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1538发布日期:2018-10-09 20:3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键盘装置。



背景技术:

可拆卸式二合一计算机(detachable 2-in-1 laptops)不仅有平板计算机的轻薄,更因配备了可随意拆装且能配合平板计算机的倾斜角度进行翻转的键盘,使其兼具传统笔记本电脑的实用性。

当平板计算机与键盘连接,且键盘摆放在工作面时,为了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键盘大多会相对此工作面倾斜。也就是说,键盘靠近平板计算机的侧缘较高,并以靠近使用者较低的侧缘支撑于工作面上。然而,当用户对呈倾斜姿态的键盘进行操作或单纯将手掌摆放于键盘上时,键盘仅以靠近用户的侧缘作为支点的状态支撑手掌,可能会有支撑的稳定性不足的疑虑。不仅如此,在长时间使用之下,也可能会造成键盘整体发生变形而影响其输入功能。

因此,如何发明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键盘架构,是目前业界亟欲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效提升支撑稳定性以及产品可靠度的键盘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一种键盘装置应用至电子装置。键盘装置包含键盘本体、底座以及支撑板件。键盘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以及第二边缘。底座可翻转地连接第一边缘,并配置成可拆卸地衔接电子装置。支撑板件可翻转地连接第二边缘。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键盘装置进一步包含铰链装置。键盘本体与支撑板件经由铰链装置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铰链装置包含第一铰链部以及第二铰链部。第一铰链部连接键盘本体。第二铰链部连接支撑板件,并与第一铰链部相互枢接。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铰链装置具有通道。键盘装置进一步包含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连接电路。第一电路设置于键盘本体。第二电路设置于支撑板件。连接电路穿过通道并电性连接于第一电路与第二电路之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键盘本体具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支撑板件具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形成第二容置空间。通道设置于第一铰链部并连通第一容置空间与第二容置空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键盘装置进一步包含触摸板。触摸板设置于支撑板件。第二电路电性连接触摸板。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键盘装置进一步包含包覆件。包覆件包覆键盘本体、支撑板件以及铰链装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键盘装置进一步包含可挠件。可挠件连接于键盘本体与支撑板件之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可挠件具有通道。键盘装置进一步包含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连接电路。第一电路设置于键盘本体。第二电路设置于支撑板件。连接电路穿过通道并电性连接于第一电路与第二电路之间。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键盘装置进一步包含包覆件。包覆件包覆键盘本体、支撑板件以及可挠件。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键盘装置进一步包含包覆件。包覆件包覆键盘本体与支撑板件。可挠件构成包覆件的一部分。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当键盘本体盖合至电子装置之正面,且支撑板件相对键盘本体摊平时,支撑板件亦盖合至正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键盘装置进一步包含磁吸件。磁吸件可翻转地连接于键盘本体与底座之间,并配置以吸附于电子装置的正面。当底座衔接电子装置,磁吸件吸附于正面,且电子装置立起于工作面时,摆放于工作面上的键盘本体与工作面形成的角度为锐角。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键盘装置中,键盘本体的两相对边缘分别可翻转地连接有底座以及支撑板件。底座配置以连接电子装置,也就是支撑板件位于键盘本体远离电子装置的一侧。由于支撑板件可相对于键盘本体翻转,因此即使键盘本体为了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而相对于工作面倾斜,支撑板件仍可平稳地承靠于此工作面上。由此,用户在对呈倾斜姿态的键盘本体进行操作时,手掌可摆放于支撑板件上,且键盘装置可以整个支撑板件平贴于工作面作为支撑,因此可有效提升支撑稳定性。并且,由于键盘装置将支撑用户手掌重量的责任转移至支撑板件,因此可避免键盘本体发生变形,进而可增加键盘装置的产品可靠度。

以上所述仅用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图式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A为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与电子装置组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B为绘示图1A中的键盘装置与电子装置的侧视图。

图1C为绘示图1A中的键盘装置相对于电子装置呈另一姿态的侧视图。

图2为绘示图1A中的键盘装置摊平后的上视图。

图3为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沿着图2中之线段3-3的剖面图。

图4为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沿着图2中的线段3-3的剖面图。

图5为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沿着图2中的线段3-3的剖面图。

图6为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键盘装置沿着图2中的线段3-3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100、100’、300、300’:键盘装置

