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6504发布日期:2018-09-11 22:2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附接到显示装置上的触摸面板。



背景技术:

与保护玻璃结合的触摸面板,其也被称为OGS(单玻璃显示解决方案)触摸面板,被广泛用作附接到诸如液晶显示器、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显示装置的触摸面板。在这种一体化的触摸面板中,感应层层叠在诸如保护玻璃的透明基板的安装表面上,透明基板和感应层形成一个单元。通常,用于感应层的绝缘和保护的保护层层叠在触摸面板的安装表面上(参见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3-8272)。

然而,在感应层和保护层层叠在透明基板上形成的触摸面板中,在保护层层叠的表面上可能形成台阶。当保护层层叠在具有台阶的表面上时,由于所述台阶,保护层的厚度变得不均匀,这可能导致薄膜厚度梯度。薄膜厚度梯度导致光学干涉,从而形成被认为是光不均匀的干涉条纹。干涉条纹降低了台阶边缘处触摸面板的透明度。因此,触摸面板的外观可能劣化。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抑制光学干涉来防止触摸面板的外观劣化的技术。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摸面板,其具有用作安装表面的表面,所述触摸面板包括:透明基板;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层叠在所述透明基板的面向所述安装表面的表面上;和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层叠在所述感应层的面向所述安装表面的表面上,其中,在层叠有所述保护层的所述感应层的所述表面上形成有台阶,并且所述保护层的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述台阶的高度的两倍。采用这种构造,由于保护层的厚度,安装表面变得基本平坦,由此解决或最小化由台阶引起的薄膜厚度梯度的问题。

装饰层可以层叠在透明基板的面向安装表面的部分表面上。感应层可以层叠在所述装饰层的面向安装表面的表面上,由于所述装饰层,可以形成台阶。采用这种构造,可以去除由于装饰层引起的台阶的影响。

装饰层可以包括多个印刷层,且所述多个印刷层可以阶梯式层叠。采用这种构造,促进了由保护层引起的安装表面的平坦化。

感应层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电极,以及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一个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交叉部分处提供桥,由于所述桥,可以形成台阶。在此情况下,可以去除由于桥引起的台阶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保护层的厚度,安装表面变得基本平坦,因此可以消除或减少由台阶引起的薄膜厚度梯度,从而抑制了触摸面板中的光学干涉,防止触摸面板的外观劣化。

附图说明

根据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公开的目的和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示出了触摸面板的装饰层附近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2A和图2B是分别示出了根据所述第一实施例的在层叠了感应层的状态下的触摸面板的装饰层附近的放大横截面图,以及作为比较示例的触摸面板的装饰层附近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3A和图3B解释了由触摸面板的薄膜厚度梯度引起的光学干涉;

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触摸面板的桥附近的放大横截面图;和

图5解释了触摸面板的电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摸面板。

本实施例的触摸面板在附接到诸如液晶显示器或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器的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使用。本实施例的触摸面板是电容式触摸面板,用于基于电极间静电电容的变化检测触摸位置,以及是被称为OGS(单玻璃显示解决方案)触摸面板,其中透明基板和感应层形成一个单元。

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触摸面板100的结构。触摸面板100包括透明基板1、装饰层2、感应层3和保护层4。触摸面板100的一个表面用作将附接到显示装置的安装表面50。触摸面板100的另一个表面用作允许用户执行诸如触摸操作的操作表面51。

透明基板1是绝缘基板,其具有用作触摸面板100的操作表面51的一个表面。透明基板1由例如玻璃、透光树脂等制成。防尘、抗反射等的光学薄膜可以附接到透明基板1的操作表面51上。透明基板1的厚度为,例如,约1mm。

装饰层2层叠在透明基板1的面向安装表面50的表面的外侧边缘上。装饰层2使用例如不透光树脂组合物通过丝网印刷等印刷方法形成。

装饰层2包括层叠在透明基板1上的第一印刷层2a和层叠在第一印刷层2a上的第二印刷层2b。每个印刷层通过重复执行诸如丝网等的印刷方法形成。通过重复形成多个印刷层,可以避免形成针孔并获得足以用作装饰层的各种色调。

