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容式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3139发布日期:2019-08-17 02:13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互容式触控面板,尤指一种具有双层电极层的互容式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由显示器及触控面板所组成的触控显示装置由于能同时实现触控及显示功能,而具有人机互动的特性,已广泛地应用于智慧型手机(smartphone)、卫星导航系统(gpsnavigatorsystem)、平板电脑(tabletpc)以及笔记型电脑(laptoppc)等电子产品上。其中,互容式触控面板由于具有高准确率、多点触控、高耐用性、以及高触控解析度等优点,已成为目前业界所使用的主流触控技术。互容式触控技术主要透过检测触摸物与触控面板上的触控单元邻近或接触时,因触摸物上的静电与触控单元产生耦合电容变化,进而判断触控事件。互容式触控技术在结构设计上主要可区分为单层电极结构与双层电极结构两个类型。由于双层电极结构在结构设计与控制演算法上均较单层电极结构简单与容易,因此双层电极结构的设计普遍应用于中高阶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中。在传统双层电极结构的设计中,感应串联与驱动串联分别沿着相互垂直的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延伸,因此连接感应串联的导线势必从感应串联的两侧连接感应串联,以致于触控面板水平两侧的周边区的范围受限于导线的数量而无法缩减。为此,目前有发展出将同一行的驱动串联区分为两驱动串联,并将两相邻的感应串联彼此电连接,以缩减连接感应串联的导线的数量,进而降低触控面板的边框宽度。然而,在此架构下,当触控物沿着y轴方向进行直线移动时,感应串联所感应到的感应座标点会有疏密的现象。换言之,当触控物以等距的方式在y轴的不同位置沿着x轴方向进行直线移动时,感应串联所感应到的直线的间距并非一致,而是沿着y轴方向排列的直线呈现疏密交替出现的情况,进而造成检测不精确,如图1所示。尽管此问题可透过演算法排除,但需耗费运算资源以及处理时间,造成处理器的负担。因此,持续提升触控面板的触控精准度实为业界不断努力的目标。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互容式触控面板,以提升y轴方向上的检测精准度。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揭示一种互容式触控面板,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以及一绝缘层。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电极组,排列成一阵列,其中电极组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组与多个第二电极组,第一电极组位于奇数列,第二电极组位于偶数列,位于同一行的第一电极组电性连接成第一电极串联,且位于同一行的第二电极组电性连接成第二电极串联。第二电极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层上,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彼此绝缘的电极条组,沿着阵列的行方向依序排列于触控区内,其中各电极条组沿着阵列的列方向延伸并于垂直投影方向上重迭于两相邻列的电极组,且两相邻的电极条组于垂直投影方向上重迭于同一列的电极组。绝缘层设置于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每行第一列的电极组以及每行最末列的电极组分别包括一电极,其余各电极组至少包含两电极,沿阵列的行方向排列,且每行的各第一电极组的两相邻电极与各第二电极组的两相邻电极沿阵列的行方向依序交替排列。于本发明的互容式触控面板中,由于具有各第一电极组的两相邻电极与各第二电极组的两相邻电极沿着行方向交替排列的设计,因此所检测到行方向上的位置与实际触控物的位置不会产生偏移,进而可有效提升行方向(y轴)上的触控精准度,藉此可减少演算法的使用,以降低运算资源的消耗,并提升触控反应时间。附图说明图1绘示了传统互容式触控面板在触控物以等距的方式在y轴的不同位置沿着x轴方向进行直线移动时所检测到的移动轨迹。图2绘示了本发明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侧视示意图。图3绘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4绘示对照实施例的第一电极串联与第二电极串联以及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电极串联与第二电极串联对应相同的电极条组的俯视示意图。图5a绘示当触控物位于位置p2时对照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感应量与位置的关系示意图。