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总线性能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939722发布日期:2019-10-23 01:0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总线性能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总线性能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设计服务器系统架构时,需要对其中的各种总线进行性能检测。性能检测包括:无源特性指标的检测和有源特性指标的检测;无源特性指标的检测通过检测总线的无源链路确定,有源特性指标的检测通过检测总线的有源链路确定。

其中,检测无源链路需要进行相应的无源链路仿真,从而根据无源链路仿真结果判断总线的无源链路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相关协议规范规定的无源特性指标。检测有源链路需要进行相应的有源链路仿真,从而根据有源链路仿真结果判断总线的有源链路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相关协议规范规定的有源特性指标。

而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有源链路检测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较长,通常是无源链路检测过程的50倍甚至更多。因此有源链路检测过程会加长整个检测周期,从而降低了总线性能检测效率。

因此,如何提高总线性能检测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总线性能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提高总线性能检测效率。其具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总线性能检测方法,包括:

对目标总线进行无源链路仿真,获得目标总线的无源链路仿真结果;

判断无源链路仿真结果是否符合预设的目标结果;目标结果包括: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对应的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

若是,则确定目标总线正常。

优选地,目标结果的生成过程包括:

利用正态分布分析可实现的总线的无源特性指标,获得多个无源特性指标组合;

利用每个无源特性指标组合进行有源链路仿真,获得多个有源链路仿真结果;

根据多个有源链路仿真结果确定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

将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对应的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确定为目标结果。

优选地,利用正态分布分析可实现的总线的无源特性指标,获得多个无源特性指标组合,包括:

利用数学工具使可实现的总线的无源特性指标符合正态分布,以获得多个无源特性指标组合。

优选地,利用正态分布分析可实现的总线的无源特性指标,获得多个无源特性指标组合之前,还包括:

对可实现的总线进行无源链路仿真,获得可实现的总线的无源链路仿真结果;

根据无源链路仿真结果确定可实现的总线的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

优选地,将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对应的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确定为目标结果之后,还包括:

将目标结果中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以列表形式进行存储。

优选地,还包括:

若无源链路仿真结果不符合目标结果,则确定目标总线异常。

优选地,确定目标总线异常之后,还包括:

优化目标总线,并执行对目标总线进行无源链路仿真,获得目标总线的无源链路仿真结果的步骤。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总线性能检测装置,包括:

无源仿真模块,用于对目标总线进行无源链路仿真,获得目标总线的无源链路仿真结果;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无源链路仿真结果是否符合预设的目标结果;目标结果包括: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对应的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

确定模块,用于若无源链路仿真结果符合预设的目标结果,则确定目标总线正常。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总线性能检测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前述公开的总线性能检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公开的总线性能检测方法。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总线性能检测方法,包括:对目标总线进行无源链路仿真,获得目标总线的无源链路仿真结果;判断无源链路仿真结果是否符合预设的目标结果;目标结果包括: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对应的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若是,则确定目标总线正常。

可见,利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案检测总线性能时,只需对总线进行无源链路仿真,若无源链路仿真结果符合预设的目标结果,那么即可确定当前总线的无源链路和有源链路均符合相应的规范,即总线正常。因为预设的目标结果包括: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对应的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那么只要当前总线的无源链路仿真结果符合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其也就符合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也就说明当前总线既具备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也具备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则无需再做有源链路检测,从而可节约检测时间,也提高了总线性能检测效率。

相应地,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总线性能检测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也同样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总线性能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目标结果的生成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总线性能检测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有源边界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总线性能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总线性能检测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有源链路检测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较长,通常是无源链路检测过程的50倍甚至更多。因此有源链路检测过程会加长整个检测周期,从而降低了总线性能检测效率。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总线性能检测方案,能够节约检测时间,提高总线性能的检测效率。

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总线性能检测方法,包括:

s101、对目标总线进行无源链路仿真,获得目标总线的无源链路仿真结果;

s102、判断无源链路仿真结果是否符合预设的目标结果;若是,则执行s103;若否,则执行s104;

