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触控模组及移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7793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显示触控模组及移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触控模组及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设备朝着轻薄化的方向发展。为了降低移动设备的厚度,移动设备的显示触控模组采用触摸面板与液晶面板一体化设计,即显示触控一体屏。触摸面板与液晶面板一体化的方案根据触摸面板的嵌入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incell方案和oncell方案。

在incell方案中,由于显示触控模组的显示屏玻璃的面积比显示触控模组的盖板的面积小,显示触控模组的按键图标设于盖板上,且按键图标的电路位于显示屏玻璃的外面,需在按键图标对应设置触控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软性线路板)引出线,以与显示屏的FPC电连接,使按键图标与触控集成电路之间的距离较远,触控的灵敏性较差;此外,由于显示触控一体屏和按键图标均要设置对应的FPC,结构复杂,且组装过程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显示触控模组的按键图标与触控集成电路之间的距离较远、触控的灵敏性较差、结构复杂以及组装过程较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触控模组及移动设备。

一种显示触控模组,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上设有按键图标;

LCD组件,所述LCD组件与所述显示区相对设置;以及

FPC,所述FPC包括主体部、从所述主体部向外延伸的连接部和按键FPC,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LCD组件邻近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主体部设置于所述LCD组件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按键FPC抵接于所述非显示区,所述按键FPC上设有按键触控电路,且所述按键触控电路与所述按键图标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图标和所述按键FPC的数目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按键图标一一对应于相应的一个所述按键FPC的按键触控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按键FPC和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同一端,且两个所述按键FPC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按键FPC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按键FPC的延伸方向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FPC粘贴于所述非显示区上,使按键FPC可靠地抵接于非显示区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所述连接部和按键FPC一体成型,使FPC的结构较紧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CD组件包括液晶玻璃、显示电路和触控电路,所述显示电路和所述触控电路均设于所述液晶玻璃上,所述显示电路和所述触控电路均与所述连接部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的材料为玻璃,使盖板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一种移动设备,包括上述的显示触控模组。

上述的移动设备及其显示触控模组,LCD组件与显示区相对设置,非显示区上设有两个按键图标,按键FPC与主体部连接,且主连接部电连接于LCD组件邻近盖板的一侧,主体部设置于LCD组件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按键FPC上设有按键触控电路,当操作者触摸按键图标时,按键触控电路将产生电信号。该方案避免了显示触控一体屏和按键图标均要设置对应的,从而使显示触控模组的结构简单且简化了显示触控模组的组装过程,同时缩短了按键图标与触控集成电路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显示触控模组的触控的灵敏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移动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移动设备的显示触控模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显示触控模组的盖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显示触控模组及移动设备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显示触控模组及移动设备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显示触控模组及移动设备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显示触控模组及移动设备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显示触控模组及移动设备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例如,一种显示触控模组包括盖板、LCD组件以及FPC;例如,所述盖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例如,所述非显示区上设有按键图标;例如,所述LCD组件与所述显示区相对设置;例如,所述FPC包括主体部、从所述主体部向外延伸的连接部和按键FPC;例如,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LCD组件邻近所述盖板的一侧;例如,所述主体部设置于所述LCD组件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例如,所述按键FPC上设有按键触控电路;例如,所述按键FPC抵接于所述非显示区,且所述按键触控电路与所述按键图标相对应;例如,一种显示触控模组包括盖板、LCD组件以及FPC。所述盖板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上设有按键图标。所述LCD组件与所述显示区相对设置。所述FPC包括主体部、从所述主体部向外延伸的连接部和按键FPC;所述主体部的端部电连接于所述LCD组件邻近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主体部设置于所述LCD组件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所述按键FPC上设有按键触控电路;所述按键FPC抵接于所述非显示区,且所述按键触控电路与所述按键图标相对应。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的移动设备10包括显示触控模组100。移动设备10可以为手机或平板电脑或其他移动设备。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设备10为手机。

如图2所示,显示触控模组100包括盖板110、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组件120以及FPC130。

同时参见图3,所述盖板110包括显示区114以及围绕显示区114的非显示区112。所述非显示区112上设有按键图标112a。其中按键图标112a又称icon按键。例如,非显示区112呈长方体状。又如,非显示区112上印刷有油墨,并形成按键图标112a。例如,显示区114呈长方体状,且显示区114的形状与通孔112b相适配。例如,盖板110的材料为玻璃,使盖板110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所述LCD组件120与所述显示区114相对设置。LCD组件120的尺寸显示区114的尺寸相等,使用者通过显示区114清楚地查看LCD组件120上的信息。例如,显示区114为盖板110的透明区域。例如,LCD组件120通过OCA胶贴合于盖板110上。又如,LCD组件120通过泡棉胶框贴于盖板110上。

