应的掌骨的关系、人脸、虹膜、瞳孔、瞳距、血液流动情况、骨龄和骨质钙化程度等。用户的个人信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项经历信息。所述经历信息包括工作信息、生活信息、教育信息、驾驶信息、旅游信息和医疗信息等。所述生活信息至少包括社交记录、社交网络圈、朋 友圈等其中的一项。所述驾驶信息包括驾驶状况,驾龄、醉驾记录等其中的一项。所述识别手指指骨可被设置为一个三维指骨识别。人脸识别可被设置为一个三维头骨信息或三维人脸信息。

所述识别模块20通信地连接所述信息存储模块10。所述识别模块20供接收该用户提供的信息,然后根据所接收的用户所提供的信息与存储于所述信息存储模块10的该用户信息进行对比,从而识别该用户的身份。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识别模块20根据用户提供的不同识别信息反馈不同安全等级的信息。也就是说,所述识别模块20提供安全等级识别,根据所提供的识别信息的安全等级,反馈对应的预设的安全等级信息。具体地说,若该用户通过所述识别模块20提供文本识别信息,所述识别模块20根据文本识别信息对应的安全等级反馈对应的信息。若所述识别模块20接收该用户所提供的图形信息时,如二维码,所述识别模块20根据用户所提供的图形验证信息对应的安全等级反馈对应的信息。若所述识别模块20接收该用户所提供的生物特征信息,所述识别模块20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对应的安全等级反馈对应的信息。

所述识别模块20进一步包括一处理模块22。所述处理模块供接收用户提供的信息,然后处理用户提供的信息。例如,该用户提供指纹信息。所述处理模块22根据该用户所提供的指纹信息,在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搜索匹配的指纹信息。若该处理模块22在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找到所匹配的指纹信息,则该用户的身份被识别。该处理模块22反馈该用户的身份信息。若该处理模块22在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找不到所匹配的指纹信息,则该用户的身份不能被识别。该处理模块22反馈不能识别的信息。

当所述处理模块22在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搜索时,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分别从各信息碎片1011中获取碎片信息,再将碎片信息处理为完整的指纹信息。所述处理模块22根据用户提供的指纹信息匹配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提取的完整的指纹信息。若所述处理模块22找到匹配的完整的指纹信息,则所述处理模块22反馈用户的身份信息。若所述处理模块22没有找到匹配的完整的指纹信息,则所述处 理模块22反馈不能识别的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22进一步包括一信息接收模块221,所述信息接收模块221供接收信息。如,用户所提供的信息。所述处理模块22进一步包括信息提取模块222,所述信息提取模块222分别通信地连接所述信息接收模块221和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所述信息提取模块222提供从存储于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的各所述信息碎片1011中提取所需要的完整的信息。所述信息提取模块22从所述信息接收模块221中获取该用户所提供的信息。所述信息提取模块22根据该用户提供的信息确定从所述信息碎片1011获取的信息类型。若所述用户提供的为生物特征信息,则信息类型为生物特征。若所述用户提供的为电话号码,则所述信息类型为电话号码。所述信息提取模块22根据所确定的信息类型关联相关的所述信息碎片1011。所述信息提取模块222从相关的所述信息碎片1011分别提取对应的碎片信息。所述信息提取模块222进一步组织对应的碎片信息以形成一完整的信息。所述完整信息的类型符合确的的信息类型。所述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一对比模块223。所述对比模块223分别通信地连接所述信息接收模块221和所述信息提取模块222。所述对比模块223根据从所述信息接收模块221所获取的该用户所提供的信息对比从所述信息提取模块222所提取的所述完整信息。若该用户所提供的信息与所述完整信息一致,则所述对比模块223向所述信息提取模块222发送一继续提取信息。所述信息提取模块222根据所述完整信息从所述信息存储模块10提取对应的身份信息,该用户的身份得以识别。若该用户所提供的信息匹配所述完整信息,则所述对比模块223向所述信息提取模块22发送一重新提取信息。所述信息提取模块222根据确定的信息类型重新提取另一所述完整信息。所述对比模块223重新对比该用户的提供信息和另一所述完整信息。若没有一条所述完整信息匹配所述用户提供信息,则该用户所述提供的信息不能识别。

