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664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触控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包括该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集成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这样,用户只需用手指触摸该电子设备上的标识就能够实现对该电子设备的操作,消除了用户对其他输入设备(如键盘和鼠标等)的依赖,使人机交互更为简易。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通常还可以在显示面板中设置用于检测用户触摸显示面板时触控压力大小的压力传感器,以丰富触控技术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包括该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以更好地实现触控显示面板的压力检测功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对置基板远离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盖板;位于所述对置基板和所述盖板之间的触控结构,所述触控结构包括触控感应层和至少一个触控压力传感器,所述触控感应层用于检测触控位置,所述触控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触控压力;所述触控感应层和所述触控压力传感器共用一个触控柔性电路板。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将用于检测触控位置的触控感应层和用于检测触控压力的触控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触控显示面板的对置基板和盖板之间,从而使得触控感应层和触控压力传感器可以共用一个触控柔性电路板,减少了柔性电路板和触控显示面板台阶区的绑定次数,能够简化生产流程并提升产品良率,更好地实现非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压力检测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压力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5是图14虚线框x中一个触控感测电极4012所在位置的一种放大图;

图16是图14中沿bb’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4中沿bb’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4虚线框x中一个触控感测电极4012所在位置的另一种放大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液晶显示面板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于内嵌式触控的具有压力感应功能的液晶显示面板(即触控位置感应结构和触控压力传感器均内嵌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并设置在阵列基板侧),现阶段实现压力感应功能需要额外增加一颗压力检测芯片,即显示和位置触控功能使用一颗触控显示芯片,压力检测功能单独使用一颗压力检测芯片;并且显示面板的台阶区绑定有柔性电路板,通常触控显示芯片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台阶区,并通过柔性电路板与终端的主板连接,以接收相应的触控或显示指令,压力检测芯片可以设置在该柔性电路板上,亦通过该柔性电路板和终端的主板连接。

目前市场上,对于非内嵌触控的显示面板(即触控位置感应结构位于液晶盒之外),通常包括显示柔性电路板和触控柔性电路板,这两种柔性电路板是分开设置的,显示芯片通过显示柔性电路板与终端的主板连接,触控芯片通过触控柔性电路板与终端的主板连接。由于显示柔性电路板上通常不会预留压力感应功能的端口和相应的导线,并且压力感应功能通常需要和位置触控功能结合使用(如先检测出触控位置,再检测触控位置处的压力大小),触控柔性电路板上预留压力感应功能的端口和相应的导线则比较容易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将触控压力传感器内嵌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则不仅需要额外设置一颗压力检测芯片,还需要显示面板的台阶区额外绑定压感柔性电路板,并将该压感柔性电路板连接至触控柔性电路板,或者将触控柔性电路板再次绑定到显示面板的台阶区,从而使得生产过程格外繁琐,产品良率也会因此下降。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对置基板远离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盖板;位于所述对置基板和所述盖板之间的触控结构,所述触控结构包括触控感应层和至少一个触控压力传感器,所述触控感应层用于检测触控位置,所述触控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触控压力;所述触控感应层和所述触控压力传感器共用一个触控柔性电路板。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100和对置基板200,还包括位于对置基板200远离阵列基板100一侧的盖板300;位于对置基板200和盖板300之间的触控结构400,触控结构400包括触控感应层401和至少一个触控压力传感器402(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两个触控压力传感器402),触控感应层401用于检测触控位置,触控压力传感器402用于检测触控压力;触控感应层401和触控压力传感器402共用一个触控柔性电路板4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将用于检测触控位置的触控感应层401和用于检测触控压力的触控压力传感器402均设置在触控显示面板的对置基板200和盖板300之间,从而使得触控感应层401和触控压力传感器402可以共用一个触控柔性电路板410,减少了柔性电路板和触控显示面板台阶区的绑定次数,能够简化生产流程并提升产品良率,更好地实现非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的压力检测功能。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接下来先以该触控显示面板是液晶显示面板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100和对置基板200,阵列基板100和对置基板200之间设置有液晶层500;还包括位于对置基板200远离阵列基板100一侧的盖板300;位于对置基板200和盖板300之间的触控结构400,触控结构400包括触控感应层401和至少一个触控压力传感器402(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两个触控压力传感器402),触控感应层401用于检测触控位置,触控压力传感器402用于检测触控压力;触控感应层401和触控压力传感器402共用一个触控柔性电路板410。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触控结构400通过光学胶310与盖板300贴合。当然,本实施例中,对置基板200可以是彩膜基板,彩膜基板上设置有色阻层和黑矩阵等结构(图2中未示出);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阵列基板100远离对置基板200一侧的底偏光片110、底偏光片110远离阵列基板100一侧的背光模组600(用于为触控显示面板提供显示所需的光源)、阵列基板100和对置基板200之间的间隔柱230、对置基板200远离阵列基板100一侧的上偏光片210,触控结构400远离盖板300的一侧也可以通过光学胶220和上偏光片210贴合。

