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5431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设备,目前智能手环一般具有计步、运动监测或睡眠监测等功能,甚至现有的智能手环实现了智能手机的功能,而发明人在使用现有的智能手环时,发现智能手环的显示界面一般较小,不利于对显示界面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界面较大,便于收纳携带的柔性显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包括壳体、卷轴、柔性屏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壳体开设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卷轴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柔性屏组件包括相背设置卷绕端和连接端,所述卷绕端卷绕于所述卷轴上,所述连接端通过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壳体,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端,所述第二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一组件连接所述壳体上的第二组件形成环形。

其中,所述柔性屏组件包括柔性屏和柔性支撑件,所述柔性屏层叠贴覆于所述柔性支撑件上。

其中,所述柔性支撑件由薄钢片和硅胶混合注塑制成。

其中,所述第一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端上的至少一个卡扣,所述第二组件为开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至少一个扣孔。

其中,所述第一组件为设置于所述连接端上的插件,所述第二组件为开设于所述壳体上的插槽。

其中,所述第一组件和所述第二组件皆为磁性吸合件。

其中,所述卷轴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柔性显示装置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设置于所述卷轴的一端上。

其中,所述柔性组件的厚度为5mm;或者,

所述柔性组件的厚度为6mm;或者,

所述柔性组件的厚度为5mm~6mm。

其中,所述壳体为圆柱形。

其中,所述开口沿着所述壳体的周向的宽度与所述柔性屏组件的厚度的差值为1mm;或者,

所述开口沿着所述壳体的周向的宽度与所述柔性屏组件的厚度的差值为2mm;或者,

所述开口沿着所述壳体的周向的宽度与所述柔性屏组件的厚度的差值为1mm~2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通过将柔性屏组件从壳体中拉伸出来,并且将柔性屏组件的连接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于壳体上形成一个环形,能够佩戴于用户的手臂上充当手环使用,其中由于手环是由整个柔性屏组件形成,使得手环具有较大的显示界面,便于用户在柔性屏组件上进行操作,同时当柔性显示装置不需要使用时,只需要将柔性屏组件的连接端与壳体断开连接,即可将柔性屏组件收纳于壳体中,方便整理和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处于手环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处于收缩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柔性显示装置中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柔性显示装置中的柔性屏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图3的柔性显示装置中的一种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7是图3的柔性显示装置中的另一种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显示装置100,包括壳体1、卷轴2、柔性屏组件3和连接组件4,卷轴2设置于壳体1中,柔性屏组件3的卷绕端33缠绕于卷轴2上,以使手环处于收缩状态时,柔性屏组件3整个卷绕于卷轴2上以位于壳体1中,而连接组件4设置柔性屏组件3的连接端34和壳体1上,以使柔性屏组件3的连接端34能够通过连接组件4连接于壳体1上形成环形的手环,便于用户携带。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壳体1为圆柱状。即壳体1的外表面并无棱角,为光滑的曲面构成,使得柔性显示装置100处于收缩状态放置于用户的口袋中时,不会磕碰到用户。壳体1的内腔11亦形成一个圆柱形的区域。壳体1的内腔11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顶壁11a和一体连接于两个顶壁11a之间的侧壁11b,两个顶壁11a分别设置一个支撑架(未图示),支撑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杆,一个支撑杆上开设一个支撑孔。相应的,卷轴2大致呈圆柱形,卷轴2相对设置的两端分别凸设有一对柱形凸起,一对柱形凸起间隙连接于两个支撑架上的支撑孔中,以实现将卷轴2固定于壳体1的内腔11。可以理解的,卷轴2与壳体1同轴,保证柔性屏组件3缠绕于卷轴2上时,柔性屏组件3的任意一处与壳体1的内壁的间距相同,优化柔性显示装置100的结构。壳体1的外部开设一个开口12,该开口12为长条形,该开口12连通了壳体1的内腔11,以使得位于壳体1中的柔性屏组件3能够通过开口12拉伸出壳体1的外部。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1还可以为长矩形、椭圆形,等等。

可以理解的,壳体1的材质为金属。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壳体1的材质还可以为塑料,等等。

