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车及工位器具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6745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台车及工位器具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台车。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台车的工位器具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工艺装备在生产中简称工装,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常见的工装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测工具以及工位器具等。其中,工位器具是指工作地或者仓库中用于存放生产对象或者工具的各种装置,在一般机械制造企业中,工位器具是指生产过程中用于盛装或者运输材料、毛坯、半成品、成品及各种零部件的辅助性用具。上述定义摘自GB/T4863-I958(2008)《机械制造工艺术语》。实际生产中将工作台、操作台、胎具等其他在制造产品中所能够使用到的辅助工具都算在工位器具的范畴。

常见的工位器具有工具箱、工件箱、料箱、工具架、工件架、料架、运输箱、运输车和托盘等。其中工具箱、工件箱和料箱都是箱体,分别为用于盛放工具、工件和原材料(以及毛坯)。工具架、工件架和料架都是架体,分别为用于盛放工具、工件和原材料(以及毛坯)。运输箱和运输车用于运输工具、工件、原材料和毛坯等。而托盘与运输箱和运输车的区别就是用于存放或者运输体积、小质量小的工具、工件、原材料和毛坯等。可见工位器具的种类多、数量多,这使得工位器具的管理出现困难。

运输箱和运输车厂在现代企业中统称为台车。现有的台车在生产、运输和使用中有以下的问题:1、由于台车通常有多辆,多辆台车都会有一个编号,但是生产时可能仍然会弄错或者遗漏台车,导致所需要运输的物品不是实际所想要的。2、在用台车给客户发货时,客户反应物品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收到,但是作为生产方此时并不知情,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而由于货品上不方便做跟踪标记,生产方此时也无法跟踪货品。3、当有台车报废时,通常不会由于一台台车的报废就将全部台车都重新编号。又由于台车的使用频率高,经常会有损坏乃至报废的现象,这就造成了编号混乱,这对台车的管理造成了困难。4、在企业中,很多台车的外形一模一样,众多台车通常难以区别,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加标签的方式解决,但是尤其在制造厂仓库等地方或者是在运输中颠簸,上述的标签非常容易脱落。此外标签的尺寸受限,标签上的信息通常只有编号和归属单位,无法写明台车的出厂日期、使用时间、维修记录、目前状态等级和盛装物品种类等相关信息。

综上,如何提供一种台车,在使用者想得知某一台车的身份信息、历史及当前状态信息时就能得知,并且该台车的身份识别信息不容易被无损或者丢失,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台车及工位器具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车,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台车使用混乱、管理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位器具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台车,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上设置有上标识部,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下标识部,所述上标识部位于所述箱盖的侧边,所述下标识部位于所述箱体的开口处,当所述箱体和所述箱盖扣合后,所述上标识部和所述下标识部组合成标识部,所述标识部用于放置RFID标签,所述标识部的面积与所述RFID标签的面积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上标识部设置有通孔,所述下标识部设置有盲孔,所述通孔和所述盲孔组合后能够放入所述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从所述上标识部插入。

进一步的,所述标识部还包括封条,所述封条与所述上标识部卡合,所述封条卡在所述上标识部远离所述下标识部的所述通孔的开口端。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呈矩形,所述箱体的上端开口,其余各侧壁和底壁均为栅栏板。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嵌槽,所述箱盖嵌装在所述嵌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开口处还设置有撬起槽,所述撬起槽与所述嵌槽延垂直于上述所述箱体的侧壁的方向并排布置,所述撬起槽位于所述嵌槽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箱盖为平板。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下侧设置有支撑脚和/或脚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台车,包括箱体和箱盖,箱盖上设置有上标识部,箱体上设置有下标识部,上标识部和下标识部组合成标识部。即,只有上标识部和下标识部组合后,才能放进RFID标签;如果箱体上没有扣合箱盖,RFID标签无法放在箱体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台车,由于台车的箱体和箱盖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并且台车本身也更替使用的。为了加强管理,要求一次使用台车时,对其所运送的物品要明晰;并要求合理使用台车,以防一次装载量不合理而造成台车的需求量过高。而本实施例的所述台车,由于只有箱盖扣合在箱体上时才能将上标识部和下标识部组合成标识部,才能放进RFID标签。而箱盖盖上后也说明该台车所要装载的物品已经装载完毕,此时可以放进与台车内物品相对应的RFID标签。当物品到达目的地后,通过扫描器扫描RFID标签,就能获得相关信息,例如该台车的归属方、编号,所盛放的物品条目明晰等。因此本实施例的所述台车,不仅可以使台车的管理更方便,还可以使其他物品的管理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位器具管理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台车,还包括扫描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扫描系统用于识别所述RFID标签,所述控制系统和所述扫描系统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使用GPS定位器,在所述上标识部和所述下标识部之间还设置有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GPS定位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位器具管理系统包括扫描系统,由于台车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台车的工位器具管理系统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外,通过GPS定位器能够实时监控台车的位置,能够查找台车。并且在上标识部和下标识部之间还设置有微动开关,微动开关与GPS定位器电连接。当上标识部和下标识部由组合变为分离状态或者由分离变为组合状态时,微动开关给GPS定位器发送触发信号,GPS定位器将向GPS定位器终端传输信号,告知台车当前位置。GPS定位器终端和工位器具管理系统的终端优选为一个终端,当然也可以是独立的两个终端。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较之原有技术,具有快速识别台车信息的优点,并且RFID标签放在专门的标识部内,不容易丢失或者脱落。此外,还具有实时跟踪台车,准确定位需要收回的台车,定位需要维修保养的台车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台车的示意图;

