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芯片的识别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9969发布日期:2019-10-09 03:0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RFID芯片的识别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RFID芯片的识别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射频技术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在生活中,若是想从储藏室或者图书馆寻找出想要的物品是非常困难的,例如在图书馆中,即使已经知道书籍所在的区域,但是要在一个区域内找到所需的书籍也是要通过一本一本寻找,工作量很大且繁琐;因此,特别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RFID芯片的识别电路,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物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基于RFID芯片的识别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RFID芯片的识别电路,包括天线、RFID芯片、发光体、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保护胶,所述保护胶均匀涂覆在所述RFID芯片的外围;

所述RFID芯片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天线电连接,所述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发光体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发光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RFID芯片还包括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所述第五引脚与所述第六引脚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电路布设在书籍上,所述天线、RFID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保护胶均集成在所述书籍的书脊内部,所述发光体设置在所述书籍的书脊的外表面上,且所述发光体的外围包覆有非金属透光层。

进一步的,相邻两本所述书籍之间设有间距且间距为0.5-1.5cm。

进一步的,所述非金属透光层为塑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为高频天线。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胶为环氧树脂胶。

进一步的,所述RFID芯片为基于ISO15693标准的RFID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体为LED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天线来接收发射源发送的激活信号;通过将第一电容与发光体并联连接,能够起到稳压滤波的作用,避免干扰信号影响到发光体的发光;通过将第二电容与第一引脚电连接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引脚电连接,能够起到稳压滤波的作用,以使输入RFID芯片的信号更加稳定;通过发光体的发光能够提醒使用者找到物品;在RFID芯片的外围涂覆保护胶,能够保护RFID芯片引脚和天线及其它线路连接处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RFID芯片的识别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RFID芯片的识别电路的实施例二的电路原理图;

标号说明:

1、天线;2、RFID芯片;3、发光体;in1、第一引脚;in2、第二引脚;

in3、第三引脚;in4、第四引脚;in5、第五引脚;in6、第六引脚;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设置天线来接收发射源发送的激活信号,将天线和发光体与RFID芯片的引脚电连接,从而能够通过发光体的发光快速找到目标物。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RFID芯片的识别电路,包括天线、RFID芯片、发光体、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保护胶,所述保护胶均匀涂覆在所述RFID芯片的外围;

所述RFID芯片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天线电连接,所述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发光体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发光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设置天线来接收发射源发送的激活信号;通过将第一电容与发光体并联连接,能够起到稳压滤波的作用,避免干扰信号影响到发光体的发光;通过将第二电容与第一引脚电连接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引脚电连接,能够起到稳压滤波的作用,以使输入RFID芯片的信号更加稳定;通过发光体的发光能够提醒使用者找到物品;在RFID芯片的外围涂覆保护胶,能够保护RFID芯片引脚和天线及其它线路连接处的强度。

上述的基于RFID芯片的识别电路的工作原理:

通过设置天线来接收发射源发送的激活信号,天线接收到激活信号之后,先通过第二电容进行滤波和稳压作用后,再将信号输入RFID芯片,RFID芯片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输出射频信号,经过第一电容的稳压滤波之后传输给发光体,发光体对外发光。

进一步的,所述RFID芯片还包括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所述第五引脚与所述第六引脚电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第五引脚与第六引脚电连接,能够为识别电路供电,且能够通过启动第三引脚的方式实现发光体的发光。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电路布设在书籍上,所述天线、RFID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保护胶均集成在所述书籍的书脊内部,所述发光体设置在所述书籍的书脊的外表面上,且所述发光体的外围包覆有非金属透光层。

从上述描述可知,将识别电路布设在书籍上,在图书馆寻找书籍且知道书籍在某个区域时,只需通过输入与RFID芯片的ID绑定的书籍的名字,对应的书籍上的发光体就会发光,即可找到所需要的书籍;将天线、RFID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保护胶均集成在所述书籍的书脊内部,能够保护识别电路的元器件;将发光体设置在书籍的书脊的外表面上,能够通过发光体的发光迅速找到书籍,且在发光体的外围包覆有非金属透光层,不仅能够保护到发光体且能够使发光体正常发光。

进一步的,相邻两本所述书籍之间设有间距且间距为0.5-1.5cm。

从上述描述可知,相邻两本书籍之间设置间距,能够保证相邻两本书籍天线产生的信号不会互相干扰,有利于提升识别电路识别的精确度。

进一步的,所述非金属透光层为塑胶层。

从上述描述可知,塑胶层的透光性能好,通过使用塑胶层保证发光体透光性能的同时又避免发光体受到摩擦等损害。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为高频天线。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胶为环氧树脂胶。

从上述描述可知,环氧树脂胶是一种以环氧树脂为主体所制得的胶粘剂,不仅粘性好且密封性能好,在RFID芯片的外围涂覆环氧树脂胶能够加强对RFID芯片引脚和天线的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RFID芯片为基于ISO15693标准的RFID芯片。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基于ISO15693标准的RFID芯片,不仅具有能量捕获功能而且能够防止碰撞,且基于ISO15693标准的RFID芯片内置4kbit存储容量,可配置第三引脚。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体为LED灯。

从上述描述可知,LED灯光源发光效率高、耗电量少、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性强且光源更节能。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基于RFID芯片的识别电路,包括天线1、RFID芯片2、发光体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保护胶,所述保护胶均匀涂覆在所述RFID芯片2的外围;所述保护胶为环氧树脂胶;所述RFID芯片2为基于ISO15693标准的RFID芯片;所述发光体3为LED灯。

所述RFID芯片2包括第一引脚in1、第二引脚in2、第三引脚in3和第四引脚in4,所述第一引脚in1和第二引脚in2分别与所述天线1电连接,所述第三引脚in3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发光体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引脚in4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和发光体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引脚in1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引脚in2电连接。

所述识别电路布设在书籍上,所述天线1、RFID芯片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保护胶均集成在所述书籍的书脊内部,所述发光体3设置在所述书籍的书脊的外表面上,且所述发光体3的外围包覆有非金属透光层,所述非金属透光层为塑胶层;相邻两本所述书籍之间设有间距且间距为0.5-1.5cm。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识别电路可根据需求布设在适合的地方,例如珠宝和档案馆以及有价证券的查找等都可应用;

所述天线1为高频天线(频率为30-300MHZ),发射源与天线传输的最远距离为2米。

请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

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RFID芯片2还包括第五引脚in5和第六引脚in6,所述第五引脚in5与所述第六引脚in6电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RFID芯片的识别电路,通过设置天线来接收发射源发送的激活信号;通过将第一电容与发光体并联连接,能够起到稳压滤波的作用,避免干扰信号影响到发光体的发光;通过将第二电容与第一引脚电连接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第二引脚电连接,能够起到稳压滤波的作用,以使输入RFID芯片的信号更加稳定;通过发光体的发光能够提醒使用者找到物品;在RFID芯片的外围涂覆保护胶,能够保护RFID芯片引脚和天线及其它线路连接处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