图5b绘示当触控物位于位置p3时对照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感应量与位置的关系示意图。图6绘示对照实施例的第二电极与不同电极条组的第二电极条所产生的电力线示意图。图7绘示另一对照实施例的第二电极透过浮接电极与不同电极条组的第二电极条所产生的电力线示意图。图8绘示了第一实施例与对照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在触控物以等距的方式在y轴的不同位置沿着x轴方向进行直线移动时所检测到的移动轨迹。图9绘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0绘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电极层的俯视示意图。图11绘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电极层的俯视示意图。图12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3绘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4绘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侧视示意图。图15绘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符号说明100、100'、200、300、400、500互容式触控面板102基板102a触控区102b周边区to触控物1021第一侧1022第二侧c1、c1"第一电极层c2、c2"第二电极层in绝缘层z垂直投影方向em1、em1"第一电极组em2、em2"第二电极组cd行方向es1、es1'、es1"第一电极串联es2、es2'、es2"第二电极串联e、e'、se、e"电极ce电极连接线段cs1第一连接线段cs2第二连接线段elm、elm1、elm2、elm"电极条组rd列方向el1第一电极条el2第二电极条p1、p2、p3、p4位置e12'、e14'第一电极e21'、e23'第二电极ela电极部elb遮蔽部sp1条状部sp2横跨部cl1第一导线cl2第二导线sl、sl"开孔fe、fe"浮接电极c"凹口tr1、tr2移动轨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以下特列举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须注意的是,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因此,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元件与组合关系,以对本发明的基本架构提供更清楚的描述,而实际的元件与布局可能更为复杂。另外,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的各附图中所示的元件并非以实际实施的数目、形状、尺寸做等比例绘制,其详细的比例可依照设计的需求进行调整。请参考图2,其绘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侧视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0用以检测一触控物to的触碰位置,且具有一触控区102a以及一周边区102b,其中触控区102a用以设置驱动电极与感应电极,周边区102b用以设置连接导线。于本实施例中,周边区102b可围绕触控区102a,但不以此为限。互容式触控面板100包括第一电极层c1、第二电极层c2与绝缘层in,其中绝缘层in设置于第一电极层c1与第二电极层c2之间,第一电极层c1以及第二电极层c2可透过设置于其间的绝缘层in彼此电性绝缘,且第二电极层c2较第一电极层c1邻近用以进行输入指令的触控物to。触控物to可例如为手指或触控笔。于本实施例中,互容式触控面板100可另包括基板102,且第二电极层c2、绝缘层in与第一电极层c1依序形成于基板102的同一第一侧1021上,而基板102相对于第一侧1021的第二侧1022则为接近触控物to的一侧。本发明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0的堆迭结构不以此为限。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c1与第二电极层c2也可分别形成于薄膜上,并透过两粘着层将基板102与设置有第二电极层c2的薄膜贴合以及将设置有第一电极层c1的薄膜与设置有第二电极层c2的薄膜贴合,以形成互容式触控面板100,在此实施例中,位于第一电极层c1与第二电极层c2之间的薄膜可作为绝缘层in。于又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c1、绝缘层in与第二电极层c2也可以依序直接形成于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上,例如液晶显示面板的彩色滤光基板或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封装盖板上,并于第一电极层c1上覆盖基板102。