此外,对于液晶显示面板,阵列基板100上设置有纵横绝缘交错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限定出多个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内设置有薄膜晶体管和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栅线电连接,源极与数据线电连接,漏极与像素电极电连接,栅线用于传输扫描信号,即薄膜晶体管的控制信号,数据线用于传输数据信号,即像素电极所需的像素电压信号;黑矩阵可呈网格状,色阻层包括设置于黑矩阵开口内的阵列排布的多个色阻,每个色阻和一个子像素对应,色阻包括红色色阻、绿色色阻和蓝色色阻;阵列基板或者彩膜基板上还设置有公共电极。在对应的栅线的控制下,薄膜晶体管的源极对应的数据线通过薄膜晶体管向漏极对应的像素电极实施充放电,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电场,通过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控制液晶分子的偏转,从而达到显示功能。

请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该触控显示面板也为液晶显示面板。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同之处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触控结构400集成在盖板300靠近对置基板200一侧的表面上,即本实施例的触控结构400不是额外贴附在盖板300上,而是通过成膜、曝光、显影、刻蚀等工艺直接形成在盖板300靠近对置基板200一侧的表面上,以节省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

请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该触控显示面板也为液晶显示面板。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同之处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触控结构400集成在对置基板200靠近盖板300一侧的表面上。对于液晶显示面板,对置基板为彩膜基板时,彩膜基板包括一衬底基板(图4中未示出),在衬底基板靠近阵列基板100的一侧形成有黑矩阵、色阻等结构(图4中未示出),而在衬底基板靠近盖板300的一侧可以通过成膜、曝光、显影、刻蚀等工艺形成触控结构400,以节省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偏光片210和盖板300之间可以通过光学胶240贴合。

上述图2-图4所示的实施例以触控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在本发明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面板也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具体请参考图5-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该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100和对置基板200,阵列基板100和对置基板200之间设置有有机发光层120;还包括位于对置基板200远离阵列基板100一侧的盖板300;位于对置基板200和盖板300之间的触控结构400,触控结构400包括触控感应层401和至少一个触控压力传感器402(图5中示意性地示出了两个触控压力传感器402),触控感应层401用于检测触控位置,触控压力传感器402用于检测触控压力;触控感应层401和触控压力传感器402共用一个触控柔性电路板410。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触控结构400通过光学胶310与盖板300贴合。当然,本实施例中,对置基板200可以是封装玻璃或者薄膜封装层;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对置基板200远离阵列基板100一侧的偏光片250,触控结构400远离盖板300的一侧可以通过液态光学胶260和偏光片250贴合。

此外,对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阵列基板100包括多个像素驱动电路,有机发光层120具体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每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空穴传输层、有机发光材料层、电子传输层以及阴极,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对应与阵列基板上的像素驱动电路电连接,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用于发红光的红色有机发光二极管、用于发绿光的绿色有机发光二极管和用于发蓝光的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在外界电压驱动下,空穴和电子分别从阳极和阴极经由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注入到有机发光材料层中,空穴和电子在有机发光材料层中复合,释放出能量,将能量传递给有机发光物质的分子,使其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很不稳定,受激分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辐射跃迁而产生发光现象,从而达到显示功能。

请参考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该触控显示面板也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同之处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触控结构400集成在盖板300靠近对置基板200一侧的表面上,即本实施例的触控结构400不是额外贴附在盖板300上,而是通过成膜、曝光、显影、刻蚀等工艺直接形成在盖板300靠近对置基板200一侧的表面上,以节省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

