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识别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15590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身份识别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身份识别系统及方法,尤指一种能够对于用户执行身份识别程序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者欲进入一会员制的场所(如cosco美式卖场、机场贵宾室)或一活动会场(如演唱会会场)前,使用者必须拿出一可证明身份的会员卡、信用卡或票证。服务人员经由会员卡、信用卡或票证识别使用者的身份后才允许使用者进入会员制的场所或活动会场。

当欲进入会员制的场所或活动会场的人过多时,由于服务人员需要对于每一使用者一一进行会员卡、信用卡或票证的身份识别,将会影响使用者进场的时间。再者,现今科技的日益进步,会员卡、信用卡或票证是容易被伪造的。服务人员不易通过人眼直接对于会员卡、信用卡或票证的真伪进行辨识,以致有心人士容易持伪造的会员卡、信用卡或票证进入会员制的场所或活动会场。

于是,以往执行身份识别程序时,用户必须拿出卡片或票证,让服务人员进行检查。如此身份识别的方式,不仅会增加身份的检查时间,且无法精准地识别卡片或票证的真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身份识别系统,其身份识别系统在一可携式对象上配置一可传送一用户标识符的rfid标签,当一用户携带可携式对象通过系统的讯号感应区时,身份识别系统利用一长距离感应的方式感应可携式对象所传送的第一识别讯号以获取用户标识符,并将使用者标识符与云端的用户数据库中的身份数据进行比对即可得知使用者的身份。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身份识别系统,其身份识别系统可应用在一会员取货的身份识别上,使用者可以在一订货网站预定至少一物品以产生一取货列表,取货列表将储存在云端的用户数据库中,当用户携带可携式对象通过一取货场所的一识别区时,系统对于用户的可携式对象所传送的用户标识符执行身份识别,并根据身份识别的结果从云端的用户数据库中找寻出对应的取货清单,则,取货场所的服务人员将根据取货清单以交付预定物品给予订货的使用者。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身份识别系统,其身份识别系统可应用于一购物支付的身份识别上,且在一产品上配置一可传送一产品信息的rfid卷标,当用户携带可携式对象及拿取产品通过一卖场的一结账区时,系统对于用户的可携式对象所传送的用户标识符执行身份识别以及对于产品所传送的产品信息执行产品识别,系统在确认用户的身份及所拿取的产品后,根据用户的身份识别结果从云端的用户数据库中找寻出一对应的用户支付数据,并以用户支付数据向一支付单位发出一产品金额的支付请求以完成购物的支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身份识别系统,包括:一第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为一长距离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设置在一可携式对象上,其中第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用以传送一第一识别讯号,第一识别讯号为一长距离的无线讯号且包含有一用户标识符;至少一无线讯号感应装置,各无线讯号感应装置分别存在一讯号感应区,当一用户携带可携式对象通过无线讯号感应装置的讯号感应区时,无线讯号感应装置以一长距离感应的方式接收第一识别讯号;及一伺服装置,联机各无线讯号感应装置,伺服装置包括复数个用户数据库,各用户数据库分别登记有一身份数据,第一识别讯号经由无线讯号感应装置传送至伺服装置,伺服装置执行第一识别讯号的用户标识符与各身份数据间的比对以识别出使用者的身份。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其中一用户在伺服装置的一会员平台上预定至少一物品,伺服装置根据预定的物品产生一取货清单,并将取货列表储存在用户数据库中。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其中伺服装置执行第一识别讯号的用户标识符与各身份数据间的比对以产生一会员身份识别结果,伺服装置根据会员身份识别结果从用户数据库中找寻出取货列表,伺服装置将会员身份识别结果及取货列表传送至无线讯号感应装置,无线讯号感应装置的讯号感应区的服务人员根据会员身份识别结果确定使用者的身份及根据取货清单交付预定的物品给预定的使用者。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其中身份识别系统还包括至少一第二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其中第二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设置在一产品上,第二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用以传送一第二识别讯号,第二识别讯号为一长距离的无线讯号且包含有一产品信息,当用户携带可携式对象及拿取产品通过无线讯号感应装置的讯号感应区时,无线讯号感应装置以长距离感应的方式接收第一识别讯号及第二识别讯号,第一识别讯号及第二识别讯号经由无线讯号感应装置传送至伺服装置,伺服装置经由第一识别讯号的用户标识符与身份数据间的比对以识别使用者的身份且经由第二识别讯号的产品信息的识别以确认用户所拿取的产品。