所述识别模块20进一步包括一更新模块23,所述更新模块23分别通信地连接所述处理模块22和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在所述处理模块22找到与用户所提供的信息对应的信息后,所述更新模块23 将用户所提供的信息保存至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更新模块23将信息保存的时间与用户所提供的信息一并保存于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形成一信息更新记录1012。所述信息更新记录1012可被用于身份识别。例如,该用户提供的指纹信息被识别,所述更新模块23将该用户提供的指纹信息传送至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将该用户提供的指纹信息对对应的指纹信息进行更新。同时,该更新时间也被记录于所述信息更新记录1012。优选地,最新更新的用户信息优先被用于身份识别。

所述识别模块20进一步包括一安全等级识别模块21,所述安全等识别模块21分别通信地连接所述处理模块22和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在所述处理模块22接收到该用户所提供的信息之后,所述安全等级识别模块21从所述处理模块22获取识别结果。所述安全根据识别结果识别对应的安全等级,然后所述安全等级识别模块21将所识别的安全等级发送至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根据所述安全等级反馈对应的信息。例如,该用户提供左手食指指纹信息。所述处理模块22识别出该用户左手食指的指纹信息。所述安全等级识别模块21从所述处理模块22获取该用户提供的是左手食指的指纹信息。所述安全等级识别模块21识别左手食指指纹对应安全等级。若该用户左手食指指纹对应的安全等级为提供身份信息和教育信息,则该信息管理模块10反馈该用户对应的身份信息和教育信息。值得一提的是,该用户可通过所述安全等级识别模块21设置一安全信息。当该用户提供该安全信息时,该处理模块22向安全单位,如保安室和/或警察局发送求助信息。例如,该用户通过设置右手食指指纹为安全信息。若该用户提供右手食指指纹,该处理模块22接收到指纹信息。该处理模块22进一步识别该指纹信息为该用户的右手食指的指纹信息。该安全等级识别模块21获取该用户的右手食指的指纹信息,并识别该用户的右手食指指纹信息对应的安全等级为右手食指。在该安全等级识别模块10识别安全等级为右手食指之后,该安全等级识别模块10发出一安全信息,以告知该用户的安全受到威 胁。该用户可通过该安全等级识别模块21设置该用户的安全等级。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安全等级识别模块21进一步提供一动态验证方法用于识别身份。也就是说,所述安全等级识别模块21提供一安全等级用于动态验证。当动态验证被激活后,该安全等级识别模块21通过所述处理模块22从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获取该用户的信息。该处理模块22根据该用户的信息生成一组问题或指令。该用户需要回答问题或依照指令进行操作,以确认该用户的身份。如,最喜欢的羽毛球运动员和请提供右手食指指纹等。值得一提的是,更新的信息、更新的记录也会被用于动态验证。也就是说,用于验证的信息是动态的。