请参考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该触控显示面板也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相同之处此处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触控结构400集成在对置基板200靠近盖板300一侧的表面上,具体可通过成膜、曝光、显影、刻蚀等工艺形成,以节省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工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偏光片250和盖板300之间可以通过光学胶270贴合。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触控柔性电路板410上的触控感应芯片411和压力感应芯片412,触控感应芯片411通过触控柔性电路板410与触控感应层401电连接,压力感应芯片412通过触控柔性电路板410与压力传感器402电连接。当然,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触控感应芯片和压力感应芯片集成为同一颗芯片。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阵列基板100上的显示芯片130和绑定于阵列基板100的显示柔性电路板140,显示柔性电路板140与显示芯片130电连接。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触控显示面板上的压力传感器402为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其检测压力大小的基本原理如下:在触控显示面板上某一位置施加压力时,压力传感器402所在位置具有由该压力引发的应力,在该应力的作用下,压力传感器402发生形变,进而使得压力传感器402的电阻发生变化,压力传感器402的输出值发生变化,通过此变化即可计算得出施加在触控显示面板上的压力的大小。压力传感器402的具体结构可以有多种,下面就典型的压力传感器402的结构进行说明,但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请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压力传感器呈四边形(或包括至少四条边的多边形),为半导体材料制成,如非晶硅材料或多晶硅材料,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402a和第二边402c,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边402b和第四边402d;压力传感器包括位于第一边402a的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vin1和位于第二边402c的第二电源信号输入端vin2,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vin1和第二电源信号输入端vin2电连接至压力感应芯片,用于向压力传感器输入偏置电压信号;压力传感器还包括位于第三边402b的第一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1和位于第四边402d的第二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2,第一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1和第二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2电连接至压力感应芯片,用于从压力传感器输出压感检测信号。

请参考图9,图9为图8中压力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图。结合图8和图9,该压力传感器可以等效为一个惠斯通电桥,该惠斯通电桥包括四个等效电阻,分别为等效电阻r1、等效电阻r2、等效电阻r3和等效电阻r4,其中第二电源信号输入端vin2和第一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1之间的区域为等效电阻r1,第二电源信号输入端vin2和第二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2之间的区域为等效电阻r2,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vin1和第一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1之间的区域为等效电阻r4,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vin1和第二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2之间的区域为等效电阻r3。当向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vin1和第二电源信号输入端vin2输入偏置电压信号时,惠斯通电桥中各支路均有电流通过。此时,按压触控显示面板时,压力传感器因受到来自触控显示面板上与其对应位置处剪切力的作用,其内部等效电阻r1、等效电阻r2、等效电阻r3和等效电阻r4中至少一个的阻抗均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压力传感器12的第一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1和第二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2输出的压感检测信号与无按压时压力传感器12的第一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1和第二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2输出的压感检测信号不同,据此,可以确定触控压力的大小。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的形状可以为正方形。这样设置的好处是,有利于使得等效电阻r1、等效电阻r2、等效电阻r3和等效电阻r4的阻值相同,这样,在无按压情况下,第一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1和第二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2之间的电位相等,第一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1和第二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2输出的压感检测信号为0,这样有利简化压力值的计算过程,以及提高压力检测的灵敏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9所示的惠斯通电桥除了可以用来解释为图8所示的压力传感器的等效电路图,其也可以表示另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即惠斯通电桥的四个桥臂电阻r1、r2、r3和r4分别为分隔开的四个电阻,同样可以向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vin1和第二电源信号输入端vin2输入偏置电压信号,通过第一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1和第二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2输出的压感检测信号确定触控压力的大小。

请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压力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其可以是图9所示的惠斯通电桥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压力传感器包括第一感应电阻r1、第二感应电阻r2、第三感应电阻r3和第四感应电阻r4;第一感应电阻r1的第一端a以及第四感应电阻r4的第一端a’与第一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1电连接,第一感应电阻r1的第二端b以及第二感应电阻r2的第一端b’与第二电源信号输入端vin2电连接,第四感应电阻r4的第二端d以及第三感应电阻r3的第一端d’与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vin1电连接,第二感应电阻r2的第二端c以及第三感应电阻r3的第二端c’与第二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2电连接;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vin1和第二电源信号输入端vin2电连接至压力感应芯片,用于向压力传感器输入偏置电压信号;第一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1和第二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2电连接至压力感应芯片,用于从压力传感器输出压感检测信号。