第一印刷层2a和第二印刷层2b在沿层叠方向截取的横截面中以阶梯形层叠。装饰层2的厚度为,例如,约5um。

感应层3层叠在透明基板1的面向安装表面50的表面上。

感应层3包括用于检测静电电容变化的电极图案3a和用于将来自电极图案3a的检测信号传输到电路板等的引出布线3b。引出布线3b设置在装饰层2的面向安装表面50的表面处。引出布线3b在操作表面51侧不可见。

透明的保护层4层叠在感应层3的面向安装表面50的表面上。与层叠在感应层3上的表面相对的保护层4的表面用作触摸面板100的安装表面50。保护层4具有绝缘功能并在安装表面50侧保护感应层3。保护层4使用,例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或环氧系树脂等,通过诸如丝网印刷等的印刷方法形成。

层叠的保护层4设计为具有等于或大于装饰层2的厚度的两倍的厚度T1。例如,当装饰层2的厚度为约5μm时,保护层4的厚度为约10μm或更多。

下文中,将参考图1、图2A和图2B描述本实施例的触摸面板100的效果。图2A示出了层叠了感应层3的状态下的触摸面板100。图2B示出了作为比较示例的触摸面板500。

触摸面板100和触摸面板500中的每一个均通过依次层叠透明基板1、装饰层2、感应层3和保护层4而形成。在层叠了感应层3的状态下的触摸面板100中,由于装饰层2,在感应层3的面向安装表面50的表面上产生台阶“D”(参见图2A)。台阶“D”电极图案3a和引出布线3b层叠的方向上的高度差。台阶“D”对应于装饰层2的厚度。

在将保护层4层叠到具有台阶“D”的感应层3上时,需要使保护层4的厚度最小化,以实现触摸面板的低制造成本和紧凑尺寸。例如,在触摸面板500中,保护层4被设计为具有装饰层2厚度的一半的厚度。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台阶“D”,保护层4的厚度可能不均匀,并且可以在安装表面50上生成薄膜厚度梯度“ln”(参见图2B)。

薄膜厚度梯度“ln”可以导致由于光折射率的差异产生的光学干涉。将参照图3A对在触摸面板500中发生光学干涉的状态进行描述。图3A是示出了从操作表面51侧看时的触摸面板500的端部的平面图。参照图3A,在操作表面51的外侧边缘生成对应于薄膜厚度梯度“ln”的干涉条纹。操纵器将图3A中由点表示的干涉条纹识别为光不均匀性。由薄膜厚度梯度“ln”导致的光学干涉降低了触摸面板500的透明度,从而使触摸面板500的外观劣化。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4的厚度等于或大于由于装饰层2生成的台阶“D”的高度的两倍。台阶“D”的效果被保护层4足够的厚度抑制,通过使安装表面50基本平坦,薄膜厚度梯度被消除或减小(参见图1)。因此,光学干涉被抑制,从而可以防止触摸面板100的外观劣化。

图3B示出了触摸面板100中光学干涉被抑制的状态。如图3B中所示,在触摸面板100中,在操作表面51的外侧边缘没有产生干涉条纹,这与图3A中示出的情况不同,并因此没有发生光不均匀性。

通过使安装表面50基本平坦,确保显示装置稳定地附接到触摸面板100的状态是可能的。

触摸面板100的装饰层2包括形成阶梯式的第一印刷层2a和第二印刷层2b。因此,由台阶引起的梯度在保护层4层叠的表面上变得平缓。因此,促进了保护层4的平坦化。

优选触摸面板100的保护层4的厚度不超过等于台阶“D”的高度的五倍的厚度。随着保护层4的厚度的增加,透明度可能会降低。通过防止保护层4的厚度超过台阶“D”的高度的五倍,可以在抑制光学干涉的同时确保触摸面板100的适当透明度。因此,为了消除光不均匀并抑制透明度的降低,优选保护层4的厚度T1在两倍台阶“D”的高度到五倍台阶“D”的高度范围内。

例如,当台阶“D”为5μm时,保护层的厚度T1优选为在10μm到25μm范围内。考虑到制造余量,保护层4优选设计为具有例如约15μm的厚度T1。

(2.第二实施例)