可以理解的,卷轴2的材质与壳体1的材质相同,便于壳体1与卷轴2加工。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屏组件3能够用于显示和触控。柔性屏组件3能够反复弯折且具有弹性,以满足柔性显示装置100能够在收缩状态和手环状态之间的切换。具体的,柔性屏组件3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面31a和第二面32a、相背设置的卷绕端33和连接端34,第一面31a用于显示电子数据和进行人机交互。卷绕端33固定于卷轴2上,连接端34位于壳体1的外部,便于通过推拉连接端34切换柔性屏组件3的状态,请参照图3,其中当要使柔性显示装置100处于收缩状态时,则推动连接端34,即使得连接端34与壳体1的开口12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少,而使柔性屏组件3卷绕于卷轴2上。其中,柔性屏组件3的第一面31a始终相对于第二面32a更为靠近壳体1的内壁,而使得柔性屏组件3处于手环状态时,用户能够直接看到第一面31a。请参照图1和图2,当要使柔性显示装置100处于手环状态时,则伸拉连接端34,使连接端34与壳体1的开口12的距离逐渐增大,并且通过连接组件4将连接端34连接于壳体1上形成首尾相接的环形。该柔性屏组件3形成的柔性显示装置100的整个第一面31a皆为显示面,利于用户在第一面31a上的操作。

可以理解的,请参照图5,为了使得柔性屏组件3形成手环时具有一定的刚性,不会太过于柔软而轻易变形,提高用户对柔性屏组件3操作的便捷性,柔性屏组件3包括柔性屏31和柔性支撑件32,柔性屏31层叠贴覆于柔性支撑件32上。具体的,柔性支撑件32通过薄钢片和硅胶混合注塑形成,使得柔性支撑件32能够反复弯折且具有弹性。柔性屏31层叠贴覆于柔性支撑件32上,当柔性屏组件3处于手环状态时,柔性屏组件3由于有柔性支撑件32的支撑不会轻易变形,而能够固定在一定的数值的曲率。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柔性屏组件3还可以由柔性屏31组成。或者,柔性支撑件32能够用薄硅胶片来代替。

可以理解的,柔性组件的厚度为5mm;或者,柔性组件的厚度为6mm;或者,柔性组件的厚度为5mm~6mm。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将柔性屏组件3的厚度限定在5mm~6mm,能够利于柔性屏组件3的卷绕,进一步提高柔性显示装置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4设置于连接端34和壳体1之间,以利于将柔性显示装置100形成手环状态。其中,连接组件4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端,所述第二组件设置于所述壳1体,所述连接端34通过所述第一组件连接所述壳体1上的第二组件形成环形。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2和图3,连接组件4包括设置于连接端34上的至少一个卡扣41和开设于壳体1上的至少一个扣孔42,至少一个扣孔42与至少一个卡扣41分别位于壳体1的两侧,当柔性显示装置100处于手环状态时,连接端34通过一个卡扣41对应扣合于壳体1上的一个扣孔42中以连接于壳体1上形成环形。即设置于连接端34上的至少一个卡扣41为第一组件,开设于壳体1上的至少一个扣孔42为第二组件。具体的,连接端34凸设至少一个卡扣41,壳体1的外表面凸设矩形凸条,该矩形凸条与壳体1的开口12分别相背设置,即该矩形凸条与壳体1的开口12分别位于壳体1的两侧,以便于柔性显示装置100形成环形。矩形凸条开设至少一个扣孔42。其中,扣孔42的数量与卡扣41的数量相对应。卡扣41为三个,三个卡扣41间隔均匀排列,以便于连接端34的各个位置与壳体1的连接强度相同。三个卡扣41分别对应扣设于三个扣孔42中,使得连接端34连接于壳体1上形成环形。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6,连接组件5包括设置于连接端34上的插件51和开设于壳体1上的插槽52a,当柔性显示装置100处于手环状态时,连接端34通过插件51插接于壳体1的插槽52a中以连接于壳体1上形成环形。即设置于连接端34上的插件51和开设于壳体1上的插槽52a为第一组件,开设于壳体1上的插槽52a为第二组件。具体的,连接端34凸设第一矩形凸起形成插件51,壳体1上凸设第二矩形凸起52,第二矩形凸起52开设矩形的插槽52a,插件51插接于插槽52a中,使得连接端34连接于壳体1上形成环形。