此外,基板102可包括硬质基板或软性基板,例如玻璃基板、强化玻璃基板、石英基板、蓝宝石基板、硬质覆盖板(coverlens)、塑胶基板、软性覆盖板、软性塑胶基底或薄玻璃基板。请参考图3,其绘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极层c1包括多个电极组,排列成一阵列,且彼此分隔。电极组可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组em1以及多个第二电极组em2,位于同一行的各第一电极组em1与各第二电极组em2沿着阵列的行方向cd(例如y轴)依序交替排列。换言之,于阵列的每一行中,第一电极组em1位于奇数列,第二电极组em2位于偶数列,位于同一行的第一电极组em1电性连接成一第一电极串联es1,且位于同一行的第二电极组em2电性连接成一第二电极串联es2。于本实施例中,每行第一列的电极组以及每行最末列的电极组分别包括一电极e,其余各电极组至少包含两电极e,沿阵列的行方向cd排列,使电极e亦可以阵列方式排列。各电极组的电极e彼此分隔但电连接。换言之,同一行的各第一电极组em1的两相邻并电连接的电极e与各第二电极组em2的两相邻并电连接的两相邻电极e可沿行方向cd依序交替排列。本实施例的各电极组可另包括一电极连接线段ce,连接两电极e,使同一行中每两个彼此相邻的电极e可彼此电连接。各电极e可具有相同的大小,但不限于此。第一电极层c1可另包括多条第一连接线段cs1与多条第二连接线段cs2,各第一连接线段cs1分别连接位于同一行的两相邻第一电极组em1,以使位于同一行的第一电极组em1可串联成第一电极串联es1,各第二连接线段cs2分别连接同一行的两相邻第二电极组em2,以使位于同一行的第二电极组em2可串联成第二电极串联es2。电极e、电极连接线段ce、第一连接线段cs1与第二连接线段cs2位于同一平面。于本实施例中,对应同一行第一电极组em1的第一连接线段cs1与对应同一行第二电极组em2的第二连接线段cs2分别设置于同一行电极组的两侧,例如分别设置于左侧与右侧或相反,藉此可错开第一连接线段cs1与第二连接线段cs2,以在同一第一电极层c1中形成电性连接同一行第一电极组em1的第一连接线段cs1与电性连接同一行第二电极组em2的第二连接线段cs2,且第一电极层c1所形成的第一电极串联es1与第二电极串联es2可彼此绝缘。并且,位于同一列但不同行的任两相邻电极e彼此分隔且绝缘,使得不同行的第一电极串联es1彼此绝缘且不同行的第二电极串联es2彼此绝缘。于一实施例中,每一行的电极e在阵列的行方向cd上彼此重迭并对齐,且第一连接线段cs1与第二连接线段cs2于阵列的行方向cd上不与各电极e重迭。第二电极层c2包括多个彼此绝缘的电极条组elm,沿着阵列的行方向cd依序排列于触控区102a内。各电极条组elm沿着阵列的列方向rd延伸并于垂直投影方向z上重迭于两相邻列的电极组,且两相邻的电极条组elm在垂直投影方向z上重迭于同一列的电极组。各电极条组elm可包括彼此电性连接两电极条,分别沿着阵列的列方向rd(例如x轴)延伸,且各电极条于垂直投影方向z上可重迭于同一列的电极e。各电极条组elm的电极条可于触控区102a内彼此电连接或于周边区102b内彼此电连接。具体而言,各电极条组elm的电极条可分别为第一电极条el1与第二电极条el2,其中各第一电极条el1于垂直投影方向z上分别重迭于同一列的第一电极组em1中的同一列的电极e,使得各第一电极条el1与对应重迭的电极e彼此电容耦合成一触控单元,且各第二电极条el2于垂直投影方向z上分别重迭于同一列的第二电极组em1中的同一列的电极e,使得各第二电极条el2与对应重迭的电极e彼此电容耦合成另一触控单元。并且,由于各第一电极组em1的两电极e彼此相邻,且各第二电极组em2的两电极e彼此相邻,因此两相邻第一电极条el1分别重迭于同一列的第一电极组em1的两相邻列的电极e,且两相邻第二电极条el1分别重迭于同一列的第二电极组em2的两相邻列的电极e。换言之,由于同一行的各第一电极组em1的两相邻电极e与各第二电极组em2的两相邻电极e依序交替排列,因此每两相邻第一电极条el1与每两相邻第二电极条el2亦可沿着行方向cd依序交替排列,使得同一电极条组elm可重迭于不同的电极组的电极e(即重迭于第一电极组em1的一列电极e与第二电极组em2的一列电极e),且不同的电极条组elm可重迭于同一电极组中彼此电连接的电极e(即重迭于第一电极组em1的两列电极e或第二电极组em2的两列电极e)。透过此配置,当触控物to位于接近两相邻电极条组elm之间的位置时,所检测到的感测信号不会朝向其中一电极条组elm的中心偏移,进而改善沿着行方向cd进行直线移动所产生的疏密交替现象,并提升互容式触控面板100的检测精确度。于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每个电极条组可符合两条电极条的设计,位于第一列的各第一电极组em1可分别仅包括一电极e,位于最末列的各第二电极组em2可分别仅包括另一电极e,且位于2n列与(2n+1)列的各电极组可包括两电极,其中n为正整数,且2n小于电极e的总列数。也就是说位于第一列与第二列的电极e彼此绝缘且可分别于垂直投影方向z上重迭于同一电极条组elm的第一电极条el1与第二电极条el2。同理,位于倒数第二列与最末列的电极e1可分别于垂直投影方向z上重迭于同一电极条组elm的第一电极条el1与第二电极条el2。本发明的第一电极组与第二电极组的设计不限于此。此外,各第一电极串联es1与各第二电极串联es2可分别为驱动电极,用以传送驱动信号,且各电极条组elm为感应电极,用以依据对应的驱动信号产生感应信号,但不限于此。