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包括一第一无线射频芯片及一第一天线,第二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包括一第二无线射频芯片及一第二天线,第一无线射频芯片配置有用户标识符,第一无线射频芯片经由第一天线传送包含有用户标识符的第一识别讯号,第二无线射频芯片配置有产品信息,第二无线射频芯片经由第二天线传送包含有产品数据的第二识别讯号。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及第二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分别为一极高频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其中各用户数据库登记有一用户的支付数据,第二识别讯号的产品信息包括一产品金额,伺服装置经由第一识别讯号识别用户的身份以从用户数据库中取得用户的支付数据,伺服装置经由第二识别讯号的产品信息的识别以获知用户所拿取的产品所对应的产品金额,伺服装置以用户的支付数据向一支付单位发出一产品金额的支付请求。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其中支付数据为一信用卡支付数据、一银行账号、一电子货币包账号或一电子支付账号。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其中无线讯号感应装置包括一第一加解密单元,伺服装置包括一第二加解密单元,无线讯号感应装置经由第一加解密单元加密第一识别讯号及第二识别讯号以取得一第一加密识别讯号及一第二加密识别讯号,第一加密识别讯号及第二加密识别讯号经由无线讯号感应装置传送至伺服装置,伺服装置经由第二加解密单元解密第一加密识别讯号及第二加密识别讯号以取得第一识别讯号及第二识别讯号。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其中身份识别系统包括有一摄影装置,摄影装置连接无线讯号感应装置,摄影装置设置在讯号感应区中,摄影装置用以拍摄用户及用户所拿取的产品以取得一具有摄影时间的影像数据,影像数据经由无线讯号感应装置传送至伺服装置以储存在对应的用户数据库中。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其中身份识别系统包括一警示单元,警示单元连接无线讯号感应装置且设置在讯号感应区中,当伺服装置辨识出第一识别讯号的用户标识符为一错误的标识符,伺服装置发出一警示讯号至无线讯号感应装置,无线讯号感应装置根据警示讯号启动警示单元发出一警示。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其中身份识别系统包括一警示单元,摄影装置为一具对象追踪功能的摄影装置,警示单元连接无线讯号感应装置且设置在讯号感应区中,当无线讯号感应装置经由摄影装置追踪到有人通过讯号感应区,但,无线讯号感应装置未感应到第一识别讯号,警示单元将被无线讯号感应装置启动以发出警示。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其中身份识别系统包括有复数个无线讯号感应装置,各无线讯号感应装置分别设置在一对应的商家中且配置有一商家代码,伺服装置尚包括一商家数据库,商家数据库记录有各商家的一商家金融账号,当用户携带可携式对象及拿取产品通过商家的无线讯号感应装置的讯号感应区时,商家经由无线讯号感应装置以长距离感应的方式接收第一识别讯号及第二识别讯号且经由无线讯号感应装置传送第一识别讯号、第二识别讯号及一包含有商家代码的第三识别讯号至伺服装置,伺服装置经由第一识别讯号识别用户的身份,伺服装置经由第二识别讯号的产品信息的识别以取得产品金额,伺服装置经由识别第三识别讯号的商家代码以判定传送第一识别讯号、第二识别讯号及第三识别讯号的商家是否为一已注册的商家,若伺服装置经由商家代码确定商家为已注册的商家,伺服装置根据商家代码于商家数据库中找寻此商家代码所对应的商家金融账号且向支付单位发出一包含有产品金额及商家金融账号的拨款请求。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其中无线讯号感应装置包括一第一加解密单元,伺服装置包括一第二加解密单元,无线讯号感应装置经由第一加解密单元加密第一识别讯号、第二识别讯号及第三识别讯号以取得一第一加密识别讯号、一第二加密识别讯号及一第三加密识别讯号,第一加密识别讯号、第二加密识别讯号及第三加密识别讯号经由无线讯号感应装置传送至伺服装置,伺服装置经由第二加解密单元解密第一加密识别讯号、第二加密识别讯号及第三加密识别讯号以取得第一识别讯号、第二识别讯号及第三识别讯号。