其中,目标结果包括: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对应的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

s103、确定目标总线正常;

s104、确定目标总线异常。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总线即为待检测的总线,该总线可以为服务器系统架构中使用的总线。对目标总线进行无源链路仿真,可获得目标总线的无源链路仿真结果,无源链路仿真结果可确定目标总线的实际无源特性指标。对目标总线进行无源链路仿真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故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一般地,总线的无源特性指标包括:插损、回损和串扰等;总线的有源特性指标包括:眼高、眼宽、误码率和抖动等。总线的有源特性指标对应检测总线的有源链路,总线的无源特性指标对应检测总线的无源链路。检测总线性能就是检测总线的实际无源特性指标和实际有源特性指标是否符合相关规范。例如:相关规范要求:插损应小于28db,串扰要大于15db,眼高为15mv,眼宽为20%ui,误码率小于10e-12等。对于任一总线,需要通过无源仿真和有源仿真来获得其实际的无源特性指标和有源特性指标。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有目标结果,目标结果中包括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对应的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也就是说,只要总线的无源链路仿真结果符合目标结果中的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那么其也就符合该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对应的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即:当总线既满足无源特性指标的规范,也满足有源特性指标的规范。如此则可以省去冗长的有源链路的检测过程,从而提高检测效率。

优选地,确定目标总线异常之后,还包括:优化目标总线,并执行对目标总线进行无源链路仿真,获得目标总线的无源链路仿真结果的步骤。也就是当目标总线异常是,则待技术人员优化目标总线后,按照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重新检测目标总线。

可见,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检测总线性能时,只需利用总线的无源特性指标进行无源链路仿真,若无源链路仿真结果符合预设的目标结果,那么即可确定当前总线的无源链路和有源链路均符合相应的规范,即总线正常。因为预设的目标结果包括: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对应的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那么只要当前总线的无源链路仿真结果符合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其也就符合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也就说明当前总线既具备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也具备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则无需再做有源链路检测,从而可节约检测时间,也提高了总线性能检测效率。

参见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目标结果的生成方法,包括:

s201、利用正态分布分析可实现的总线的无源特性指标,获得多个无源特性指标组合;

s202、利用每个无源特性指标组合进行有源链路仿真,获得多个有源链路仿真结果;

s203、根据多个有源链路仿真结果确定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

s204、将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对应的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确定为目标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正态分布分析可实现的总线的无源特性指标,获得多个无源特性指标组合,包括:利用数学工具使可实现的总线的无源特性指标符合正态分布,以获得多个无源特性指标组合。每个无源特性指标组合为两个以上个无源特性指标的任意组合,例如插损和串扰的组合。数学工具可以为matlab等工具。

需要说明的是,正态分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即为:在特定条件下,大量统计独立的随机变量的平均值的分布趋于正态分布,这就是中心极限定理。中心极限定理的重要意义在于,根据这一定理的结论,其他概率分布可以用正态分布作为近似。因此根据这一特性,可利用数学工具使无源特性指标符合正态分布。

一般地,正态分布表示为:x~n(μ,σ2),其概率密度函数表示为:

当已知μ和δx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此概率密度函数得到随机产生的x的值。

因此基于此原理,可利用正态分布分析无源特性指标,获得多个无源特性指标组合。其中,本实施例以无源特性指标中的插损和串扰为例,也就是假设无源特性指标中仅包括插损和串扰,那么通过正态分布分析获得的每个无源特性指标组合即为包括插损和串扰的组合。

例如:利用正态分布分析插损和串扰,且可实现的插损il的变量范围为:il=ilnor+/-△il,其中,可实现的插损值ilnor=28db,浮动大小△il=2db;可实现的串扰xt的变量范围为:xt=xtnor+/-△xt,可实现的串扰值xtnor=15db,浮动大小△xt=2db。那么基于可实现的插损il的变量范围和可实现的串扰xt的变量范围则可以获得多个包括插损和串扰的组合。例如:在插损il和串扰xt的变量范围内均取n个值,那么可获得n2个组合。对于每个组合在进行有源仿真时,可在仿真工具中调整线长和线间距来拟合获得满足组合的仿真链路。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正态分布分析可实现的总线的无源特性指标,获得多个无源特性指标组合之前,还包括:对可实现的总线进行无源链路仿真,获得可实现的总线的无源链路仿真结果;根据无源链路仿真结果确定可实现的总线的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也就是针对任一可实现的总线,首先确定其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有哪些。可实现的总线即为既符合无源特性指标相关规范,又符合有源特性指标相关规范的总线。

本申请中提及的“可实现”即为符合相关规范,例如: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即表示:符合相关规范的无源特性指标。有关总线的相关规范可以参考本领域内的公知常识,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将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对应的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确定为目标结果之后,还包括:将目标结果中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以列表形式进行存储。为了便于后续查看和检索,可以将目标结果中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以列表形式进行存储。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目标结果的生成方法,按照该方法可获得本申请中的目标结果,该目标结果可为总线性能的检测提供便利,从而节省冗长的有源链路的检测过程,提高检测效率。