于另一实施例中,各第一电极串联es1与各第二电极串联es2也可分别为感应电极,且各电极条组elm也可为驱动电极。本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0可另包括多条第一导线cl1与多条第二导线cl2,设置于周边区102b内的基板102上。各第一导线cl1分别电性连接各第一电极串联es1以及各第二电极串联es2,并用以将各第一电极串联es1以及各第二电极串联es2电连接至对应的接垫。各第二导线cl2分别电性连接各电极条组elm的第一电极条el1与第二电极条el2,用以将各电极条组elm电连接至对应的接垫。下文将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0具有同一电极条组elm重迭于不同的电极组的电极e以及不同的电极条组elm重迭于同一电极组中彼此电连接的电极e的配置的功效。请参考图4至图7,图4绘示对照实施例的第一电极串联与第二电极串联以及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电极串联与第二电极串联对应相同的电极条组的俯视示意图,图5a绘示当触控物位于位置p2时对照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感应量与位置的关系示意图,图5b绘示当触控物位于位置p3时对照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感应量与位置的关系示意图,图6绘示对照实施例的第二电极与不同电极条组的第二电极条所产生的电力线示意图,图7绘示另一对照实施例的第二电极透过浮接电极与不同电极条组的第二电极条所产生的电力线示意图,图8绘示了第一实施例与对照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在触控物以等距的方式在y轴的不同位置沿着x轴方向进行直线移动时所检测到的移动轨迹。如图4所示,左侧的第一电极串联es1'与第二电极串联es2'代表对照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0',右侧的第一电极串联es1与第二电极串联es2代表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0。于对照实施例中,各第二电极e21'、e23'与各第一电极e12'、e14'是沿着行方向cd依序交替排列,且第一电极串联es1'是由同一行的第一电极e12'、e14'串联而成,第二电极串联es2'是由同一行的第二电极e21'、e23'串联而成,而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极串联es1是由含有两相邻电极e的第一电极组em1串联而成,第二电极串联es2是由含有两相邻电极e的第二电极组em2串联而成。如图4与图5a所示,当触控物to从位置p1移动至位置p2时,对照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0'所检测到的感应量与位置的关系为曲线cv1,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0所检测到的感应量与位置的关系为曲线cv2。详细而言,当触控物to从位置p1移动至位置p2(也就是从电极条组elm1移动到电极条组elm2)时,于对照实施例中,除了第一电极e12'与电极条组elm2的第二电极条el2之间的耦合电容会产生变化之外,第二电极e21'与电极条组elm2的第二电极条el2之间的耦合电容会产生变化。由于第二电极e21'与第二电极e23'电连接且电极条组elm2的第二电极条el2与第一电极条el1电连接,因此第二电极e21'与电极条组elm2的第二电极条el2之间的耦合电容变化会反应在第二电极e23'与电极条组elm2的第一电极条el1之间的耦合电容变化,也就是对应位置p1的第二电极e21'与对应位置p2的电极条组elm2的第二电极条el2的感应量会并入对应位置p3的感应量,如图5a的箭头处所示。换言之,当触控物to位于位置p2时,对照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0'对应位置p3的感应量会较准确值高,以致于所检测出位置会朝位置p3偏移。第二电极e21'与电极条组elm2的第二电极条el2产生电容耦合的方式可例如如图6所示,也就是第二电极e21'透过与第二电极e23'之间的连接线段与电极条组elm2的第二电极条el2产生电容耦合。如图7所示,于另一对照实施例中,当电极条组elm1的第二电极条el2与电极条组elm2的第二电极条el2之间设置有浮接电极fe时,第二电极e21'还会透过浮接电极fe与电极条组elm2的第二电极条el2产生电容耦合,进而增加电极条组elm2的第二电极条el2的感应量。然而,于本实施例中,由于对应位置p1的电极e与对应位置p2的电极e是彼此电连接,且对应位置p1的电极e不与对应位置p3的电极e电连接,因此当触控物to从位置p1移动至位置p2时,对应位置p1的电极e与电极条组elm2的第二电极条el2之间的耦合电容变化不会反应至对应位置p3的电极e与电极条组elm2的第一电极条el1之间的耦合电容变化,如图5a的箭头处所示的感应量。