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应用在一身份识别系统上,身份识别系统包括一第一无线射频识别卷标、一无线讯号感应装置及一伺服装置,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为一长距离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且设置在一可携式对象上,无线讯号感应装置存在有一讯号感应区,伺服装置包括复数个用户数据库,各用户数据库分别登记有一身份数据,身份识别方法步骤包括:令第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传送一包含有一使用者标识符的第一识别讯号;令无线讯号感应装置在一用户携带可携式对象通过讯号感应区时以一长距离感应的方式接收第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所传送的第一识别讯号;经由无线讯号感应装置传送第一识别讯号至伺服装置;及经由伺服装置执行第一识别讯号的用户标识符与各身份数据间的比对以识别使用者的身份。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下列步骤:令用户在伺服装置的一会员平台上预定至少一物品以产生一取货列表且储存取货列表至用户数据库中;经由伺服装置执行第一识别讯号的用户标识符与各身份数据间的比对以产生一会员身份识别结果;令伺服装置根据会员身份识别结果从用户数据库中找寻出取货清单;经由伺服装置传送会员身份识别结果及取货列表至无线讯号感应装置;及令无线讯号感应装置的讯号感应区的一服务人员根据会员身份识别结果确定使用者的身份及根据取货清单交付预定的物品给预定的使用者。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其中身份识别系统包括一第二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第二无线射频识别标签设置在一产品上,身份识别方法尚包括下列步骤:令第二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传送一包含有一产品信息的第二识别讯号;令无线讯号感应装置在用户携带可携式对象及拿取产品进入无线讯号感应装置的讯号感应区时以长距离感应的方式接收第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所传送的第一识别讯号及第二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所传送的第二识别讯号;经由无线讯号感应装置传送第一识别讯号及第二识别讯号至伺服装置;及经由伺服装置执行第一识别讯号的用户标识符与各身份数据间的比对以识别使用者的身份;令伺服装置识别第二识别讯号的产品信息以确认用户所拿取的产品。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其中每一用户数据库登记有一用户的支付数据,第二识别讯号的产品信息包括一产品金额,身份识别方法尚包括下列步骤:令伺服装置经由第一识别讯号的用户标识符以识别使用者的身份而从对应的用户数据库中取得用户的支付数据;令伺服装置经由第二识别讯号的产品信息的识别以获知用户所拿取的产品所对应的产品金额;及令伺服装置以用户的支付数据向一支付单位发出一产品金额的支付请求。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包括下列步骤:令无线讯号感应装置经由一第一加解密单元加密第一识别讯号及第二识别讯号以取得一第一加密识别讯号及一第二加密识别讯号且传送第一加密识别讯号及第二加密识别讯号至伺服装置;及令伺服装置经由第二加解密单元解密第一加密识别讯号及第二加密识别讯号以取得第一识别讯号及第二识别讯号。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其中身份识别系统包括有复数个无线讯号感应装置,各无线讯号感应装置分别设置在一对应的商家中且配置有一商家代码,伺服装置尚包括一商家数据库,商家数据库记录有各商家的一商家金融账号,身份识别方法尚包括下列步骤:令商家经由无线讯号感应装置传送第一识别讯号、第二识别讯号及一包含有商家代码的第三识别讯号至伺服装置;令伺服装置识别第二识别讯号的产品信息以取得产品金额;令伺服装置经由识别第三识别讯号的商家代码以判定传送第一识别讯号、第二识别讯号及第三识别讯号的商家是否为一已注册的商家;令伺服装置确定商家为已注册的商家时根据商家代码于商家数据库中找寻商家代码所对应的商家金融账号;及令伺服装置向支付单位发出一包含有产品金额及商家金融账号的拨款请求。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包括下列步骤:令无线讯号感应装置经由一第一加解密单元加密第一识别讯号、第二识别讯号及第三识别讯号以取得一第一加密识别讯号、一第二加密识别讯号及一第三加密识别讯号且传送第一加密识别讯号、第二加密识别讯号及第三加密识别讯号至伺服装置;及令伺服装置经由第二加解密单元解密第一加密识别讯号、第二加密识别讯号及第三加密识别讯号以取得第一识别讯号、第二识别讯号及第三识别讯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一应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又一应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又一应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身份识别系统101身份识别系统

