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和照明的笔记本电脑托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9997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笔记本电脑托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和照明的笔记本电脑托板。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亦称笔记型、手提或膝上电脑,是一种小型、可方便携带的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的重量通常重1-3公斤。其发展趋势是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而功能却越来越强大。笔记本电脑跟PC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便携带性。超轻超薄是时下笔记本电脑的主要发展方向,但这并没有影响其性能的提高和功能的丰富。同时,其便携性和备用电源使移动办公成为可能。由于这些优势的存在,笔记本电脑越来越受用户推崇,市场容量迅速扩展。在使用笔记本电脑时往往需要托板,然而现有的散热和照明的笔记本电脑托板噪声较大,而且占用空间较大,因此我们需要一款新型的散热和照明的笔记本电脑托板,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和照明的笔记本电脑托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和照明的笔记本电脑托板,包括转轴、伸缩杆、调节螺母、滑槽、螺栓、照明装置、连接座、缓冲垫、散热扇、直流电机、降噪装置、笔记本电脑托板主体、支脚,所述连接座固定在笔记本电脑托板主体左侧的表面,所述调节螺母设置在连接座的内部,所述伸缩杆设置在连接座的上方,所述转轴设置在伸缩杆的顶部,所述转轴的右侧设有连接块,所述螺栓固定在连接块的内部,所述照明装置设置在连接块的右侧,所述滑槽设置在连接座的下方,所述笔记本电脑托板主体的中部设有散热腔,所述散热扇设置在散热腔的内部,所述直流电机设置在散热扇的顶部,所述降噪装置设置在直流电机的表面,所述缓冲垫设置在笔记本电脑托板主体的表面,所述支脚固定在笔记本电脑托板主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照明装置的内部设有通孔,且照明装置通过通孔与螺栓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设有螺栓,且通过螺栓与伸缩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垫设有2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散热和照明的笔记本电脑托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安全高效;调节螺母的设置能够调节伸缩杆的松紧度,使照明装置更加稳定;滑槽能够使照明装置移动,还可以使伸缩杆折叠后放进去,节约了空间;连接座和调节螺母的设置能够使伸缩杆收放到滑槽中;降噪装置的设置能够减轻散热扇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轴;2、伸缩杆;3、调节螺母;4、滑槽;5、散热腔;6、连接块;7、螺栓;8、照明装置;9、连接座;10、缓冲垫;11、散热扇;12、直流电机;13、降噪装置;14、笔记本电脑托板主体;15、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散热和照明的笔记本电脑托板,包括转轴1、伸缩杆2、调节螺母3、滑槽4、螺栓7、照明装置8、连接座9、缓冲垫10、散热扇11、直流电机12、降噪装置13、笔记本电脑托板主体14、支脚15,所述连接座9固定在笔记本电脑托板主体14左侧的表面,所述调节螺母3设置在连接座9的内部,所述伸缩杆2设置在连接座9的上方,所述连接座9的内部设有螺栓,且通过螺栓与伸缩杆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1设置在伸缩杆2的顶部,所述转轴1的右侧设有连接块6,所述螺栓7固定在连接块6的内部,所述照明装置8设置在连接块6的右侧,所述照明装置8的内部设有通孔,且照明装置8通过通孔与螺栓7转动连接,所述滑槽4设置在连接座9的下方,所述笔记本电脑托板主体14的中部设有散热腔5,所述散热扇11设置在散热腔5的内部,所述直流电机12设置在散热扇11的顶部,所述降噪装置13设置在直流电机12的表面,所述缓冲垫10设置在笔记本电脑托板主体14的表面,所述缓冲垫10设有2个,所述支脚15固定在笔记本电脑托板主体14的底部。

工作原理:该散热和照明的笔记本电脑托板在使用时,将笔记本电脑放在笔记本电脑托板主体14上,直流电机12使散热扇11对笔记本电脑进行散热,在需要照明的情况下,将伸缩杆2从滑槽4内抬起,调节调节螺母3使伸缩杆2固定,可以通过滑槽4对照明装置8进行移动,也可通过螺栓7调节照明装置8的角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