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133427发布日期:2018-12-01 00:3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有技术的发展,显示面板作为一种信息输入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产品中。指纹识别作为一种访问控制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显示面板中。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通常在显示装置中设置指纹识别单元,以便用户在操作全面屏显示产品中进行指纹识别。

现有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中,指纹识别单元通常位于正面非显示区或者位于显示装置的背面。位于正面非显示区的设计降低了屏幕占比,不能满足目前全面屏的发展需求;位于显示装置(如手机)的背面则降低了客户的体验。并且,组装指纹识别单元需要额外的工艺制程,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制作效率。

因此,如何在提高屏幕占比的同时保证客户体验进行指纹识别,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多条并列设置的栅极线、多条并列设置的数据线、多个像素,栅极线和数据线交叉绝缘;每个像素包括至少三个子像素,子像素包括像素开关、像素电极;像素开关的栅极和栅极线电连接,像素开关的源极和数据线电连接,像素开关的漏极和像素电极电连接;沿栅极线延伸方向位于同一行的多个子像素的像素开关和同一根栅极线电连接;显示区还包括多个触控单元,触控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第一开关、第一控制线和第一信号线;其中,第一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和数据线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控制线和栅极线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开关的栅极和第一控制线电连接,第一开关的源极和第一信号线电连接,第一开关的漏极和第一电极电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区还包括多个触控单元,触控单元包括第一电极、第一开关、第一控制线和第一信号线;其中,第一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和数据线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控制线和栅极线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开关的栅极和第一控制线电连接,第一开关的源极和第一信号线电连接,第一开关的漏极和第一电极电连接;

驱动方法包括:

显示面板的工作阶段包括指纹识别阶段,在指纹识别阶段,依次向第一控制线提供使能信号、以控制与其电连接的第一开关导通,通过第一信号线向第一电极提供指纹识别信号,第一电极检测指纹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将触控单元集成至显示区,不需要额外设置指纹识别区域,增加了显示区的面积,满足全面屏发展的需求,提升用户的体验,提高显示面板的品质;

2、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增加工艺制程组装指纹识别单元,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制作效率。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区域a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2中bb’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沿图2中cc’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沿图6中dd’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区域a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显示区aa包括:多条并列设置的栅极线11、多条并列设置的数据线12、多个像素20,栅极线11和数据线12交叉绝缘;

每个像素20包括至少三个子像素21,子像素21包括像素开关211、像素电极212;像素开关211的栅极21a和栅极线11电连接,像素开关211的源极21b和数据线12电连接,像素开关211的漏极21c和像素电极212电连接;

沿栅极线11延伸方向位于同一行的多个子像素21的像素开关211和同一根栅极线11电连接;

显示区aa还包括多个触控单元30,触控单元30包括第一电极33、第一开关34、第一控制线31和第一信号线32;其中,

第一信号线32的延伸方向和数据线12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控制线31和栅极线11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开关34的栅极34a和第一控制线31电连接,第一开关34的源极34b和第一信号线32电连接,第一开关34的漏极34c和第一电极33电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基板具有触控功能和显示功能。具体的,显示区aa中包括多个像素20,多个像素20用于显示图像信息、以显示显示功能。每个像素20包括至少三个子像素21,可选的,三个子像素21的颜色可以不同,例如每个像素20可以包括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子像素。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像素20的子像素的具体颜色以及颜色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制,例如像素20还可以包括由红、绿、蓝、白四种颜色的子像素,或者包括品红、草绿、靛蓝三种颜色的子像素,本实施例不再一一赘述。

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栅极线11和数据线12,可选的,栅极线11和数据线12交叉绝缘限定出子像素21所在区域。可选的,栅极线11和数据线12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栅极线11的延伸方向为行方向,数据线12的延伸方向为列方向。像素20中,每个子像素21均由像素开关211来控制,同一行像素20中所有的像素开关211与同一条栅极线11电连接。

显示区aa还包括多个触控单元30,多个触控单元30用于实现触控功能。当用户在执行触控操作时,触控单元30可以识别手指的指纹信息,根据识别到的指纹信息执行预置的功能。具体的,当手指对显示面板执行触控操作时,手指靠近或者接触显示面板后,手指上不同位置的指纹的凹凸程度和凹凸形状对于第一电极33的电容的影响不同。分析多个第一电极33的电容的变化量,可以得到指纹信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将用于识别指纹信息的第一电极33集成在显示面板中,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额外制造指纹识别单元,降低了工艺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第一电极33的形状、大小均不作具体限制。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电极33用于识别指纹信息,因此第一电极33的面积不宜较大,第一电极33的面积越大、指纹识别的精度越低。相反的,第一电极33的面积越小、指纹识别的精度越高。