102身份识别系统10可携式对象

11第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

111第一无线射频芯片

112用户标识符113第一天线

115第一识别讯号117第一加密识别讯号

20产品

21第二无线射频识别标签

211第二无线射频芯片

212产品信息213第二天线

215第二识别讯号217第二加密识别讯号

30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1商家代码

302商家代码309商家代码

31无线讯号传感器311讯号感应区

315第三识别讯号317第三加密识别讯号

33警示单元35摄影装置

37第一加解密单元39数据储存组件

50伺服装置51用户数据库

511身份数据513用户的支付数据

52会员身份识别结果53会员平台

531取货清单57第二加解密单元

59商家数据库591商家金融账号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一应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身份识别系统100包括一第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11、一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及一伺服装置50。

本发明第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1是由一发卡机构、一金融机构或一票证单位发给一用户的身份识别标签。第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1为一极高频(uhf)、长距离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其包括有一第一无线射频芯片111及一第一天线113。第一无线射频芯片111配置有一用户标识符112,用户标识符112为一唯一标识符(uniqueid)。用户标识符112为一代表用户身份的号码。第一无线射频芯片111能够经由第一天线113传送一长距离的第一识别讯号115,用户标识符112将包含在第一识别讯号115中。本发明第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1是设置在一可携式对象10上。可携式对象10可以为一信用卡、一金融卡、一会员卡、一电子票证、一手机、一手环或其他可用以承载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对象。可携式对象10是可以被一使用者所携带。例如:可携式对象10是可以摆置于使用者的皮夹或包包中;或者,可携式对象10是可以被用户手持或佩带。

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为一包含有一无线讯号传感器31的电子装置,例如:电子装置为一计算机设备。无线讯号传感器31是一具备长距离感应的rfid读取器,且其存在有一讯号感应区311。

伺服装置50可以为一云端服务器。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联机伺服装置50。伺服装置50包括复数个用户数据库51,各用户数据库51分别对应至一特定的使用者。各用户数据库51分别登记有至少用户的身份数据511,例如:身份标识符、用户的姓名、电话、电子信箱等等。

当用户携带可携式对象10通过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的讯号感应区311时,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将以一长距离感应的方式感应可携式对象10的第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1所传送的第一识别讯号115。之后,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将感应到的第一识别讯号115传送至伺服装置50。则,伺服装置50将第一识别讯号115中的用户标识符112分别与各用户数据库51中的身份数据511的身份标识符一一进行比对,即可以识别出使用者的身份。

承上,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100能够以长距离感应的方式感应可携式对象10所配置的用户标识符112并利用一云端伺服设备对于用户标识符112执行使用者身份的识别。则,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100在执行用户的身份识别时,使用者无需拿出一身份识别的卡片或票证交付给服务人员进行检查即可完成身份的识别,不仅可以加快身份识别的速度,且能够增加身份识别上的准确性。

本发明一应用实施例中,身份识别系统100是能够应用于一会员的身份识别上,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是设置在一特定场所的进出区中,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的讯号感应区311即是特定场所的进出区,伺服装置50的用户数据库51为一会员数据库,而用户数据库51所登记的身份数据511为会员数据。当用户携带可携式对象10通过特定场所的进出区时,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将以长距离感应的方式感应可携式对象10的第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1所传送的第一识别讯号115,且将第一识别讯号115传送至伺服装置50。伺服装置50将第一识别讯号115的用户标识符112与各用户数据库51中的身份数据511的会员标识符执行比对以产生一会员身份识别结果52,且将会员身分识别结果52传送至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则,特定场所的服务人员经由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的一屏幕上所显示的会员身份识别结果52以得知使用者是否具备会员的身份,而决定是否允许使用者入场或购物。

或者,本发明另一应用实施例中,身份识别系统100是能够应用于一会员取货的身份识别上,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是设置在一取货场所(如商场)的识别区中,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的讯号感应区311即为取货场所的识别区。用户能够在伺服装置50的一会员平台53(如订货网站)预定至少一物品,伺服装置50根据用户的预定物品产生一取货清单531并将取货列表531储存在用户数据库51中。当用户携带可携式对象10通过取货场所的识别区时,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将以长距离感应的方式感应可携式对象10的第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1所传送的第一识别讯号115,且将第一识别讯号115传送至伺服装置50。伺服装置50将第一识别讯号115中的用户标识符112与各用户数据库51中的身份数据511的会员标识符执行比对以产生一会员身份识别结果52,且根据会员身份识别结果52从用户数据库51中找寻出对应用户的取货清单531,并将会员身份识别结果52及取货列表531传送至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则,取货场所的服务人员经由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的屏幕上所显示的会员身份识别结果52确定使用者的身份,并根据取货清单531交付预定物品给订货的使用者。

此外,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100包括一警示单元33。警示单元33连接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且设置在讯号感应区311中。若伺服装置50辨识出用户标识符112为一错误的标识符时,将发出一警示讯号至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根据警示讯号以启动警示单元33发出警示,以提醒服务人员目前在讯号感应区311中的使用者未具备会员的身份。