继续参考图10,第一感应电阻r1、第二感应电阻r2、第三感应电阻r3和第四感应电阻r4构成惠斯通电桥结构。当向第一电源信号输入端vin1和第二电源信号输入端vin2输入偏置电压信号时,惠斯通电桥中各支路均有电流通过。此时,按压显示面板时,压力传感器因受到来自触控显示面板上与其对应位置处剪切力的作用,其内部各电阻(包括第一感应电阻r1、第二感应电阻r2、第三感应电阻r3和第四感应电阻r4)的阻抗均发生变化,从而使得压力传感器的第一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1和第二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2输出的压感检测信号与无按压时压力传感器13的第一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1和第二感应信号测量端vout2输出的压感检测信号不同,据此,可以确定触控压力的大小。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将惠斯通电桥设置于触控显示面板上,当对触控显示面板施加压力时,触控显示面板发生形变,则设置在该触控显示面板上的第一感应电阻r1、第二感应电阻r2、第三感应电阻r3和第四感应电阻r4均会发生形变,为了能够起到检测触控压力的大小的作用,需要要求第一感应电阻r1、第二感应电阻r2、第三感应电阻r3和第四感应电阻r4所感受的形变不同。

可选地,参考图10,该压力传感器还可以包括第一延伸方向100和第二延伸方向200,第一延伸方向100和第二延伸方向200交叉设置,第一感应电阻r1由第一端a到第二端b的延伸长度在第一延伸方向100上的分量大于在第二延伸方向200上的分量,第二感应电阻r2由第一端b’到第二端c的延伸长度在第二延伸方向200上的分量大于在第一延伸方向100上的分量,第三感应电阻r3由第一端d’到第二端c’的延伸长度在第一延伸方向100上的分量大于在第二延伸方向200上的分量,第四感应电阻r4由第一端a’到第二端d的延伸长度在第二延伸方向200上的分量大于在第一延伸方向100上的分量。这样设置可以使得第一感应电阻r1和第三感应电阻r3感应第一延伸方向100的应变,第二感应电阻r2和第四感应电阻r4感应第二延伸方向200的应变。由于第一感应电阻r1感应应变的方向与第二感应电阻r2感应应变的方向不同,第四感应电阻r4感应应变的方向与第三感应电阻r3感应应变的方向不同,可以将第一感应电阻r1、第二感应电阻r2,以及第三感应电阻r3和第四感应电阻r4分布在空间同一处或者距离相近的位置,从而使得第一感应电阻r1和第二感应电阻r2,以及第三感应电阻r3和第四感应电阻r4有同步温度变化,消除温度差异的影响,提高了压力感应精度。

请参考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通常,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上述压力传感器402可以设置在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和/或非显示区na,图11中仅示出了位于非显示区na的8个压力传感器402,但并不对此进行限定。具体地,当压力传感器402为图8所示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四边形传感器时,由于显示区na非发光区域的空间有限,可选地将压力传感器402设置在非显示区na;而当压力传感器402包括分隔开的第一感应电阻、第二感应电阻、第三感应电阻和第四感应电阻时,压力传感器402可以设置在显示区aa,也可以设置在非显示区na。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触控感应层可以包括多个触控电极。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多个触控电极可以是呈m×n阵列排布的块状自电容触控电极4010,其中m和n均为大于1的整数(图中以m=4,n=3为例)每个块状自电容触控电极4010通过过孔h连接至少一条触控电极走线l(图中示例性地示出一条),触控电极走线l连接至触控感应芯片,触控感应芯片用于通过触控电极走线l向块状自电容触控电极4010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并通过触控电极走线l接收来自块状自电容触控电极4010的触控感测信号。每一块状自电容触控电极4010分别与例如零势能点大地构成电容,当手指触摸到或者靠近触控显示面板时,位于触摸位置处块状自电容触控电极4010构成的电容值会增加,进而在进行触摸检测时,可以通过检测相应的电容值的变化,来确定触摸点的位置,即自电容触控模式。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多个触控电极可以包括多个条状的触控驱动电极4010a与触控驱动电极4010a异层设置的多个条状的触控感测电极4010b,多个触控感测电极4010b与多个触控驱动电极4010a绝缘交叉(图13中以4个触控驱动电极4010a和4个触控感测电极4010b为例),具体地,触控驱动电极4010a可以沿x方向排列且沿y方向延伸,触控感测电极4010b可以沿y方向排列且沿x方向延伸,x方向与y方向相交。触控驱动电极4010a通过触控驱动走线l1连接至触控感应芯片,触控感测电极4010b通过触控感测走线l2连接至触控感应芯片,触控感应芯片用于通过触控驱动走线l1向触控驱动电极4010a提供触控驱动信号并通过触控感测走线l2接收来自触控感测电极4010b的触控感测信号。在触控驱动电极4010a和触控感测电极4010b交叉的地方可以形成互电容(耦合电容),以便根据耦合电容的变化量来实现对触控位置的探测。