110:键盘本体

110a:第一边缘

110b:第二边缘

111:第一壳体

111a:第一容置空间

120:底座

121:电连接器

130:支撑板件

131:第二壳体

131a:第二容置空间

140:铰链装置

141:第一铰链部

141a、341、191a:通道

142:第二铰链部

150:盖板

151:第一盖部

152:第二盖部

160:触摸板

170a:第一电路

170b:第二电路

170c:连接电路

180:磁吸件

190、190’:包覆件

200:电子装置

340、191:可挠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请参照图1A、图1B以及图2。图1A为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100与电子装置200组合后的立体示意图。图1B为绘示图1A中的键盘装置100与电子装置200的侧视图。图1C为绘示图1A中的键盘装置100相对于电子装置200呈另一姿态的侧视图。图2为绘示图1A中的键盘装置100摊平后的上视图。如图1A至图2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键盘装置100适于与电子装置200配合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200以平板计算机为例,因此组合后的键盘装置100与电子装置200即构成二合一计算机的系统,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以下将详细介绍键盘装置100所包含的各组件的结构、功能及各组件之间的连接与作动关系。

如图1A至图2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键盘装置100包含键盘本体110、底座120以及支撑板件130。键盘本体110具有相对的第一边缘110a以及第二边缘110b。底座120可翻转地连接第一边缘110a,并配置以可拆卸地衔接电子装置200。底座120上设有电连接器121,其配置成在底座120衔接电子装置200时与电子装置200电性连接。

于一些实施方式中,设置于底座120的电连接器121为弹簧针(Pogo pin)连接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来说,支撑板件130可翻转地连接第二边缘110b。

当欲使用键盘本体110作为电子装置200的输入设备时,可将键盘本体110连带支撑板件130相对电子装置200的正面(即主操作面)掀开,如图1A或图1B所示;当不使用电子装置200时,可将键盘本体110连带支撑板件130盖合至电子装置200的正面,例如可将键盘本体110与支撑板件130摊平并盖合至电子装置200的正面,以作为保护电子装置200正面的盖体,如图1C所示。

于本实施方式中,键盘装置100还包含盖板150。盖板150连接于底座120远离于键盘本体110的一侧,并配置以盖合至电子装置200的背面。于本实施方式中,盖板150包含第一盖部151以及第二盖部152。第一盖部151可翻转地连接于底座120远离于键盘本体110的一侧,第二盖部152可翻转地连接于第一盖部151远离于底座120的一侧。当欲将电子装置200立起于工作面使用时,可将第一盖部151与第二盖部152相对弯折而形成支撑电子装置200背面的脚架;当不使用电子装置200时,可将第一盖部151与第二盖部152摊平并盖合至电子装置200的背面,以作为保护电子装置200背面的盖体。于实际应用中,键盘装置100也可省略前述盖板150。

于本实施方式中,键盘装置100还包含磁吸件180。磁吸件180可翻转地连接于键盘本体110与底座120之间。底座120配置成衔接于电子装置200的侧边,而磁吸件180配置成吸附于电子装置200的正面。由此,当电子装置200立起于工作面使用时,与磁吸件180连接的键盘本体110即可倾斜地摆放于工作面上(也就是,摆放于工作面上之键盘本体110与工作面形成的角度为锐角,如图1B所示),以提供符合人体工学的姿态供用户操作。

由前述结构配置可知,由于支撑板件130可相对于键盘本体110翻转,因此即使键盘本体110相对于工作面倾斜,支撑板件130仍可平稳地承靠于此工作面上。例如,即使键盘本体110相对于工作面倾斜,支撑板件130的整个板面仍可承靠于此工作面上。由此,用户在对呈倾斜姿态的键盘本体110进行操作时,手掌可摆放于支撑板件130上,且键盘装置100可以整个支撑板件130平贴于工作面作为支撑,因此可有效提升支撑稳定性。并且,由于键盘装置100将支撑用户手掌重量的责任转移至支撑板件130,因此可避免键盘本体110发生变形,进而可增加键盘装置100的产品可靠度。

如图1A与图2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键盘装置100进一步包含铰链装置140。键盘本体110与支撑板件130经由铰链装置140连接。具体来说,铰链装置140包含第一铰链部141以及第二铰链部142。第一铰链部141连接键盘本体110。于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铰链部141具有插入键盘本体110且于键盘本体110内部进行固定的插片(图未示)。第二铰链部142连接支撑板件130,并与第一铰链部141相互枢接。于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铰链部142具有插入支撑板件130且于支撑板件130内部进行固定的插片(图未示)。