因此,当触控物to位于位置p2时,本实施例的对应位置p3的电极e与电极条组elm2的第一电极条el1所检测到的感应量不会受到对应位置p1的电极e与电极条组elm2的第二电极条el2之间的耦合电容变化干扰,使得本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所检测到的感应量接近准确值,进而可避免所检测到的位置产生偏移,并提升触控物to于位置p2的检测精确度。同理,如图4与图5b所示,当触控物to从位置p3移动至位置p4时,对照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0'所检测到的感应量与位置的关系为曲线cv3,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0所检测到的感应量与位置的关系为曲线cv4。当触控物to位于位置p3时,于对照实施例中,第一电极e14'与电极条组elm2的第一电极条el1之间的耦合电容变化会反应在第一电极e12'与电极条组elm2的第二电极条el2之间的耦合电容变化,也就是并入对应位置p2的感应量,如图5b的箭头处所示。因此,当触控物to位于位置p3时,对照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0'对应位置p2的第一电极e12'与第二电极条el2所检测的感应量会较准确值高,以致于所检测出位置会朝位置p2偏移。然而,于本实施例中,当触控物to位于位置p3时,对应位置p4的电极e与电极条组elm2的第一电极条el1之间的耦合电容变化不会反应至对应位置p2的电极e与电极条组elm2的第二电极条el2之间的耦合电容变化,如图5b的箭头处所示的感应量。因此,对应位置p2的电极e与电极条组elm2的第二电极条el2所检测的感应量不会受到对应位置p4的电极e与电极条组elm2的第一电极条el1的耦合电容变化干扰,进而提升触控物to于位置p3的检测精确度。如图8所示,移动轨迹tr1(即第8图所示的虚线)代表对照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0'在触控物to以等距的方式在y轴的不同位置沿着x轴方向进行直线移动时所检测到的移动轨迹,移动轨迹tr2(即图8所示的实线)系代表第一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100在触控物to以等距的方式在y轴的不同位置沿着x轴方向进行直线移动时所检测到的移动轨迹。以对照实施例的各第一电极与各第二电极沿着行方向cd依序交替排列的设计而言,当触控物to的位置距离电极条组的中心线越远,在行方向cd上所检测到的位置会偏移越大,因此当触控物to沿着行方向cd进行直线移动时,所感应到的触控点会呈现疏密交替出现的情况。然而,透过本实施例的各第一电极组em1的两相邻电极e与各第二电极组em2的两相邻电极e沿着行方向cd交替排列的设计,所检测到行方向cd上的位置与实际触控物to的位置不会产生偏移,进而可有效提升互容式触控面板100的触控精准度,藉此可减少演算法的使用,以降低运算资源的消耗,并提升触控反应时间。本发明的互容式触控面板并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为了便于比较第一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之间的相异处并简化说明,在下文的其他实施例中使用相同的符号标注相同的元件,且主要针对第一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之间的相异处进行说明,而不再对重复部分进行赘述。请参考图9至图11,图9绘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0绘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电极层的俯视示意图,图11绘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电极层的俯视示意图。如图9至图11所示,相较于第一实施例,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互容式触控面板200中,各电极组可包括两个电极连接线段ce,设置于两电极e之间,且各电极条可包括多个电极部ela以及多个遮蔽部elb,其中各电极部ela与各遮蔽部elb沿着阵列的列方向rd依序交替串联。具体地,在每一电极条中,各电极部ela垂直投影方向z上与对应电极e中之一者重迭,使得各电极部ela可分别用于与对应的电极e产生电容耦合并形成一触控单元,用以检测触控物的位置,且各遮蔽部elb分别于垂直投影方向z上重迭于对应的连接线段中之一者,以使各遮蔽部elb可用于遮蔽连接线段的信号对各电极部ela与对应的电极e所产生的耦合电容的影响。于本实施例中,各电极部ela可包括两条状部sp1以及一横跨部sp2,条状部sp1连接于两相邻的遮蔽部elb之间,且横跨部sp2横跨两条状部sp1,使各电极部ela为栅状。并且,各遮蔽部elb在阵列的行方向cd上的宽度大于各条状部sp1在阵列的行方向cd上的宽度,以使各遮蔽部elb可有效地遮蔽连接线段。举例来说,各遮蔽部elb于阵列的行方向cd上的宽度分别大于或等于各电极e于阵列的行方向cd上的宽度的百分之十。更佳地,各遮蔽部elb于阵列的行方向cd上的宽度分别大于或等于各电极e于阵列的行方向cd上的宽度的百分之五十。