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326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简称OLED)显示装置由于具有薄、轻、宽视角、主动发光、发光颜色连续可调、成本低、响应速度快、能耗小、驱动电压低、工作温度范围宽、生产工艺简单、发光效率高及可柔性显示等优点,已被列为极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如图1和图2所述,OLED触控显示面板是集触控和显示功能为一体的显示面板,其主要结构包括:衬底基板01、位于衬底基板01上的OLED器件阵列02、覆盖OLED器件阵列02的薄膜封装层03,以及位于薄膜封装层03远离OLED器件阵列02一侧的圆偏光片04、位于圆偏光片04远离薄膜封装层03一侧的触控层,以及位于触控层远离圆偏光片04一侧的盖板06。其中,触控层包括基层05以及在基层05上交叉绝缘设置的第一电极011和第二电极012,第一电极011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0111以及将相邻第一电极单元0111连接的第一连接桥0112,第二电极012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单元0121以及将相邻第二电极单元0121连接的第二连接桥(图2由于视角原因未示出),第一连接桥0112与第二连接桥通过绝缘块013绝缘隔离。通常,第一连接桥0112和第二连接桥为线状,第一电极单元0111、第二连接桥和第二电极单元0121在同一次构图工艺中同层制作而成,第一连接桥0112通过另一次构图工艺制作而成。

包含上述OLED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其工作原理为:当手指触摸触控显示装置的可触控区域时,触摸点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互电容发生改变,触控显示装置可以根据该互电容的变化确定出触摸点位置,进而控制OLED器件阵列进行相应的显示。

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由于绝缘块具有一定的高度,第一连接桥在跨过绝缘块的弯折处易产生断裂,从而无法将相邻的第一电极单元可靠连接,影响到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以改善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传感器,包括交叉绝缘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交叉处设置的绝缘块,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以及将相邻所述第一电极单元连接的第一连接桥,所述第一连接桥呈环状并通过所述绝缘块与所述第二电极绝缘间隔;

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电极位于第一制作层,所述绝缘块位于第二制作层,所述第一连接桥位于第三制作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桥在第一制作层上的投影呈圆环状或椭圆环状。

可选的,所述绝缘块为拱形绝缘块。

较佳的,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单元,以及将相邻所述第二电极单元连接的第二连接桥,所述第二连接桥通过所述绝缘块与所述第一连接桥绝缘间隔;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和第二电极单元具有链网结构,所述链网结构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金属圆环或金属椭圆环,相邻的所述金属圆环或所述金属椭圆环交叉链接。

较佳的,所述第一制作层和所述第三制作层均为纳米金属层。

优选的,所述纳米金属导电层为纳米银层。

较佳的,所述第二制作层为绝缘有机层。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传感器,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交叉设置并通过绝缘块间隔,第一连接桥呈环状,采用该结构的触控传感器,相邻第一电极单元之间建立了两条导通路径,若其中一条导通路径断开,相邻第一电极单元仍可以通过另一条导通路径实现连接。相比现有技术,第一电极的相邻第一电极单元可以可靠连接,从而改善了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OLED器件阵列、覆盖所述OLED器件阵列的薄膜封装层,以及位于所述薄膜封装层远离OLED器件阵列的一侧的如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触控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触控传感器形成于所述薄膜封装层的表面。

该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传感器的第一电极的相邻第一电极单元连接可靠,触控显示装置具有较佳的触控显示性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装置采用的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传感器的第一电极的相邻第一电极单元连接可靠,触控显示装置具有较佳的触控显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一种OLED显示传感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一种OLED触控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触控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OLED触控显示基板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部分:

01-衬底基板;02-OLED器件阵列;03-薄膜封装层;04-圆偏光片;

05-基层;06-盖板;011-第一电极;012-第二电极;013-绝缘块;

0111-第一电极单元;0112-第一连接桥;

0121-第二电极单元;

本实用新型部分:

1-衬底基板;2-OLED器件阵列;3-薄膜封装层;4-触控传感器;

5-圆偏光片;6-盖板;11-第一电极;12-第二电极;13-绝缘块;

111-第一电极单元;112-第一连接桥;

121-第二电极单元;122-第二连接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为改善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性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传感器、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传感器4,包括交叉绝缘设置的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以及在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的交叉处设置的绝缘块13,其中:

第一电极11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111,以及将相邻第一电极单元111连接的第一连接桥112,第一连接桥112呈环状并通过绝缘块13与第二电极12绝缘间隔;