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34、第一控制线31和第一信号线32用于向第一电极33传输电信号。具体的,第一控制线31用于控制第一开关34的导通或者截止。当第一开关34导通时,第一信号线32的触控信号从第一开关34的源极34b传输至第一开关34的漏极34c、而后传输至对应的第一电极33,第一电极33执行触控检测,将检测到的触控感测信号通过导通的第一开关34传输至第一控制线31。显示面板可以设置有信号处理单元(图中未示意出),信号处理单元通过运算和分析多个触控单元30的第一控制线31的触控感测信号,可以获得指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的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1中,省略了第一开关34的漏极34c,图2中,第一开关34的漏极34c仅以线框示意。第一开关34还包括有源层34d,像素开关211还包括有源层21d。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至少可以实现如下的技术效果:

1、将触控单元集成至显示区,不需要额外设置指纹识别区域,增加了显示区的面积,满足全面屏发展的需求,提升用户的体验,提高显示面板的品质;

2、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增加工艺制程组装指纹识别单元,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制作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栅极线11沿行方向x延伸,数据线12沿列方向y延伸;

多个触控单元30的第一电极33沿行方向x和列方向y阵列排布;

沿行方向x位于同一行的触控单元30共用同一根第一控制线31,沿列方向y位于同一列的触控单元30共用同一根第一信号线32。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执行触控功能时,多条第一控制线31依次接收控制信号、以控制与其电连接的第一开关34导通。

具体的,例如,图3中仅以第一控制线31的数量为6条为例进行说明。图3所示的显示面板在执行触控功能时,在第一时刻,第一条第一控制线311接收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一行第一开关34导通,其余的第一控制线31不接收控制信号。由于第一行第一开关34导通,多条第一信号线32向第一行第一电极33传输触控信号、并接收第一行第一电极33的触控感测信号。

在第二时刻,第二条第一控制线312接收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二行第一开关34导通,其余的第一控制线31不接收控制信号。由于第二行第一开关34导通,多条第一信号线32向第二行第一电极33传输触控信号、并接收第二行第一电极33的触控感测信号。

依次类推,第三条第一控制线313、第四条第一控制线314、第五条第一控制线315、第六条第一控制线316分别接收控制信号、以完成触控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多条第一控制线31接收控制信号的顺序仅作示例性的说明,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由于多条第一控制线31是逐条接收控制信号的,第一信号线32可以逐行向第一电极传输电信号,使第一电极33逐行检测触控信息。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电极33的电信号可以独立传输和检测,位于同一行的第一电极33分别和不同的第一信号线32电连接,互相之间不会发生信号的串扰;位于不同行的第一电极分别由不同的第一控制线31控制,互相之间也不会发生信号的串扰。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沿行方向x位于同一行的触控单元30共用同一根第一控制线31,因而可以减少第一控制线31的数量,提升显示面板的开口率。沿列方向y位于同一列的触控单元30共用同一根第一信号线32,因而可以减少第一信号线32的数量,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和图4,图4是沿图2中bb’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第一控制线31和栅极线11的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可选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00。在制作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过程中,可以图案化同一导电层同时形成多条第一控制线31和多条栅极线11。因而无需增加额外的工艺制程制作第一控制线31,并且无需增加额外的材料制作第一控制线31,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制造效率、降低制作成本。除此之外,第一控制线31和栅极线11同层设置,无需增加额外的膜层结构,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和图5,图5是沿图2中cc’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数据线12、栅极线11、第一信号线32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膜层;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第一信号线32的部分走线和数据线12交叠。其中,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为图中的z方向。

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32和数据线12设置在不同的膜层,第一信号线32可以设置在数据线12背离衬底基板00的一侧。

第一信号线32的仅部分走线和数据线12交叠。在第一开关34的位置处,第一信号线32和数据线12不交叠、二者交错设置。第一信号线32在第一开关34的位置处需要避让开数据线12,以实现第一信号线32需要和第一开关34的源极34b电连接。

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第一信号线32的部分走线和数据线12交叠,以减少第一信号线32在显示区所占用的空间,提升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5中,为了清楚的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仅以第一信号线32的部分走线和数据线12部分交叠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的,请参考图6和图7,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沿图6中dd’线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32的部分走线和数据线12的交叠程度更高。在第一开关34以外的位置处,第一信号线32的部分走线向数据线12的正投影均落入数据线12的范围内。可选的,图6和图7中,仅以第一信号线32的宽度小于数据线12的宽度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发明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32的宽度可以大于数据线12的宽度,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3,像素开关211的有源层21d均为“u”形;第一开关34的有源层34d为“i”形,且第一开关34的有源层34d的延伸方向和栅极线11的延伸方向相同。

本实施例中,将像素开关211的有源层21d设置为“u”形,在同一个像素开关211中,有源层21d和栅极线11有两处交叠,可以形成双栅极的结构,有利于减小像素开关211的漏电流,提升显示品质。

将第一开关34的有源层34d设置为“i”形,并且有源层34d和栅极线11均沿行方向延伸,可以减小第一开关34在显示区aa所占的空间,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开口率,提升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34的栅极34a和像素开关211的栅极21a的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第一开关34的源极34b和像素开关211的源极21b的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第一开关34的漏极34c和像素开关211的漏极21c的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第一开关34的有源层34d和像素开关211的有源层21d的材料相同且同层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的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8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剖面图不是根据某一条具体的剖面线获得的,图8所示的显示面板的剖面图仅为了说明第一开关34和像素开关211的膜层的位置关系。