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多个触控电极也可以包括多个触控驱动电极4011和多个触控感测电极4012,同一列(y方向)中相邻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4011通过第一连接结构4013相连接,同一行(x方向)中相邻的多个触控感测电极4012通过第二连接结构4014相连接(图14中以4行2列为例)。同一列触控驱动电极4011通过触控驱动走线l1连接至触控感应芯片,同一行触控感测电极4012通过触控感测走线l2连接至触控感应芯片。触控驱动电极4011可以通过触控驱动走线l1接收来自触控感应芯片的触控驱动信号,触控感测电极4012可以产生触控感测信号并通过触控感测走线l2传输给触控感应芯片。在触控感测电极4012和触控驱动电极4011邻近的地方可以形成互电容(耦合电容),当人体接触到触控显示面板时,由于人体接地,手指与电容屏之间就会形成一个与上述互电容串联的电容,进而会造成触控感测电极4012所检测到的电容减小并可产生相应的触控感测信号,由此再经过相应的转换就可以确定具体的触控发生位置,即互电容检测模式。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触控电极可以是透明导电结构,如氧化铟锡,也可以是金属网格状结构。以图14所示的互电容触控方式,触控电极是金属网格状结构为例,当压力传感器402包括第一感应电阻r1、第二感应电阻r2、第三感应电阻r3和第四感应电阻r4,且压力传感器402在显示区aa时,请参考图14和图15,其中,图15是图14虚线框x中一个触控感测电极4012所在位置的一种放大图,可选第一感应电阻r1、第二感应电阻r2、第三感应电阻r3和第四感应电阻r4均为格子状结构(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第一感应电阻r1、第二感应电阻r2、第三感应电阻r3和第四感应电阻r4均由一个格子组成,当然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由多个格子组成),且格子状结构在盖板上的正投影和触控电极的金属网格状结构在盖板上的正投影重合,这样充分利用了显示区aa内非透光区域的空间,不需要额外占用透光区域的空间,提升了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透光率;并且这种设置方式很好地将压力传感器402集成在显示区aa,也不需要再占用非显示区na的空间来设置压力传感器,能够有效提升显示区aa在触控显示面板的占比,减小非显示区na的宽度,符合目前触控显示面板窄边框的发展趋势。

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电阻r1和第二感应电阻r2通过第一连接线l12连接,第二感应电阻r2和第三感应电阻r3通过第二连接线l23连接,第三感应电阻r3和第四感应电阻r4通过第三连接线l34连接,第四感应电阻r4和第一感应电阻r1通过第四连接线l41连接;第一连接线l12、第二连接线l23、第三连接线l34和第四连接线l41在盖板上的正投影和金属网格状结构在盖板上的正投影重合,以充分利用显示区aa内非透光区域的空间,提升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透光率。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线l12、第二连接线l23、第三连接线l34和第四连接线l41与第一感应电阻r1、第二感应电阻r2、第三感应电阻r3和第四感应电阻r4为同种材料且同层设置。

第一感应电阻r1和第二感应电阻r2与第一连接线l12的连接处分别为第一连接点d1和第二连接点d2,第二感应电阻r2和第三感应电阻r4与第二连接线l23的连接处分别为第三连接点d3和第四连接点d4,第三感应电阻r3和第四感应电阻r4与第三连接线l34的连接处分别为第五连接点d5和第六连接点d6,第四感应电阻r4和第一感应电阻r1与第四连接线l41的连接处分别为第七连接点d7和第八连接点d8。