参见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总线性能检测过程示意图,具体的实施步骤请参见图3。

图3中描述的步骤的具体过程为:对于可实现的总线的无源特性指标,利用正态分布随机产生无源特性变量组合;进而针对每个无源特性变量组合进行有源仿真,从而获得每个无源特性变量组合对应的有源仿真结果;对所有有源仿真结果进行边界扫描,获取有源边界对应的无源特性值,此步骤具体请参见图4。有源仿真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故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图4中特性指标线即为有源边界,图4中的每个黑点表示一个无源特性变量组合对应的有源仿真结果。处于有源边界线上、以及处于有源边界线右上方区域的黑色点即为符合相关规范的有源仿真结果;处于有源边界线左下方区域的黑色点即为不符合相关规范的有源仿真结果。有源边界线上的有源仿真结果对应的无源特性变量组合即为有源边界值。若某一总线的实际无源特性指标优于上述有源边界值,则该总线可实现;若劣于边界值,则该总线异常,因此需要以优化后,重新通过无源仿真确定其实际无源特性指标。图3中的实际项目无源特性值即为:任意总线的实际无源特性指标。具体的,可以将有源边界值确定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目标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每个有源仿真结果均对应有可实现的总线的无源特性变量组合,因此若有源仿真结果符合相关规范,那么由于其对应的无源特性变量组合也符合相关规范,因此说明总线既符合无源特性指标相关规范,又符合有源特性指标相关规范,其为可实现的总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其他实现步骤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类似,故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由上可见,利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检测总线性能时,只需利用总线的无源特性指标进行无源链路仿真,若无源链路仿真结果符合预设的目标结果,那么即可确定当前总线的无源链路和有源链路均符合相应的规范,即总线正常。因为预设的目标结果包括: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对应的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那么只要当前总线的无源链路仿真结果符合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其也就符合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也就说明当前总线既具备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也具备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则无需再做有源链路检测,从而可节约检测时间,也提高了总线性能检测效率。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总线性能检测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一种总线性能检测装置与上文描述的一种总线性能检测方法可以相互参照。

参见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总线性能检测装置,包括:

无源仿真模块501,用于对目标总线进行无源链路仿真,获得目标总线的无源链路仿真结果;

判断模块502,用于判断无源链路仿真结果是否符合预设的目标结果;目标结果包括: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对应的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

确定模块503,用于若无源链路仿真结果符合预设的目标结果,则确定目标总线正常。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生成目标结果的生成模块,包括:

正态分布单元,用于利用正态分布分析可实现的总线的无源特性指标,获得多个无源特性指标组合;

有源仿真单元,用于利用每个无源特性指标组合进行有源链路仿真,获得多个有源链路仿真结果;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多个有源链路仿真结果确定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对应的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确定为目标结果。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正态分布单元具体用于:

利用数学工具使可实现的总线的无源特性指标符合正态分布,以获得多个无源特性指标组合。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生成模块还包括:

无源仿真单元吗,用于对可实现的总线进行无源链路仿真,获得可实现的总线的无源链路仿真结果;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无源链路仿真结果确定可实现的总线的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生成模块还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将目标结果中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以列表形式进行存储。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异常确定模块,用于若无源链路仿真结果不符合目标结果,则确定目标总线异常。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执行模块,用于优化目标总线,并执行无源仿真模块中的步骤。

其中,关于本实施例中各个模块、单元更加具体的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总线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无源仿真模块、判断模块以及确定模块。首先由无源仿真模块对目标总线进行无源链路仿真,获得目标总线的无源链路仿真结果;进而判断模块判断无源链路仿真结果是否符合预设的目标结果;目标结果包括:可实现的有源特性指标对应的可实现的无源特性指标;若无源链路仿真结果符合预设的目标结果,则确定模块确定目标总线正常。如此各个模块之间分工合作,各司其职,从而能够节约检测时间,提高总线性能的检测效率。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总线性能检测设备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一种总线性能检测设备与上文描述的一种总线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可以相互参照。

参见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总线性能检测设备,包括:

存储器601,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602,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任意实施例公开的方法。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一种可读存储介质与上文描述的一种总线性能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可以相互参照。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用于保存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公开的总线性能检测方法。关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公开的相应内容,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本申请涉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可读存储介质中。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