第一电极单元111和第二电极12位于第一制作层,绝缘块13位于第二制作层,第一连接桥112位于第三制作层。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传感器4,第一电极11与第二电极12交叉设置并通过绝缘块13间隔,第一连接桥112呈环状,采用该结构的触控传感器4,相邻第一电极单元111之间建立了两条导通路径,若其中一条导通路径断开,相邻第一电极单元111仍可以通过另一条导通路径实现连接;该触控传感器4采用环状的第一连接桥112,通过喷墨打印工艺可以将第一连接桥112直接制作于绝缘块13上,其制作工艺简单,且第一连接桥112具有较佳的耐弯折性。相比现有技术,第一电极11的相邻第一电极单元111可以可靠连接,从而改善了触控显示装置的触控显示性能。

第一连接桥112在第一制作层上的投影的具体形状不限,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椭圆环状,此外,第一连接桥112也可以为圆环状等等。

绝缘块13的具体形状不限,例如可以为厚度相同的柱形绝缘块、拱形绝缘块或圆顶形绝缘块。较佳的,绝缘块13为拱形绝缘块或圆顶形绝缘块,其能够提供平滑过渡的顶面,第一连接桥112制作于该顶面并连接相邻的第一电极单元111,从而使第一连接桥112的弯折程度较小,不易产生断裂;此外,拱形绝缘块或圆顶形绝缘块可以直接通过喷墨打印工艺制作于第二制作层上,相比采用刻蚀工艺,该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较低。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2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单元121,以及将相邻前述第二电极单元121连接的第二连接桥122,第二连接桥122通过绝缘块13与第一电极11绝缘间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极单元的具体制作方式不限,例如,如图3所示,可以采用传统的掩模工艺(Mask工艺)形成第一电极单元111和第二电极单元121;或者,如图4所示,在更优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制作电极单元形成具有链网结构的第一电极单元111和第二电极单元121,链网结构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金属圆环或金属椭圆环,相邻的金属圆环或金属椭圆环交叉链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用喷墨打印工艺制作电极单元,其工艺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且对其它层结构的影响较小,产品质量较高,此外,将第一电极单元111和第二电极单元121制作成圆环图案附着力强、电阻率低、导电性能稳定,且各个金属圆相互链接形成电极单元,有效的提高了触控传感器4的耐弯折性能。

第一制作层和第三制作层均为纳米金属层。纳米金属具有良好的印刷性,制作成圆环图案附着力强、电阻率低、导电性能稳定,而且,制作圆环图案的工艺操作简便,成本较低。纳米金属的材质不限,可以为铜、银或者金等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圆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制作层和第三制作层采用纳米银层,其电阻率低、导电性能良好,成本相对较低,并且纳米银油墨具有良好的印刷性,因此纳米银圆环可以通过喷墨打印的方式形成。

较佳的,第二制作层为绝缘有机层,将第一连接桥112和第二连接桥122绝缘间隔,绝缘有机材料的附着力强,具有较好的印刷性,可以通过喷墨打印的方式形成。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OLED器件阵列2、覆盖OLED器件阵列2的薄膜封装层3,以及位于薄膜封装层3远离OLED器件阵列2的一侧的如前述任一技术方案的触控传感器4。此外,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作为OLED器件阵列2的形成衬底的衬底基板1,位于触控传感器4远离薄膜封装层3一侧的圆偏光片5,以及位于圆偏光片5远离触控传感器4一侧的盖板6。该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传感器4的第一电极11的相邻第一电极单元111连接可靠,触控显示装置具有较佳的触控显示性能。

薄膜封装层3用于对OLED器件阵列2进行有效封装,从而使OLED器件阵列2的各功能层与大气中的水汽、氧气等充分隔开。薄膜封装层3可以为单膜层结构,也可以为包含有机封装层和无机封装层的多膜层结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薄膜封装层3采用多膜层结构,有机封装层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制作形成。触控传感器4中位于第一制作层的第一电极单元111、第二电极单元121和第二连接桥122可以通过喷墨打印工艺制作,并且能够直接形成于薄膜封装层3的有机封装层表面,位于第二制作层的绝缘块13和位于第三制作成的第一连接桥112也可以通过喷墨打印工艺依次制作于第一制作层上。本实施例采用喷墨打印工艺中不会因温度过高破坏OLED器件,也不需要再进行蒸镀和刻蚀等工艺,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而且该结构不需要额外设置承载触控传感器4的基层,从而减小了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并保证了第一电极11和第二电极12具有较佳的耐弯折性、良好的可挠性和较低阻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前述任一技术方案的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装置采用的触控显示面板中,触控传感器的第一电极的相邻第一电极单元连接可靠,触控显示装置具有较佳的触控显示性能。触控显示装置的具体类型不限,例如,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触控展示屏、车载电脑等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