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检测装置24。所述检测装置24通信地连接所述处理模块22。所述检测装置24获取所述用户提供的信息。例如,该用户可通过该检测装置24提供文本信息、图形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进一步地,该检测装置24提供三维扫描。若该用户通过手掌提供生物信息,该检测装置24对该用户的手掌进行三维扫描。通过三维扫描获取该用户的手掌信息。所述手掌信息包括,各手指的指纹信息、各手指的指骨信息、各手指的静脉和动脉信息、各手指的静脉与指骨的关系信息、手掌的静脉和动脉信息、手掌的骨骼信息、手掌的骨骼和静脉的位置关系、手掌的血液流动信息和各手指的血液流动信息等。该处理模块22通过该检测装置24获取该用户提供的手掌的三维扫描数据。该处理模块22处理该用户的手掌的三维扫描数据进一步获得该用户的骨龄信息和/或骨质钙化信息。通过对用户骨龄信息和/或骨质钙化信息的识别,更准确地识别该用户的身份。也就是说,骨龄和/或骨质钙化程度没有办法被克隆,因而即使该用户被克隆了,也可通过骨龄和/骨质钙化程度识别该用户是本人还是被克隆的。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检测装置40可被设置于一检测中心,用于检测整个人身以获取整个人的三维扫描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24可与智能设备进行信息交换。也就是说,该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提供信息以进行身份识别。所述智能设备包括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汽车和智能 电器等。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项链、智能衣服和智能脚环等。该用户可通过智能设备提供其个人信息。具体地说,该用户将信息输入该智能设备,然后该用户通过该智能设备将信息传送至该检测装置24。该检测装置24再装饰该用户提供的信息传送至该处理模块22。该处理模块22根据该用户提供的信息进行识别。该检测装置24可通过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技术)、wi-fi、li-fi、3g、4g、5g等通信方式与该智能设备进行信息交换。所述检测装置24进一步获取植入装置的信息。所述植入装置是指将装置植入人体,如植入芯片。

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进一步包括一身份码模块30,所述身份码模块30为每个用户分配唯一的身份码311。该身份码模块30分别通信地连接该信息管理模块10和该识别模块20。该身份码模块30可按预设的规则为每个用户分配唯一的身份码311。该身份码模块30也可从该信息管理模块10获取该用户对应的信息,然后根据该用户对应的信息生成唯一的身份码311。该用户的身份码311被存储于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的对应的用户的信息中。优选地,该用户的该身份码311被设置为公开状态。其它用户可通过该用户对应的身份码311查询该用户的信息。值得一提的是,其它用户通过对庆的该身份码311查询该用户的信息时需要获得该用户的授权。

所述身份码模块30进一步包括一身份码生成模块31和一身份码注册模块32。所述身份码生成模块31通信地连接所述身份码注册模块32。该身份码生成模块31按预设的规则为每个用户分配唯一的身份码311。所述身份码311是指一代码,所述代码是唯一的,以将该用户与其它用户进行区分。所述身份码311可被处理为文本。所述身份码311可被处理为图形,如二维码。所述身份码311可被处理为立体代码。所述身份码311可被存储于智能设备。所述身份码31也可被存储于一植入装置,所述植入装置被植入于人体内。优选地,所述植入装置为一植入芯片。也就是说,所述检测装置24可从植入人体的芯片获取信息。优选地,在该用户向所述信息存储模块10提交对应的用户信息之后,所述身份码生成模块31生成该用户对应的身份 码311。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检测装置24可被分配对应的身份码311以便于识别各所述检测装置24。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码注册模块32分别通信地连接第三方系统。所述身份码注册模块32根据该用户对应的身份码311在第三方系统以该用户对应的身份码311分别注册账号。具体地说,所述身份码注册模块32与该第三方系统建立通信地连接。所述身份码注册模块32从所述第三方系统获取注册所需要提供的信息。所述身份码注册模块32从所述信息存储模块31获取注册所需要提供的信息。所述身份码注册模块32发出一注册身份码指令321以向该第三方系统注册以该用户对应的所述身份码311为账号的账号。所述身份码注册模块32进一步向该第三方系统提供该用户所需要提供的信息。该第三方系统在接收到该用户需要提供的信息后,根据所述注册身份码指令321建立以该用户对应的所述身份码311为账号的账号。进一步地,所述身份码注册模块32在其它第三方系统以该用户对应的身份码311为账号注册账号。

