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的测试方法及智能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56751发布日期:2018-06-12 05:32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的测试方法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成为人们生活不可获取的组成部分。作为厂家,在推出智能终端的软件新版本之前,都将对智能终端的软件进行包括有多个测试业务的测试。

在现有技术中,对智能终端的软件版本的测试一般是利用人工实现的,测试人员通过人工触发的方式操作智能终端,从而对智能终端的使用条件进行模拟,获得该软件版本下的智能终端在各使用条件下的测试结果。

但是,由于智能终端的软件版本更新较快,现有的测试方式所需的测试周期长,测试效率低,人力成本高,已不能适用于当前市场坏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提及的现有对智能终端的测试需要人工实现,其测试周期长,人力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的测试方法及智能终端。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的测试方法,包括:

接收测试任务,所述测试任务中包括有多个待测试业务;

根据所述测试任务,从预存的业务测试合集中获取每个待测试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其中,所述业务测试合集中包括有用于测试各业务的测试用例;

根据每个待测试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依次对每个待测试业务进行测试,并获得每个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

将各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发送至服务器,以供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各测试结果生成所述测试任务的测试报告。

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每个待测试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依次对每个待测试业务进行测试,并获得每个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包括:

从所述测试任务的多个待测试业务中选取任一待测试业务作为目标业务;

根据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测试,获得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

选取下一待测试业务作为目标业务,并返回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测试的步骤,直至获得全部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

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用例包括测试条件、预期测试数据以及测试代码;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测试,获得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测试条件,配置测试所述目标业务所需的测试参数;

运行所述测试代码,获得所述目标业务的实际测试数据;

根据所述实际测试数据和所述预期测试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

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实际测试数据和所述预期测试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包括:

判断所述实际测试数据和所述预期测试数据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为通过;否则,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为不通过。

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为不通过,则生成所述目标业务的报警信息,以供测试人员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的报警信息,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复测,并获得复测结果;

判断所述目标业务的复测结果是否为通过,若是,则将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修改为通过。

另一发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测试任务,所述测试任务中包括有多个待测试业务;还用于将各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发送至服务器,以供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各测试结果生成所述测试任务的测试报告;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业务测试合集,其中,所述业务测试合集中包括有用于测试各业务的测试用例;

测试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测试任务,从所述业务测试合集中获取每个待测试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还用于根据每个待测试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依次对每个待测试业务进行测试,并获得每个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

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单元,具体用于:

从所述测试任务的多个待测试业务中选取任一待测试业务作为目标业务;

根据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测试,获得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

选取下一待测试业务作为目标业务,并返回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测试的步骤,直至获得全部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

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用例包括测试条件、预期测试数据以及测试代码;

相应的,所述测试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测试条件,配置测试所述目标业务所需的测试参数;

运行所述测试代码,获得所述目标业务的实际测试数据;

根据所述实际测试数据和所述预期测试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

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实际测试数据和所述预期测试数据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为通过;否则,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为不通过。

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智能终端还包括:报警单元;

所述报警单元用于在所述测试单元确定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为不通过的情况下,生成所述目标业务的报警信息,以供测试人员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的报警信息,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复测,并获得复测结果;

相应的,所述测试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目标业务的复测结果是否为通过,若是,则将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修改为通过。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终端的测试方法及智能终端,首先接收包括有多个待测试业务的测试任务,根据所述测试任务,从预存的业务测试合集中获取用于测试每个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用例;随后,根据每个待测试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依次对每个待测试业务进行测试,并获得每个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最后,将各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发送至服务器,以供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各测试结果生成所述测试任务的测试报告。本申请通过采用预存的业务测试合集的方式,使智能终端可根据测试任务自动调取相应的测试用例,并自行进行相应测试以获得测试结果,避免现有的由于利用人工模拟和操作的方式对智能终端的测试所导致的测试周期长,测试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基于的测试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成为人们生活不可获取的组成部分。作为厂家,对智能终端进行测试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推出智能终端的软件新版本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业务的测试,其一般指的是对智能终端中的软件业务进行测试,例如,对软件功能是否具备的测试、对客户反馈软件问题是否已被修复的测试、软件的实际功能是否与预期功能匹配的测试、按键输入是否正确的测试以及基于智能终端输出地的特殊软件需求的测试等等。