本实施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开关34和像素开关211可以在制造过程中同时制作形成,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制造效率、降低制作成本。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2,显示面板包括公共电极,第一电极33复用为公共电极。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将第一电极33复用为公共电极,无需额外设置公共电极,减小了显示面板的厚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由于少设置了一层电极层,提高了显示面板的穿透率,提高了显示品质。

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工作过程中,显示阶段和指纹识别阶段可以分开进行。在显示阶段,第一电极接收公共电压信号,用于实现显示功能;在指纹识别阶段,第一电极接收触控信号、并输出触控感测信号,以进行指纹识别。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参考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每个第一电极33覆盖n个像素20;其中,n为正整数且1≤n≤4。图9中,仅以n=2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n可以为1、3、4,本实施例不再一一附图说明。

由于第一电极33需要进行指纹识别,因此n不宜过大,过大会导致第一电极33的面积较大,第一电极33的面积明显大于指纹的变化程度时,无法有效的识别指纹的凹凸信息,影响指纹识别的精确度。

第一电极33的面积也不宜过小,n小于1时,一方面,第一电极33的面积过小,显示面板中其余的电信号对于第一电极33的干扰过大,第一电极33的电信号的精确度下降,从而造成指纹识别的精确度下降;另一方面,触控单元的数量增加,相应的第一开关34、第一控制线31和第一信号线32的数量增加,会降低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可选的,请参考图1,每个第一电极33覆盖1个像素20,即为n=1,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33的面积约为一个像素20的面积,指纹识别的精确度较高。

可选的,请参考图1或图9,任一像素20均被第一电极33覆盖。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每个像素20所在区域均设置了第一电极33,即为,能够在整个显示区aa中进行指纹识别,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请参考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显示区aa包括第一区域a1,第一电极33和第一开关34仅位于第一区域a1。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以进行局部的指纹识别,具体的,能够在第一区域a1中进行指纹识别,触控单元的数量较少,可以提高指纹识别信号处理的速度,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显示面板。请参考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1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图11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0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请结合参考图3和图12,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时序图。其中,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显示区aa包括:多条并列设置的栅极线11、多条并列设置的数据线12、多个像素20,栅极线11和数据线12交叉绝缘;每个像素20包括至少三个子像素21,子像素21包括像素开关211、像素电极212;像素开关211的栅极21a和栅极线11电连接,像素开关211的源极21b和数据线12电连接,像素开关211的漏极21c和像素电极212电连接;沿栅极线11延伸方向位于同一行的多个子像素21的像素开关211和同一根栅极线11电连接;显示区aa还包括多个触控单元30,触控单元30包括第一电极33、第一开关34、第一控制线31和第一信号线32;其中,第一信号线32的延伸方向和数据线12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控制线31和栅极线11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开关34的栅极34a和第一控制线31电连接,第一开关34的源极34b和第一信号线32电连接,第一开关34的漏极34c和第一电极33电连接;

驱动方法包括:显示面板的工作阶段包括指纹识别阶段t2,在指纹识别阶段t2,依次向第一控制线31提供使能信号、以控制与其电连接的第一开关34导通,通过第一信号线32向第一电极33提供指纹识别信号,第一电极33检测指纹信息。

本实施例中,仅以第一开关34为n型薄膜晶体管、使能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第一开关为p型薄膜晶体管时,使能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线32提供的指纹识别信号为脉冲信号。

由于多条第一控制线31是逐条接收使能信号的,第一条第一控制线311、第二条第一控制线312、第三条第一控制线313、第四条第一控制线314、第五条第一控制线315、第六条第一控制线316依次接收使能信号,以控制与其电连接的多个第一开关34逐行导通。第一信号线32可以逐行向第一电极33传输电信号,使第一电极33逐行检测触控信息。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电极33的电信号可以独立传输和检测,位于同一行的第一电极33分别和不同的第一信号线32电连接,互相之间不会发生信号的串扰;位于不同行的第一电极分别由不同的第一控制线31控制,互相之间也不会发生信号的串扰。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和图12,显示面板包括公共电极50,第一电极33复用为公共电极50;显示面板的工作阶段还包括显示阶段t1,在显示阶段t1,向全部的第一控制线31提供使能信号、以控制全部的第一开关34导通,通过第一信号线32向第一电极33提供公共电压信号。

本实施例中,仅以第一开关34为n型薄膜晶体管、使能信号为高电平信号为例进行说明。在显示阶段t1,第一条第一控制线311至第六条第一控制线316均接收使能信号,以控制与其电连接的多个第一开关34均为导通状态,第一信号线32向第一电极33提供公共电压信号用于实现显示功能。并且,公共电压信号为较为恒定的电压信号。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将触控单元集成至显示区,不需要额外设置指纹识别区域,增加了显示区的面积,满足全面屏发展的需求,提升用户的体验,提高显示面板的品质。并且,相对于现有技术,无需增加工艺制程组装指纹识别单元,降低了显示面板的制作成本,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制作效率。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