所述FPC130包括主体部132、从所述主体部132向外延伸的按键FPC134和连接部136。所述连接部136连接于所述LCD组件120邻近所述盖板110的一侧,使连接部136可靠地抵接于LCD组件120上,保证连接部136电连接于LCD组件120上,同时也可以避免主体部132在组装时产生干涉。所述主体部132设置于所述LCD组件120远离盖板110的一侧。所述按键FPC134上设有按键触控电路(图未示)。所述按键FPC134抵接于非显示区112,且所述按键触控电路与所述按键图标112a相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图标112a和所述按键FPC134的数目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按键图标112a一一对应于相应的一个所述按键FPC134的按键触控电路。在本实施例中按键图标112a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按键图标112a并排设于非显示区112上。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按键FPC134和连接部136位于所述主体部132的同一端,且两个所述按键FPC134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136的两侧,以与相应的按键图标112a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按键FPC134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使FPC130的制造较方便,从而降低了FPC130的制造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13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按键FPC134的延伸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按键FPC134粘贴于所述非显示区112上,使按键FPC134和可靠地抵接于非显示区112上。为了使按键FPC130更牢固地固定于非显示区112和LCD组件上,进一步地,按键FPC134通过胶带粘贴于LCD组件上。在本实施例中,胶带为双面胶,在其他实施例中,胶带也可以是单面胶。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按键FPC134不仅限于通过胶带固定于非显示区112上。例如,两个按键FPC134均可以通过焊接或胶接固定于非显示区112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非显示区112上设有第一焊脚和第二焊脚,其中一个按键FPC134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一焊脚上,另外一个按键FPC134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二焊脚上。LCD组件上设有第三焊脚,主体部132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三焊脚上,使两个按键FPC134均固定于非显示区112上。

当然,两个按键FPC134也可以通过机械结构固定于非显示区112上。例如,非显示区112上设有第一固定扣和第二固定扣,第一固定扣和第二固定扣均为弹性扣件。第一固定扣将其中一个按键FPC134弹性抵接于非显示区112上,第二固定扣将另外一个按键FPC134弹性抵接于非显示区112上,使两个按键FPC134快速固定于非显示区112上。又如,非显示区112上设有第一真空吸盘和第二真空吸盘,第一真空吸盘用于吸附其中一个按键FPC134,第二真空吸盘用于吸附另外一个按键FPC134。固定时,操作者可以分别挤压第一真空吸盘和第二真空吸盘内的空气,使其中一个按键FPC134吸附于第一真空吸盘上,另外一个按键FPC134吸附于第二真空吸盘上,从而使两个按键FPC134快速固定于非显示区112上。

为了使FPC130的结构较紧凑,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132、所述连接部136和所述按键FPC134一体成型,使FPC130的结构较紧凑。

又如,所述主体部132、所述连接部136和两个按键FPC134一体成型,使FPC130的结构较紧凑;两个按键FPC134和连接部136位于所述主体部132的同一端,且两个按键FPC134分别位于所述连接部136的两侧,且所述两个按键FPC134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使FPC130的制造较方便,从而降低了FPC130的制造成本。此外,两个按键FPC134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大大降低了FPC130的制造难度,使FPC130的生产成本较低。

为了使主体部132与LCD组件120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CD组件120包括液晶玻璃122、显示电路和触控电路。所述显示电路和所述触控电路均设于所述液晶玻璃122上。所述显示电路和所述触控电路均与所述连接部136电连接,使连接部136与LCD组件120电连接。

上述的移动设备10及其显示触控模组100,LCD组件120与显示区114相对设置,非显示区112上设有两个按键图标112a,按键FPC134与主体部132连接,且主连接部136电连接于LCD组件120邻近盖板110的一侧,主体部132设置于LCD组件120远离盖板110的一侧,按键FPC134上设有按键触控电路,当操作者触摸按键图标时,按键触控电路将产生电信号。该方案避免了显示触控一体屏和按键图标112a均要设置对应的FPC,从而使显示触控模组100的结构简单且简化了显示触控模组100的组装过程,同时缩短了按键图标与触控集成电路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显示触控模组100的触控的灵敏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