所述身份码模块30进一步包括一身份码转换模块33。所述身份码转换模块33管理该用户在各第三方系统的账号。具体地说,若该用户在该第三方系统中已经有账号。也就是说,该第三方系统根据该用户在该第三方系统的该账号为该用户提供服务。该身份码转换模块22在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中搜索该用户提供的各第三方系统的账号。该身份码转换模块22分别与各第三方系统账号建立对应关系。当该用户在该第三方系统使用该用户对应的所述身份码311时,若该第三方系统具有以该用户对应的所述身份码311为账号的账号,该第三方系统则对该用户对应的所述身份码311的账号进行操作。若该第三方系统没有该用户对应的所述身份码311为账号,则该第三方系统将该用户的该身份码311发送至所述身份码转换模块33。所述身份码转换模块33根据该用户的身份码311转换为该用户在该第三方系统对应的账号。所述身份码转换模块33将该用户在该第三方对应的账号号传送至该第三方系统。该第三方系统根据该用户对应的账号为该用户提供服务。

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进一步包括一应用模块40。所述应用模块40分别通信地连接该信息管理模块10、该识别模块20和该身份码模块30。所述应用模块40管理关于身份识别的应用。所述应用模块40通过一无纸文件4111将身份识别进行应用。值得一提的是,该无纸文件4111不能被人阅读。也就是说,人们无法通过阅读该无纸文件4111从该无纸文件4111获取信息,从而避免信息的泄露。所述应用模块40进一步包括一无纸文件管理模块41。所述无纸文件管理模块41分别通信地连接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所述识别模块20和所述身份码管理模块30。所述无纸文件管理模块41管理所述无纸文件4111。具体地说,所述无纸文件管理模块41供编辑、生成、分析和执行所述无纸文件4111。所述无纸文件4111的内容包括授权目标、授权者、授权内容、授权期限等。

所述无纸文件管理模块41进一步包括一无纸文件生成模块411,所述无纸文件生成模块411供生成一无纸文件4111。该用户通过该无纸文件生成模块411编辑并生成该无纸文件4111。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无纸文件生成模块411可根据需求自动生成该无纸文件4111。优选地,授权者和授权目标输入的为该授权者对应的身份码311和该授权目标对应的身份码311。所述无纸文件生成模块411通信地连接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所述识别模块20和所述身份码模块30。所述无纸文件生成模块411可从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获取该用户对应的信息。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进一步包括一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和一无纸文件执行模块413,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2供分析所述无纸文件4111,以获取该无纸文件4111内容。所述无纸文件执行模块413通信地连接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所述无纸文件执行模块413根据所述无纸文件4111的内容执行所述无纸文件4111。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进一步包括一无纸文件存储模块414。所述无纸文件存储模块414通信地连接所述无纸文件生成模块411。所述无纸文件4111被生成之后,被存储于所述无纸文件存储模块411。所述无纸文件4111也可被发送至该用户所使用的智能终端或该授权者所述使用的智能终端。具体地说,所述无纸文件4111记录了授权目标的所述身份码 311。根据所述授权目标所述身份码311,所述无纸文件生成模块411将所述无纸文件4111发送至所述授权目标的所述身份码311。所述身份码转换模块33接收将所述无纸文件4111发送至所述授权目标的所述身份码311后,所述身份码转换模块33根据所述授权目标的所述身份码311在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搜索对应的通信号码以使得所述无纸文件4111被发送至所述授权目标的智能终端。如,电话号码、email地址和/或即时通信软件号码等。也就是说,所述授权目标的身份码311被转换为对应的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或即时通信软件号码后,所述无纸文件4111被发送至所述授权者对应的智能终端。