在现有技术中,上述的每一项业务的测试均依赖于人工实现,例如待测试业务为对客户反馈软件问题是否已被修复,则需要测试人员操作模拟客户操控智能终端的过程,并获取智能终端反馈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该软件问题已被修复或未被修复的测试结果;再如对软件的实际功能是否与预期功能匹配的测试,则需要测试人员比对软件产品说明书按照说明书步骤操控智能终端中的相应软件,并确定获得的反馈数据是否与预期的功能一致。

但是,由于智能终端的软件版本更迭速度很快,依赖于人工进行的智能终端测试的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测试人员同时进行测试,其人力成本高,另一方面,人工测试所需的测试周期较长,测试效率无法得到保证。因此,现有的采用人工对智能终端进行测试的方式无法适应于当前市场环境。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的测试方法及智能终端。图1为本发明基于的测试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测试架构具体可包括需要测试的智能终端以及架设在云端或网络侧的服务器。其中,智能终端可连入互联网或移动通信网络,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与服务器取得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

可知的是,在测试架构中,智能终端的数量可为多个,即多个智能终端可同时与服务器取得无线连接和数据交互,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制;当然,为了提高服务器的运行效率,其可采用多个子服务器协同运算的方式进行交互和处理,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制。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测试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测试任务,所述测试任务中包括有多个待测试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一的执行主体为智能终端,其具体可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设备、物联网设备等可与服务器进行交互的设备,本发明对其类型不进行限制。

具体来说,智能终端将接收到一包括有多个待测试业务的测试任务,该测试任务可为服务器发送给智能终端的,也可为测试人员输入至智能终端的,也可为智能终端以其他方式获取的,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此外,待测试业务包括但不限定于如下业务:对软件功能是否具备的测试、对客户反馈软件问题是否已被修复的测试、软件的实际功能是否与预期功能匹配的测试、按键输入是否正确的测试以及基于智能终端输出地的特殊软件需求,待测试业务可以业务标识的形式存在于测试任务中。

步骤102、根据所述测试任务,从预存的业务测试合集中获取每个待测试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

其中,所述业务测试合集中包括有用于测试各业务的测试用例。

具体来说,智能终端将对接收到的测试任务进行分析,以获得本次测试中所需测试的多个待测试业务。随后,智能终端将在预存的业务测试合集中查询并获取每一个待测试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其中,业务测试合集中包括有可用于测试各类业务的测试用例,该业务测试合集是在测试开始之前预存至智能终端中的,其具体可为由智能终端从服务器中下载并存储的,也可为由测试人员通过数据导入的方式导入并存储的,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而在根据测试任务从预存的业务测试合集中获取每个待测试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的过程中,其获取方式可通过利用业务标识查询的方式获取,即业务测试合集中包括每一测试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其对应的测试用例,当智能终端获取到待测试业务的业务标识之后,可利用该业务标识找到与之对应的测试用例,此外,还可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步骤103、根据每个待测试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依次对每个待测试业务进行测试,并获得每个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

具体来说,智能终端在获取到每个待测试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后,将根据各测试用例,开始自动测试。

其中可知的是,对于智能终端来说,由于其处理器性能有限,对待测试业务的测试可依次进行,直至获得全部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而测试顺序可为随机顺序,也可为指定顺序,例如,若多个待测试业务之前不存在优先级差别或关联关系,则可测试顺序可采用随机顺序;若多个待测试业务之间存在优先级差别或多个待测试业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则可采用依照指定顺序进行测试,具体的测试顺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测试实际情况自行限定,本实施方式对此不进行限制。

步骤104、将各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发送至服务器,以供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各测试结果生成所述测试任务的测试报告。

具体来说,当获得每个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之后,智能终端将通过网络将这些测试结果发送至服务器,以供服务器将各测试结果进行汇总,并生成本次测试任务的测试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智能终端的测试方法,首先接收包括有多个待测试业务的测试任务,根据所述测试任务,从预存的业务测试合集中获取用于测试每个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用例;随后,根据每个待测试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依次对每个待测试业务进行测试,并获得每个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最后,将各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发送至服务器,以供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各测试结果生成所述测试任务的测试报告。本申请通过采用预存的业务测试合集的方式,使智能终端可根据测试任务自动调取相应的测试用例,并自行进行相应测试以获得测试结果,避免现有的由于利用人工模拟和操作的方式对智能终端的测试所导致的测试周期长,测试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终端的测试方法,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测试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测试任务,所述测试任务中包括有多个待测试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二的执行主体为智能终端,其具体可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设备、物联网设备等可与服务器进行交互的设备,本发明对其类型不进行限制。