然后,将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触摸面板的构造。除了由于感应层的桥而产生的台阶之外,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触摸面板的构造基本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触摸面板的构造相同。下文中,将参考图4和图5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触摸面板200的构造。

触摸面板200包括透明基板5、感应层6和保护层7。触摸面板200的一个表面用作待附接到显示装置的安装表面60。触摸面板200的另一个表面用作允许用户执行诸如触摸操作的操作表面61。在触摸面板200中,感应层6层叠在透明基板5的面向安装表面60的表面上,保护层7层叠在感应层6的面向安装表面60的表面上(参见图4)。透明基板5与第一实施例的透明基板1相同,所以其重复的描述将被省略。然而,虽然第二实施例的感应层6与第一实施例的感应层3相同,但将详细描述第二实施例的感应层6。

感应层6包括用于检测静电电容的变化的电极图案6a和用于传输来自电极图案6a的检测信号的引出布线(未示出)。电极图案6a包括图案层8和层叠在图案层8上的连接部9。

图案层8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电极10,以及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电极11(参见图5)。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11通过使用,例如ITO(铟锡氧化物)等透光导电材料形成在透明基板5的同一表面上。图案层8的厚度为,例如,约35nm。

连接部9层叠在图案层8的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11的交叉部分上。连接部9包括绝缘层12和桥13,且其厚度为,例如,大约2μm到3μm。绝缘层12设置在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11的交叉部分处。绝缘层12例如通过光刻法形成。

桥13设置在第二电极11的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11的交叉部分处。可替代地,桥13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极10的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11的交叉部分处。桥13跨越绝缘层12并与第二电极11电连接。桥13使用金属材料,例如,Mo/Al/Mo(钼/铝/钼)等,由光刻法形成。

保护层7层叠在感应层6的面向安装表面60的表面上。具体地,在电极图案6a中,保护层7层叠在图案层8和连接部9的面向安装表面60的表面上。保护层7使用例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环氧系树脂等的材料,通过诸如丝网印刷的印刷方法而形成。保护层7设计为具有等于或大于连接部9的厚度的两倍的厚度“t1”。例如,当连接部9的厚度为约2μm,保护层7的厚度为约4μm。

在如上所述配置的第二实施例的触摸面板200中,桥13设置在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11的交叉部分处,并且由于桥13而产生台阶“d”。如图4中所示,在保护层7层叠的表面上产生了对应于连接部9的厚度的台阶“d”。因此,如果保护层7较薄,由于台阶“d”,在保护层7中会产生薄膜厚度梯度,这可以导致发生光学干涉。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触摸面板200中,层叠了具有等于或大于两倍台阶“d”的高度的厚度为“t1”的保护层7。因此,保护层7的安装表面60变得基本平坦,薄膜厚度梯度被消除或去除。因此,光学干涉的发生被抑制,从而可以防止触摸面板200的外观劣化。

由于具有等于或大于台阶“d”的高度的两倍的厚度为“t1”的保护层7的存在,很难从操作表面61一侧识别诸如连接部9的桥13等非透光部件。因此,触摸面板200的外观被改善。进一步地,通过使触摸面板200的安装表面60基本平坦,可以确保显示装置稳定地附接到触摸面板200的状态是可能的。

优选触摸面板200的保护层7的厚度不超过台阶“d”的高度的五倍。随着保护层7的厚度增加,透明度可以降低,但是通过防止保护层7的厚度超过台阶“d”的高度的五倍,在抑制光学干涉的同时可以确保触摸面板200的合适的透明度。因此,为了消除光不均匀性并抑制透明度的降低,优选保护层7的厚度为在台阶“d”的高度的两倍到台阶“d”的高度的五倍的范围内。

例如,当台阶为2μm时,保护层7的厚度“t1”优选在4μm到10μm的范围内。考虑到制造余量,保护层7优选设计为具有例如约7μm的厚度“t1”。

虽然描述了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构造。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电容式触摸面板,并可以适当地应用于,例如,电阻薄膜类型触摸面板等其他类型的触摸面板,只要透明基板和感应层形成为一个单元且保护层层叠在具有台阶的感应层上。

虽然已经参照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