所述应用模块40进一步包括一支付模块44,所述支付模块40管理用于支付的所述无纸支付文件4111。所述支付模块44分别通信地连接所述无纸文件管理模块41、所述识别模块20和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优选地,所述支付模块44与所述检测装置24协同工作。在支付时,该用户通过所述检测装置24提交该用户信息。所述支付模块44管理用于支付的信息。该用户信息可被用于识别该用户的身份。所述支付模块44接收所述用户信息后,将所述用户信息和用于支付的信息发送至所述无纸文件生成模块411。所述无纸文件生成模块411根据该用户提交的信息和用于支付的信息生成用于支付的所述无纸支付文件4111。优选地,用于支付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被反馈至该用户。如用于支付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被反馈至该用户持有的智能手机,该用户通过该用户持有的智能手机查看用于支付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该用户可通过该用户持有的智能终端确认执行用于执行的无纸文件4111。在该用户确认执行用于支付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后,用于支付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被发送至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以获取用于支付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的内容。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用于支付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的内容发送至所述无纸文件执行模块413。所述无纸文件执行模块413根据用于支付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的内容执行支付。

值得一提的是,该用户可通过所述支付模块44预设用于支付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所述支付内容包括支付目标、支付者、支付金额、 支付日期和/或支付地点等项目。所述无纸文件生成模块411根据从所述支付模块44获取预设的支付内容生成用于支付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优选地,用于支付的所述无纸支付文件4111被存储于所述无纸文件存储模块414。当该用户进行支付时,该用户可通过所述检测装置24提供该用户用于识别身份的信息,优选为该用户的生物特征。该用户提供的信息通过所述检测装置24提供至所述处理模块22。所述处理模块22根据该用户提供的信息识别该用户的身份。所述无纸文件存储模块414根据该用户的身份,获取该用户对应设置的无纸支付文件4111。所述支付模块34进一步提供关于支付的信息,如支付地点、支付时间和/或支付项目等。所述无纸支付分析模块212将该用户的用于支付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进一步与关于支付的信息匹配。若该用户的用于支付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的内容与关于支付的信息匹配,则用于支付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发送至所述无纸文件执行模块413进行支付。若该用户的用于支付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的内容与关于支付的信息不匹配,则用于支付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不能被用于支付。

所述应用模块40进一步包括一通行管理模块42,所述通行管理模块42供管理通行状态,如供管理从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或者供管理从一个空间的一部分通过该空间的另一部分。所述通行管理模块42可设置禁止状态或通行状态。所述通行管理模块42进一步包括一通行控制模块421和至少一锁装置422。所述通行控制模块421通信地连接所述锁装置422。所述通行控制模块421通过所述锁装置422控制所述通行状态。所述锁装置422可被设置于一隔离装置。当所述锁装置422被设置于禁止状态时,所述锁装置422禁止所述隔离装置移动,以禁止通行。当所述锁装置422被设置于通行状态时,所述锁装置允许所述隔离装置移动,以允许通行。优选地,所述通行控制模块421通过用于通行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控制通行。优选地,所述锁装置422被分配对应的所述身份码311。优选地,所述锁装置422与所述检测装置24协同工作。

具体地说,所述通行控制模块421预设用于控制通行的所述无纸 文件4111。当该用户需要通行时,该用户通过所述检测装置24提供信息,优选为该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所述检测装置24将该用户提供的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22。所述处理模块22通过该用户提供的信息识别该用户身份。所述处理模块22将识别后的该用户身份发送至所述通行控制模块421。所述通行控制模块421通过所述无字文件管理模块41比较预设的用于通行的无纸文件4111以判断该用户是否被允许通行。若该用户被允许通行,则所述通行控制模块421设置对应的所述锁装置422为通行状态。若该用户被禁止通行,则所述通行控制模块421设置对应的所述锁装置422为禁止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通行管理模块42进一步提供一申请临时通行的方案。当该用户通过该检测装置24提供该用户信息时,所述检测装置24将所述检测装置24对应的身份码311和该用户信息提供至所述无纸文件生成模块411。所述无纸文件生成模块411根据所述检测装置24对应的身份码311和该用户提供的信息生成临时通行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分析预设的用于通行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以获取具有权限的所述用户。所述无纸文件生成模块411将临时通行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发送至具有权限的用户。所述用户根据临时通行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判断是否允许该用户通行。若具有权限的用户允许该用户通行,则具有权限的该用户对临时通行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授权。具有权限的该用户对临时通行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的授权信息以及临时通行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发送至所述无纸文件执行模块413。所述无纸文件执行模块413根据授权信息执行临时通行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所述无纸文件执行模块413执行临时通行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将授权通行的信息发送至所述通行控制模块4211。所述通行控制模块4211设置所述锁装置422为通行状态,以使得该用户通行。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设置所述无纸文件4111,所述通行控制模块421可控制多个锁装置422。