步骤202、根据所述测试任务,从预存的业务测试合集中获取每个待测试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

其中,所述业务测试合集中包括有用于测试各业务的测试用例。

步骤203、从所述测试任务的多个待测试业务中选取任一待测试业务作为目标业务。

步骤204、根据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测试,获得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

步骤205、判断是否获得全部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

若是,则执行步骤207;若否,则执行步骤206;

步骤206、选取下一待测试业务作为目标业务。

返回步骤204。

步骤207、将各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发送至服务器,以供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各测试结果生成所述测试任务的测试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与实施例一类似的是,在本实施例二中,本实施例二中,智能终端将接收到一包括有多个待测试业务的测试任务,该测试任务可为服务器发送给智能终端的,也可为测试人员输入至智能终端的,也可为智能终端以其他方式获取的,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此外,待测试业务包括但不限定于如下业务:对软件功能是否具备的测试、对客户反馈软件问题是否已被修复的测试、软件的实际功能是否与预期功能匹配的测试、按键输入是否正确的测试以及基于智能终端输出地的特殊软件需求,待测试业务可以业务标识的形式存在于测试任务中。

随后,智能终端将对接收到的测试任务进行分析,以获得本次测试中所需测试的多个待测试业务。随后,智能终端将在预存的业务测试合集中查询并获取每一个待测试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其中,业务测试合集中包括有可用于测试各类业务的测试用例,该业务测试合集是在测试开始之前预存至智能终端中的,其具体可为由智能终端从服务器中下载并存储的,也可为由测试人员通过数据导入的方式导入并存储的,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二中,根据测试任务从预存的业务测试合集中获取每个待测试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的过程具体可采用步骤203至步骤206的实施方式:

举例来说,若测试任务中包括有四种待测试业务:软件功能是否完整、对客户反馈的软件闪退问题是否已被修复、软件是否能实现产品说明中的某功能以及软件语言是否为特定语言。

此时,可按照随机顺序或指定顺序从这四种待测试业务种选取一种作为目标业务,如选取软件语言是否为特定语言为目标业务。之后,智能终端将运行可用于测试软件语言是否为特定语言的测试用例,并获得该目标业务测试通过的测试结果。随后,由于智能终端判定得到没有获得全部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将从剩余的三种待测试业务中按照随机顺序或指定顺序选出下一待测试业务作为目标业务,如选取软件功能是否完整为目标业务,重复上述的步骤,直至智能终端获得全部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

上述的测试用例可用于测试待测试业务,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试用例可包括测试条件、预期测试数据以及测试代码;而相应的,利用目标业务的测试用例对目标业务进行测试,获得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则可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测试条件,配置测试所述目标业务所需的测试参数;运行所述测试代码,获得所述目标业务的实际测试数据;根据所述实际测试数据和所述预期测试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的智能终端判定得到没有获得全部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其中,可知的是,根据测试条件配置测试参数包括但不限于:配置测试周期类型以及相应的量度,配置测试目标内容,配置反馈限值类型以及相应的量度;测试代码则为智能终端所执行的代码程序,而预期测试数据则为在该测试条件下的测试通过的数据。

进一步来说,测试结果可通过判断所述实际测试数据和所述预期测试数据是否一致来实现,若一致,则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为通过;否则,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为不通过;例如,在对软件语言是否为特定语言的测试中,预期测试数据可为软件语言为法语以及越南语,当实际测试数据与上述的预计测试数据完全一致时,即实际测试数据表示出软件语言为法语以及越南语时,则该测试结果为通过。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率,可选的,若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为不通过,则生成所述目标业务的报警信息,以供测试人员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的报警信息,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复测,并获得复测结果;判断所述目标业务的复测结果是否为通过,若是,则将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修改为通过。其中,若智能终端具备显示功能,则报警信息可直接显示在该智能终端的显示设备上,以供测试人员查看;若智能终端不具备显示功能,则报警信息可以其他方式存在,例如声音信息、震动、光学信息等;此外,智能终端还可直接将该报警信息上传至服务器,以供测试人员通过对服务器的监控获取该报警信息,并对目标业务进行复测。其中,测试人员对目标业务进行复测的方式与现有技术类似,在此不进行赘述。通过采用上述方式,使得测试人员仅对测试结果为不通过的待测试业务进行复测,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此外,在自动测试的基础上,由于增加了复测缓解,使得最终获得的测试结果的准确度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智能终端的测试方法,采用预存的业务测试合集的方式,使智能终端可根据测试任务自动调取相应的测试用例,并根据测试用例对测试任务中的各待测试业务进行依次测试,以得到测试结果,避免现有的由于利用人工模拟和操作的方式对智能终端的测试所导致的测试周期长,测试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的问题。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智能终端包括:

通信单元10,用于接收测试任务,所述测试任务中包括有多个待测试业务;还用于将各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发送至服务器,以供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各测试结果生成所述测试任务的测试报告。

存储单元11,用于存储业务测试合集,其中,所述业务测试合集中包括有用于测试各业务的测试用例。

测试单元12,用于根据所述测试任务,从所述业务测试合集中获取每个待测试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还用于根据每个待测试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依次对每个待测试业务进行测试,并获得每个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

通信单元10具体可由无线网卡、近场通信模块、输入输出端口等实体设备组成,存储单元11具体可为存储器,而测试单元12具体可由处理器、逻辑电路、组合芯片等组成,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具体来说,通信单元10将接收到一包括有多个待测试业务的测试任务,该测试任务可为服务器发送给智能终端的,也可为测试人员输入至智能终端的,也可为智能终端以其他方式获取的。而待测试业务包括但不限定于如下业务:对软件功能是否具备的测试、对客户反馈软件问题是否已被修复的测试、软件的实际功能是否与预期功能匹配的测试、按键输入是否正确的测试以及基于智能终端输出地的特殊软件需求,待测试业务可以业务标识的形式存在于测试任务中。

测试单元12将在存储单元11预存的业务测试合集中,查询并获取每一个待测试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其中,存储单元11中存储的业务测试合集中包括有可用于测试各类业务的测试用例,该业务测试合集是在测试开始之前预存至智能终端中的,其具体可为由智能终端从服务器中下载并存储的,也可为由测试人员通过数据导入的方式导入并存储的。

而测试单元12根据测试任务从预存的业务测试合集中获取每个待测试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的过程中,其获取方式可通过利用业务标识查询的方式获取,即业务测试合集中包括每一测试业务的业务标识以及其对应的测试用例,当智能终端获取到待测试业务的业务标识之后,可利用该业务标识找到与之对应的测试用例,此外,还可通过其他方式获取,本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随后,测试单元12将根据各测试用例,开始自动测试。其中可知的是,对于智能终端来说,由于其测试单元12性能有限,对待测试业务的测试可依次进行,直至获得全部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而测试顺序可为随机顺序,也可为指定顺序,例如,若多个待测试业务之前不存在优先级差别或关联关系,则可测试顺序可采用随机顺序;若多个待测试业务之间存在优先级差别或多个待测试业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则可采用依照指定顺序进行测试,具体的测试顺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测试实际情况自行限定。

最后,当获得每个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之后,通信单元10将通过网络将这些测试结果发送至服务器,以供服务器将各测试结果进行汇总,并生成本次测试任务的测试报告。

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从所述测试任务的多个待测试业务中选取任一待测试业务作为目标业务;根据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测试,获得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选取下一待测试业务作为目标业务,并返回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测试的步骤,直至获得全部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

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用例包括测试条件、预期测试数据以及测试代码;相应的,所述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测试条件,配置测试所述目标业务所需的测试参数;运行所述测试代码,获得所述目标业务的实际测试数据;根据所述实际测试数据和所述预期测试数据,确定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

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单元12,具体用于:判断所述实际测试数据和所述预期测试数据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为通过;否则,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为不通过。

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智能终端还包括:报警单元;所述报警单元用于在所述测试单元确定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为不通过的情况下,生成所述目标业务的报警信息,以供测试人员根据所述目标业务的报警信息,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复测,并获得复测结果;相应的,所述测试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目标业务的复测结果是否为通过,若是,则将所述目标业务的测试结果修改为通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智能终端,首先接收包括有多个待测试业务的测试任务,根据所述测试任务,从预存的业务测试合集中获取用于测试每个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用例;随后,根据每个待测试业务对应的测试用例,依次对每个待测试业务进行测试,并获得每个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最后,将各待测试业务的测试结果发送至服务器,以供所述服务器根据接收到的各测试结果生成所述测试任务的测试报告。本申请通过采用预存的业务测试合集的方式,使智能终端可根据测试任务自动调取相应的测试用例,并自行进行相应测试以获得测试结果,避免现有的由于利用人工模拟和操作的方式对智能终端的测试所导致的测试周期长,测试效率低,人力成本高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