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结构及服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1335发布日期:2019-04-12 23:5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连接结构及服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及服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减少信号传输上的损失,以及主机板易于插拔、定位的连接结构及服务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技术快速发展,云技术俨然成为现今主流的资信技术,也改变了资信存储及资信传递的方式。以现有的服务器来说,大多包括了多个主机板与存储装置,每个主机板可插设处理器以及其他扩充元件,例如存储器或硬盘等。

然而,目前服务器插设主机板的方式是通过一长条转板(如PCB板),插到存储装置,因长条形的关系,机构定位必须非常准确,又因宽度不足,可连接的信号及电源有限;或以另一种方式,将主机板和存储装置间多设置一转接板,主机板先连到转接板,在由转接板到存储装置,而这样会导致在转接过程中造成信号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及服务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结构,适用于服务装置,连接结构包括支撑模块、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至少一个存储模块及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设置于支撑模块。至少一个存储模块位于支撑模块的一侧,并以高速信号线电连接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位于支撑模块的另一侧,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

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还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模块以及至少一个第二主机板。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模块设置于所述支撑模块,并以高速信号线电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存储模块。至少一个第二主机板位于所述支撑模块的所述另一侧,并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模块。

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还进一步包括电源模块,电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存储模块;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模块且以高速信号线电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存储模块的第一传输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模块且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供电单元,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主机板具有第一连接端口与第二连接端口,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主机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口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以及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模块且以高速信号线电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存储模块的第二传输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模块且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供电单元,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主机板具有第三连接端口与第四连接端口,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主机板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端口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所述第二传输单元,以及通过所述第四连接端口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连接端口具有第一凹陷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主机板通过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接合,以准确地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具有第二限位部,至所述第三连接端口具有第二凹陷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主机板通过所述第二凹陷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接合,以准确地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电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服务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支撑模块、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至少一个存储模块及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装置本体具有容置空间。支撑模块位于容置空间中,支撑模块将容置空间区分为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设置于支撑模块。至少一个存储模块位于第一区域,并以高速信号线电连接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位于第二区域,并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

优选地,所述服务装置还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模块以及至少一个第二主机板。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模块设置于所述支撑模块,并以高速信号线电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存储模块。至少一个第二主机板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并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模块。

优选地,所述服务装置还进一步包括电源模块,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并电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存储模块;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模块且电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存储模块的第一传输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模块且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一供电单元,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主机板具有第一连接端口与第二连接端口,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主机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口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以及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口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所述第一供电单元;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模块且电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存储模块的第二传输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模块且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供电单元,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主机板具有第三连接端口与第四连接端口,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主机板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端口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所述第二传输单元,以及通过所述第四连接端口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所述第二供电单元。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具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连接端口具有第一凹陷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主机板通过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接合,以准确地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具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三连接端口具有第二凹陷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主机板通过所述第二凹陷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接合,以准确地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模块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结构及服务装置,能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设置于支撑模块”、“至少一个存储模块位于支撑模块的一侧,并以高速信号线电连接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以及“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位于支撑模块的另一侧,并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的技术方案,以减少信号传输上的损失,以及主机板可易于插拔、定位。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服务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服务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有关“连接结构及服务装置”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予以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

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或信号等,但这些元件或信号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乃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或者一信号与另一信号。另外,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或”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所有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10,适用于服务装置1,连接结构10可包括支撑模块100、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及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103。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设置于支撑模块100。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位于支撑模块100的一侧,并以高速信号线104电连接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103位于支撑模块100的另一侧,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10可应用于服务装置1(如服务器),连接结构10包括了支撑模块100、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及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103。支撑模块100可为镂空设计的支撑架,并可为金属或塑胶等材质。支撑模块100上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第一连接模块101通过高速信号线104而与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如硬盘,但不以此为限)。其中,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位于支撑模块100的一侧。

因此,在使用者将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103由支撑模块100的另一侧朝支撑模块100接近而以热插拔的方式与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连接后,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103即可通过高速信号线104与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进行数据的传输、交换。其中,高速信号线104可为能高速传输信号的传输线材,并且,传输速率可为6GB/s。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10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可有利于减少数据在进行传输、交换时所产生的信号损耗。