所述通行管理模块42进一步提供一预授权通行方案。通过该预授权方案,具有授权资格的用户通过设置一预授权通行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预授权通行的所述无纸文件411记录了预设授权的目标、通 行时间、对应的锁装置等信息。在预授权的目标的身份确认之后,执行预授权通行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以将对应的锁装置设置为通行状态,从而使得授权目标通行。

所述应用模块40进一步包括一使用权管理模块43。所述使用权管理管理该用户拥有的使用权。如该用户购买了火车票后,则表示该用户在火车票记录的时间和车次,对火车票上标示的座位具有使用权。只要该用户被所述使用权管理模块43核实具有该车次的对应的该座位的使用权,该用户可使用对应的该座位。该用户无需向其它人证实该用户的身份。如,该用户在酒店租用一房间,则表示该用户在租用时间内对该房间具有使用权。只要该用户被所述使用权管理模块43核实在该时间内对该房间具有使用权,则该用户可在该时间内使用该房间。该用户无需向其它人证实该用户的身份。

在该用户购票后,该无纸文件生成中心411生成所述无纸文件411。所述无纸文件411记录的内容包括:票的类型,使用者和座位位置等信息。所述票的类型是指飞机票、火车票、电影票、演唱会票等。所述使用者是指购票的用户。优选地,所述使用者记录的是所述使用者对应的身份码。所述座位位置是指座位标识,以使得该座位区别其它座位。优选地,该座位被设有所述检测装置24。该用户可通过设置于该座位的所述检测装置24提供该用户信息。该用户也可通过智能终端向所述检测装置24提供信息。优选地,该用户提供其生物特征信息。所述检测装置24将该用户提供的信息传送至所述处理模块22进行识别。所述检测装置24获取该座位的信息,然后所获取的座位信息发送至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根据座位信息获取对应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分析对应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获得一分析结果。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将所述分析结果发送至所述无纸文件执行模块413。所述处理模块22将所识别的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无纸文件执行模块413。所述无纸文件执行模块413验证该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否匹配该分析结果。若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匹配该分析结果,该用户拥有该座位的使用权。若该用户的身份信息不匹配该分析结果,该 用户没有该座位的使用权。优选地,该检测装置24进一步包括一显示装置241以提示该用户是否具有该座位的使用权。优选地,该显示装置241只显示是否具有该座位的使用权,不显示该用户的具体信息,以避免信息泄露。该用户也可通过智能设备向该检测装置24提供信息,优选提供的是该用户的生物信息。

