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可靠性低成本RS485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4190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一种高可靠性低成本RS485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控制设备之间的中长距(几十到上千米)通信的诸多方案中,RS485串行总线因其设计简单、控制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光伏电厂、风电厂、逆变器、汇流箱、环境监控仪视频监控、楼宇报警等领域。

由于RS485串行总线实行长距离传输,而且其传输线路通常暴露在户外,因此容易极易因雷电等原因引入幅度很高的瞬态干扰,如果不加以防范,很容易损坏RS485串行总线的通信接口。此外,在实际应用中,如切换大功率感性负载如变压器、继电器,甚至是现场工人操作不规范引入的静电,都有可以引入上千伏的瞬时电压,对RS485串行总线的通信电路造成破环。因此,必须引入必要的保护措施,以保证RS485串行总线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低成本RS485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RS485通讯芯片U2,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1脚连接3.3V电源VCC_3.3V,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16脚连接5V电源VCC_5V_2,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2脚、7脚及8脚连接接地端GND,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9脚、10脚及15脚连接接地端GND_2,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3脚连接微处理器的接收数据串口RXD,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6脚连接微处理器的发送数据串口TXD,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4脚及5脚连接微处理器的请求发送串口RTS,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12脚及13脚连接有能够避免外部干扰的保护电路。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上拉电阻R2及下拉电阻R6,所述上拉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接收数据串口RXD与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连接点,另一端连接有3.3V电源VCC_3.3V,所述下拉电阻R6连接所述请求发送串口RTS与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连接点,另一端连接接地端GND。

进一步地,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与所述5V电源VCC_5V_2的连接处、所述接地端GND_2与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连接处连接有隔离电源模块U1,所述隔离电源模块U1的另一端连接有外部供电电源VCC_5V及接地端GND。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电路包括抗浪涌电阻R3、R4,所述抗浪涌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13脚连接,另一端与输出端485_B连接,所述抗浪涌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12脚连接,另一端与输出端485_A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连接于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与所述抗浪涌电阻R3的连接点与接地端GND_2之间的TVS管V2,连接于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与所述抗浪涌电阻R4的连接点与接地端GND_2之间的TVS管V1。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连接与所述抗涌电阻R3与所述输出端485_B的连接点与接地端GND_2之间的半导体放电管Q2;连接于所述抗涌电阻R4与所述输出端485_A的连接点与接地端GND_2之间的半导体放电管Q1。

进一步地,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12脚和13脚之间串联有匹配电阻R5和排针JP1。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端GND_2通过安规电容C3连接大地端FGND。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防护雷电、静电等瞬态干扰信号对RS485通信线路的破环,保证了RS485串行总线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高可靠性低成本RS485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RS485通讯芯片U2(型号为IS03082DWR),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1脚连接3.3V电源VCC_3.3V,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16脚连接5V电源VCC_5V_2,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2脚、7脚及8脚连接接地端GND,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9脚、10脚及15脚连接接地端GND_2,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3脚连接微处理器的接收数据串口RXD,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6脚连接微处理器的发送数据串口TXD,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4脚及5脚连接微处理器的请求发送串口RTS,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12脚及13脚连接有能够避免外部干扰的保护电路。

其还包括上拉电阻R2及下拉电阻R6,所述上拉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接收数据串口RXD与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连接点,另一端连接有3.3V电源VCC_3.3V,所述下拉电阻R6连接所述请求发送串口RTS与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连接点,另一端连接接地端GND。

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与所述5V电源VCC_5V_2的连接处、所述接地端GND_2与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连接处连接有隔离电源模块U1(型号为F0505S-1WR2),所述隔离电源模块U1的另一端连接有外部供电电源VCC_5V及接地端GND。

所述保护电路包括抗浪涌电阻R3、R4,所述抗浪涌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13脚连接,另一端与输出端485_B连接,所述抗浪涌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12脚连接,另一端与输出端485_A连接。

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连接于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与所述抗浪涌电阻R3的连接点与接地端GND_2之间的TVS管V2,连接于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与所述抗浪涌电阻R4的连接点与接地端GND_2之间的TVS管V1。

所述保护电路还包括:连接与所述抗涌电阻R3与所述输出端485_B的连接点与接地端GND_2之间的半导体放电管Q2;连接于所述抗涌电阻R4与所述输出端485_A的连接点与接地端GND_2之间的半导体放电管Q1。

所述RS485通讯芯片U2的12脚和13脚之间串联有匹配电阻R5和排针JP1。

所述接地端GND_2通过安规电容C3连接大地端FGND。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隔离电源模块U1将输入电源VCC_5V转化为5V的隔离电源VCC_5V_2供给RS485芯片U2。所述隔离电源模块U1将外部供电电源VCC_5V与RS485芯片U2隔开,避免外部供电电源VCC_5V产生的干扰信号损坏RS485通信线路。

RS485通讯芯片U2的12脚和13脚之间串联有匹配电阻R5(120欧姆)和排针JP1,默认状态下,排针JP1为开路状态,匹配电阻R5(120欧姆)未接入电路。当RS485串口总线通信距离超过一定的距离时,RS485串口总线抗干扰能力下降,此时通过短接帽短接排针JP1,将匹配电阻R5(120欧姆)接入电路。

下拉电阻R2和上拉电阻R6的作用是,当总线上的所有通信设备都释放总线时,RS485通讯芯片U2的12脚和13脚之间的电位差保持在200mV以上,防止出现通信错误。

当微处理器需要发送信号时,请求发送串口RTS控制RS485通讯芯片U2的5脚为高,信号经微处理器的发送数据串口TXD发出,经RS485通讯芯片U2的隔离转换后从RS485通讯芯片U1的12脚及13脚差分输出,然后经TVS管V1、V2,抗浪电阻R3、R4,半导体放电管Q1、Q2后通过出处端485_A及485_B输出至其他的485通讯设备。

当微处理器需要接收信号时,控制串口RTS控制RS485通讯芯片U2的4脚为低,其他的485通讯设备反馈的信号经半导体放电管Q1、Q2,抗浪电阻R3、R4,TVS管V1、V2后进入RS485通讯芯片U1,经RS485通讯芯片U1的隔离转换后,从微处理器的接收数据串口RXD并进入微处理器。

通信信号经RS485通讯芯片U2后,依次经过TVS管Z1、Z2,抗涌电阻R3、R4及半导体放电管Q1、Q2后输出。当雷电、静电等瞬态干扰信号进入电路后,电路中的电压大于半导体放电管Q1、Q2的阈值,触发半导体放电管Q1、Q2导通放电,干扰信号通过安规电容C3进入大地FGND。残留的干扰信号经抗涌电阻R3、R4及TVS管Z1、Z2释放,以保证RS485总线的正常通信。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