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热压成型触摸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6226发布日期:2019-02-10 23:1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散热的热压成型触摸面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热压成型触摸面板结构。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是触控技术的直接体现,用来感应接触信号,并分析辨认,触控面板技术简介触控面板结构包含,感应器、控制器及软体三部分。感应器即触控面板部分,以接收经接触所输入的讯息为主;控制器功能在於分析、计算接触点所在位置,并转换类比信号为数位信号,使资讯设备得以接受该输入讯号;软体部分在连结资讯处理设备与控制器间的沟通协定,让资讯处理设备可以接收并辨认控制器所输入的讯号以进行后续处理动作。触控面板依感应技术不同可区分为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音波式四种。电阻式触控面板主要组成包含上下两组ITO导电层、间隙物及电极。主要以ITO玻璃为基板,上面叠合一层ITOFilm,中间散布Spacer支撑,使上下板不会因距离贴近而导通形成感应,边缘再印上银电极提供电压。使用时利用压力使上下电极导通,经由控制器测知面板电压变化而计算出接触点位置进行输入。优点是防水防污性佳、价格便宜,但缺点在於耐刮性及防火性较差。电容式触控面板是利用透明电极与人体之间的静电结合所产生之电容变化,从所产生之诱导电检测其座标)。感应原理以电压作用在荧幕感应区的四个角落并形成一固定电场,当手指碰触荧幕时,可使电场引发电流,藉由控制器测定,依电流距四个角比例的不同,即可计算出接触位置。然而电容式触控面板必须克服手指或其他触控媒介因带有静电所产生的杂讯影响,所以在电流与结构设计上较为困难。当遭受触压时依电流比值便可计算出位置,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元件组成是,在玻璃基板上镀一层传导层,再制作电极层,最后在表层覆盖一层保护膜,即完成电容式触控面板,因其仅在单片玻璃上作电极、传导处。电阻式触控面板需叠合上板与下板的ITO传导层,影响整体触控面板透光性,故电容式透光率较电阻式要高,可达90%以上。产品防火性、防污性、耐刮性较佳,且防灰尘及反应速度较快。在具体生产时,触控面板是在透明玻璃表面镀上一层氧化锡锑薄膜(ATO Layer)及保护膜(Hard Coat Layer)而与液晶银幕(LCDMonitor)间则需作防电子讯号干扰处理(Shielded Layer)。

目前的热压成型面板普遍散热性差,导致时间长久了会烧屏。因此人们希望有一种燃热性能好的触摸面板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散热的热压成型触摸面板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热压成型面板散热性差的问题,设置一个带有散热凸点的背光底板,并在背光底板上喷涂纳米涂层,实现快速散热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散热的热压成型触摸面板结构,包括背光底板、散热凸点、镀银层、发光层、触控层和玻璃保护层,所述背光底板的顶面是平面结构,所述背光底板的底面设有若干纵横交错的所述散热凸点,所述背光底板的顶面设有所述镀银层,所述镀银层的顶面通过第一透光隔离层贴合有所述发光层,所述发光层的顶面通过第二透光隔离层贴合有所述触控层,所述触控层的顶面覆盖有所述玻璃保护层,所述背光底板的边侧向顶面的内侧弯折构成边框,所述边框扣合所述发光层、所述触控层和所述玻璃保护层的边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背光底板的一角设有导线穿孔,所述导线穿孔上延伸并电性连接有排导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凸点的底面贴合并扣合有纳米散热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透光隔离层和所述第二透光隔离层由热塑形变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背光底板由不锈钢材料或黄铜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造型美观,且实用性强,解决了现有的热压成型面板散热性差的问题,设置一个背光底板,背光底板的底面设有若干纵横交错的散热凸点增强散热效果,背光底板的顶面设有镀银层,镀银层的顶面通过第一透光隔离层贴合有发光层,发光层的顶面通过第二透光隔离层贴合有触控层,触控层的顶面覆盖有玻璃保护层,背光底板的边侧向顶面的内侧弯折构成边框,边框扣合发光层、触控层和玻璃保护层的边侧,对其进行保护,从而得到一种散热效果好且结构坚固的热压成型触摸面板结构,便于进行持久的显示。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光底板;2、散热凸点;3、镀银层;4、第一透光隔离层;5、发光层;6、第二透光隔离层;7、触控层;8、玻璃保护层;9、边框;10、导线穿孔;11、排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热压成型触摸面板结构,包括背光底板1、散热凸点2、镀银层3、发光层5、触控层7和玻璃保护层8,背光底板1的顶面是平面结构,背光底板1的底面设有若干纵横交错的散热凸点2,背光底板1的顶面设有镀银层3,镀银层3的顶面通过第一透光隔离层4贴合有发光层5,发光层5的顶面通过第二透光隔离层6贴合有触控层7,触控层7的顶面覆盖有玻璃保护层8,背光底板1的边侧向顶面的内侧弯折构成边框9,边框9扣合发光层5、触控层7和玻璃保护层8的边侧。

进一步,背光底板1的一角设有导线穿孔10,导线穿孔10上延伸并电性连接有排导线11,排导线11用于接收触控触控层7接收到的触控信号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当前的触控信号指令发光层5进行相应的显示。

进一步,散热凸点2的底面贴合并扣合有纳米散热涂层,增强散热效果。

进一步,第一透光隔离层4和第二透光隔离层6由热塑形变材料制成,可以很好的进行融合,将背光底板1、镀银层3、发光层5和触控层7粘合为一个触控面板整体。

进一步,背光底板1由不锈钢材料或黄铜材料制成,不锈钢材料和黄铜材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和散热性能,因此可以很好的制成背光底板1的外形并在加工中进一步塑形。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造型美观,且实用性强,解决了现有的热压成型面板散热性差的问题,设置一个背光底板1,背光底板1的底面设有若干纵横交错的散热凸点2增强散热效果,背光底板1的顶面设有镀银层3,镀银层3的顶面通过第一透光隔离层4贴合有发光层5,发光层5的顶面通过第二透光隔离层6贴合有触控层7,触控层7的顶面覆盖有玻璃保护层8,背光底板1的边侧向顶面的内侧弯折构成边框9,边框9扣合发光层5、触控层7和玻璃保护层8的边侧,对其进行保护,从而得到一种散热效果好且结构坚固的热压成型触摸面板结构,便于进行持久的显示,因此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