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照图7,连接组件6包括第一磁性吸合件61和第二磁性吸合件62,第一磁性吸合件61设置于连接端34上,第二磁性吸合件62设置于壳体1上,当柔性显示装置100处于手环状态时,连接端34通过第一磁性吸合件61磁性吸合于第二磁性吸合件62上以连接于壳体1上形成环形。即第一磁性吸合件61为第一组件,第二磁性吸合件62为第二组件,即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皆为磁性吸合件。具体的,第一磁性吸合件61为磁铁,第一磁性吸合件61设置于连接端34的内部,不影响柔性屏组件3的外观,第二磁性吸合件62亦为磁铁,第二磁性吸合件62亦设置于壳体1中,不影响壳体1的触感,第一磁性吸合件61磁性吸合于第二磁性吸合件62,使得连接端34连接于壳体1上形成环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吸合件61为磁铁,第二磁性吸合件62为吸磁性材质,比如铁。

进一步的,开口12沿着壳体1的周向的宽度与柔性屏组件3的厚度的差值为1mm;或者,开口12沿着壳体1的周向的宽度与柔性屏组件3的厚度的差值为2mm;或者,开口12沿着壳体1的周向的宽度与柔性屏组件3的厚度的差值为1mm~2mm。在本实施例中,柔性屏组件3的厚度为沿着壳体1的周向的尺寸,将壳体1的开口12与柔性屏组件3之间的尺寸差值限定在1mm、1mm~2mm和2mm,使得柔性屏组件3从壳体1的开口12推拉时,既便于柔性屏组件3的滑动,又防止因壳体1的开口12太大,而使得柔性屏组件3在壳体1的开口12中晃动,从而优化了柔性显示装置100的结构。可以理解的,开口12还沿着壳体1的轴向的长度略大于柔性屏组件3沿着壳体1的轴向的长度。

进一步的,卷轴2的一端位于壳体1的外部,柔性显示装置100还包括旋钮(未图示),旋钮设置于卷轴2的一端上。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一个顶壁11a开设圆孔,卷轴2对应该顶壁11a的一端从圆孔中伸出,使得卷轴2的一端位于壳体1的外部,旋钮固定设置与卷轴2的一端上,当旋转旋钮时,卷轴2随着旋钮一起转动,从而能够通过旋转旋钮来切换柔性屏组件3的收缩状态和手环状态,提高了柔性显示装置100的操作的便捷性。

当柔性显示装置100使用时,拉动柔性屏组件3的连接端34,使得柔性屏组件3逐渐被拉出壳体1外,直至柔性屏组件3的连接端34通过连接组件4、5、6连接于壳体1上形成环形,以佩戴于人手上,其中,柔性屏组件3的第一面31a为显示面和/或触控面,用户可以通过对柔性屏组件3的第一面31a进行操作;当柔性显示装置100需要整理起来时,将连接组件4、5、6解开,使得柔性屏组件3的连接端34与壳体1分离,进而推拉连接端34或卷绕旋钮使得柔性屏组件3卷绕于卷轴2上,以便于将柔性屏组件3收容于壳体1中,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100通过将柔性屏组件3从壳体1中拉伸出来,并且将柔性屏组件3的连接端34通过连接组件4、5、6连接于壳体1上形成一个环形,能够佩戴于用户的手臂上充当手环使用,其中由于手环是由整个柔性屏组件3形成,使得手环具有较大的显示界面,便于用户在柔性屏组件3上进行操作,同时当柔性显示装置100不需要使用时,只需要将柔性屏组件3的连接端34与壳体1断开连接,即可将柔性屏组件3收纳于壳体1中,方便整理和携带。

可以理解的,柔性显示装置100可以拉伸柔性屏组件3连接在壳体1上形成环形当作手环使用,柔性显示装置100还可以只拉伸柔性屏组件3而不连接在壳体1上当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来使用,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