所述使用权管理模块43与所述通行管理模块42协同工作。例如,购买火车票。在该用户购买火车票后,该无纸文件生成模块411根据该用户的信息,购买的车次以及座位,车次对应的日期生成该无纸文件4111。该无纸文件4111可被存储于该无纸文件存储模块414。该无纸文件411也可被发送至该用户拥有的智能终端存储。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无纸文件生成中心411从所述使用权管理中心43中获取购买该车次的各用户的信息。该车次的车票停止出售时,该无纸文件生成中心411停止从该使用权管理模块43获取购买该车次的各用户的信息。在该车次的检票口确定之后,该无纸文件生成中心411生成用于检票的该无纸文件4111。优选地,用于检标的该无纸文件411被存储于所述无纸文件存储模块414。至少一所述锁装置422被设置于火车站的检票口。所述通行控制模块421分别控制各所述锁装置422。所述检测装置24与所述锁装置422配套地设置。也就是说,设置一所述锁装置422对应地设置一所述检测装置24。进行检票时,该用户通过配套的该检测装置24提供该用户的对应信息。若记录该用户购票信息的该无纸文件4111被存储于该用户持有的该智能终端,该用户可通过该智能终端将记录该用户购票信息的该无纸文件4111传送至该检测装置24。该检测装置24将记录该用户购票信息的该无纸文件4111以及该检测装置24的信息传送至该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该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分析记录该用户购票信息的该无纸文件4111,以获取车次信息和该用户的信息。该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根据所获取的车次信息和该用户的信息进一步分析用于检票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根据车次信息选择对应的用于检票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进一步判断对该用户的信息是否包括在对应的用于检票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中。 若该用户的信息包括在对应的用于检票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中,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发送一通信息至所述无纸文件执行模块413。所述无纸文件执行模块413执行能行信息,向所述通行控制模块421发送通行信息以及对应的锁装置信息。所述通行控制模块421根据所述接收到能行信息和对应的锁装置信息设置对应的锁装置422为通行状态。该用户得以通过该检票口。在该用户通过该检票口后,该通行控制模块421设置对应的锁装置422为禁止通行状态。

若该用户通过配套的检测装置24提供其生物特征信息,如指纹,配套的检测装置24将该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发送至该处理模块22。该处理模块22根据该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识别该用户的身份信息。该处理模块22将识别的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根据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在所述无纸文件存储模块414获取记录该用户购票信息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根据该用户的身份信息从记录该用户购票信息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获取对应的车次信息。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根据所获取的对应车次信息从所述无纸文件存储模块获取用于检票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根据对应的车次信息和该用户的身份信息进一步分析用于检票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以判断该用户是否被允许通行。若该用户的身份信息被包括在用于检票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中,则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发送所述通行信息至所述无纸文件执行模块413。所述无纸文件执行模块执行所述通行信息,将所述通行信息和对应的锁装置422信息发送至所述通行控制模块421。所述通行控制模块421设置对应的锁装置422为能行状态,以使得该用户通过该检票口。在该用户通过该检票口后,所述通行控制模块421将所述锁装置422设置为禁止通行状态。

该车次的火车的各座位都设置有对应的检测装置24。该用户通过该检测装置24提交信息以判断该用户是否具有对应该座位。

所述使用权管理模块43与所述通行管理模块42协同工作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在该用户预订该酒店的房间后,该无纸文件生成中心 111根据该用户的预订酒店房间信息生成用于登记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用于登记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记录的内容包括酒店信息、房间信息、房间使用者和住房时间等信息。优选地,所述房间使用者记录的是该房间使用者对应的身份码4111。用于登记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被存储于所述无纸文件存储模块414。

当该用户进行入住登记时,该用户通过所述检测装置24提供该用户的信息以供识别该用户的身份。所述检测装置24将该用户的信息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22,所述处理模块识别该用户身份。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分析用于登记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的房间使用者与该用户匹配。若匹配,则所述无纸文件执行模块413执行用于登记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以对该用户进行登记。值得一提的是,在登记过程中,酒店工作人员只能获知该用户具有该时间段该房间的使用权。在该用户进行登记时,所述无纸文件生成模块411根据用于登记的无纸文件4111所记录的信息、该房间和该酒店的信息生成用于通行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优选地,用于通行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被存储于所述无纸文件存储中心414。在预订的房间,该用户提供信息以供核实该用户的身份,若该用户身份与用于通行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所记录的用户身份匹配,则该用户被允许进入该房间。