值得说明的是,位于两相邻行的电极e之间的两个相邻遮蔽部elb之间不具有浮接电极,以避免连接线段透过浮接电极对电极条的感应产生影响。本发明的电极部ela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于另一实施例中,依据产品需求,电极部ela的形状也可例如为"#"状或其他形状。于又一实施例中,各电极条位于两相邻行的电极e之间的两个相邻遮蔽部elb可彼此相连接。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层c2可选择性另包括多个浮接电极,彼此分隔,且与电极条分隔开,使得浮接电极处于浮接状态。浮接电极可分别设置于两相邻电极条之间,以尽可能地填满电极条之间的空间。除可增加电极感应量之外,亦可使电极条的图案在视觉上不易被人眼辨识出,以收使互容式触控面板简洁易读之效。请参考图12,其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2所示,相较于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互容式触控面板300中,各电极组的两电极e彼此相连接成单一电极se。也就是说,第一电极组em1可由与不同电极条组elm重迭的单一电极se所构成,第二电极组em2可由与不同电极条组elm重迭的单一电极se所构成。因此,本实施例的各电极组不需额外的电极连接线段。请参考图13,其绘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3所示,相较于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互容式触控面板400的各电极e'可包括一开孔sl,与对应的电极部ela大致重迭。于本实施例中,各开孔sl也可具有栅状,以与两条状部sp1以及横跨部sp2大致重迭。由于本实施例的各电极e'具有与电极部ela大致重迭的开孔sl,因此各电极e'与电极部ela之间的耦合电容可降低。举例来说,当各第一电极串联es1与各第二电极串联es2可分别为感应电极,且各电极条组elm分别为驱动电极时,从各电极条组elm产生的电力线会有较多部分延伸至未被各电极条组elm遮蔽的电极e'上,使得在触控物触摸时会有较多的电力线的变化,因此透过开孔sl可提升电极e'所检测到的电容变化量。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c1可包括浮接电极,分别设置于开孔sl中。请参考图14与图15,图14绘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侧视示意图,图15绘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如图14与图15所示,相较于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互容式触控面板500中,第一电极层c1"较第二电极层c2"邻近触控物to。于本实施例中,电极条组elm"位在第二电极层c2"中,且第一电极串联es1"与第二电极串联es2"位于第一电极层c1"中,但不限于此。于另一实施例中,电极条组elm"也可位于第一电极层c1"中,且第一电极串联es1"与第二电极串联es2"位于第一电极层c1"中。此外,电极条组elm"的电极条可合并为单一电极条,但不限于此。于另一实施例中,电极条组elm"也可包括两条彼此电连接的电极条。另外,本实施例的各电极组的两电极e"可彼此相连接,且各电极e"可具有多个凹口c"与多个开孔sl",在垂直投影方向z上重迭于电极条组elm",以使电极条与电极e"之间的耦合电容所产生的电力线可透过凹口c"与开孔sl"延伸至电极e"的上表面上,使得触控物to的触碰可改变电力线的疏密,进而有耦合电容的变化。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c1"还可包括多个浮接电极fe",分别设置于各电极e"的开孔sl"与凹口c"中。同一行的两相邻电极e"的凹口c"可彼此相对设置,用以设置浮接电极fe"。浮接电极fe"彼此分隔,且与电极e"分隔开,因此浮接电极fe"并未电连接电极e",且亦未电连接至其他信号端,使得浮接电极fe"处于浮接状态。以同一行电极e"来说,各电极e"在列方向rd上具有两相对侧,且对应此行电极e"的浮接电极fe"需设置在此两相对侧之间。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c1"也可不具有浮接电极。于本实施例中,各第一电极串联es1"与各第二电极串联es2"可分别为感应电极,用以依据对应的驱动信号产生感应信号,且各电极条组elm"为驱动电极,用以传送驱动信号,但不限于此。于另一实施例中,各第一电极串联es1"与各第二电极串联es2"也可分别为驱动电极,且各电极条组elm"也可为感应电极。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互容式触控面板由于具有各第一电极组的两相邻电极与各第二电极组的两相邻电极沿着行方向交替排列的设计,因此所检测到行方向上的位置与实际触控物的位置不会产生偏移,进而可有效提升行方向(y轴)上的触控精准度,藉此可减少演算法的使用,以降低运算资源的消耗,并提升触控反应时间。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