于本实施方式中,铰链装置140包含一个第一铰链部141以及两个第二铰链部142。第一铰链部141位于键盘本体110的第二边缘110b的中央,而第二铰链部142位于键盘本体110的第二边缘110b的两侧,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于实际应用中,铰链装置140所包含的第一铰链部141与第二铰链部142的数量可依据设计上的需求或限制而弹性地增减。

请参照图3,其为绘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100沿着图2中的线段3-3的剖面图。如图2与图3所示,于本实施方式中,键盘装置100还进一步包含触摸板160、第一电路170a、第二电路170b以及连接电路170c。触摸板160设置于支撑板件130,并配置以供用户进行触控输入。铰链装置140具有通道141a。第一电路170a设置于键盘本体110。第二电路170b设置于支撑板件130,并电性连接触摸板160。连接电路170c穿过第一铰链部141的通道141a,并电性连接于第一电路170a与第二电路170b之间。

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路170a、第二电路170b及/或连接电路170c可以为薄膜电路。键盘本体110具有第一壳体111,所述第一壳体111形成第一容置空间111a。支撑板件130具有第二壳体131,所述第二壳体131形成第二容置空间131a。通道141a设置于第一铰链部141并且连通第一容置空间111a与第二容置空间131a。第一电路170a设置于键盘本体110的第一容置空间111a。第二电路170b设置于支撑板件130的第二容置空间131a,并电性连接触摸板160。连接电路170c穿过第一铰链部141的通道141a,并电性连接于第一电路170a与第二电路170b之间。

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键盘装置100还进一步包含包覆件190。包覆件190包覆键盘本体110、支撑板件130以及铰链装置140,以增加键盘装置100的整体质感和耐用性。

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前述包覆件190可由纺织纤维层、皮层、塑料层以及网层中的至少一者所构成。

请参照图4,其为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100’沿着图2中的线段3-3的剖面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相较于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包覆件190’包覆键盘本体110与支撑板件130,但并未包覆铰链装置140。也就是说,包覆件190’暴露出铰链装置140。

请参照图5,其为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300沿着图2中的线段3-3的剖面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相较于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键盘装置300以可挠件340取代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铰链装置140。可挠件340具有通道341,且连接电路170c穿过可挠件340的通道341,并电性连接于第一电路170a与第二电路170b之间。另外,包覆件190包覆键盘本体110、支撑板件130以及可挠件340,以增加键盘装置300的整体质感和耐用性。

于一些实施方式中,键盘本体110、支撑板件130以及可挠件340可以采用双料射出成型的方式制作,其中键盘本体110与支撑板件130可以选用质地较硬的塑料制成,而可挠件340可以选用质地较软的塑料制成。

请参照图6,其为绘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键盘装置300’沿着图2中的线段3-3的剖面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相较于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差异处,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键盘装置300’以包覆件190的一部分作为可挠件191。换句话说,可挠件191构成包覆件190的一部分,因此可省略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可挠件340。连接电路170c穿过可挠件191的通道191a,并电性连接于第一电路170a与第二电路170b之间。

于一些实施方式中,请配合参照图1A至图2,包覆件190还进一步包覆磁吸件180,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于一些实施方式中,包覆件190还可如图6所示的可挠件191一般,作为键盘本体110与磁吸件180之间、磁吸件180与底座120之间及/或底座120与盖板150之间的连接媒介。

由以上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详述,可以明显地看出,在本实用新型的键盘装置中,键盘本体的两相对边缘分别可翻转地连接有底座以及支撑板件。底座配置以连接电子装置,也就是支撑板件位于键盘本体远离电子装置的一侧。由于支撑板件可相对于键盘本体翻转,因此即使键盘本体为了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而相对于工作面倾斜,支撑板件仍可平稳地承靠于此工作面上。由此,用户在对呈倾斜姿态的键盘本体进行操作时,手掌可摆放于支撑板件上,且键盘装置能够以整个支撑板件平贴于工作面作为支撑,因此可有效提升支撑稳定性。并且,由于键盘装置将支撑用户手掌重量的责任转移至支撑板件,因此可避免键盘本体发生变形,进而可增加键盘装置的产品可靠度。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方式说明如上,然而其并不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