图2为箱盖及上标识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箱体及下标识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台车的装配示意图。

标记:10-箱盖;20-箱体;21-嵌槽;22-撬起槽;30-标识部;31-上标识部;32-下标识部;33-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在车间中,台车可以用于放置工具,还可以用于给客户发货,或者在两个车间之间输送物品。因此台车和其所放置的物品都是动态变化的,这对台车的管理提出较高的要求。目前的台车在生产、运输和使用中有以下的问题较为突出:

1、在用台车给客户发货时,通常在货物本身不能做任何标记,货物的物流信息无法跟踪;此外,由于台车的外形相近,货物到达目的地后无法快速识别从而无法快速分拣;另外,货物达到目的地后,台车经常难以返还造成发货方的台车丢失,而发货方也难以排查并找出台车的位置,如果打算找回台车将费时费力。

2、在生产时用于在车间输送工具的台车使用频率极高,经常会出现坏损,而坏损的台车需要统一维修,但在维修时通常难以确定坏损台车的数量,会找不到坏损台车的位置。

3、目前,很多产品需要经过数十道乃至上百道工序,其生产过程将跨过多个车间,此时需要管理的条目众多,仅靠工人效率极低。由于生产现场通常较为混乱,此时经常会弄错或遗漏台车。

为解决上述台车使用混乱、管理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台车,该台车在使用者想得知某一台车的身份信息、历史及当前状态信息时就能得知,并且该台车的身份识别信息不容易被无损或者丢失。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工位器具管理系统,能够在后台获知台车的信息,对台车定位跟踪。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台车,所述台车包括箱体20和箱盖10,所述箱盖10上设置有上标识部31,所述箱体20上设置有下标识部32,所述上标识部31位于所述箱盖10的侧边,所述下标识部32位于所述箱体20的开口处,当所述箱体20和所述箱盖10扣合后,所述上标识部31和所述下标识部32组合成标识部30,所述标识部30用于放置RFID标签,所述标识部30的面积与所述RFID标签的面积匹配。

本实施例的所述台车,包括箱体20和箱盖10,箱盖10上设置有上标识部31,箱体20上设置有下标识部32,上标识部31和下标识部32组合成标识部30。即,只有上标识部31和下标识部32组合后,才能放进RFID标签;如果箱体20上没有扣合箱盖10,RFID标签无法放在箱体20上。

由于台车的箱体20和箱盖10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并且台车本身也更替使用的。为了加强管理,要求一次使用台车时,对其所运送的物品要明晰;并要求合理使用台车,以防一次装载量不合理而造成台车的需求量过高。而本实施例的所述台车,由于只有箱盖10扣合在箱体20上时才能将上标识部31和下标识部32组合成标识部30,才能放进RFID标签。而箱盖10盖上后也说明该台车所要装载的物品已经装载完毕,此时可以放进与台车内物品相对应的RFID标签。当物品到达目的地后,通过扫描器扫描RFID标签,就能获得相关信息,例如该台车的归属方、编号,所盛放的物品条目明晰等。因此本实施例的所述台车,不仅可以使台车的管理更方便,还可以使其他物品的管理更方便。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较之原有技术,具有快速识别台车信息的优点,并且RFID标签放在专门的标识部30内,不容易丢失或者脱落。此外,基于RFID标签的特点,其能寄存的信息量也远大于纸质标签,因此可获得的信息量大,如身份、历史及当前状态、台车归属、所装载物品等。