此外,上述第一连接模块101、存储模块102及第一主机板103的数量并不以此上述内容为限,各元件的数量也可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上述说明内容虽能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优点与效果;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并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相同的元件的作动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10还进一步包括了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模块105与至少一个第二主机板106。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模块105位于支撑模块100,并电连接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至少一个第二主机板106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模块105。

举例来说,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10进一步还包括了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模块106与至少一个第二主机板106。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模块106可设置于支撑模块100上,并能通过高速信号线104而与存储模块102。因此,使用者可将至少一个第二主机板106由支撑模块100的另一侧朝支撑模块100趋近而以热插拔的方式与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模块106连接后,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模块106即可通过高速信号线104与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进行数据的传输、交换。

在其中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结构10还进一步包括电源模块107,电连接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其中,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包括设置于支撑模块100且以高速信号线104电连接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的第一传输单元1010以及设置于支撑模块100且电连接电源模块107的第一供电单元1011,并且,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103具有第一连接端口1030与第二连接端口1031,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103通过第一连接端口1030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第一传输单元1010,以及通过第二连接端口1031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第一供电单元1011;其中,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模块105包括设置于支撑模块100且以高速信号线104电连接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的第二传输单元1050以及设置于支撑模块100且电连接电源模块107的第二供电单元1051,并且,至少一个第二主机板106具有第三连接端口1060与第四连接端口1061,至少一个第二主机板106通过第三连接端口1060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第二传输单元1050,以及通过第四连接端口1061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第二供电单元1051。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10进一步还包括了电源模块107,可为电源供应器,但不以此为限;电源模块107能与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电连接,以提供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运作所需的电能。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模块101包括了第一传输单元1010与第一供电单元1011,第一传输单元1010通过高速信号线104与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电连接,第一供电单元1011则与电源模块107电连接。并且,第一主机板103也具有第一连接端口1030与第二连接端口1031。因此,在第一主机板103通过第一连接端口1030热插拔的电连接于第一传输单元1010,以及通过第二连接端口1031热插拔的电连接于第一供电单元1011时,第一主机板103可通过第一传输单元1010及高速信号线104而与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进行数据的传输、交换,并可通过第一供电单元1011接收电源模块107所供给的电能。

相对地,第二连接模块105也包括了第二传输单元1050与第二供电单元1051,第二传输单元1050通过高速信号线104与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电连接,第二供电单元1051与电源模块107电连接。并且,第二主机板106也具有第三连接端口1060与第四连接端口1061。因此,在第二主机板106通过第三连接端口1060热插拔的电连接于第二传输单元1050,以及通过第四连接端口1061热插拔的电连接于第二供电单元1051时,第二主机板106可通过第二传输单元1050及高速信号线104而与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进行数据的传输、交换,并可通过第二供电单元1051接收电源模块107所供给的电能。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上述说明内容虽能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优点与效果;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4及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的第一立体示意图以及第二立体示意图,并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结构与上述各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相同的元件的作动方式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单元1010具有第一限位部1010a,第一连接端口1030具有第一凹陷部1030a,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103通过第一凹陷部103a与第一限位部1010a接合,以准确地与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电连接。并且,第二传输单元1050具有第二限位部1050a,第三连接端口1060具有第二凹陷部1060a,至少一个第二主机板106通过第二凹陷部105a与第二限位部104a接合,以准确地与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模块105电连接。

举例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模块101的第一传输单元1010进一步具有第一限位部1010a(如凸柱,但不以此为限),第一主机板103上的第一连接端口1030对应第一限位部1010a具有第一凹陷部103a。因此,第一主机板103在通过第一连接端口1030与第一连接模块101的第一传输单元1010进行连接时,可利用第一限位部1010a穿设于第一凹陷部1030a,产生导引的作用,而达到可快速定位的功效。

相对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模块105的第二传输单元1050进一步也具有第二限位部1050a,且第二主机板106的第三连接端口1060对应第二限位部1050a也具有第二凹陷部1060a。因此,在第二主机板106通过第三连接端口1060与第二连接模块105的第二传输单元1050进行连接时,利用第二限位部1050a穿设于第二凹陷部1060a,以产生导引的作用,而达到可快速定位的功效。