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又一应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身份识别系统101尚包括至少一第二无线射频识别标签21。第二无线射频识别标签21设置在一产品20上。产品20可以为一商品、一药品、一货品或其他类型的物品。同样地,第二无线射频识别标签21也是一极高频(uhf)、长距离的无线射频识别标签,其包括有一第二无线射频芯片211及一第二天线213。第二无线射频芯片211配置有一产品信息212。第二无线射频芯片211能够经由第二天线213传送一长距离的第二识别讯号215,产品信息212是包含在第二识别讯号215中。

本发明又一应用实施例中,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101是能够应用于一购物支付的身份识别上,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是可以选择设置在一购物卖场的结账区中,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的讯号感应区311即为购物卖场的结账区。在本实施例中,产品信息212是包含有一产品金额,每一用户数据库51登记有一用户的支付数据513。用户的支付数据513可以为一信用卡支付数据(例如信用卡卡号、有效使用日期及验证码)、一银行账号、一电子货币包账号或一电子支付账号。当用户携带可携式对象10及拿取至少一产品20通过结账区时,结账区的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将以长距离感应的方式感应可携式对象10的第一无线射频识别标签11所传送的第一识别讯号115以及被用户所拿取产品20的第二无线射频识别标签21所传送的第二识别讯号215,且将第一识别讯号115及第二识别讯号215传送至伺服装置50。伺服装置50将第一识别讯号115的用户标识符112与用户数据库51中的每一身份数据511执行会员比对以产生一会员身份识别结果52,且根据身份识别结果52找寻出对应用户的支付数据513。同时,伺服装置50经由第二识别讯号215的产品信息212的识别以确认用户所拿取的产品20及其所对应的产品金额。之后,伺服装置50以用户的支付数据513向一支付单位(如发卡单位、金融单位或第三方支付单位)发出一产品金额的支付请求。待,支付单位同意伺服装置50的支付请求后,伺服装置50发出一付款完成的通知讯息54至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及/或用户所使用的手机。

接续,人们早已习惯利用信用卡进行支付。以往信用卡支付方式,当使用者进入购物卖场的结账区时,从皮夹拿出信用卡交给结账人员,结账人员利用一磁条卡片阅读机或一芯片卡片阅读机以接触式方式读取信用卡磁条/芯片中的信用卡支付数据(例如:信用卡支付数据报括信用卡卡号、有效使用日期及验证码),并将取得的信用卡支付数据传送至发卡银行以取得授权后而完成支付。或者,有些信用卡或手机建置有一绑定信用卡支付数据的无线感应芯片(nfc/rfic芯片),结账人员将具有无线感应芯片的信用卡或手机靠近一具备短距离感应的rfid读取机,感应式卡片阅读机将以一近距离、非接触式感应方式(如近场感应方式)读取无线感应芯片中的信用卡支付数据,并将取得的信用卡支付数据传送至发卡银行以取得授权后而完成支付。然而,使用者拿出信用卡/手机进行支付时,恶意者是很容易地利用一接触式侧录机以接触读取方式侧录信用卡的磁条/芯片中的信用卡支付数据,或利用一非接触式侧录机以近距离感应方式侧录信用卡/手机的无线感应芯片中的信用卡支付数据。恶意者在盗取用户的信用卡支付数据后,利用信用卡支付数据直接上网盗刷,或者将信用卡支付数据制作成一伪卡,利用伪卡盗刷。于此,使用者拿出信用卡/手机进行支付是很容易地被他人窃取信用卡支付资料。

承上,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101支付方式与以往信用卡支付方式的差异性如下:(1).以往信用卡支付过程中,使用者必须拿出信用卡/手机交付给结账人员,以致信用卡/手机中的信用卡支付资料容易被他人侧录;相对的,本发明支付过程中,用户携带可携式对象10进入结账区,身份识别系统101将会主动地对于可携式对象10所配置的用户标识符112进行身份识别,并根据身份识别结果执行支付的程序,于此,本发明支付过程中,使用者无需拿出信用卡/手机交付给结账人员,将可以避免信用卡支付数据被侧录的机会;(2).以往信用卡的支付过程中,结账区的结账人员是可以拿到使用者所交付的信用卡/手机,以致信用卡支付资料容易在结账区中被他人侧录;相对的,本发明支付过程中,使用者进入结账区时,结账区只能以感应方式取得使用者所携带的可携式对象10的用户标识符112,此使用者标识符112仅是用以识别使用者身份的个人标识号并非为支付数据,用户标识符112即使在结账区中被侧录也无法被用作为支付的用途上。