可选地,第一连接点d1和第二连接点d2分别连接一条第一压感信号线4021,第三连接点d3和第四连接点d4分别连接一条第二压感信号线4022,第五连接点d5和第六连接点d6分别连接一条第三压感信号线,第七连接点d7和第八连接点d8分别连接一条第四压感信号线,即一条第一连接线l12对应连接两条第一压感信号线4021,一条第二连接线l23对应连接两条第二压感信号线4022,一条第三连接线l34对应连接两条第三压感信号线4023,一条第四连接线l41对应连接两条第一压感信号线4024。其中,第一压感信号线4021、第二压感信号线4022、第三压感信号线4023和第四压感信号线4024在盖板上的正投影和金属网格状结构在所述盖板上的正投影重合,以进一步充分利用显示区aa内非透光区域的空间,提升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透光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压感信号线4021、第二压感信号线4022、第三压感信号线4023和第四压感信号线4024的一端连接至对应的第一至第八连接点d1-d8,另一端需要和压力感应芯片电连接,以向压力传感器输入偏置电压信号和从压力传感器输出压感检测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触控结构400通常包括基底4000,各膜层形成于基底4000上,具体地,在图2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基底为单独的一层膜层,在图3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基底即为盖板,在图4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基底即为对置基板。

请参考图14、图15和图16,其中,图16是图14中沿bb’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5中虚线y是图14中bb’线的一部分,触控结构400包括基底4001,触控结构的各膜层形成于基底4001上,触控驱动电极4011和触控感测电极4012位于不同层,第一连接结构4013和触控驱动电极4011同层,第二连接结构4014和触控感测电极4012同层,触控驱动电极4011位于触控感测电极4012远离基底的一侧,第一至第四感应电阻r1-r4可选位于触控感测电极4012远离基底4001的一侧,且第一至第四压感信号线4021-4024可选与触控驱动电极4011同种材料且同层设置。当然,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测电极位于不同层,第一连接结构和触控驱动电极同层,第二连接结构和触控感测电极同层,触控感测电极位于触控驱动电极远离基底的一侧,第一至第四感应电阻可选位于触控驱动电极远离基底的一侧,且第一至第四压感信号线可选与触控感测电极同种材料且同层设置。

请参考图14、图15和图17,其中,图17是图14中沿bb’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触控驱动电极4011和触控感测电极4012位于相同层,第一连接结构4013和触控驱动电极4011位于不同层,即第一连接结构4013为跨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4013通过过孔h1将同一列(y方向)中相邻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4011相连接,第二连接结构4014和触控感测电极4012同层,第一连接结构4013位于触控驱动电极4011远离基底4001的一侧,第一至第四感应电阻r1-r4可选位于触控驱动电极4011和/或触控感测电极4012远离基底的一侧,且第一至第四压感信号线4021-4024可选与第一连接结构4013同种材料且同层设置。当然,在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测电极位于相同层,第一连接结构和触控驱动电极同层,第二连接结构和触控感测电极位于不同层,即第二连接结构为跨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通过过孔将同一行(x方向)中相邻的多个触控感应电极相连接,第二连接结构位于触控感应电极远离基底的一侧,第一至第四感应电阻可选位于触控驱动电极和/或触控感测电极远离基底的一侧,且第一至第四压感信号线可选与第二连接结构同种材料且同层设置。

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至第四压感信号线4021-4024通过过孔h2和对应的第一至第八连接点d1-d8实现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至第四感应电阻r1-r4的材料可以是半导体材料、透明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锡)、金属等,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线l12、第二连接线l23、第三连接线l34和第四连接线l41与第一感应电阻r1、第二感应电阻r2、第三感应电阻r3和第四感应电阻r4为同种材料且同层设置,第一连接线l12、第二连接线l23、第三连接线l34和第四连接线l41与第一感应电阻r1、第二感应电阻r2、第三感应电阻r3和第四感应电阻r4直接连接为一整体。在本发明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是图14虚线框x中一个触控感测电极4012所在位置的另一种放大图,第一连接线l12、第二连接线l23、第三连接线l34和第四连接线l41与第一压感信号线4021、第二压感信号线4022、第三压感信号线4023和第四压感信号线4024为同种材料且同层设置。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线l12、第二连接线l23、第三连接线l34和第四连接线l41与第一感应电阻r1、第二感应电阻r2、第三感应电阻r3和第四感应电阻r4位于不同层,需要通过过孔(图18中未示出)进行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请参考图19,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1000。本实施例中,该触控显示装置是手机,在本发明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显示装置还可以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任意具备显示功能的设备。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