所述应用模块40进一步包括一投递件管理模块45。所述投递件管理模块45供管理投递件。所述投递件管理模块45分别通信地连接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所述识别模块20、所述身份码模块30和所无纸文件管理模块41。具体地说,所述投递件管理模块45包括至少一投递件管理中心451和一投递模块452。所述投递件管理中心451通信地连接所述投递模块452。该用户可通过所述投递件管理中心451设置该投递件的状态。所述投递件可被设置为投递态或寄存态。所述投递态是指该投递件处于投递过程中。所述寄存态是指所述投递件被寄存于所述投递件管理中心451。该用户将投递件放置在所述投递件管理中心451并提供发件人信息、收件人信息和投递件信息。优选地,所述投递件管理中心451设有所述检测装置24。值得一提的是,若该用户未提供收件人信息,则该投递件被设置为寄存状态,所述无纸 文件生成中心根据所接收到的所述发件人信息和投递件信息生成一用于寄存的所述无纸支付文件4111。优选地,所述发件人信息为所述发件人对应的身份码。若该用户提供收件人信息,则该投递件被设置为投递状态,所述无纸文件生成中心根据所接收到的所述发件人信息、所述收件人信息和所述投递件信息生成用于投递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所述无纸文件生成中心根据所述收件人的所述身份码411发送用于投递的所述无纸文件411至所述收件人。所述收件人通过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查看用于投递的所述无纸文件411的内容。若所述收件人接收所述投递件,所述投递件的所有权转移至所述收件人。所述发件人不再拥有对所述投递件操作的权利。所述收件人拥有对所述投递件进行操作的权利。如,将所述投递件转递。所述收件人需要转递该投递件的信息。所述无纸文件生成中心411根据转递信息生成另一用于投递的所述无纸文件411。所述投递件根据另一用于投递的所述无纸文件411进行投递。值得一提的是,若另一用于投递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记录的所述收件人拒收所述投递件,所述投递件被设置为寄存状态。若所述收件人拒收所述投递件,所述投递件被设置为寄存状态。所述发件人重新设置收件人信息,所述无纸文件生成中心4111根据新的收件人信息生成另一用于投递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在新的收件人通过另一用于投递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确认接收该投递件后,该投递件的所有权转移至新的收件人。新的收件人可对所述投递件进行操作,如决定投递件的状态,或进行转寄等。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投递件管理中心451预设投递件投递时间。也就是说,在该投递时间进行投递件投递。若在两投递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即使在投递件的所有权发生转移,该投递件也不进行投递。以这样的方式,避免投递路线的频繁变更,从而节省时间和成本。

所述应用模块进一步包括一数据管理模块46,所述数据管理模块46供对用户的个人数据进行管理。如商家需要为该用户提供个性化商品或服务需要得到该用户的数据。该商家通过该数据管理模块46提供获取该用户数据的需求。所述无纸文件生成模块411根据该商家提供获取该用户数据的需求生成一用于获取数据的所述无纸文 件4111。用于获取数据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被发送至该用户。该用户通过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查看用于获取数据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的内容。若该用户允许该商户获取该用户的数据,则该用户授权所述无纸文件执行模块413执行用于获取数据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所述信息存储模块10根据用于获取数据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的内容,将该商户需要的该用户的数据发送至该商户。该商户根据该用户数据为该用户提供个性化商品或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无纸文件4111可用于身份识别。具体地说,在该用户通过所述检测装置24提供该用户信息后,所述无纸文件生成模块411获取该用户信息,生成一用于身份识别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用于身份识别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被发送至所述处理模块22。所述处理模块22通过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获取用于身份识别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的内容。所述处理模块22从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中提取信息以对比用于身份识别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的内容。若所述处理模块22无法在所述信息管理模块10中找到匹配的信息,则该用户的身份无法识别。若所述处理模块22找到匹配的信息,则该用户的身份被识别。值得得一提的是,所述安全等级识别模块21根据用于身份识别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的内容确定安全等级,以及与该安全等级对应的反馈信息。所述处理模块22将该用户身份和对应的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无纸文件生成模块411。所述无纸文件生成模块411生成用于反馈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用于反馈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被反馈至该用户。通过所述无纸文件分析模块412和所述无纸执行模块413的处理,该用户获得用于反馈的所述无纸文件4111的内容。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