在本发明中,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包括一第一加解密单元37,伺服装置50包括一第二加解密单元57。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一加解密单元37及第二加解密单元57分别为一加解密芯片或一加解密硬件电路;或者,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第一加解密单元37及第二加解密单元57分别为一加解密算法,例如:res、aes、des算法,加解密算法将以韧体形式储存在一储存器(如rom)中。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经由第一加解密单元37加密第一识别讯号115及第二识别讯号215以取得一第一加密识别讯号117及一第二加密识别讯号217。之后,第一加密识别讯号117及第二加密识别讯号217经由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传送至伺服装置50。伺服装置50经由第二加解密单元57解密第一加密识别讯号117及第二加密识别讯号217以取得第一识别讯号115及第二识别讯号215。于此,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101在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与伺服装置50之间加入一加解密的机制,以将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所传送的第一识别讯号115及第二识别讯号215进行加密保护,以降低用户的购物信息被泄漏的机会而进一步确保使用者购物支付上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身份识别系统101包括一摄影装置35。摄影装置35连接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摄影装置35设置在讯号感应区311(如销售端的结账区)中。当用户携带可携式对象10及拿取产品20通过讯号感应区311时,摄影装置33用以拍摄用户及其所拿取的产品20,以取得一具有摄影时间的影像数据351。影像数据351经由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传送至伺服装置50以储存在对应的用户数据库51中。于此,本实施例身份识别系统101通过摄影装置33所摄影的影像数据351,以记录用户购物的时间及其购物的产品20。

同样地,本实施例身份识别系统101具备有警示单元33。摄影装置35为一具对象追踪功能的摄影装置。当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通过摄影装置35追踪到有人通过讯号感应区311,但,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未感应到任何的第一识别讯号115,则,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将启动警示单元33发出警示,以便经由警示单元33的警示而提醒服务人员有未经许可的人误闯讯号感应区311。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又一应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身份识别系统102进一步包括有复数个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每一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商家中。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商家的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分别配置有一商家代码,例如:第一商家的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配置有一商家代码301、第二商家的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配置有一商家代码302及第n商家的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配置有一商家代码309。商家代码301/302/309将存放在各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的数据储存组件39中。

当身份识别系统102应用于购物支付时,商家的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除传送第一识别讯号115及第二识别讯号215至伺服装置50外,也会同时传送一包含有商家代码301/302/309的第三识别讯号315至伺服装置50。伺服装置50将第一识别讯号115的用户标识符112与用户数据库51中的每一身份数据511执行会员比对以产生一会员身份识别结果52,且根据会员身份识别结果52找寻出对应用户的支付数据513。伺服装置50经由第二识别讯号215的产品信息212的识别以获知用户所拿取产品20的产品金额。伺服装置50经由识别第三识别讯号315的商家代码301/302/309以判定传送第一识别讯号115、第二识别讯号215及第三识别讯号315的商家是否为一已注册的商家。若伺服装置50经由识别第三识别讯号315的商家代码301/302/309确定商家是为一已注册的商家,伺服装置50根据商家代码于一商家数据库59中找寻此商家代码301/302/309所对应的一商家金融账号591,并向支付单位发出一包含有产品金额及商家金融账号的拨款请求。待,支付单位根据伺服装置50的拨款请求以将产品金额拨款至商家金融账号591中。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102对于商家的身份进一步识别,将可以避免支付单位任意拨款给未注册的商家,以进一步提升购物支付上的安全性。

同样地,在本实施例身份识别系统102中,各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设置有第一加解密单元37,伺服装置50设置有第二加解密单元57。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经由第一加解密单元37分别加密第一识别讯号115、第二识别讯号215及第三识别讯号315以分别取得一第一加密识别讯号117、一第二加密识别讯号217及一第三加密识别讯号317。之后,第一加密识别讯号117、第二加密识别讯号217及第三加密识别讯号317经由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传送至伺服装置50。伺服装置50经由第二加解密单元57解密第一加密识别讯号117、第二加密识别讯号217及第三加密识别讯号317以取得第一识别讯号115、第二识别讯号215及第三识别讯号315。于此,本发明身份识别系统102在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与伺服装置50之间加入加解密的机制,以将无线讯号感应装置30所传送的第一识别讯号115、第二识别讯号215及第三识别讯号315进行加密保护,以降低用户购物信息及商家代码301/302/309被泄漏的机会而进一步确保购物交易上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