通常的RFID标签包括RFID芯片和与其连接的电磁线圈,RFID芯片通常采用CMOS工艺,能够寄存信息并且配有对应的扫码器。RFID标签所使用的RFID芯片通常为无源芯片,即其能量采用电感耦合的方式从与RFID芯片连接的电磁线圈中获得。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上标识部31设置有通孔,所述下标识部32设置有盲孔,所述通孔和所述盲孔组合后能够放入所述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从所述上标识部31插入。

本实施例的所述台车,为了避免误操作,将上标识部31设置成有通孔的形式,这样在箱盖10和箱体20没扣合时,RFID标签是无法放到上标识部31的。而单独的下标识部32,即使设置了盲孔,由于其面积有限,无法给RFID标签侧方向的力,因此也无法放置RFID标签。因此只有上标识部31和下标识部32组合后才能固定住RFID标签。

标识部30的另一种结构是:所述上标识部31包括一个外挡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外挡板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所述侧板的一边固接,两个所述侧板的另一边均固接在所述箱体20上;所述下标识部32包括一个底板、一个外挡板和两个侧板,所述外挡板和两个所述侧板的连接通所述上标识部31,所述底板位于所述下标识部32的最下侧,同时和所述外挡板和两个所述侧板的边沿连接。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标识部30还包括封条33,所述封条33与所述上标识部31卡合,所述封条33卡在所述上标识部31远离所述下标识部32的所述通孔的开口端。

本实施例的所述台车,一方面要让RFID标签能够方便地取出,另一方面要避免RFID标签在运输中由于颠簸或者台车倾倒而掉落,在标识部30上设置了封条33。由上所述,RFID标签需要随时的更换,因此封条33卡合在上标识部31,封条33卡在上标识部31远离下标识部32的通孔的开口端。即正常情况下台车是正向放置,其开口朝上,封条33卡合在标识部30的最上端。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箱体20呈矩形,所述箱体20的上端开口,其余各侧壁和底壁均为栅栏板。栅栏板具有防潮、防污染的优点,并且即使RFID标签丢失,也还能透过栅栏板隐约知道台车的运输的物品。

如图3,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箱体20的开口处设置有嵌槽21,所述箱盖10嵌装在所述嵌槽21内。箱体20的开口处设置有嵌槽21用于嵌装箱盖10,使箱盖10在扣合后和箱体20是平齐的。这样在码放台车时上层的台车能平稳的放在下层。

如图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箱体20的开口处还设置有撬起槽22,所述撬起槽22与所述嵌槽21延垂直于上述所述箱体20的侧壁的方向并排布置,所述撬起槽22位于所述嵌槽21的外侧。

如图1,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箱盖10为平板。目的是便于台车码放。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所述箱体20的下侧设置有支撑脚和/或脚轮。可以设置四个支撑脚,也可以设置四个脚轮,或者,可以分别设置两个,以及可以根据需要分别选择数目。支撑脚和脚轮的区别是脚轮有轮子。设置脚轮方便推动台车,设置支撑脚的稳定性好。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工位器具管理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台车,还包括扫描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扫描系统用于识别所述RFID标签,所述控制系统和所述扫描系统通讯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位器具管理系统包括扫描系统,扫描系统可以使用RFID扫码器,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一方面和扫描系统通讯连接,控制系统另一方面和终端通讯连接,终端通常在台车管理端。通过上述工位器具管理系统,相关人员能够在终端就能得知台车的状态,即台车上的RFID标签是否已经被扫描,从而知道台车是否已经被另一方接受。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使用GPS定位器,在所述上标识部31和所述下标识部32之间还设置有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GPS定位器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位器具管理系统包括扫描系统,通过GPS定位器能够实时监控台车的位置,能够查找台车。并且在上标识部31和下标识部32之间还设置有微动开关,微动开关与GPS定位器电连接。当上标识部31和下标识部32由组合变为分离状态或者由分离变为组合状态时,微动开关给GPS定位器发送触发信号,GPS定位器将向GPS定位器终端传输信号,告知台车当前位置。GPS定位器终端和工位器具管理系统的终端优选为一个终端,当然也可以是独立的两个终端。

定位单元采用GPS定位器时,由于GPS定位器自带电池,无需在台车上另设电源。当然定位单元还可以使用GPS芯片和外接电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