此外,第一主机板103进一步还具有第一定位件1032,第二主机板106也具有第二定位件1062,且支撑模块100也具有对应于第一定位件1032的第一固定单元1000以及对应于第二定位件1052的第二固定单元1001。因此,在第一主机板103与第一连接模块101进行连接时,第一主机板103可通过第一定位件1032插入第一固定单元1000中,而产生导引的作用,进而达到可快速定位的功效;相对地,在第二主机板106与第二连接模块105进行连接时,第二主机板106可通过第二定位件1062插入第二固定单元1001中,而产生导引的作用,同样达到可快速定位的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上述说明内容虽能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优点与效果;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第四实施例

请参阅图6及图7,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服务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以及俯视示意图,并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服务装置1,包括装置本体110、支撑模块100、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及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103。装置本体110具有容置空间1100。支撑模块100位于容置空间1100中,支撑模块100将容置空间1100区分为第一区域1100a与第二区域1100b。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设置于支撑模块100。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位于第一区域1100a,并以高速信号线电连接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103位于第二区域1100b,并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服务装置1,包括了装置本体110、支撑模块100、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及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103。装置本体110可为服务器的机壳,但不以此为限。支撑模块100可为镂空设计的支撑架,设置于装置本体110的容置空间1100中,并将容置空间1100区分为第一区域1100a与第二区域1100b。支撑模块100上设置了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第一连接模块101通过高速信号线104而与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如硬盘,但不以此为限),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位于第一区域1100a。其中,高速信号线104可为能高速传输信号的传输线材。

因此,在使用者将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103由支撑模块100的另一侧(即第二区域1100b)朝支撑模块100接近而以热插拔的方式与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连接后,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103即可通过高速信号线104与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进行数据的传输、交换。

在其中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的可具有第一限位部1010a,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103可具有第一凹陷部103a,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103通过第一凹陷部103a与第一限位部1010a接合,以准确地与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电连接。具体实施方式与前述第三实施相似,在此不再特别说明。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服务装置1还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模块105与至少一个第二主机板106。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模块105位于支撑模块100,并电连接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至少一个第二主机板106位于第二区域100b,并能拆卸地电连接于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模块105。具体实施方式与前述第二实施相似,在此不再特别说明。

在又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服务装置1还进一步包括电源模块107、第一连接模块101与第二连接模块105。电源模块107位于第二区域100b,并电连接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包括设置于支撑模块100且以高速信号线电连接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的第一传输单元1010以及设置于支撑模块100且电连接电源模块107的第一供电单元1011,且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103具有第一连接端口1030与第二连接端口1031,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103通过第一连接端口1030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第一传输单元1010,以及通过第二连接端口1031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第一供电单元1011;其中,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模块105包括设置于支撑模块100且以高速信号线电连接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的第二传输单元1050以及设置于支撑模块100且电连接电源模块107的第二供电单元1051,且至少一个第二主机板106具有第三连接端口1060与第四连接端口1061,至少一个第二主机板106通过第三连接端口1060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第二传输单元1050,以及通过第四连接端口1061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第二供电单元1051。具体实施方式与前述第二实施相似,在此不再特别说明。

在再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模块105的可具有第二限位部104a,至少一个第二主机板106可具有第二凹陷部105a,至少一个第二主机板106通过第二凹陷部105a与第二限位部104a接合,以准确地与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模块105电连接。具体实施方式与前述第三实施相似,在此不再特别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上述说明内容虽能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优点与效果;然而,上述所举的例子只是其中一可行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结构10及服务装置1,能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设置于支撑模块100”、“至少一个存储模块102位于支撑模块100的一侧,并以高速信号线104电连接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以及“至少一个第一主机板103位于支撑模块100的另一侧,并可热插拔的电连接于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模块101”的技术方案,以减少信号传输上的损失,以及主机板可易于插拔、定位。

更进一步来说,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结构10及服务装置1,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解决公知服务器内部的结构设置所产生的缺陷,即解决了长条状转板所产生的插拔难定位及连接信号数量受限的问题,并且,主机板通过高速信号线104直接连到存储模块102,可减少因走PCB板所造成的信号损失。再者,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10及服务装置1通过镂空设计的支撑模块100,没有阻挡风流的问题,解决了公知服务器内部的散热问题。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